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2月21日在海南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罗保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的主要工作
2010年是海南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创新实干,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灾害,实现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良好开局,超额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生产总值2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增长5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亿元,增长19.5%。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成为近几年我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提升幅度最大的年份。
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增幅高出生产总值增幅36.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87.5%,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全年接待过夜游客258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7.6亿元,分别增长15%和21.7%。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4217.3亿元、2509.7亿元,银行业盈利61.2亿元,分别增长32.8%、29.3%和51.9%,增幅均居全国第一,银行业跨省资金累计净流入1085亿元。
群众生活显著改善。民生总投入309.1亿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53.4%,新增财力的86.4%和市县上缴土地出让金的65.7%投入了民生,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同比增长1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75元,同比增长11.2%。城镇新增就业9.3万人,高校、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5%、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4.5万人。
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一批重大项目和国际旅游岛政策相继实施。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扩内需“一揽子”计划、制定“十二五”规划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机遇,狠抓大项目落地和政策落实。全年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32.18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5亿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50.81亿元。四批中央扩内需投资610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5.11亿元,占总投资的96%。东环高速铁路开通,160万吨造纸一期、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中航特玻一期、80万吨甲醇、威隆造船一期等一批项目建成。大广坝二期、电网建设、三亚绕城公路、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洋浦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文昌清澜大桥、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进入投资高峰期。昌江核电、东方电厂二期、文昌航天主题公园、200万头生猪肉联加工、中海油精细化工、30万箱红塔卷烟、国家南繁种子检验检疫中心、中国建材三新产业园等项目陆续开工。西环高速铁路、万宁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等项目奠基。红岭水利枢纽项目获批,即将开工。博鳌机场进入立项审批程序。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将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相关政策相继落实。中央财政10亿元专项补助已到位;海南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中央资金安排,已享受国家的西部投资政策;扩大到26国的入境免签证政策开始实施;游艇管理政策颁布实施;购物退免税政策已获国务院批准,离境退税政策开始试点;高尔夫建设规划和审批管理规定已向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报备。省政府与国家科技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旅游局、测绘局、供销总社签署了省部合作协议,为海南的发展争取到政策、资金、项目的有力支持。商务部从2010年起三年安排海南10亿元支持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将给予我省公路建设100亿元资金支持;工商总局出台了支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21条意见;中宣部、国家发改委还把国际旅游岛列为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示范区;三亚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海南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又获得了强大动力。
(二)优化结构,转变方式,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英利集团、汉能集团未来五年总投资285亿元、2000兆瓦的太阳能电池项目相继落户海南,建成后将形成全球最大光伏产业基地。海南生态软件园143家企业入驻,三亚创意产业园16个项目签约,灵狮海南国际创意港引入56家国内外设计企业及机构,惠普公司已在海南建设四大新兴研发和人才培训基地。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迅速成长,为海南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产业基础。
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国家海岸海棠湾已有16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动工建设,2家五星级标准酒店开业,具有购物、娱乐、医疗等多功能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初具规模。龙沐湾、棋子湾等一批高水准旅游度假区开工建设,一批特色风情小镇初显端倪,邮轮、游艇、房车、中医养生等新业态新产品蓄势待发。声势浩大的专项整治使我省旅游市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节假日酒店房价监管受到业内和游客的欢迎,改造新建702个旅游厕所,推进和建立依法依规的旅游管理长效机制。
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克服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去冬今春抢种扩种冬季瓜菜263万亩,比上年增加24万亩,全年瓜果菜出岛540万吨,生猪出岛173万头,均创新高。建立了市场监管、质量检测和冷藏运销的保障体系。新增设施大棚3万亩,新增预冷库容量3万吨。环渤海(海南)热带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中商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一期建成。“冬交会”签订农产品订单565.02万吨,成交金额226.94亿元,分别比上届增长11.8%、28.2%。继续实施中部农民三年增收计划,中部6市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14元,增长18%,比全省增幅高6.8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淘汰小钢铁40万吨、小水泥171万吨及一批实心粘土砖等落后产能,推广节能灯201万只,引进广东融捷集团对全省12万盏路灯和公共建筑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610万平方米。全省25个城镇污水处理、19个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造林23万亩,森林覆盖率60.2%。国家下达我省的“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年初确定的11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垦总局与农垦总公司实现政企分开,27个气象台站和民政职能全部移交地方,农场管理属地化试点启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完成,55万农户领到林权证,发证率97%。组建了省建设集团、水电集团、海汽控股等公司,完成省林业总公司改制。出台扶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10条政策,新增“三农”贷款71亿元,同比增长59%。完成社保征管、地税、农税征管“三项体制”改革,理顺了地方税费征管体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前一年全覆盖,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23%。74项补贴项目纳入惠民“一卡通”,累计发放补贴5.06亿元,惠及173万人次,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省政务服务中心办结审批事项12.81万件,效率大幅提高,办结率达99.4%。
用改革的办法和财政资金的支持,解决历史债务和遗留问题。有效处置了三亚商业信托总公司广州分公司非法集资案,化解了海南国投与新疆农垦债务纠纷,偿还了毛拉洞水库代建工程投资本息,收回了海中初中部、海大旅游学院,旅游卫视股权回购取得重要进展,下力气解决了一批土地权属纠纷和农业用地流转“三过”问题,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53.4万农户领到宅基地产权证,消除了一批影响发展和稳定的隐患。
扩大开放取得突出成效,全年进出口总额108亿美元,增长21.2%,对越南、新加坡的贸易创历史新高,水产品出口增长16.9%;海航、海马、金鹿等企业境外投资2.37亿美元,海南航空以国际一流的服务品质跻身全球五星航空公司;泛洋航运公司开辟了洋浦的国际国内15条海运航线;组织了天津“环渤海”海南经贸活动、上海世博会海南周活动、香港现代服务业推介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影响深远,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三亚国际数学论坛、第14届岛屿观光政策论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明星邀请赛等大型论坛、会展、赛事活动成功举办;与广东、天津、福建等省市和国电、南航、港中旅、中旅、国旅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力促进了旅游、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贸易、航运、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互利合作,拓展了海南的发展空间。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四)下大力量,普惠民生,办成十个方面实事。一是全省各类保障性住房开工12.63万套、1057.2万平方米,竣工7.4万套、561.7万平方米;启动实施1.9万户、9.1万人的库区移民危房改造;完成1.3万户少数民族茅草房改造任务。二是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省覆盖,55万60岁以上农村老人受益,16至59岁农村居民参保率达81%。三是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提高了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工勤人员在内的财政供养人员的特区津贴,提高了低保、孤儿、伤残军人、归难侨等困难群众的生活补助标准。四是上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一类地区增幅31.7%。五是实施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累计发放补贴1.9亿元,90万群众受益。六是新建9所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学校,增加5500个优质学位,完成中西部农村139所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七是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综合楼建设基本完成,省保健中心建成开业,省眼耳鼻喉科医院开工,填补了海南三级专科医院的空白。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主体结构封顶。圆满完成“亮睛工程”,初步建成 “无白内障盲省”。加大卫生人才培训,医疗服务能力和诊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91%。,全省农村90%以上的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得到帮扶。九是建成农家书屋1279家、职工书屋373家,省歌舞剧院正式落成启用,惠民演出季、迎新艺术节为群众送上近百场免费的艺术演出。现代琼剧《下南洋
(五)强化规划,政策扶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有新的提高。组织专门力量,制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并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编制了“十二五”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服务业、房地产业、高尔夫产业等专项规划,成立省旅游规划委员会,加强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和重点旅游项目的统筹规划、审核把关。
围绕优化结构、改善民生,制定出台了扶持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金融业、保障性住房建设等10项新政策,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安排45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16.5亿元;安排7700万元贴息,实现小额贷款27.7亿元,受益农民29万户。安排3亿元注入洋浦控股、实施了对洋浦的优惠扶持政策。为中西部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周转资金3亿元。制定出台了全省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和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保障性住房规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推动海胶集团、康芝药业和四环医药成功上市,海南航空、海马汽车完成定向增发,从股市直接融资206亿元,创历年之最;海南控股与国电集团共同注资,有效解决了红岭水利枢纽工程的地方配套资金;海南控股获准发行企业债券15亿元,用于西环高速铁路项目的资本金。
面对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袭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全省党政军民奋起抗灾,及时安全转移群众60.57万人,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迅速筹集下拨中央、省和市县救灾资金21.5亿元,灾后重建和发展冬季瓜菜工作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全省上下在抗击强降雨灾害中表现出来的团结拼搏、迎难而上、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成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强大精神动力。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六)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228件;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省政协委员提案438件;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立法和行政执法监督,提请省人大审议法规议案17件。发挥监察、审计的职能作用,加强对中央和省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了对涉及民生的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促进了扩内需项目顺利推进,保障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开展行业纠风、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等领域的专项治理,清退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承包租赁垦区土地19793亩,清收农村干部拖欠农信社贷款3666万元。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整治治安环境四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有效维护了全省和谐稳定。
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顺利完成了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第六次人口普查全面开展。支持国防重点工程建设,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外事、侨务、口岸、统计、气象、地质勘查、地震、史志、档案、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海南科学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是开创国际旅游岛建设崭新局面的一年,是民生改善力度最大的一年,为“十一五”各项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二五”的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一五”回顾和“十二五”的主要目标任务
“十一五”是海南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五年来,我们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不放,着力构建特色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更具活力体制机制,全力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海南进入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上升期。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增长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五年。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3.3%。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1.6%。市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超50亿元的市县由2005年的4个增加到2010年的11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市县由1个增加到6个,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过去的五年,是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特色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7:26.2:41.1优化为26.3:27.6:46.1,第三产业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对“十一五”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型升级,并带动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油气化工、浆纸等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海洋经济开始起步;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成效突出,海南作为国家重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南繁育种和水产基地的作用日益凸显。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过去的五年,是投资力度最大、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的五年。五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78亿元,是“十五”的2.8倍,年均增长25.8%。累计新建农村和垦区公路1.5万公里、高速铁路308公里、高速公路34公里,新开通国际国内航空航线101条,新增港口年吞吐量4355万吨、80万标准集装箱,新增水库库容8.36亿立方米,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52万千瓦,城乡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新一代3G网络基本建成,全省乡镇100%通无线宽带、20户以上自然村100%通电话。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投入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民生投入952.7亿元,比“十五”增加了2.7倍。2010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745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271元,分别增长84.3%、75.6%。巩固了九年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果,推进了教育扶贫移民工程,职业教育的规模、质量全面提升;高考移民得到有效治理,海南大学正式进入国家“211”创建行列;全面实施了中小学、职教和学前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提前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全省覆盖,建成了全省城市社区和县乡村基本医疗服务网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善。群众住房困难开始得到改善。农村贫困人口五年减少17.8万人。省、市县和乡镇三级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立,黎锦技艺进入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业科技110服务覆盖全省乡镇和农垦。“平安海南”创建活动成效显著。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力度最大、体制机制彰显活力的五年。农垦管理体制实现由省部共管到海南省全面管理的重大改革,激发了农垦活力,改善了垦区民生。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下放了200项行政管理权,增强了市县发展活力。顺利完成了839家省属国有企业的关闭破产和改制。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成效明显。金融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土地林地纠纷、债务纠纷、就业社保、旅游车管理体制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先后封关运行,对外交流、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进出口贸易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最大、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的五年。营造海防林16万亩,有效发挥了防风固岸、涵养水源的作用;建立了逐年增长的生态补偿机制,中部核心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形成了覆盖全省主要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垃圾无害化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分别达到86%和70%;强力推进了节能减排;文明生态村累计建成11461个。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环境、大气、河湖和近海海域水体质量保持全国一流。
———过去的五年,是各级政府驾驭复杂局面、领导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五年。审时度势,省政府及时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战胜干旱、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有效处置了香蕉、豇豆等市场风波和一系列突发事件。特别是找到了一条符合省情的科学发展之路,全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又迎来了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各级干部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磨砺了作风、提高了素质,各级政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执行力有了新的提升。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回顾“十一五”的辉煌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这五年是海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是海南综合经济实力、对外影响力大幅提升的五年。这既是多年来改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的能量释放,更是中央扩内需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效应的集中显现,也是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创新实干、不懈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驻琼各单位、驻琼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司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海南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广大侨胞和海内外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海南近几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但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不优,经济总量小,欠发达的省情尚未根本改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质量不高;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仍较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社会管理特别是城市管理还很薄弱;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依然存在,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旅游岛不相匹配;一些机关的行政效能、公务员的专业素质,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个别地方和领域还存在腐败现象,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下大决心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建设国际旅游岛是中央精神与海南省情相结合的科学发展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高起点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优化结构是海南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改革开放是推动海南经济特区前进的不竭动力,必须锐意创新、攻坚破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优良的自然生态是海南的生命,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发挥和放大环境与资源的最大效应;良好的作风是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必须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这五年形成的发展基础、积累的宝贵经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将对成就国际旅游岛大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的海南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海南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是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纵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阶段,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产业变革,但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结构不合理、通胀预期增强、体制性矛盾突出,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大。从省内看,“十一五”时期,我省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体制机制活力不断显现,民生改善,干部群众心齐气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有利条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创新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局面。这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省人民的共同心愿。
我们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为指导,依据国务院2009年44号文件,紧扣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按照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十二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大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建成国际旅游岛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十二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30:50,力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等民生状况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
这里,我着重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改善民生作些说明。(一)《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
(一)构建海南特色经济结构。“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进以航天、海洋和热带雨林等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世界级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琼东国家滨海休闲度假海岸和琼西国际旅游岛金色西岸,有序推进西沙旅游,建立安全、依法、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加快建设国际购物中心、国际会展中心,全面提升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二是加快建设国家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三是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约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优化布局配置并充分提升现有产业基础、港口条件和重点工业园区,增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设施配套能力,到2015年,力争培育10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
(二)推进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五年,重点实施好基础设施十大工程,预计总投资3500亿元。主要是:建设海口--五指山--三亚和洋浦--儋州--万宁高速公路,形成“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新建西环高铁,形成环岛高速铁路;加快建设洋浦、海口、八所、三亚、清澜等港口;扩建美兰、凤凰国际机场,建成博鳌机场,规划建设西部机场,形成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衔接快捷、分工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超前规划建设重点旅游城市的现代公交设施。加快建设红岭水利枢纽及灌区等一批水利工程,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重点海堤和易涝洼地综合治理,提高抗灾防洪标准。加快推进昌江核电、东方电厂二期等电源建设工程,实施海南电网跨海联网二期工程,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天然气环岛管网建设。完善覆盖全岛的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高速宽带基础网络,建设信息智能岛。争取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基本构建起与岛外对接顺畅、覆盖全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三)建设海南百姓的幸福家园。大力改善民生,大幅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十二五”期间,计划投入1300亿元,重点实施73个民生项目。新增城镇保障性住房28.8万套,基本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保障性住房问题,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创造条件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建成覆盖城乡、全省统筹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网络,确保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力提高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计划生育发展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继续保持环境质量全国一流水平。
(四)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继续完善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加快农垦全面实现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支持农信社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理顺港口管理体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执行能力强、思想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继续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提高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中心城镇和特色旅游小镇。发挥海南的区位、资源、政策和侨乡优势,高效实施入境免签证、购物退免税等各项开放政策,利用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效应,提高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水平,全力打造开放之岛。
各位代表,通过“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实现海南发展的新跨越,彻底甩掉欠发达省份的帽子,以开放、绿色、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特色经济基本形成,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体制优势、政策优势不断彰显,社会文明得到较大提升,全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海南将真正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国际旅游岛。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下达的目标以内。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抓好八项工作:
(一)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把国际旅游岛政策落地、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和旅游市场整治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强化规划管理。下力量进一步修编完善现有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注重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特别要重点加强岸线土地资源、重点旅游区、生态核心区的规划管理,分用途、分等级、分时序开发,实现全省土地资源的有序、可持续利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各项规划实施的监管。二是全力落实国家赋予海南先行先试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建设奥特莱斯大型购物中心,进一步完善游艇政策,加强高尔夫球场规划审批的规范管理,探索用好离岸金融政策。三是加快海棠湾、清水湾、石梅湾、铜鼓岭、龙沐湾、棋子湾等精品景区建设,建成14家五星级标准酒店。突出海南文化元素,改造建设一批多功能的商业一条街,加快建设福山咖啡小镇、华润希望小镇、博鳌天堂小镇等一批风情小镇和民族特色村寨。四是加快开工建设长影海南世纪城、三亚奥林匹克湾、海洋主题公园、国家南海博物馆,推进海棠湾梦幻不夜城等大型娱乐项目。科学规划、有序开发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森林旅游。发展邮轮、游艇、海钓、房车、康体养生、文化娱乐等新业态。全面改造旅游标识,加快旅游厕所建设。五是深入开展城乡卫生、社会治安、旅游市场三大环境综合整治,抓好城镇绿化、美化、净化,努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文明、管理规范的城乡环境。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行业服务水平,抓好旅游车、导游、餐饮、购物的依法管理,做好节假日宾馆酒店客房价格调控工作。切实加强旅游宣传促销。
合理引导房地产需求,精心调控海南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坚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优化房地产开发结构,有序发展面向岛外市场的低碳、绿色、高品质旅游房地产。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大力培育高等级资质建筑企业。下大力量完善小区设施,提供教育、医疗、商业、公交、停车场、物业等配套服务,提升房地产档次,努力把海南打造成为最宜人居的理想居住地。
(二)精心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
继续保持较大的投资强度,对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至关重要。今年省重点项目安排163个,计划投资721.6亿元。一是确保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海榆西线改造、西线高速公路改造、电网建设工程、东方高排风电场、中航特玻二期、英利6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汉能25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省眼耳鼻喉科医院等重点项目竣工。二是加快推进文昌航天发射场、昌江核电、东方电厂二期、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文昌“两桥一路”、洋浦一小时交通圈、海棠湾旅游基础设施、中海油精细化工、30万箱红塔卷烟等续建项目。三是千方百计抓好征地拆迁等工作,做好综合配套服务,创造条件,开工建设西环高铁、博鳌机场、红岭水利枢纽、6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电网新建工程、海南LNG站线、洋浦商业石油储备及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中石化成品油保税库、210万吨PTA、中海油马村后勤服务基地、惠普亚太能源和软件外包研究院、中日合作乐城太阳与水示范区、洋浦污水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等项目。四是加快推进西南部电源工程、150万吨乙烯石化、1200万吨炼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用好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中央代我省发行债券29亿元,重点投向污水管网配套、城市交通、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重点水利设施等领域,提高债券使用效益。搞好项目前期,做好项目储备,适时申报,争取国家西部投资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规范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严格制定还款计划,落实还款资金来源,确保债务风险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
(三)突出抓好国家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和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国家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建设冬季瓜菜300万亩,力争产量500万吨;新增预冷库5万吨,新建设施大棚3万亩。加强农产品运销、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超对接”,在商务部、财政部指导下做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确保中商海南农产品中心市场、海南水产物流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力争瓜果菜出岛570万吨,生猪出岛200万头。所有出岛农产品实行100%质量安全检测。加快建设南繁种子检测中心和核心试验区,打造中国的南繁“硅谷”。
实现今年农民增收目标十分艰巨,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多管齐下,实施政策资金倾斜。一是落实农机、良种、农资综合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超过10亿元;安排8000万元用于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实现农民小额贷款35亿元,扶持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瓜果菜、畜禽、水产品、热带花卉、珍稀苗木等特色经济。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确保雨润200万头生猪肉联加工等项目投产。三是大力推广良种良苗、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扶持发展航天育种,扩大延伸农业科技110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规模、提升水平,做好对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服务。四是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努力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和打工收入。
把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争取红岭灌渠工程国家批复立项,除险加固130座小I型和100座小II型病险水库,加快省及部分市县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加快儋州白马井、乐东岭头、昌江海尾等渔港建设;加强农村沼气、广播电视“村村通”、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继续推进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特别要下力量加大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镇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发挥中心城镇在发展服务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下大力量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节能环保工程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重点支持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高新技术园、三亚创意产业园、灵狮海南国际创意港、陵水低碳科技园、文昌神州数码信息产业园、定安塔岭工业园和儋州、三亚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园区建设。做强软件研发、服务外包等电子信息产业。扶持推动以太阳能电池、特种玻璃、膜材料、节能建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加快发展替代实心粘土砖的新型建筑材料。发展游艇、轻型飞机、潜水设备、高尔夫球具等装备制造业。加快海口药谷建设,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扩大太阳能、风电、沼气的推广使用,在公共建筑和12层以下住宅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660万平方米。推动公交车、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在宾馆、旅游区集中的地方推行冰蓄冷。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利用国家“十二五”规划下达海南节能减排目标的倒逼机制,实施节能改造,优化产业和项目结构,走出一条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子。一是大力发展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吸引银行、保险和投资基金落户海南,引进“总部经济”,培育上市公司。策划引进高水平的国际大型赛事会展,不断开发康体医疗、美容养生等休闲产业。二是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淘汰小钢铁、小水泥、小造纸、实心粘土砖等落后产能。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全省路灯、公共建筑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对已建成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运营管理,加快管网配套建设,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确保发挥最大效益。三是启动实施“绿色宝岛”计划,巩固海防林建设成果,完成造林20万亩,大幅增加森林碳汇。安排2.4亿元,对中部山区实施生态补偿。四是树立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的消费观念,制定配套政策,引导绿色消费。
(五)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干成一批百姓直接受益的实事。一是加强物价监测预警,强化食品、建材、农资等商品的质量与价格监管,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抓紧出台我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完善低收入群体补贴与物价上涨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困难职工、在校大中专学生的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管好用好住房公积金,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9.15万套、631万平方米。改造3万户农村危房和1万户库区危房,全面完成国有林区林场危旧房改造。三是上半年启动60周岁以上从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试点,四季度全省推开。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四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5000个,为4000名创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五是安排6000万元用于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贷款超过20亿元。六是突出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改造和新建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增5000个高中学位,对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生实行免费。加快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完成农村中小学厕所改造,启动实施三年建设1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等教育工程。七是建成5个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完成县级医院改造建设任务。推进托老院、敬老院建设。八是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九是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民体育健身等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加大对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重点文物和文化遗产。十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5万人。
把依法依规加强社会管理作为政府下大力量抓好的重点事项。进一步健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善治安防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下大力量抓好高层建筑、公共场所及娱乐场所的防火消防。海南现有森林面积3062万亩,加强森林防火尤为重要,要作好预案、措施齐备、责任到人、防患未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无毒岛”建设。大力完善城市功能与配套,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依法强力拆除违章建筑,海口、三亚等城市要大力完善城市路网,优先发展节能公交,科学建设换乘站场,优化道路交通组织,强化公民交通安全意识,下大力气治理交通拥堵,下重拳治理交通违章和超载,提升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公民文明礼仪。保护知识产权,培育和保护好海南的特色品牌。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外事、侨务、统计、档案和气象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支持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慈善等事业。支持中央驻琼机构依法履行职责。支持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今年重点抓好十二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农垦农场属地“三融入”,实现农垦医疗卫生机构、水库、农田水利等现有职能移交市县。借助海胶集团上市,加快发展天然橡胶、热带农业、旅游地产等重点产业。二是进一步深化省直管市县体制改革,规范权力运作,完善配套机制,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三是巩固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交易平台,保障林农受益。上半年启动2家国营林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四季度全面推开全省21家国营林场林改。四是加快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整合重组,借助上市公司资源,搭建公路建设投融资平台。培育5家后备上市企业,争取2-3家上市。发起设立2-3家产业发展基金,推进2-3家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五是推进全省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和完善土地审批制度,确保科学有序供地;制定颁布土地出让控制标准,提高出让土地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就业人口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省级土地储备,增强投融资调控能力;进一步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六是深化财政改革。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透明度,所有收入必须纳入财政预算,所有支出都必须公开、接受监督。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强基层特别是困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能力。七是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在注入资产、确保20.96亿元央行票据全部兑付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发挥服务“三农”的更大效应。八是推进全国试点的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开展教师资格考试及定期注册改革试点,完善中职教育“三段式”和城乡互动、校企联动的办学模式,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创办旅游等高等院校。九是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十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成省民族歌舞团、南海网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提前一年完成中央确定的各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推进国有文化资产整合重组。十一是启动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力争两到三年在开发模式、产品创新、旅游功能集成、投融资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统筹推进三亚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十二是加快推进殡葬改革试点工作,引导和鼓励群众文明殡葬。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下一页
(七)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以更大的力度扩大开放,拓展海南发展空间。一是实施“东融西联”开放战略,完善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环北部湾的交流合作机制,做好各项协议的跟踪落实。继续开辟新的空中或海上航线,促进琼台、琼港、琼澳、琼越合作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大招商选项,全力推进一批行业竞争优势突出、带动性强、填补发展空白的重大项目落户海南。三是依托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利用区位、功能和产业配套优势,用好开发区、保税港区和启运港退税等政策,引进国际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打造以国际中转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为核心的区域性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四是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农产品、水产品和太阳能电池、特种玻璃、汽车、光纤光缆、医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五是有针对性地引会展、引赛事、引客源、引物流、引科技创新产品、引精英人才和管理团队。发挥侨乡优势,吸引侨资侨智建设国际旅游岛。借助去年海南会展业蓬勃兴起之势,本着“精心举办、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创造效益”的思路,举全省之力办好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和重大国事外交活动,办好2011年体博会、中国流行音乐节、海南岛欢乐节、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观澜湖高尔夫球世界杯、儋州国际马拉松赛等一批重大节庆、品牌赛事活动,把会展业发展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聚人气、展形象、扩影响、增效益的重要产业和载体。
(八)大力推进政府管理服务创新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施政,大力提高政府的效能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的重要保障。
强化政府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网上审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践行服务承诺,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加强信访工作,深入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妥善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科学决策。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听证制度,注重发挥省政府顾问委员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和省内高等院校等智库的作用,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预见性。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出台扶持政策,着力提高政府调控经济、谋划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提高行政效能。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真抓实干,开展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大规模进行公务员教育培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广大公务员执行政策的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招商引资和项目、资本运作的能力。推行绩效考核,实施效能问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和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和救灾资金以及政府其他专项资金的监管。规范公务用车配备管理,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实行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经费、公务接待费等预算支出零增长。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权力运行的制约。对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严惩,绝不姑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信息和新闻发布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创造了海南发展史上的光辉业绩,奠定了海南跨越发展的坚实基础。未来的五年,海南又将迈上更好更快发展的新的伟大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有力的领导下,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改革进取,创新实干,全力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努力实现“十二五”的精彩开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