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祖国派我去留学,学成了当然要回来报效祖国。”在厦门大学的实验室,郑兰荪慢慢地和记者聊起来。 郑兰荪在美国留学时的导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教授。一段时间后,斯莫利教授开始关注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将“超冷的原子簇正负离子束的产生”这一课题交给了他,这是一个国际上还没有科学家尝试过的难题。郑兰荪明白,这是他求学生涯的一座山峰。他一天做一顿饭,分成三餐吃,每周学习、工作超过80个小时。最后,他的博士论文得到导师的高度评价。 1986年5月,在戴上博士帽数天后,郑兰荪毅然动身回国。美国、德国、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同行均以优厚的条件挽留,都被他谢绝了。 回国后,郑兰荪进入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他研究的方向是激光产生原子簇、激光化学等,这在当时的国内基本是空白。郑兰荪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利用国外先进实验室先做一些研究,尽快拿出成果;二是在国内一切从零开始干。这样干周期长,风险大,可能几年内出不了成果,却能在国内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郑兰荪毅然选择了后者。他四处申请经费,购买仪器设备,筹建自己的实验室。经过努力,郑兰荪先后获得了首届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首届霍英东教育基金、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博士后研究基金的资助。1994年,他又获得了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 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郑兰荪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原子团簇化学和物理”中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300多篇论文。2004年,郑兰荪领导的科研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活泼碳50的捕获》。当年,斯莫利教授和其他两位科学家就是因为合成和发现了碳60而荣获1996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比碳60更小、更难以捕捉的碳50的发现无疑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郑兰荪说,科研成果的取得绝不是偶然的撞大运,成功捕获碳50,科研组从确定选题到最终取得成果,历经了10年艰辛。“刚开始,我认为要捕捉、发现碳50的成功几率非常小,但组里的年轻人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下来,事实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对的。”郑兰荪说,碳50这一成果全部在国内完成,这在我国科学界也是较少的。 如今,“功成名就”的郑兰荪每周跨海往返漳州校区两次,给本科一年级学生上《化学原理》课,加上路程和备课时间,每次平均花费8小时以上。在一般人看来,本科低年级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多,课程内容与前沿学科研究关系不大,因此不少人不愿意为此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在郑兰荪看来,为本科生授课是教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直接讲给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本学科发展的学习信心。郑兰荪当然很忙,他要搞科研,还要带研究生,担任的许多社会职务也牵扯了不少精力,但他还是认认真真地给本科生上课。“我讲课还是蛮精彩的,我还是受表彰的‘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呢。”郑兰荪好不容易说出一句“不谦虚”的话。
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