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减必考增选考”方案明年或可明确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浙江高考“减必考增选考”方案明年或可明确

首页 > 

地方

 > 浙江

 > 浙江高考“减必考增选...

浙江高考“减必考增选考”方案明年或可明确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4年,浙江高考拥有自主命题权。

一路走来,转眼9年。她,一直在探索适合的路:平行志愿、分类设置考试科目、部分科目多次考试机会和“三位一体”自主招生。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她也大胆地喊出:加大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招考相对分离。

2013年11月,高考,将从这里,再出发。

我们畅想:今后,学生,将真正拥有课程、考试和学校的选择权;而高校,则真正拥有选择学生的权利。

【浙江是这么做的】

选择权多了,压力却未减轻

1977年,我国高考重启。公开数据显示,当年报考人数达570万,录取人数27.297万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

2004年,浙江开始本省的高考探索,拥有自主命题权。

2009年,浙江继续阔斧改革。

首先,设置分类考试科目:一类科目组(重点本科批)为“3+X+自选模块”;二类(普通本科批)维持原有“3+X”科目;三类(高职高专批)在保持“3”(语、数、外)的基础上,设技术科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与分类测试相对应,实行分类分批划定分数线。

其次,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多次考试机会。当时,一年提供两次机会,学生最多可参加两次考试,成绩两年有效,选一次成绩计入总分。

小琪,是2009年改革之下的高考生。只是,对她这一届来说,改革来得有点措手不及。准备时间,太短。

“18选6”的自选模块,是什么概念?“18本书,我们每人选其中6本学。考试时,每本书对应一道10分大题。模块,占60分。这18门课,是9门主课的延伸。”小琪解释。

模块选择上,并未划文理界限。只是,在唯分数论的高考之下,极少有人会凭兴趣选择,多数人仍是功利性地选择最易拿分的科目学。

与小琪同届的理科男,就是最好例证。“他对法律与国家政权十分感兴趣,大胆选择了政治。可一模下来,这门课一道10分大题,他只拿了可怜的0分。”应试之下,文科答题都有一套成熟的套路,哪有什么自我观点的发挥。

而多一次的英语听力考试机会,对小琪而言,却是种折磨。“高二,就进入高考的状态,压力好大。”每分必究的高考之下,只要头一次不考满分,多数人一定会去刷分,即便明知极可能考不过前次。

选择权增多了,可压力,却未减轻。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实,回头去看,“高考唯一的评判标准,正是幕后的主宰。”

读“三位一体班”的比高考班的

更喜欢首选专业

2011年,浙江省独具一格地推出“三位一体”招生。

什么是“三位一体”?打破高考的唯一性,学业水平成绩、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和高考成绩三者,按一定比例折算成考生的最终成绩。浙江工业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试点首推。

杭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学生尹明,在当年走入杭师大首批“三位一体”招生的面试现场。

成为一名教师,一直是他的心愿。可是,按模考成绩,他只能刚上一本线。若出现个万一,会与杭师大失之交臂。而“三位一体”的机会,无疑给了他一个转局的大好机会。

面试现场,普通话、粉笔字、才艺表演和对教育理念理解的问答,尹明都十分自信。面试,则作为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尹明的印象中,占比20%)。

当年秋季,他如愿进入杭师大小学教育专业。“其实,高考还差一本几分。如果没有‘三位一体’,或许,进不了杭师大,当不了老师。”他说。

现在,尹明大三。这3年,大家常会拿“三位一体”班与高考录取班作比较。结果发现,高考班学生转专业的概率更大。“我们班,95%的人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才考的。”尹明说。“三位一体”招生时,就会明确报考专业。

学教育3年,对于高考,较以前,尹明反倒想得更多。“打破只看卷面分数的高考,很有必要。”他认为。

另外,“加入道德分数,一个人有没有做好事,是否为社区服务,十分重要。就如一名教师,若是专业知识强,可不关爱学生,他仍不适合做教师。还可以加入技能部分,生活技能、实践技能等。”总之,每所学校都该有各自多元化的方式,挑选更适合某一专业的学生。

【变革进行时】

高考将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

明年,杭州高级中学的黄嘉程就要高考了。12年的中国式学习,给了她对高考最深切的感受,也给了她对高考最直接的思考。

她“贪心”地设想,“如果,所有的科目都能独立考试就最好了。”她希望,今后,所有的学生都能根据各自兴趣选择所学科目,而考试,就只考所选科目。相应地,高校则可根据学生所选科目,挑选符合的学生。

这样,“不仅能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跟以后的大学接轨,选择喜欢的专业。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目前就业供需和冷热矛盾的现象,也会有所改变。”

小黄的想法能否成为现实?

上周,浙江省教育厅曾开过一个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部会。会上,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表示,“加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招制度改革的方向,大致如此:实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有机结合。改革高考录取模式,减少必考科目,增加选考科目,增加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高校的考试科目选定权和录取的选择权。

关于高考必考选考的方案,明年上半年极有可能明确。不过,改革方案,一定不会影响在读的高中生。

“这个改革方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已提及。”浙江省教育厅一位工作人员透露。

事实上,多年前,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就已组成专门的高考改革研究团队。“浙江和教育部之间,关于如何对接全国与省的方案,一直都有互动。”他表示。只是,“国家层面还未出台具体方案,浙江无法进一步动作。”

【专家是这样看的】

高考改革,招考分离是核心

专家名片: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招考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

从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来看,虽然再次提到招考相对分离,但是,改革的落脚点,还在考试改革,包括统一考试、减少科目、一年多次考。这些,都是在不改变集中录取制度前提下进行的。

其实,招考相对分离的方法,很简单。

只需把目前已尝试自主招生的90所高校,与集中录取脱钩。自主招生,移到统一高考之后。同时,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为评价即可。

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就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学生都可获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若操作成熟,可在此基础上,实行一年多次考,最终形成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多次录取,建立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

这种考试、招生方式,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的方式,已经运作多年,实践证明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难题。

实行招考分离,本质是放权。政府部门需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

而这,正是招考分离呼吁多年却难以推行的最大阻力所在。因为,教育部门的核心权力将丧失。

根源是要打破唯分数论

专家名片:夏谷鸣,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剑桥高中项目中心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改,是好事。但关键是,根源有没有找到?根源,就是招生制度的变革,打破唯分数论的单一录取方式。

去年9月,浙江省进行新一轮的课改。其实,如果没有相匹配的高考方案出台,选课无用。

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改革本身,是种进步。采样,不再是单一的高考分数。可是,这样会不会产生一个新的竞争?在江苏,学业水平测试被称作小高考。这背后,需要把握好标准——学业水平考试只区分是否达标而不区分好坏。

我更赞同,学生有科目的选择权。这与国际接轨,比如英国的A-Level考试,也正好与选修课相呼应。

但是,如果招生仍是单一的分数论,学生会去选最易拿分的科目。如果,只是在如今文理科6门课的盘子里做选择,学生选择权的意义仍不大。

其实,学生科目选择权会反过来,促进高校招生制度的改变。这才能打破一考定终身,招生不再是简单地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高考 浙大新生“带着学分上大学” 先修课程...
      “这45个人有10个人考到浙大来了,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启发学生,(这个先修课程)有一点启示就(能)对高考起到作用。”浙江大学2015年大一新生开始报到,该校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20日谈到浙大开展的“大学先修课程”时如是说,这几个学生正是“带着学分上大学”的先行者。何为“带着学分上大学”?陆国栋介...
    • 地方 长沙开福区3年内将新改扩建22所中小...
      开福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昨日总动员,并出台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配套实施方案,从今年到2017年,该区将新建或改扩建22所中小学,由此新增优质中小学位2.37万个。通过5年努力,该区将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领跑三湘、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区。市领导芮英姿、何寄华、石长松出席动员会。“教...
    • 地方 2015专科(高职)批投档情况出炉 ...
      8月9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了2015年专科(高职)批第一次填报志愿院校投档情况统计表,共计投出考生243560人。文理类投出196689人,其中文科92955人,参与院校713所,投满599所;理科103734人,参与院校798所,投满581所。春季高考投出34545人,参与院校77所,投满...
    • 地方 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升本
      不是所有考生都能升本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实施方案》,对“3+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3+2”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及转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详细说明。方案明确,参加转段的学生首先需要资格确认,凡参与“3+4”、“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 ...
    • 地方 河南将试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
      河南省教育厅昨日公布《河南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河南将试点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这句曾经用来调侃的笑话也将随之成为现实。河南省教育厅师范处处长朱自峰介绍:“初步规划,明年省内7所开设有小学师范教育类专业的高校将通过高考首批招生1000人。” 河南启动实施 ...
    • 地方 深圳幼升小小升初家长注意:哪些学校实...
      深圳不少学校实施学位房锁定政策,按照学位房制度规定,规定学区内一套住房只允许一户住户的孩子申请学位,如同一套房有多个孩子申请学位,必须是相同的父母或监护人。即一套住房一旦被使用,将按照该校学制锁定相应时间,该住房资料不允许作为其他户孩子申请该学区学校学位的申请资料。 所以,深圳新搬家或者新买房的家长...
    • 地方 全国乡村教师3年流失30% 地位低待...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9月10日是中国第31个教师节,在我国1500多万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长期工作在山高谷深、落后闭塞的地方,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蓝天。他们就是乡村教师。然而,乡村教师的队伍建设,目前却遭遇“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
    • 高考 2015浙江高校转专业政策盘点:最早...
      莘莘学子在火热的夏天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应该是最令人感觉舒爽的事情了。而在欢欣鼓舞地准备进入大学开始新生活的同时,同学们也许又面临了一个尴尬困窘的问题:幸运的是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烦恼的是要进入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要怎么办?记者为此搜罗浙江多所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希望能对想转专业的新生们有些裨益。还...
    • 高考 浙江高校陆续迎来开学潮 今年学校比的...
      眼下已到8月中下旬,2015级大学新生再过几天就要奔赴各大高校,开始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了。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都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他们早已从老师、亲戚朋友那里了解到一些大学生活的情况,但是有的说大学很轻松,有的说大学其实也很累,有的说上大学关键是要锻炼能力,也有的说上大学...
    • 地方 新加坡国立政府理工学院中国区自主招生...
      新加坡国立政府理工学院中国区自主招生申请说明新加坡政府公立院校自主招生项目介绍:新加坡教育部指定了针对国际学生引进新加坡的人才计划项目,目的是吸引国际各领域的人才来新加坡求学、工作、定居。为提升项目在国际学生中的吸引力,新加坡教育部同新加坡各公立学校、大型新资企业达成了如下政策建议:一、此项目包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