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炮轰国内研究生论文没有学术底线

首页 > 

考研

 > 学者炮轰国内研究生论...

学者炮轰国内研究生论文没有学术底线

几年没读过几本专业书籍,只在做论文时翻翻相关章节,就能顺利毕业——今天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如此“做学问”现象并不鲜见。近日,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主办的现代学术经典精读研讨会上,不少学者提议应该有适合研究生的学术经典导读,为他们提供一条学术底线。

与会专家指出,进入研究生阶段即意味着进入专业研究领域,但要具备专业研究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对文献典籍的广泛阅读,而不是仅仅依靠教材。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教授对此深有感触:“从事佛教史研究时,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胡适的《神会和尚遗集》,虽然这本书中的结论错得离谱,却开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和典范。再比如,很多人研究历史时,《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集》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说明学术研究中,广泛的阅读非常重要。”

大多数时候,阅读典籍可以对学生的研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如今很多研究生在校期间不爱读书,也不懂读好书,只知道查资料,导致学生缺乏某一专业系统的、基础的训练。复旦大学教授孙英刚直言:“我上课时让学生去读书,如果不让他写读书笔记,他就带着两个耳朵来听课,既不记录,也不回去看书,如果交流时让他说,他会不着边际说半天。这说明学生平时根本不愿意读史料,对学术背景知识也毫无了解。如果严格要求的话,很多博士论文根本就不应该通过。”

如何让学生乐于读书、善于择书?专家指出,在研究生培养中,应强化对经典论著的阅读指导,而不是拘泥于专业。应让阅读成为学生深入做学问的积淀,而非仅仅是写论文的搜索对象。葛兆光指出,可以由各领域专家精挑细选一批学术领域中的经典读物汇集成册,使之成为研究生的必读书。据了解,在不少欧美一流大学,研究生导师开设课程时,每周都会规定学生读一些精品论著资料,以便课堂讨论,并为学生树立典范。课程结束时,研究生手头已积累了一批该领域中的基本研究资料,有了厚厚的专业“底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