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发榜了,大学录取率再创新高:9.99万填报志愿的考生中,约有8.9万人被录取,录取率达到89%。和去年相比,今年考题相对较难,各类组录取分数都有所下降,其中社会组降了10多分,自然组二、三类降了20多分。
和往年相比,上榜分数线也创新低。一所名为致远大学的环境资源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5门课程总分只需77.4分,每门平均15.48分就可上榜,还有4所院系录取总分也不足百分。高录取率的背后是大学数量的剧增。就在10天前,陈水扁、“行政院长”谢长廷和“教育部长”杜正胜亲赴澎湖为离岛第一所大学揭牌,这所由澎湖技术学院升级的大学是近期17所由学院、专科改制升格为大学中的一所。至此,台湾由“教育部”主管的大专院校的数量达到162所,加上8所可以颁授专科、学士学位的军警院校,台湾大专数量已达170所。学校数量增多,规模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录取学生人数由1995年的53.4万人,增加到128.6万人。院校多而考生少,只有降而求其次,录取分数线逐年降低在所难免。
随后的一项调查显示,岛内高达7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整体水平下降,58%的受访者担心自己或子女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更有38.2%的受访者认同“大学文凭无用论”。交叉分析后发现,学历越高的民众认为“大学生水准下降”的比例越高。加上近几年台湾新生儿出生率下降,更让人忧心大学的未来。
台湾一家媒体发表题为《高录取率对低素质教育》的社评。文章说,教育普及虽是教改目标之一,但普及的教育何以与“素质低落”画上等号?教育改革当年以“松绑”为号召,结果除了高等教育漫无标准地快速扩张之外,教育的内容也开始出现各种带有实验性质的改动。近年来,华人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优秀人才成为标示地区竞争力的最重要资源。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台湾焉能以“每科平均十几分就考上大学”的教育现象感到骄傲?文章说,这是过去高中教育的失败,也是未来大学教育的隐忧。
教育改革的支持者则有另一种说法,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大学不再是精英教育,而应该是“想念大学就有学校可读”的普及教育。当务之急是大学教育要做一些改变,了解这一代学生的需求,随时代而变。教授与其抱怨学生素质低,不如看看如何让学生毕业后能为社会所用,教学的重点不在于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吸收了多少,在于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懂得了多少。
当然这些争论主要针对低端考生,实际上,就高端考生而言,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每年各院校之间、院系之间的录取分数线都会排名,今年一、二、三类组第一名分别由台湾大学法律系法学组、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台湾大学医学系自费班摘取。名校名系门前考生争夺激烈,以魁首台大医学系为例,考生平均每科要达到86分,才能踏进它的门槛。
围绕台大医学系的至尊地位,台湾坊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今年一考生已经在台大医学系读三年级公费,因为公费生在分科时会被指派,他担心不能进入自己喜欢的精神科,去年底决定重考台大医学系自费班,经过半年的准备,终于如愿以偿。还有一名考生只填报一个志愿,非台大医学系不读,结果以501分的高分落榜。另一位考生已经就读阳明大学医学系三年级,向往台大医学系,今年重进考场,考出522的高分,却在报志愿的最后关头,改填“台大物理系”,最后超出30多分被录取,当地媒体称他为“酷考生”。
当然,热门院系收费也不菲。从1999年起,台湾“教育部”允许各校弹性上涨学费,这几年,已经上涨12%,今年又有22所一般大学、30所技职院校计划提高学费,涨幅在1%至5%之间。调整后,今年公立大学的学杂费每学期为1.26万元到4.03万元新台币(4元新台币相当1元人民币),私立大学的学杂费为2.43万到7万多元新台币,而超过7万元新台币的5个院系都是私立大学医学系。这些学校考上不容易,读起来也不轻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