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离“无门槛”借书还有多远?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高校图书馆离“无门槛”借书还有多远?

首页 > 

地方

 > 四川

 > 高校图书馆离“无门槛...

高校图书馆离“无门槛”借书还有多远?

现状

蓉城有的高校图书馆办理借阅证,需要开单位介绍信,有的需要本校教师做担保

尝试

川大锦城学院图书馆于今年5月免费向所在地区的市民开放,基本实现“零门槛”

声音

大学图书馆面向社区开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也是大学为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

日前,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代表41所名校向全国高校发出倡议并郑重承诺:定期设立校园开放日,向社会无偿开放图书馆、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基地。

一组数据显示: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609万余册,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83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61万册,数字文献722万册……蓉城高校图书馆目前的开放程度如何?免费开放面临哪些障碍?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不少高校图书馆 想去借书有“门槛”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对市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进行了调查。进入暑假,这些大学图书馆中的大多数都缩短了开馆时间,有的只上午开放或者隔天开放,西南交大图书馆则是从7月底开始就全天闭馆。

校外人员借阅要开介绍信?

在各个高校的图书馆门口都设有一排过检机。想进入,必须先刷卡。而这“卡”指的就是学生证、员工证等,校外人员则需出具借阅证。

四川大学针对校外人员进馆必须办理借阅证,而且借阅证只能现场阅览,不能把书借出。办理借阅证的门槛还不低———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件、单位介绍信及一寸免冠近照,到就近的分馆办理。

这一“单位介绍信”的要求,就着实让不少市民打了退堂鼓。“我没单位,怎么开介绍信啊?”正准备考川大硕士研究生的市民刘小姐感叹“这门槛也太高了!”而在成都理工大学,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办理借阅证原则上需要本校一名教师做担保。而根据电子科大图书馆网站2010年7月26日信息,外单位读者不办理借阅证,如需查资料,需带上有效证件到图书馆办理临时查阅的相关手续。但昨日下午,当记者来到电子科大沙河校区,工作人员遗憾地告诉记者,临时查阅现在也取消了。

校外人员、学生借书权限有别?

除了各种担保证明以外,外来人员要办理临时借阅证还须缴纳一定的费用。

四川大学东区文理学部图书馆值班老师表示,如不办理借阅证,社会读者可临时性查阅,费用是5元一天。如办理借阅证,有效期为一年,需缴纳工本费50元,押金200元,还有240元的年费。借阅证一经办理,川大所有图书馆皆可通用,但古籍库等特殊的书库不向社会读者开放。不过该老师表示,今年暑假开始,图书馆纳入了全校“一卡通”系统,跟原来的证件不同了,所以开学以后社会读者可否在馆阅读尚未可知。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则表示,办理借阅证需缴纳押金200元,另外根据办证的期限每月还有10元管理费,期限短的可半个月、一个月,长的可以半年、一年不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所学校在暑假期间,一律不对外办证。西南交通大学开放程度相对更高,市民不需要介绍信或者担保,也可在图书馆内看书,还可以借出,但借阅证押金为400元,每年缴纳管理费100元。

川大锦城图书馆 免费向社区开放

记者了解到,基本实现了高校图书馆零门槛向社会开放的,目前在成都只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该校图书馆于今年5月初开始免费向所在地区的市民开放。

居民和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该校图书馆馆长王红兵介绍,到大学校园图书馆去看书,是很多市民的愿望,学校与高新区合作,不仅邀请企业员工前来借阅书籍,还为合作街道的顺江社区、清江社区、独柏社区和檬梓社区100多人办理了借阅证,方便群众闲暇时借阅。居民和该校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每天上午8点到晚上10点,都可以到四川大学锦院学校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川大锦城图书馆藏书140万册,图书馆中配有无线网络覆盖。学校购买了100多万册电子书,居民还可带着电脑到这里上网。

这种社区合作的方式也得到成都大学图书馆馆长罗钊的认同。“我们可以在社区建分馆。”在他的设想中,社区居委会可以腾出一定空间作为阅览场地,大学图书馆向阅读室开放IP,社区居民就可以在社区阅览室里阅读电子图书,查阅期刊论文。至于纸制图书,居民在社区阅览室查阅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然后下“订单”。

新闻背后

川内高校 去年曾研究图书馆开放

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勇介绍,去年,川内高校图书馆馆长们曾召开过一次会议,大家共同研讨过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只是各个高校情况不同,开放的程度也不同,目前各高校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的标准。这一点得到其他几个高校的证实。

在成都大学图书馆馆长罗钊看来,大学图书馆面向社区开放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也是大学为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但对大学来说,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各公办高校在开放时仍然动力不足。一方面,大规模开放后可能面临资源过紧,影响校内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校园安全也是一个问题。不过,也有部分高校认为,社会读者需求数量不高,图书馆对外开放还不是非常必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2014上海高招音乐学类专业统考合格...
      原标题: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考合格线确定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13〕32号)的文件要求,经审定,201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音乐学类专业统考合格线为:专业统考四门成绩:总分不低于176.00分,视唱练耳不低于20.00分,声乐、器乐和乐理单科
    • 地方 姜锋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据悉,1月9日,教育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立英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关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的任免决定,姜锋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因年龄原因,免去吴友富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姜锋,男,1962年12月出生,1991年1月入党,1984年8月参加工作,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
    • 地方 上海探索学业考作为自主招生初试依据
      原标题:探索学业考作为自主招生初试依据2014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要点昨天发布,诸多今年有望付诸实践的教育大事浮出水面。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上海将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鼓励把学业考成绩作为名校自主招生的初试依据。工作要点明确,上海将推进教育国际化管理机制创新,引进经营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中外合
    • 地方 华东师大马哲老师开设"分手课"受追捧...
      57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老师洪亚非最近特别火,这位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老师,“业余”开了一门选修课——“婚姻与爱情”,课容量84人,报名接近500人。从供求关系来看,莘莘学子对爱情充满了迷茫与渴望。为什么开这门课?洪亚非解释:“上海校园连续发生因为情感问题导致的轻生事件,希望开一门课,引导学生形成健康
    • 地方 复旦院士“造假门”复查结果公布复旦院...
      原标题:复旦院士“造假门”复查结果公布自从被曾经的学生和秘书王宇澄举报,79岁的中科院院士王正敏便被卷入了“造假门”。2013年下半年,这起事件因媒体报道而进入公众视野,恰逢院士制度改革成为话题,王正敏事件是否会成为院士改革的契机,一时引起热议。近日,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对此事的最新调查结果。这份
    • 地方 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将新增语文和数学附...
      原标题:沪高中学业水平考将新增语文和数学附加卷1月23日消息:下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记者招待会上,杨雄市长谈及上海高考制度改革的方向时表示,今年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上做了些调整优化,主要就是在语文和数学增加了附加卷。杨雄说,教育部最近公布了总体的方案,叫“1+5”,一个总
    • 地方 上海大学微调自招方案招百人 今年接受...
      原标题:上海大学微调自招方案今年接受学生自荐上海大学昨天公布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方案。今年上大自主招生在推荐方式上作了微调,采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和学生自荐结合的方式。过去,上大一般以接受校长实名推荐为主。2014年,上大自主选拔名额为100名,和去年持平。接受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考生主要来自沪上25
    • 地方 上海青少年:六成非沪籍 男多女少 上...
      原标题:申城六成青少年非沪籍男多女少依旧非沪籍青少年和沪籍青少年人口“倒挂”情况日益凸显,男多女少比例进一步扩大,初婚初育年龄继续推迟,上网时间增多,运动时间减少……经过近一年调查,《“十二五”中期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报告》今天上午发布,为申城青少年(14至35周岁)画出“群像”。据悉,本次
    • 地方 上海教委:中高职2014贯通培养招生...
      原标题:教委:上海中高职2014贯通培养招生5500名据报道,从市教委传出消息,本市今年将继续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招生,符合本市中考报名条件的初中毕业生(含符合报考条件的应届随迁子女)可报考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招生专业。今年实施中高职贯通的试点专业的学校,招生计划总数5500名,其中招收随迁子女55
    • 地方 上海有近1/3民办高校 “生均教师数...
      原标题:民办高校“生均教师数”仅公立学校一半上海高校中有近1/3的民办高校,其学生数量接近全市在校本专科生总数的1/5。然而,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惠强担心这些学生难以享受到优质教育,因为他在调研发现,民办高校已成全市高校师资队伍“洼地”。他在提交给人代会的
    • 地方 上海宝山闸北两中学寒假偷补课 教育局...
      原标题:曝上海两中学寒假偷偷给学生补课教育局已叫停寒假来临,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中小学在假期里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但本市部分学校还是再次出现补课现象。近日,晨报接到诸多学生及家长的投诉,反映学校打着或“学生自愿”或“非大面积群体性”的幌子进行补课。随后实地采访调查发现:宝山区罗店中学、闸
    • 地方 上海探索招生制度改革 学业考或成自招...
      2014年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工作要点昨天发布,诸多今年有望付诸实践的教育大事浮出水面。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上海将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鼓励把学业考成绩作为名校自主招生的初试依据。工作要点明确,上海将推进教育国际化管理机制创新,引进经营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管理制度创新和专业服务引进
    • 地方 名校硕士毕业无工作走上歧路 屡盗自行...
      日前,奉贤区南桥派出所抓获一名偷盗自行车的犯罪嫌疑人,令人惊讶的是,他竟是从上海市一所知名大学毕业的硕士生。毕业后,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为留在繁华的上海,便开始频繁偷盗自行车,然后挂在网上卖掉。昨晚,记者致电奉贤区公安部门,了解事情经过。“太可惜了,好端端一个高材生,就这么毁了……”公安干警扼腕叹息。
    • 地方 初中生揭穿语文教学“怪状” 答题只能...
      原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王厥轩新编了一本作文书《文学少年追逐青春梦想》。昨天下午在向明中学举行的该书首发式暨研讨会,却变成了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次集体反省。然而,母语的式微究竟是来自课堂、来自教师还是来自社会,与会者的观点仍分歧较大。博士论文错别字多这几天时值高三模拟考。有基层教师向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反映
    • 地方 2013最受网友关注上海教育资讯:外...
      原标题:2013年最受网友关注的上海教育资讯揭晓2013年,网友最关注哪些上海教育资讯?由上海教育资讯网新浪官方微博发起的网友投票揭晓答案。纵观网友投票,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成为网友的共同期待。网友们的关注热点也显示,上海2013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探索和成绩也赢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在为期
    • 地方 上海财经大学将培养自贸区专业硕士
      “自贸区与服务业开放”研讨会前天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由上海财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组成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正针对自贸区拟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上海财大预计将于今年推出自贸区方向的专业硕士。与会学者达成共识:上海自贸区
    • 地方 报告称沪青少年闲暇活动时间减少 男多...
      1月13日发布的《“十二五”中期上海市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海青少年发展总体向好,“男多女少”情况有所扩大。青少年发展状况指标监测是以青少年发展指标体系为依托,通过监测与青少年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数据,以求动态把握上海青少年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此次,上海市青年工作联
    • 地方 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气候环境成为新...
      随着过去的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就业成为留学“风向标”。据最新出炉的《2014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69.3%的意向留学者认为国内就业形势对其出国留学产生了影响,选择“洋文凭好就业”、“方便日后移民”都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同时,超过九成受访者表示,将在留学期间工作,为就业或创业铺
    • 地方 上海自考人数下降4.9% 部分助学点...
      原标题:上海自考人数下降4.9%部分助学点遭清理从日前举行的2013年度上海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总结会议上获悉,目前本市在册的合格自考助学机构共64家,参加自考助学的考生35000余人,比2012年度增加了12.3%。据统计,去年本市新申请开展高教自考社会助学的办学机构有13家,获批的有5家,而在
    • 地方 2014上海部分高校专科层次自主招生...
      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目录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目录编写说明为方便广大考生填报志愿,经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院校协作组商量决定,编写《2014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现将“目录
    • 地方 湖南男子向人社部举报上海公务员招考涉...
      2013年12月29日,23岁的湖南籍青年小李寄信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报2014年度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报考要求涉嫌户籍歧视。目前,他已收到快件签收回执,等待答复。户籍成了报考“拦路虎”小李的户籍在湖南,2012年本科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现在广州一家社会组织工作。前不久他准备报考上海市公务员
    • 地方 家校沟通:传统家访不受家长欢迎
      原标题:调查显示学校家访不受家长欢迎电话联系、家校联系册和家长开放日,是最受家长喜欢的三大家校沟通渠道,而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家访,其实并不受家长的欢迎。静安区德育年会在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举行,首度披露了一项针对该区区内680多名家长和教师的家校互动调查。调查显示,学习仍是家校关注的焦点,但孩子的身
    • 地方 上海: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得招收境内中...
      上海市教委昨天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管理工作发出通知,强调此类学校不得招收境内中国公民的子女入学。市教委表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主要招收在本市合法工作并居留的外籍人员随行子女,也可适当招收在本市合法工作并居留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的随行子女。各外籍人员子女补习中心、纳
    • 地方 上海:重污染天停课,家长老师还是愁
      原标题:重污染天停课,家长老师还是愁根据昨天发布的《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遇红色预警时,全市中小学和幼托机构将根据发布时间采取相应的停课措施。但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高兴不起来,甚至反对的声音还不少。家长愁:孩子一个人在家,谁来带?《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中,把空气重污染预警分为
    • 地方 上海虹口18所学校“电子书包”试验渐...
      原标题:虹口十八所学校“电子书包”试验渐入佳境俗称“电子书包”的现代信息技术,嫁接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正在深刻地影响现代教育教学的走向。由虹口区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与上海市合作的教育部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区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与学习方式变革的试验》经过三年实践,已有18
    • 地方 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狭路相逢 此消彼长...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线教育和中国传统教育“狭路相逢”,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推倒了大学的围墙,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大学都加入了各种幕课平台。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育是此消彼长还是携手并进?9日在上海复旦大学进行的一场讨论中,教育界和互联网的
    • 地方 复旦“慕课”将上线 主讲老师压力山大
      原标题:复旦“慕课”将上线主讲老师压力山大由复旦新闻学院程士安教授主讲的复旦大学首门“慕课”(MOOCs,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大数据与信息传播》将于4月1日上线Coursera平台。届时,这节课将通过网络在全球进行“直播”。复旦大学宣称,发展有复旦特色的慕课,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成效,重点是
    • 地方 上海外地高中生转学就读新规:居住证需...
      父(母)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或者持有效期内原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子女可转学来沪读高中。上海市教委日前就本市居住证政策调整后,外省市学生来沪就读政策作出规定。根据市教委出台的《关于做好持原人才引进类上海市居住证人员子女高中转学工作的通知》,学生信息须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
    • 地方 文科“奇才”止步高校自招笔试 高校青...
      文史哲出色,综合成绩稍逊,自主招生为何容不下偏科生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最近有点“不爽”。她十分看好的一名高三“奇才”,却不能达到沪上某著名高校自主招生的“标准”。这名在文史哲方面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研究能力的学生,因为没能过得了笔试关,进而也就连一次面试的机会也没能得到。钻研文史哲屡获奖这名叫成律的男
    • 地方 上海市教委领导与市民共议学业负担等教...
      原标题:市教委领导与市民共议学业负担等教育热点日前,市教委主任苏明、巡视员尹后庆做客东方网,与市民群众互动交流,共议教育热点话题。苏明主任指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了教育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分配、学生课业负担、民办中小学入学竞争激烈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对“文山会海”、“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的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