3月14日上午,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副司长孙也刚一行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就研究生教育改革进行专题调研。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会见,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柯炳生、副校长李召虎及研究生院负责人就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有关思路进行了交流。
据介绍,学位办(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今后一段时期将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系统、综合、全面改革。日前开始到基层调研活动,分析当前存在的、影响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及成因,针对性提出改革对策,同时发现和总结鲜活经验。
瞿振元、柯炳生对学位办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表示感谢,对郭新立、孙也刚一行来校专题调研和指导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学校历史和发展、管理运行,以及与研究生相关科研等情况。柯炳生作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思路介绍。他提出,改革本身不是目的,推进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的改革思路,借鉴国内外一些高校经验,但并非照搬,而是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思考,正在吸纳各方面意见。
为什么改?研究生定位是什么?难点在哪里?……这些是研究生改革中需要深思的问题,也是座谈双方共同关注、热烈讨论的内容。柯炳生在介绍中分析,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是研究生改革的首要问题。博士生培养目标是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目标明确;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在博士教育还很不发达时它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博士教育发展以后它处在尴尬地位,需要进行根本变革。中国农业大学提出,学术型研究生以博士为主,应用型则以硕士为主。由此构建出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刚入学的硕士生,不再区分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类型,第一年统一强化公共课和基础课,同时尽可能让他们接触实验室工作;二年级时根据前一年表现进行分流,适合进行学术培养的学生,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为博士学习做准备,在申请通过后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希望读完硕士学位就去就业的人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第二年进行实践锻炼和撰写毕业报告/论文,取得硕士学位毕业。
柯炳生表示,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导师权力与招生公平的关系。研究生招生改革的重点是博士生招生,拟实行全面博士生申请选拔制度,学校制定录取政策,同时下放选拔权力,不再组织统一考试。在师资方面,给予所有教授和副教授同等的博士导师资格,但同时要求:除特殊学科外都要求有相应的学术水平、科研经费以及指导实践。在研究生学制、资助方面,中国农业大学也在前期改革上进一步思考。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定位、培养模式、导师资格、招生方式及研究生资助……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话题。在介绍中,双方剖析问题,直率发表意见,对涉及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辨析,相互启发、提出建议。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贯穿于三个小时座谈始终。
郭新立在总结中热情肯定,中国农大正在酝酿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非常有特色,也抓住了研究生教育中很多关键问题。来学校就问题开展调研,进一步丰富大家思路,给人诸多启发。他感谢学校多年来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不断探索,并表示还将组织进一步细致调研和对口交流。
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专业处处长唐继卫、学术学位处处长任增林、综合处处长卢晓斌陪同调研;学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副院长兼验工部部长李健强,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张红、培养处处长王雯、学位办主任倪立红、管理处处长沈立峰、综合办主任刘军参加调研座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