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高校群落托起一片产业高地”、“某某高校成立大学科技园区”……近年来,类似的文字不断见诸报端,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使得“高校”与“企业”携手,每年高校诞生的众多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地走出校门,与产业结合形成生产力,服务于经济增长和国计民生。
无论是中关村“硅谷”、武汉的“光谷”,还是大连的船舶产业链、长春的汽车产业链,产业本身的繁荣振兴与当地高校群落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而高校新兴专业的设立与发展壮大也跟这些产业的需求息息相关。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为21世纪的科技青年创造了良好的成才环境。
名校科研“甘露”,泽被中关村“硅谷”
有中国“硅谷”美誉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与中关村的独特区位优势密不可分。人们之所以把中关村比作“硅谷”,除了两者共有的顶尖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品牌企业凝聚力外,还因为都有卓越的学术研究资源优势:硅谷毗邻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而中关村科技园区则紧靠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
群落一览
支柱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
提起中关村的软件信息技术产业,其丰富的内涵、细分的门类、涉及的学科技术之多让人目眩。北京的高校中,能为该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专业方向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硕士阶段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其不仅仅专注于对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等基本理论、技能的培养,更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
与此相同,另外几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也在本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更趋深入、细致和专业化,不仅是为高校培养专业科研人才,更为中关村直接输送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在中关村企业中日渐升温的软件测试人才等。
14家大学科技园区
如今,北京的大学科技园已是遍地开花,这是中关村与高校群落进行科研技术联系的直观表现。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设有计算机、电子等与中关村“硅谷”相关的专业,其中多所高校的此类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具有光明的就业前景。
高校介绍
北京大学
关键词: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享有这些荣誉。
该学院设有软件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系、嵌入式系统、电子服务系等10个系,包括软件开发、软件质量工程与测试、软件工程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等27个培养方向。其中,“软件质量工程与测试”专业最值得有志于报考软件类专业的考研人关注。
如今,中关村软件测试人才紧俏,该专业的人才缺口空前地大,很多企业负责人表示招聘到合格的软件测试人才非常难,因为设置有“软件测试”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北大该专业贵为翘楚。可以预见,对于广大考研人来说,考上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将会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另外,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微电子学系都属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该学院拥有教职员工近360人,各类学生超过3000人,是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
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的科研队伍也同样让人叹服。目前有教职员工206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34人,副教授49人,还有很多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现在设有计算机系统与软件研究所、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微电子学研究所,其研究方向有很多,如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及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及系统等。
北京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声名远扬,桃李遍天下,据说在我国的计算机领域中,70% 以上的中科院院士是由北大培养的。在全国高校开设的4个“计算机软件”重点学科中,有3个计算机软件重点学科的第一学术带头人都毕业于北大。在海外,在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前20位的知名大学中任教的大陆留美学子中,北大的毕业生最多,令人羡慕的是,还有不少毕业生在美国微软公司总部、IBM、Intel 、AMD、TI等国际知名公司里工作。
2010年,北京大学的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475人,培养地点分别在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京大学大兴校区)和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基地。
清华大学
关键词:计算机系、微电子研究所、工程硕士
提到水木清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闻名遐迩的计算机系,该系已有46年历史,是很多学子的梦想之地,不仅在全国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极具影响力。
该系由4个研究所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组成: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所,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于1980年的微电子研究所也是清华大学的重点研究所之一,该所被誉为我国“微电子人才的摇篮”,代表了目前我国微电子领域的最高水平。该所内设有5个研究室,分别从事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艺、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工程和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技术研究。该所的4个研究方向:设计、器件、工艺及教学,在部分项目的研究上甚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切,都对历届考研人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前些年,微电子所硕士生生源以本校保送的本科生为主,近年来,其对外招生人数呈现增长的趋势。根据其研究生招生计划,微电子所每年都为外校考生留出6~8个名额,但这些名额十分机动,要视每年的生源好坏和考分情况而定,若生源好、考分高的话,名额可扩大至9~10名;但如果生源差、考分低的话,名额甚至可以减至1~2名。
从每年的就业形势来看,微电子所的硕士毕业生以到国外继续深造为主,其次是直接去香港、美国的大公司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正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另外,清华大学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也很值得考研人考虑,但其报考条件中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如“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等,但“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有志于报考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考生可以将其定为努力目标。
历年来,清华计算机系的本科生、研究生都在就业市场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研究生中除了相当一部分选择出国继续深造外,大部分毕业生被IBM、Cadence、Intel、甲骨文、斯伦贝谢、微软、麦肯锡、联想、华为等知名企业聘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软件学院
尽管北航以其航空航天的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著称,但她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领域的学科建设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北航及其软件学院位于绝佳的北京中关村的核心地带,这一点一直让北航软件人引以为豪,但真正令他们感到骄傲的还是软件学院的系列强势专业:日文应用软件开发、集成电路(IC)设计、高级IT项目管理与营销、信息工程监理(国内首创)、计算机游戏设计、软件工程与管理、软件质量与测试等,其中不乏企业急切需求的专业人才方向。
在这些专业领域内,北航拥有很多蜚声国内外、备受人尊敬的学术领袖,如校长李未博士(中科院院士)、常务副校长怀进鹏博士(“863”计划计算机主题专家组组长)、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博士、周伯生教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官方授权的CMM主任评估师)、孙伟教授等,这些人都是北航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教授,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航软件学院与美国迈阿密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IU联合培养北航-美国 IC设计中美双硕士,第一批91名双硕士学生于2003年10月开学。北航软件学院还与Microsoft、Cisco、ORACLE、SUN、VIA、NEC、富士通、恒基伟业、联想、用友、大唐等几十家中外知名企业结成联盟,设立联合实验室,建立实习基地,进行项目合作。
北航科技园已被指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并正在成为中关村和全国的软件开发、研制和外包中心,目前已有多家全球前500强的科技企业入驻。
2010年,北航软件学院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不区分研究方向。
小资讯
·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后,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必担心,这里有多种渠道可以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经济补助。
据统计,在该学院,平均每年有150名学生获得三好学生等奖励;有200名学生可获得杨芙清-王阳元院士奖学金、五四奖学金及国内外著名公司提供的奖学金等十几类奖学金;有50名学生可以得到助学金资助。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很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专业课试题,大多数考生认为题型新颖、难以把握,建议大家对考试指定教材进行扎实的复习,因为不管题目如何变化,总不会脱离“大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联合合作企业每年提供总额超过150万元的奖学金,以吸引和奖励优秀学生。学生可获得去国际一流企业实习的机会。2009年,该学院累计有百余名学生赴日本、美国,到企业学习、实习或工作。
“十八罗汉”高校群,打造武汉“光谷”
武汉的高新产业优势在于光电信息,久负盛名的“武汉•中国光谷”每年都有数百亿元的技工贸总收入,光纤生产规模世界排名第三!
在激光领域,“武汉•中国光谷”在全国诸多“光谷”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和科研优势,其周边庞大的高校群落丰富的科研资源让她的发展如虎添翼。在这里,高校教学与产业一线紧密相连,师生在课堂上潜心钻研,课外到企业中实践。对于立志在光电信息领域发展的考研人来说,很有必要走近这个高校群落一睹芳容。
群落一览
支柱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
依托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8所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家科研院所共20万科研人员,“武汉·中国光谷”建立起了以企业为主体,大学、科研院所为后盾的多层次、网络化技术创新体系。
在这些高校中,与“光谷”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设置几乎一应俱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等专业,不同的院校,各有千秋。
高校介绍
武汉大学
关键词: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
武汉大学风景如画,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就是这样一个满园苍翠、桃红樱白的校园,拥有一个承担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原子弹、氢弹在内的数百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电子信息学院。
该学院的强势学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电磁波科技人才。该学院现有教职工221名。其中在职教师 145人,教授4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20人,副教授56人,讲师34人;工程实验技术人员3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3人。
这两个学科的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可在电子、通信、交通、广播、邮电、计算机应用、金融、国防、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产业等部门从事与电子信息、光信息相关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2007年以来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IMIT)正在招收来自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以及物理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实际上,该研究院也是武汉大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平台,研究人员包括武汉大学的专职教师和来自海外的客座教授,这些客座教授均为国外微电子研究领域的带头人。在研究方向上,主要包括集成电路EDA 软件设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建模/仿真/验证、嵌入式系统、半导体器件、电磁工程、人工智能。目前, 研究院正承接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美联合赞助计划等多个科研课题。
华中科技大学
关键词: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该校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也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的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学院下设“光纤通信与互联网络研究所”、“激光研究所”、“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及“光电子技术教学实验中心”,并拥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的博士点和硕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及“光学工程”两个工程硕士点。
该学院的重点科研方向有:光纤通信技术与传感、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装备工艺、微光电机系统技术等,基本覆盖了激光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近年来,该学院的科研成果令人瞩目,编写出版专著、教材50部,其中有12本获国家、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800余篇。
该学院十分重视科研成果的开发与转化,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例如,以激光科技产业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品牌支撑了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使之成为我国第一个以激光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为加快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该学院先后组建了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华工恒信激光有限公司,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上成果卓著。
在东湖开发区,华中科技大学于上世纪80年代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激光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光通信领域的工作,比较理想的本地单位主要有武汉中科院、华工科技、长飞、七〇九研究所、七二二研究所、长江通信等,外地的则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为等规模较大的通信集团。诱人的就业前景让莘莘学子“求知在华中科技,成才在全国各地”。
武汉理工大学
关键词: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该校的信息工程学院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和物理电子学4个硕士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是该学院吸引学生的“亮点”之一。该学院拥有“光纤传感与信息处理”教育部实验室,有国内高校一流的光纤传感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网络安全实验室、卫星船舶地球站。同时,学院组建了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专业综合实验示范中心,并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组建了14个研究室(所),包括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华中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所等。更值得学生关注的是,该学院还在上海宝信软件等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而便利的实习机会。而且,该学院历年的学生就业率不低于95%。
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武汉理工大学同样倍受重视,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占地800多亩的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已经初具规模。在这里,武汉理工大学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以光纤传感器、高速船舶、电动汽车以及新材料、港口机械、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校办科技产业健康稳步发展,2005年科技产业销售收入达4.728亿元。
在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里,光电子及信息材料学科下设了信息技术及其关键新材料、光电子材料及其器件、非线性光电子材料、纳米光电子学及其材料4个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电子技术应用与开发、通信与电子系统等广泛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不少毕业生能在大中等城市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理想的职位。
小资讯
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通信、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外资企业、通信运营商、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光电元件、光电子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作。目前市场对这类人才需求比较大,社会供求比例一般都在1∶10以上。根据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国际知名大型企业的机会非常多,例如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Lucent(朗讯)、Panasonic(松下)等跨国企业集团。当然相较而言,进入华为、大唐等国内知名IT企业就更容易了,待遇方面也相当不错。
滨海院校群,服务“大连船舶”
在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闻名于世的除了其怡人的城市风光外,还有其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的船舶产业链。三年前,作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内首家开工的产业项目,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50万平方米起步区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船舶物资常年展示与交易中心。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这一领域,世界各国均实行技术壁垒,竞争尤为激烈。因此,船舶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水平,大连的几所高校肩负着为海洋和船舶领域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重任。
群落一览
支柱专业:轮机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大连的海岸线长1906公里,这里的海滨风景迷人、碧波荡漾,是船舶和海洋的世界,而与之相关的专业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相关专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向往海洋和倾心船舶的学子,美丽的海滨,无数等待启航的船只,承载着成千上万寄托在航行路上的“求知梦”。
轮机工程专业侧重对学生关于轮机和船舶操纵、维修相关工作技术的培养,而船舶与海洋工程则侧重对学生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等技术或管理方面的培养。
目前,开设了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高校有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而大连海事大学则开设有轮机工程、航海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高校介绍
大连海事大学
关键词:船舶学院、轮机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交通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该校位于大连市西南部,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和教学港池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4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还拥有1艘万吨级远洋教学实习船。
该校设有船舶学院、轮机学院,都主要为船舶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近年来,这个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航海动态仿真和航运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方面,主要有船舶运动建模与仿真、船舶运动控制、航海模拟器中的实时视景生成、雷达模拟器等。
该学科依托的航海动态仿真与控制实验室,是一所在航海和轮机仿真控制领域中进行系统性高水平科研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室,为我国海运、造船、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等部门提供先进的实验平台。
另外,“航海科学与技术”是大连海事大学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专业,隶属于该校航海学院。该学科在船舶操纵与避碰、船舶运动与控制、船舶数学模型建模与仿真、航行信息系统、航海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显著。该校硕士招生简章显示,该学科的研究方向包括船舶航行信息系统、航海信息检测与处理技术、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船舶操纵与通航环境分析等多个专业。
此外,该学科同样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加强国内外合作,与日本、韩国、挪威、瑞典等国外和港台高等院校广泛交流与合作,还与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内著名航运企业、海事部门有着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另外,该学科还承担了交通部、港航企业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学科点基金项目等。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船舶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的船舶工程学院久负盛名,该学院与国内造船、海洋工程、航运及船检等单位有密切联系,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其中联系密切的有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德国德意志劳埃德船级社在本学院亦设有专项奖学金。
该学院的“船舶科学与工程”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有“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和“轮机工程”等二级学科硕士点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学科博士点。
从船舶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可以看到,硕士点“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包括“大型高技术含量船型研究”、“智能船舶CAD与集成信息系统研究”、“船舶CAM与特种加工技术研究”等多个方向,硕士点“轮机工程”专业则分设了“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故障诊断及CAD”、“船舶柴油机排放及电子控制”、“动力装置可靠性与模糊评判”等方向,这些方向都与船舶产业密切相关。
很多考生更关心该学院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科研在船舶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关系到众多学子的研究兴趣和就业前景。实际上,该学院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军工等方面的科研项目不计其数,获得了许多奖项,并有多篇论文被SCI、EI、ISTP、AMR和BMT等国际重要索引刊物索引。
该院还充分利用周边产业的优势,与周边企业联合办学、联合设课、合作研究,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实践平台,这种“一线型”的授课方式在研究生中深受欢迎。
很多教师也跟外边的企业有合作关系,他们对学生的指导都很有现实实用性,便于研究生们学以致用,把科研课题与技术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小资讯
·由于地处国家船舶产业发达的地区,大连海事与大连理工在船舶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利用船舶信息迅捷和船舶会议专家来往频繁的优势,学校里会适时组织专家讲座,营造优良的专业环境,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外加深对专业的认识。这意味着,生活在象牙塔中的研究生们一样可以了解到专业一线的技术革新和产业风云。
长春高校掀起“汽车热” 科研人才惠及“汽车产业”
长春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源地,有“北方汽车城”的美誉,具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轿车等多个主机厂,3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多家汽车改装企业,共同形成了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
长春拥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27所,独立科研机构107所,许多高校的重要科研成果都在开发区里得到了第一时间的经济效益的转化,人们惊喜地看到,这里的“象牙塔”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经济发动机”。
群落一览
支柱产业: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在长春的多所高校中,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与汽车产业相关的专业比较繁荣,为汽车工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主要培养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环环相扣。
交通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交通信息处理理论,以及IT和交通控制技术在交通运输工程中应用的学科,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侧重于培养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有志于振兴民族汽车工业的考研人可以考虑长春以汽车产业研究见长的高校,或许,你的未来将与这一产业一样拥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高校介绍
吉林大学
关键词:汽车工程学院 交通学院
坐落在开发区内的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全国知名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素有“中国汽车工业人才摇篮”之称。建国以来,这里培养了以我国著名汽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代表的15000余名毕业生,他们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再度腾飞以及兄弟汽车院校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汽车工程学院现有汽车工程、内燃机工程、车身工程和热能工程4个系,建有汽车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液力传动研究所、空气动力学研究所、汽车车型开发中心,以及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学院拥有车辆工程、内燃机工程及车身工程3个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相关的7个硕士点。
另外,该学院的科研成果也很丰硕,成功自主研发了世界先进、亚洲第一的中国首台大型汽车性能模拟器、中国首台汽车专用力学风洞,正在研制开发4米直径的大型汽车高速轮胎试验台。
据吉林大学2010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介绍,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分设了车辆工程、车身工程等专业,其中车辆工程包括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地面系统分析与控制、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理论及控制技术等方向。车身工程包括车身设计与空气动力学、车身现代设计方法、车身制造工艺及模具技术、车身人机工程学等方向。
而该校的交通学院下设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学制2年,主要包括智能运输系统关键理论与技术、交通诱导系统、先进的交通电子通信系统(ATT)、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等方向。
从该学院毕业的学生,均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可以在国家与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与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交通工程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小资讯
·除吉林大学外,长春还有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长春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长春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长春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考研人进入长春汽车产业王国的踏板,经过刻苦努力之后,投身于长春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中。
·长春理工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很出色,因为其培养的人才兼备机械和电子两大领域的知识,正是长春蓬勃发展的汽车电子产业链所急需的专业人才。该专业的学生将掌握机械工业自动化和电子电力、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理论技术,毕业后可以从事机械电子设备新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目标明确的考研人来说,这个有着明朗的职业方向的专业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