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版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被大量删减,成为文学界、教育界的重要话题。本月25日,是鲁迅诞辰130周年,这一话题又一次勾起了学者、专家们的讨论。
昨日,来自哈佛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15所海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共聚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探讨“鲁迅与现代中国”。关于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被大量删减,一批研究鲁迅、热爱鲁迅的研究专家们却并未表现出激烈的反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甚至表示,“鲁迅原本就不想让自己的作品进教科书”。
关于作品:
鲁迅并不希望他的作品进教科书
关于鲁迅的作品是否进教科书?哪些篇目进教科书?孙郁说,这样的争议,从他开始研究鲁迅起,学界就一直存在。
在孙郁看来,争议的根本不是鲁迅的作品本身,而是时代不同,社会看待鲁迅的视角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关键还在于社会应该怎么解读鲁迅。
“事实上,我们正在用鲁迅最厌恶的方式解读鲁迅。”孙郁说,从上世纪20年代起,当时的教科书就选入鲁迅作品,但鲁迅自己是不赞成的,他甚至认为自己的文章有“毒”,不希望青年人沾染“毒素”。
另一方面,鲁迅的文章常常表现出悲悯情怀及敏锐的洞悉力,同时也有和常人思维不一样的逻辑结构、价值取向,这是常规教育很难接受的部分。加上讲授鲁迅作品的人,常常是以鲁迅“最反感的方式”来教。
孙郁说,鲁迅其实反对本质化,反对十全十美,他的话语方式和现在的教育是完全拧过来的。鲁迅不希望别人学习他、成为他,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而不是他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够进入鲁迅的世界。”
孙郁认为,之前这种自上而下的学习鲁迅,结果证明是失败的,而且招致一些青年对鲁迅的反感。他觉得不能用“信鲁迅”的教育,可以用温情的方法来传播鲁迅,或者用对比的方式来传播鲁迅。研究者一开始就端着架子,以为自己也占有了真理,别人是不买账的,也是背离鲁迅精神的。
关于误读:
鲁迅对传统并没全盘否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原主任、教授严家炎则认为,所谓的“去鲁迅化”,实际上就是把鲁迅简单化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对鲁迅有误读的地方,把鲁迅的一些方面过分夸张,认为鲁迅要不得,好像他对中国的传统全部否定”。
严家炎说,不能说鲁迅完完全全反对中国的传统。实际上,鲁迅对于旧学了解得很深,“他自己也是从这方面走过来的”。他看到了传统中不好的、很过分的东西,所以他才会写出《狂人日记》这类作品,但他并不认为整个中国社会就只是“吃人”。
而在孙郁看来,现在很多人骂鲁迅,是因为鲁迅说的话、写的字很多是在民国的语境、场域里说的,而把这些东西放到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觉得鲁迅就只是一个爱骂人,横眉冷对一切事情的斗士。
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李欧梵认为,不少国人曾经一度把鲁迅摆上神坛,本身是对鲁迅的“误读”。在他看来,鲁迅是一个彻底的“悲剧人物”,他想走在时代的前面,但时代依然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进。他的文字里有无数煎熬,而现在的社会,“煎熬”已经非常少见,“现代人为出名而学术,哪知鲁迅的伟大在于煎熬”。(来源:成都商报记者 汪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