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时,民办学校只看成绩来“掐尖”招生,历来为人所诟病。不过在2013年的杭州民办初中招生中,一所初中采用了“餐巾纸测试”,考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引发了社会热议。
杭州9所民办初中18日举行“面谈”。建兰中学的“自我介绍”环节,一张餐巾纸被放置在教室中学生走向老师的必经之地。学校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会弯腰拾起。面谈的240名学生中,有8名学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通过率为3%。
“餐巾纸测试”的细节或许有待完善——部分家长认为,生活中所遇到的餐巾纸上可能包裹鼻涕或痰,为健康计,不宜随手拾捡,建议学校在一旁放置畚箕、扫帚——不过民办初中的招生方式,能从单纯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注意孩子的生活细节,看他们“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变化令人赞赏。
众所周知,不同于公办初中的按学区招生,民办初中有招生自主权。由于民办学校的升学率直接决定了其口碑乃至生源质量,这些学校在招生时自然最大程度地倾向选拔成绩优秀的孩子。也正是这种“掐尖”招生法,导致小学阶段孩子的压力大大增加,多年来“奥数”、排名等屡禁不止,教育部门再大力度推行“减负”,家长照样送孩子去校外培训机构。
招生考试的内容,向来是孩子学习、家长跟跑的“风向标”。社会大环境一时难改“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但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小环境中慎用招生自主权,探索学习成绩之外的多维人才评价。如此,我们的孩子才不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就为过度学习负担所累,丧失少年儿童应有的对生活的热情与体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