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首页 > 

公务员

 > 上海

 > 上海:2008年公务...

上海:200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08 上海市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材料

1. 位于河南省沈丘县城东约10公里处的东孙楼村,共有村民1200多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的人出现了密集的反常现象:腹泻、偏瘫、智障、畸形,妇科疾病也频频出。患者相继死去,少则一年内5、6人,多则达20多人。死者经诊断多为食道癌、肝癌、胃癌、直肠癌、子宫癌、乳腺癌等等。

死亡像个挥之不去的幽灵,笼罩着这个村子。王子清的族人便是这个不幸村庄的不幸家族。 1991 年,小他 5 岁的弟弟食道出现问题,吞咽困难。次年,大他两岁的哥 哥也出现同样病症。两人的病后来都转化为食道癌。2004年6月,王子清的哥哥病逝。28 天后,他的弟弟也撒手人寰。这边丧事还没料理完。3 天后,他的一位叔叔也死于食道癌。短短一个月,王子清相继失去3位亲人。

而这仅仅是序幕。这些年,仅王姓德字辈的族人中,25对夫妇便有19人死于癌症。死者大都正值壮年,最大的70岁出头,最小的只有30岁。

不仅是东孙楼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沈丘县的黄孟营村、孟寨村、孙营村等,癌症患者的比例均大幅度上升。据该县政协常委、民间环保组织“淮河卫士”会长霍岱珊提供的资料显示:1990年~2005年间,2470人的黄孟营村,有116人死于癌症;2366人的孟寨村,有103人死于癌症;1697人的孙营村,有37人死于癌症:1300人的陈口村,有116人死于癌症:1687人的杜营村,有187人死于癌症。

上世纪 80 年代末,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沿河一些工业项目纷纷上马,沙颖河水开始逐年变坏变臭,致使源自沙颖河的灌溉沟渠 的水也变得腐臭难闻。据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4年7月13日做出的一份水质检测报告显示:沈丘县黄孟营村一家的压井水送检样本中,有10多项指标超标,其中锰、硝酸盐、氮严重超标。

2. 淮北是我国五大煤矿基地之一,过去地方经济对煤电产业的信赖性很强。着眼于淮北的未来,当地提出了城市转型的思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为实现这个目标,淮北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济。

2000 年,北京一家民营公司找到淮北市有关领导,希望在淮北建一个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高尔夫球场,项目直接投资30亿元,间接投资超百亿。2001年4月,该项目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启动仪式。谁知工程奠基至今一年多,工地成了一片荒地。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至今没有收到这个项目的用地许可申请。正当高尔夫球场工程搁浅一事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时,又来了一位加拿大客商,带来 的项目计划是建设一个国内一流的生态住宅区,包括国际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国际新闻中心、豪华公寓及其它公共配套设施,取名为“温哥华城”。眼看投资巨大,准北市又决定圈起 4150 亩建设用地,将其列为“重中之重”项目。2001 年8月11日,“温哥华城”一期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两个月过去了。工地上只是被挖出四个大坑,就再也没有动静了。记者在工地上看到,4个大坑在太阳下暴晒。其中一个占地近 20 亩的大坑灌满了水,周围杂草丛生。钢筋水泥基础已打了一半。一些裸露在外的钢筋锈迹斑斑。

淮北是个有 190 多万人口的地级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 5000 多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才2200多元,在这里建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可行性何在? 多少人会来此玩高尔夫?有记者提出这个问题。答复是:可以建飞机场。请东南亚的大财团老板开着私家飞机来淮北打球。此语一出,引来哄堂大笑。同样,建设高档的“温哥华城”,在淮北有多大的销售市场?

不切实际的项目,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坎坷的伏笔。这些工程开工后,外商并没有再投入多少资金,而是用这些土地进行“再招商”。记者遇到“温哥华城”工地上的人员,他说,这工程 2001年10月就停工,挖坑的钱还是市里拿的呢。 许多人说,搞经济工作,难免会有失误,我们也允许决策者付一些学费。但如果是为了追求影响或“政绩”,人民是不愿意承担这笔学费的。当地的市民告诉记者,群众心里自有衡量干部政绩的一杆秤。

3.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l%,到2003年到19.03%,这个比重,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法国的6.5%、加拿大的 7.1%、美国的 9.9%都高。而且近年来行政管理费用还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23%”2006年3月4 日,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会议的全国政协A委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全国政协B委员认为:“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不仅加大了财政负担,影响了经 济发展环境,而且挤占了教科文卫、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金,损害了人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

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C 副主任介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是l:2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如果从经济视角考察,即通过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来看,我国是39 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美国为2.31 人/百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公务员数量相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确实较多。

另一方面,居民对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一直意见较大,有调查显示,居民对政府部门感到不满的原因当中,“办事拖拉”排在第一位。

对此,A 委员在提案中提出 10 条建议,以降低行政成本,包括减少行政管 理经费在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限制政府机关异地开会,严控各级首长基金和首长批条经费,机动资金使用要明确,细化支出项目,加强财务监督等。

4. 2003 年 6 月,上海市 D 区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机关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在区人事局挂牌。首先在区属建设系统、区人 事局和各街道(镇)机关开展绩效考核试点工作。2005 年,绩效考核范围覆盖了D区所有机关。

D区机关部门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以目标责任为载体,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激励约束为保障。部门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包括综合管理工作和各部 门业务工作两方面,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目标责任制定、目标监控考评、 考核结果运用。

2003 年起,考核办开通了“D 区人民群众评议政府工作”网站,每年都将区 政府要完成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细化,在“评议网”上公布,介绍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供群众进行满意程度测评,也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考核办将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部门,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制定出整改方案,考核办审核后网上回复群众。无网上评议或年度网 上评议不满20人次、网上建议不满10的部门,则委托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统计 总队调查服务对象满意度,以服务对象评议分取代群众评议分。群众评议分或服 务对象评议分在年度工作考核总分中占30%。

政府绩效考核引入第三方测评后,政府工作因被群众知晓更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同和支持,进而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由于意见、建议找到了合适的出口,能在政府工作中及时得到反馈,杨浦区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也因此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与政府问的感情也逐渐拉近。据统计,开通“杨浦区人民群众评议政府工作”网站以来,2005 年一年,区信访办受理的群众来访批数和人次同比分别下降了35%和40%。

5. 从2004年起,湖南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公开承诺为老百姓办好8件实事,省委、省政府确定由人事厅牵头组成省考核办负责8件实事考核工作。具体做法是: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突出解决好就业、就医、 环保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实现了考核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变。 特别是2007年的8件实事,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既有农村公路、广播电 视、电话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项目,也有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容。

为了将任务落到实处,每年年初,我们将8件实事的内容细化分解,2004年为45个考核指标,2005年为25个考核指标,2006 年、2007年分别为23个考核指标。在明确每个考核指标的实施标准,提出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后,将任务 横向分解落实到省直各责任单位,再由省直各责任单位将任务纵向分解落实到14个市州政府,市州政府再向县市区政府分解落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级分解,责任到人”。各级政府和各级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 8 件实事 的第一责任人,承担工作责任。考核时,把对责任单位效能考核、责任人绩效考核与各自承担的考核指标对接。所有考核指标任务全部完成的,考核结果为达标;有一项不达标的,考核结果为不达标。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年度考核挂钩。考核中,采取逐月报告、按季自评、半年检查、年终考核验收的办法,把考核与督查督办、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平时考核中,经常深入重点、难点项目建没现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工作进度滞后的,直接向省直责任单位的厅(局)长和地方政府市州长、县区长书面下达督办通知。

在年底考核验收时,考核部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参加考核验收,除听取省直责任单位和市州县政府工作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外,还采取实地走访考察、召开座谈会、发调查表等方式,直接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并由新 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确保了人民群众对8件实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6. 辽宁省从2002年开始,逐步开展埘各市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省政府成立 了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按照当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在考核过程中,日常绩效评估工作由省人事厅组织绩效评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不定期地通过暗访、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现场调查等形式,对各市完成绩效评估指标情况进行抽查。年度绩效评估工作首先由各市进行自我评估,然后由 省政府负责绩效评估的成员单位成立单项指标绩效评估小组,按职能对各市政府的单项工作进行打分,排列顺序。并把结果上报省绩效评估办。在此基础上,由省绩效评估办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初步结果,报省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最后由省政府常务会确定各市的绩效评估结果和名次。对每年绩效评估总分列前 三位和单项工作突出的市政府,由省政府分别授予年度政府工作综合奖和单项工 作优胜奖;同时,政府绩效评估还与公务员奖励工作相结合。

7. 所谓绩效,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成绩和效益。政府绩效,从其表面意义来说,包含着所作的成绩和所获得的效益的意思。从其内涵上来讲,还包含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良性发展、持续运行的含义在内。相应地,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以一定的时段为界限,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力、服务 质量、公关责任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对其管理过程中投入和产出 所反映的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测量并划分等级,以期改善政府行为绩效和增强控制的活动。

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是当代公共管理改革和发展的热点之一,是近几十年来改革政府运动的核心内容。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评估方式和方法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社 会、环境等短期或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测评。它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以促进公共组织绩效最大化为目标,以管理和服务对象的满意为最终衡 量标准的新型管理模式。政府绩效评估具有五个基本功能:目标导向功能、监控支持功能、测量推动功能、比较提高功能、公开透明功能。五大功能作用的充分 发挥为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廉洁公正、为民服务的政府提供了制度保证。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其理念思想和操作方法是同整体行政管理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其本质来看,政府绩效评估不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项制度安排。如果简单的将评估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或单项管理制度,就评估谈评估,必然导致评估的失败或工作上的形式主义。因此,要从行政管理全局的变革来定位政府绩效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8.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地方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试点,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三是开展公民评议活动。目前,人事部确定了湖南省、辽宁省、上海市D区、江苏省南通市、陕西省泾县作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联系点。

从一些地方成功的实践看,科学定位、领导重视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关键;先进的理念、开拓创新的精神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基础;坚持绩效导向、制定科学的绩效指标体系是政府绩效评估开展的核心;而群众的参与、社会的智慧是政府绩效评估,是行政管理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的意义不限于方法论的变革和管理手段的改进,而是行政管理理念和行政管理模式的根本创新。

坚持绩效导向,从权威崇拜向绩效核心转变。政府绩效评估充分吸收现代企业文化,绩效指标像企业的利润指标一样,成为公共管理的灵魂和核心。政府部 门的预算要根据绩效报告确定,公共项目的运作要进行绩效考评,个人的待遇实行绩效薪酬,政府的威望和执政的持续性,从根本上也取决于政绩好坏。

坚持公民导向,从对上负责到对下负责。在以往强调官员对上级权威负责之处,绩效评估则强调对公众的敏感性。公共管理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对下 负责的机制,才能为政府管理带来持久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结果导向,从重过程到重结果。政府绩效评估,界定为政府官员对结果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过程负责、对规则负责。结果导向就是用最终成效来衡量工 作,决定预算和资源的分配。强调服务质量和成果,结果管理在世界范围内冲击了几千年的行政传统习惯,是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一大亮点。

9. 据《中国青年报

我国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对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上,重视政府领导经济增长的考核,如将GDP增长率、引进外资项目和金额增长率、固定资本投资增长率等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指标,而忽视对政府运用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对经济调控能力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方式上,重视对政府行为即期绩效的考核,忽视对政府行为远期绩效的考核;在对政府绩效评估结果运用上,以即期 绩效和上级领导的看法作为干部升迁的依据,忽视远期绩效和人民群众的评价,造成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政绩丁程”、“形象工程”,造成各地低层次重复建设, 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保证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科学设定绩效考核内容、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运用。

原有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形式上过于单一,主要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的评估。往往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展开自查自评和同体评价(上级机关对 其下级机关的绩效做出评估和评价,或对其所辖的室部门从优到劣排出名次),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和专门评估机构对政府绩效的评估,社会公众还没有 真正成为评估主体。我们的上级领导不仅掌握着资源配置权、指挥命令权,还掌握着对下级的考评奖惩权。在这种情况下,“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不怕 群众不满意、只怕领导不注意”必然成为官场的游戏规则和普遍现象。政府部门一厢情愿的提供着他们自认为老百姓应该需要的服务,并自设标准评估这种服务的绩效,而对一些老百姓真正关切的问题、迫切需要的服务,却存在严重的供应短缺。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员做事情不是基于自身所负的职能责任,也不是出于 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而是出于取悦上级的投机心态。那些大大小小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与其说是做给群众看的,毋宁说主要是做给上级领导看的。 另外,自查自评和同体评价由于受自我保护、自我欣赏、自我认同等心理因素和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带有自我保护的色彩,导致绩效评估中粉饰问题,过分夸 大自身的成就,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现象。这些都是我国现行政府绩效评估中评估 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七一”讲话强调:“要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2006年9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动政府管理创新电视 电话会议上指出,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要科学规范地确定政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 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要抓紧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试点工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加以推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 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加强对政府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

三、申论要求

一、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符合给定资料的内容,对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不符合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符合的选项,分别说明为什么不符合,字数不超过200字。(10分)

A、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是努力追求对政府绩效的科学评估。()

B、上海市D区机关部门绩效考核试点经验表明,委托专业机构做调查的“服务对象评议”可以取代“群众评议”,从而能够提高考核效率。( )

C、从上世纪80年代考试的多种形式的政府绩效评估试点,意味着只要领导重视,绩效评估就能科学的开展。( )

D、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地方政府设计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之所以有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政府职能定位不正确。( )

二、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1、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我国要进行政府绩效评估的理由。(15分)

要求:逐条作答,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2、请归纳给定资料4、5、6中关于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方式,并就一种方式的特点作简要评论。(15分)

要求:内容合理、语言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三、运用材料7、8、9中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分析材料1、2、3中政府绩效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20分)

要求:按资料1、2、3分别作答,简明扼要,表述字数不超过300字。

四、请以“科学发展观与政府绩效评估”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

(3)全文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2008上海申论考试参考文献之一:干部政绩考评应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

在我国,各级干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领导作用,决定了他们才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实践者,保证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践行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十七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将科学发展观的这些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贯彻在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及其指标体系中,才能够称得上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只有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才是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并能够引领我国科学发展之路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唯一正确的做法。

首先,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也不是不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必须贯彻这一基本思想,并在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设计中做到:一是把经济指标摆在整个考核体系的突出位置,强调经济指标的基础地位;二是在经济指标的设置上,既要重视反映经济增长方面的指标,更要重视反映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三是既要有总量考核方面的指标,也要有人均考核方面的指标;四是既要有反映发展质量方面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发展效益方面的指标等。就拿GDP考核指标来说吧,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必须跳出过去“惟GDP论英雄”的习惯思维和传统做法,在GDP实际考核中,既要看GDP总量指标,更要看GDP人均指标;既要看GDP总量的增长情况,又要看GDP构成的变化情况;既要看GDP的发展水平,又要看GDP增长所消耗的环境和资源成本等。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走共同发展道路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必须坚持这些基本观点,确保在实际考核评价中做到:一是既要有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方面的考核内容及其相应指标,又要有社会进步特别是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考核内容及其指标体系;二是既要有所谓“显绩”指标,又要有“潜绩”指标,充分认识到“潜绩”恰恰是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并能使地方、单位特别是人民群众长远受益、有利于给群众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涉及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绩;三是既要有领导评价方面的内容,又要有群众评议方面的指标等,贯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群众是政绩最终评价者”的基本理念。

再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就必须按照这些要求设计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一是考核评价的总体内容不能偏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多维的,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主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更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增长或GDP的变化情况;二是考核评价内容既要有反映当前发展状况的指标,又要有反映未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指标;三是考核指标的权重设置上,既要有侧重点,一些重点内容赋予较大的权重,又要考虑全面、协调,将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相应的权重等。

最后,科学发展观要求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一是既要有消除城乡差别、区域差距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又要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乃至国内外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内容;二是既要有协调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考核内容,又要有协调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考核内容;三是既要有反映人民群众眼前利益的考核内容,又要有反映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考核内容;四是既要有反映国内发展方面的考核内容,又要有反映国际关系方面的考核内容等。

2008上海申论考试参考文献之二:

政绩观的三个问题

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干群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政绩观的内涵和评判标准

政绩,即为政之业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看法,包括哪些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

对政绩的评判,必须坚持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有形绩”,又要看“无形绩”;既要看主观努力,又要看客观条件。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政绩作为“客观反映主观”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实践出政绩;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政绩应当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倾听群众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总之,看政绩决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因为这里面有看得见的“硬件”与看不见的“软件”,还有可量化的成绩和不可量化的成绩,政绩背后的客观条件也不尽一致。一届政府、一个干部的政绩如何,只要把已经做了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自己认为的政绩交给群众,看群众是否赞同,答案就一清二楚。群众是否拥护是衡量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干部政绩观的最高标准。

错误政绩观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应当看到,我们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对待政绩,都想在任上竭尽所能多干点事情,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生活富裕,多出政绩,多做贡献。

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政绩,政绩观出现扭曲和偏差,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突出表现“六重六轻”,即重“显绩”,轻“潜绩”。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当前、届内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发展。片面地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抓经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系在GDP上,围绕GDP转。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的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重“官”意,轻民意。一切都按照领导意旨办事,唯领导是从,唯上级是听,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做一些劳命伤财的事,甚至以损害老百姓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政绩”。重形式,轻务实。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避实就虚,拈轻怕重,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不择手段,搞虚假政绩,出“水分”工程。

不正确的政绩观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一致的——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不正确的政绩观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形成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因。领导干部自身疏于学习、疏于修养、疏于主观世界的改造,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不端,科学的发展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全面的群众观打得不牢,追名逐利思想严重。另一方面是外因。对政绩的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客观上助长了不正确政绩观的滋生和膨胀。

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存在着五大问题:一是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二是考核内容比较随意;三是包含项目过于繁杂,考核体系面面俱到,显得很全面,其实不科学,往往采取一次性考察评价,缺乏全方位、多角度的追踪回访,也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不相适应;四是考核群众参与度、认知度不高,透明度不强,群众评判领导者困难;五是政绩考核中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对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难以系统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和办法

真正的政绩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要抓两条: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以改造世界观为着力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要努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二是要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三是要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

考核如同指挥棒,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当前要重点解决由谁来考评、考评什么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谁来考核评价。必须以扩大民主为出发点,按照责任度、关联度、知情度原则设置评价主体,即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相关人员评价、群众评价、考核组评价。这样对一个干部的政绩进行立体交叉评价,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对干部及其政绩考准评实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群众公论,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进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解决考核评价什么。应当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素质的基础上,把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内容具体分为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五大项内容,把干部的政绩与简单的指标完成情况区别开来。在具体操作中,既突出工作实绩,又兼顾德才综合素质;既突出经济建设成果,又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考核评价结论上,也可以有效避免雷同化和抽象化,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工作政绩。与此同时要注重对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取得政绩的过程也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注重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就能及时修正工作偏差和失误,真正使政绩成为群众公认、组织相信的好业绩。

以凭实绩用干部为导向选人用人,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和追究责任。这是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依据。”在干部德才把握上,要把有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德”的重要标准,把是否具备“五种能力”以及“五个统筹”的能力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才”的基本要求。

2008上海申论考试参考文献之三:

积极探索政府绩效评估工作

—— 在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这次座谈会是人事部第一次专题研究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研究重点难点问题,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安排部署今年政府绩效评估联系点的有关工作。

一、充分认识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体制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在今年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抓紧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科学评估政府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地把绩效评估工作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放到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总要求中来认识、把握和推进。

(一)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必然要求。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解决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教育和引导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克服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使政府的各项工作真正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经得起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二)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重要措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有利于促进各级机关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优化行政资源、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严肃行政纪律,确保政令畅通;有利于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三)开展政府绩效评估,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使公务员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服务对象参与评价,将政府和公务员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促使公务员提高能力,改进作风;评估结果与公务员的考核、奖惩、职务升降、辞职辞退等结合,促进公务员奋发向上、勤奋工作。这些都有力地加强了公务员队伍建设。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正确政绩观。开展政府绩效评估,要全面反映各级政府的工作业绩,既要评估其经济发展的成绩,也要评估其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成绩;既要重视经济指标,又要重视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既要关注城市发展,又要重视农村发展;既要重视当前发展,又要重视可持续发展。

第二,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绩效评估是督促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措施。通过合理设置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将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任务、明确责任,通过督促、检查和评估,确保党委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必须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为目标。通过政府绩效评估,鼓励创新,优化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

第四,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必须充分发挥人事部门职能,主动服务。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拓展了人事部门的工作领域,加强了人事工作与政府中心工作的紧密联系,使人事工作自觉融入了党和政府工作大局,使人事部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有了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抓手,有了一个新的舞台。人事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积极主动工作。

第五,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必须充分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要用群众的观点看绩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估的根本标准。开展绩效评估,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听取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实现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准确把握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总体要求

(一)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也就是要明确“评什么”。科学、规范地确定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是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基础。要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情况、可持续发展状况、公共服务水平、社会和谐稳定及降低行政成本、勤政廉政等情况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在确定评估指标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不能好大喜功,为了追求政绩盲目制定指标。

(二)明确评估的机制、方法和权限。也就是要明确“怎么评”。政府绩效评估实行分级负责、逐级评估的办法。县级以上政府负责对下一级政府、同级政府工作部门进行评估。建议各级政府成立绩效评估委员会,负责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评估委员会一般由政府办公厅(室)、人事、监察、发展改革委、财政、审计、统计、法制办以及有关业务部门组成,主任一般由政府的领导同志担任。

(三)明确评估结果的运用。也就是要明确“评完后怎么用”。要本着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奖惩机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评估结果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相结合。二是评估结果与行政问责相结合。三是评估结果与财政预算安排相结合。

四、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探索政府绩效评估工作

(一)加强领导,做好协调。各联系点人事部门要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取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同时,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特别是党委办公厅(室)、组织部门,政府办公厅(室)、监察、发展改革委、财政、法制办等部门的配合,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

(二)勇于探索,大胆推进。各联系点绩效评估工作都已有很好基础,应继续推进,不能松懈。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等待观望,比较消极;一种是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简单急躁,急于完成任务,对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和探索。要在制度、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等创新上多做工作,在工作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三)统筹规划,稳慎实施。各联系点人事部门要及早谋划,制定好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为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其他将要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地区,也要坚持统筹规划、试点起步、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四)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各联系点要结合实际,重点研究以下问题:一是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设定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体系,包括对省级政府工作部门、地市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县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镇政府以及专项政策进行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二是探索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绩效评估的方法、程序和工作机制;三是如何合理运用绩效评估结果,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五)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各联系点是人事部慎重研究挑选出来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希望各联系点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做好调研和总结,对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和人事部联系。各联系点应在今年7月底之前将半年工作情况报人事部,并于明年3月底前将今年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开展情况报人事部,便于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下一步将不定期编写简报,通报情况,交流经验。

原文来自:中国人事报,作者:尹蔚民

2008上海申论考试参考文献之四:

政府绩效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绩效管理应与政府工作目标相契合

首先,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定位。

政府绩效管理的目标应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提升经济绩效。经济的发展不仅是经济数量上的扩张,重点是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注重质量的提升。二是提升社会绩效。重点是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切实改善民生;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和谐有序等。三是提升政治绩效。重点是提供高质量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包括为社会提供发展方向的导向、规则和秩序,以及依法行政、廉洁高效等内容。

政府绩效管理的定位主要以科学化、系统化作为其发展的主要方向,即通过明确完善的工作责任制、通过细化程序确保绩效管理的严格和严谨;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管理的精细度和科学性,从而逐渐达到指标体系导向清晰、数据测量分析准确、监控反馈迅速有力、公开透明程度提高、比较改进作用明显的目的。

其次,借鉴企业管理的做法,促进政府转变工作理念。

将绩效管理引入政府工作,其核心精神是“建立在相对公平基础上的公共事业效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主要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重视成本效益关系。强调政策、规划、项目的成本效益关系,要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二是服务对象至上。强调对公众负责,并以公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准。三是重视选择和竞争。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管理,倡导进位和争先。四是提倡授予权能。强调赋予被管理者自由裁量权来完成工作计划。五是鼓励创新与改革。要求破除陈旧的规章和落后的作法,通过打破结构惯性,鼓励各部门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奋力实现管理目标。

第三,抓住关键因素,实现绩效管理与政府工作的有效契合。

指标设置要引导责任单位推进政府的战略目标实现。武汉市在绩效指标的设置中,将政府“十一五”规划、“十件实事”等主要工作列入绩效指标分解下达,着重突出转变经济结构、节能减排、行政体制改革、“四城同创”、国企改革等重要工作,凸显了绩效管理与政府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绩效考评结果应客观公正。一是要实行综合评价。武汉市将职责的履行情况、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工作中的突出成绩、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分管市领导的认同度等多个方面纳入考核,形成比较全面的评价结果。二是将考核和日常监控联系起来。即绩效考核应进行全年的数据记录和跟踪,减少考评结果的随意性。三是在考核部门与责任单位之间设置连带责任。即承担工作的责任单位如没有完成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和负责分解下达指标的考核部门应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

绩效管理应体现政府的基本价值判断和利益选择

绩效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或制度,它首先应体现政府的基本价值判断和利益选择。绩效管理应从管理原则、体系设计等方面入手建立正确的绩效价值理念和绩效文化。

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绩效管理的制度设计上要体现以人为本,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秩序、服务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树立“公众本位”的取向。要明确政府的本质在于服务,将政府关注的重点集中在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上,集中在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公众生活质量的水平上。

强化公共责任的理念。绩效管理应促进政府履行社会义务和职责,促使其完善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和社会治安事件防范等应急处理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使政府部门勇于承担责任、善于承担责任。

明确“有限政府”的方向。通过绩效管理促使政府从“全能型”角色中解放出来,放弃不该管、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将政府职责集中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上。

以绩效管理为纽带,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以绩效管理完善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在绩效管理的指标设置中,不属于责任单位职能的工作,应在指标设置上予以剔除;单一责任归属不清的工作,可通过将工作转化为若干指标过程明确指标的性质、考核方式和统计口径,进而使工作责任归属清晰;由多个单位分担责任的工作,可通过指标分解后按照承担单位肩负责任的轻重确定比例,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以绩效管理推进政府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在制度建设方面,政府行为的主要依据是法规和惯例。法规相对比较明确,也容易执行,而按照惯例运作则具有不稳定性和随意性,它往往成为影响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原因。绩效管理的约束机制可通过信息反馈和数据分析对现存的工作惯例进行检验。将好的惯例转化成制度安排,将不好的惯例通过制度安排予以革除,达到规范政府具体行为的目的。

以绩效管理促进政府在管理中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传统管理模式中,奖励和惩罚只能对少量行为规则进行监控,而通过绩效管理对政府行政过程监控,将逐渐定格于工作态度、质量、效率、结果等更广泛的范畴。这不仅有效地改变了目前奖惩目的、标准、手段尚欠科学规范的问题,也促进了责权分离矛盾的解决。在外部评价机制上,各级政府可通过绩效管理的信息平台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基层、公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快速回收,加快了信息反馈的速度和频率。同时,通过绩效分析,可实现个案问题与政府运行机制的快速对接,进一步引导政府机关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原文来自:新华网,作者:彭丽敏

2008上海申论考试参考文献之五: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政府绩效,在西方也称为“公共部门绩效”、“政府业绩”等。政府绩效可分为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等方面。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当代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最早可追溯到二战以前。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政府绩效评估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是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二是主体多元化。三是公民导向。四是技术不断成熟。五是评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向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扩展。

那么,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何在呢?首先,有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形成强有力的目标导向。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要将其落到实处,转化为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实际行动,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考评体系。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将科学发展观的原则要求变成可以量化的目标体系,强化各级政府部门的绩效意识,形成正确的决策导向和工作导向,将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提供有力的支撑。

其次,有利于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政府的绩效水平,是决定一个社会发展快慢的重要因素。现代综合国力的竞争,政府管理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我国正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绩效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巨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改革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将对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低效的粗放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将受到严峻挑战,建立新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第三,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现代绩效评估,将使政府的绩效评价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并以量化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将组织评估与个人,特别是部门领导人的业绩评估结合起来,开辟了机关工作人员考核的新途径,为科学的政绩考核奠定基础。目前在政绩考核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倾向,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全面的科学的政府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和机制。同时,绩效评估的过程也是公民广泛参与的过程,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过程和结果公开的过程,这样可为公众参与对政府工作及其领导人的评价和监督开辟现实的途径,增加改革和发展的智慧和动力。

第四,有利于推动和规范各地政府管理绩效改革实践,促进我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近年来,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也在积极探索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试行目标管理,近几年又在探索绩效管理,将现代绩效评估理论和方法引入政府的管理体系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总结各地的经验并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体系。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实施政府绩效战略。行政资源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要最大限度发挥行政资源的效能,适应改革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及时实施政府绩效战略,强化绩效意识,强调公共服务,建立责任政府,将人民满意落到实处;用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来引导行政资源的配置,激发和调动广大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和绩效管理结合起来,用绩效作为政策目标的取向,作为检查督促工作的标准,作为评价和考核党政部门及其领导人的基本尺度。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符合地方各级政府实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的绩效指标设计要做到四个体现:一要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有经济指标,也要有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的指标;既要考核已经表现出来的显绩,也要考核潜在绩效;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二要体现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绩效评估主要评政府该做的事,评政府履行法定职责的程度,政府越位、错位的工作不能纳入绩效范畴。三要体现当代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运行几十年,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和技术。在绩效指标的设计上,主要围绕“三大E”展开,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 ciency)、效益 Effectiveness 。这些原则和方法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四要体现我国的国情。我国地区差别很大,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政府绩效指标的设计也要体现其特点。

第三,坚持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作为最大的公共部门,应接受多种评估主体的评价,形成多层次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要完善政府内部评价机制,也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社会评估组织,鼓励有关专家学者对各级政府绩效进行科学的诊断和评估;同时深入开展公民评议活动,将管理和服务对象纳入评估体系。

第四,总结实践经验,推进政府绩效评价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总结各地近年来开展的“目标管理”、“效能建设”、“行风评议”、“万人评政府”等实践经验,加强政策研究和宏观指导,及时研究和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指导各地更好地进行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鼓励地方政府大胆探索政府绩效管理和考评的新模式,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学习。同时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对国内外政府绩效评估和考核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系统的总结,用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发展

第五,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科学的政绩评估创造环境和条件。要借鉴国际行政管理的有益经验,改变目前对政府绩效考评职能不到位,权力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状况,研究建立直属于政府的专门的绩效考评机构,统一集中行使对政府各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工作绩效的督促检查和总结评价职责。有关部门应将政绩考核作为政府有关部门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要将考评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和奖罚结合起来。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绩评估的宣传和引导,建立科学考评政府绩效的氛围和环境,为社会各界评估政绩创造条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