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700米的高度,不必说内地到访的游客,就算久居拉萨的民众初来乍到,随着海拔骤然上升千米,同样会感到头晕胸闷、手脚乏力,活动能力明显下降。然而,记者日前在海拔4700米的西藏定日县盆吉乡小学看到,很多在这里寄宿的孩子以体育活动的方式度过周末,表现出优秀的高海拔低氧适应能力,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开心时光。
时值初冬,从珠峰脚下的定日县城出发,湛蓝的天空与金色的大地一路同行。在崇山峻岭的注视下,翻过山口、越过河流、穿过村庄,经过约3小时的土路颠簸、尘土飞扬,盆吉村悄然出现。村子依山而建,四周群山环绕,清澈的河流在村前流淌。
盆吉乡小学是盆吉村和周边四个村庄的唯一一所小学,走进校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几栋淡黄色的平房把学校中央围出了一块大约30米长、15米宽的水泥地,这是学校的唯一一块开阔地,全校大会、庆祝仪式、体育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虽说是周末,空地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只见空地一侧,几名孩子正在投篮,投篮姿势五花八门,命中率也十分有限,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努力向上抛球的热情;在另一侧,几名孩子正围着一颗足球奔来抢去,偶有一脚将球踢出“重围”,紧接着孩子们一路叫嚷围追过去;在空地一角,还有孩子在跳绳跳皮筋,欢声笑语夹杂着呼呼风声,在学校上空回荡……
从空地上向四周眺望,屋顶与蓝天之间,是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高原地区空气含氧量原本就不及内地,到了冬季含氧量还会降低;炽烈的太阳在这里无遮无挡,明晃晃的光线刺得人睁不开眼;冬季山区不时刮起大风,迎着风感觉像被一块无形的布堵住口鼻,呼吸不畅……不过这些似乎都没有影响孩子们奔跑跳跃、追逐皮球的热情与活力。
据盆吉乡小学校长旦增欧珠介绍,学校目前有180多名学生,除了本村的学生之外,其他村庄的孩子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都在学校寄宿,通常只有逢年过节或寒暑假才会回家。周末留校时,各种体育活动正是他们的最爱,“尤其男孩子,一拿到球什么都忘了,有时一整天都在操场上打球玩球,顾不上吃饭,也顾不上风吹日晒”。
次仁多丹是学校的一名五年级学生,皮肤黝黑、眼睛闪亮、牙齿洁白,他的家乡龙噶村距离学校约30公里,周末他都在学校度过。当记者抵达时,他正和几名同学一起投篮、抢球,不时大呼小叫。然而在记者面前,他却十分腼腆,说话惜字如金,不时挠头吐舌。他说自己很喜欢篮球和足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少生病”,而且“和小伙伴在一起玩很开心”。
旦增欧珠说,除了寄宿生的“体育周末”外,平时学校每周有两节体育课,但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只能由各年级主任“兼职”,通常低年级会教广播体操、进行队列训练,高年级则会教一些球类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剩余时间自由活动。学校二年级主任塔开老师坦言,自己只能“会多少就教多少”。
尽管条件有限,但塔开告诉记者,孩子们都很喜欢体育课,“非常积极、热情得很”。
此外,合适的运动器材和场地也是让校方很挠头的问题,旦增欧珠说,学校原来的篮球框已经坏了,乒乓球桌也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幸好近日在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和登山管理中心的帮助下,学校更换了新的篮球架、乒乓球桌,并获得了一批球类、跳绳、作业本等文体器材。“给学校帮了大忙!”旦增欧珠很是感激。
相比之下,场地问题似乎更加棘手。在学校唯一的空地上、在两个簇新的篮球架间,有人在地上画了歪歪扭扭的“中圈”,一块篮球场算是有了,可这块空地对于同样风靡在孩子中的足球运动而言,却有些“捉襟见肘”。
“空间有限,在学校里(踢球)又担心打碎玻璃,可学校外面也没有地方,有些内地流行的运动,比如羽毛球,在这里却很难开展,一阵风就把球不知吹到哪里去了!”旦增欧珠说:“要是能有块足球场,哪怕是小场、五人制足球的场地,那也好啊!”
次仁多丹同样对一块更具规模的运动场地充满期待。“希望能和别的年级进行正式比赛!”立志成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他说道,脸上露出羞赧的微笑。
据介绍,当地孩子优秀的高海拔低氧适应力已经引起西藏登山学校的注意,有意在这个地区寻觅、选拔适合开展各项登山活动的好苗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