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 146职位无人问津_公务员-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 146职位无人问津

首页 > 

公务员

 > 2013年国家公务员...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截止 146职位无人问津

10月24日下午6点,2013年度国考报名截止。共有138.3万人通过资格审查,还有14.3万人正在进行资格审查。从人数来看,今年国考报名人数将创新高,但仍有146个职位无人报名,其中国税部门就有44个。

从整个报名周期来看,后期报名火爆的局面十分突出,22日审核人数开始出现井喷态势,单日增长近21万,23日增长24万,24日截至18点,当日通过审核人数已增长35.5万。

另一方面,中公教育预计未来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可能出现下降,但跌幅不会很大。报名人数的多少会受招录人数直接影响,今后的平均竞争比将稳定在4050:1之间。

截至当日18时,无人报考职位尚有146个。中公教育数据显示,其中有44个职位来自国税部门,36个来自气象部门。由此可以看出历年均是大热的税务系统热度正在逐渐降温。此外,还有139个职位仅招1人。中公教育专家对比目前无人报考的职位,发现这些职位至今无人问津多因是地市以下职位,且职位本身对专业、学历、基层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同时这些职位多为西部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职位,工作性质较为艰苦,考生在综合比较之后未把它们列入考虑范围。

目前,仅有中央党群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所有职位都有人报考,其余四个系统均存在无人报考职位。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人才 职业生涯就是一连串的职业选择
      知道了职业的概念。很自然可以得出职业生涯的涵义:一般来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经历过的职业总和。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横向的,即人一般都会经历多个职业。大多数人会经历不同的职类,美国前总统里根做过演员,作为总统的里根已经被列入美国最优秀的总统名录,但里根在演艺圈一直是一位
    • 人才 伤不起!盘点知名企业的20道奇葩面试...
      大部分人们都希望能够到苹果、谷歌和微软这样的知名企业就职,但是这些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非常苛刻,这在面试的过程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有些面试题甚至会让面试者忍俊不禁或是不知所措。今天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来自多家知名企业的那些比较奇葩的面试题,看看大家有没有方法搞定这些题目。知名企业:谷歌职位:行政助理面试题
    • 人才 塑造完美职业生涯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危机与压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当公众的目光一次次被政府组织、商业企业遭遇的突发性事件和危机风波所吸引,当艰难求职和频繁跳槽令人疲惫不堪,当各大城市高企的房价让人望而却步,不少人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一个更加现实而严峻的问题-个人的职业生涯。高校扩招、组织变革、年
    • 人才 女大学生择业心理弱点 能否克服关乎职...
      对面临职业选择的女大学生来说,能否战胜自身弱点,直接影响到她择业的成败。女大学生的弱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自愧不如的心理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男同学吗?”“要是碰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
    • 人才 职场冷板凳 应该如何“坐”
      相关数据显示,有两成的职场人士悲观地认为自己就是板凳队员,少有展现才能的机会。如何才能逃离“被雪藏”的命运呢?个人自述Grace,女,硕士,平面设计师硕士一毕业,我就进入了现在的公司担任平面设计师。部门经理W很器重我。到了去年底,部门经理W被调往北京总部,空降了一位80后新上司H来接替,我的职业生涯
    • 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
      职业发展又称职业计划、职业生涯,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从欧美传入中国,最早对职业生涯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施恩教授。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计划、招聘与选拔、绩效评估
    • 人才 教你成功跳槽的9大黄金法则
      跳槽,每个职场人都会有过的职场行为,你可知道跳槽也是有黄金法则的,来看看下面的解读吧。真理不一定站在多数人一边华尔街有一句名言,“真理不一定站在多数人一边,众人皆看好,则行情未必继续好,众人皆看坏,行情未必就坏下去,高明的技术操作者必须做独行侠,须对行情保持独立的判断,注意反市场操作,不能跟随别人,
    • 人才 你做好职业规划了吗?
      就业,始终是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怎样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都会成为每一位步入职场的人士关注的头等大事。初涉职场之时,可能因为经验缺乏、资历不够等诸多原因导致求职者陷入“先就业后择业”的尴尬境地。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份工作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选择,很多职场
    • 人才 职业规划之定方向树目标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更大的发展,都渴望事业有成,都渴望过上幸福生活。但从结果来看获得好的发展的人并不多;获得事业成功的人并不多;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人也不多。这是为什么?通过多年对很多人的观察发现,事业有成的人,他们从小就有理想、方向和目标;凡是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的人都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样的人,事业不成
    • 人才 做好职业规划 成为“职业常青树”
      尽早做好职业规划,才能成为“职业常青树”。青春的灿烂,在于活得精彩,活得有价值。职业规划师提醒职场人留心以下三个问题:1、有危机意识,尽早规划各个年龄段有各个年龄段该完成的事。如果工作两三年了,自己心中还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职业规划方案,也许不论你现在做什么岗位,都可能沦为'职业青春饭',因为没有清晰
    • 人才 营销人员的职业规划
      在熙熙攘攘的都市里,他们背着挎包、拿着早点、目光敏锐、步履匆匆,很快消失在大街小巷、高楼大厦里。据统计,在大街上,你遇到10个背包的年青人,有7个是做业务的。“身上背着冒牌破包,兜里揣着200零钞,远看像归国华侨,近看像港澳台胞,老远就挥手致意,见面就点头哈腰,递上名片——原来是市场营销”,这是对数
    • 人才 你做职业生涯规划了吗?
      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要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规划从读书时就已开始设计,当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个时髦的话题,许多大学开设了相关的课程或是专题报告与讲座,网络上也大肆炒作,一时间职业生涯规划成了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热点和最时尚的话题。同学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做职业生涯规划了吗?如果回答是N
    • 人才 从霍兰德性格测试方法看职业生涯自我评...
      职业生涯的自我评估是个体自知的过程,也是个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过去的上百年间,心理学家对人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所有的心理学研究成果都是根据实验结果,结合心理学家的心理学假设开展的。随着智商测试在美国的大面积应用,各项心理学测试已渐渐成为了人们了解自我的工具。对测试工具的使用,我们也应本着
    • 人才 职业规划定位对职业发展有何影响
      许多人在长期工作中趋于麻木,逐渐丧失对自己能力与角色的准确判断。每天繁重的工作正在“毒害”着大家的身心,使大家即使一时闲暇下来也不愿去思考未来。而没有深入思考就不会有明确的定位。在职场里,我们其实就是产品,试想缺失定位的产品卖点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持久竞争力又在哪里?朱小姐,27岁,2003年7月上
    • 人才 教你如何对付职场情绪化
      1、先给自己的情绪充电经常觉得精疲力竭,高兴不起来?你是不是总像太阳一样,努力把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最后才想到自己?这种看似伟大的牺牲有时却是“双刃剑”。不仅会榨干你的精力,到最后还会伤害到你周围的人。请稍稍“自私”一下,只有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电池”蓄满积极能量,才能让你的快乐磁场不断扩散出去。2
    • 人才 如何让潜意识助力职场生涯?
      我们都渴望“梦想成真”,根据马尔茨——美国著名心理医生的理论,其实宇宙是非常慷慨的,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问题是,你是否真的只有这样一个愿望?在职场中,不乏这样的故事,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却无施展之地;觉得上司甚是愚蠢,堪比“猪”还笨,现实是,你连“猪”都不如。再譬如,你爱一个人,很想和他共度一生,但真
    • 人才 突然失业 你该如何“脱险”?
      马云说过:“以前我的生活是工作,以后我的工作就是生活。”或许你风华正茂,又或许你已到而立之年,只要你还“苦逼”地战斗在工作前线,就说明现在你的生活就是工作。那么一旦面临“突然失业”,你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吗?NO1.松口气,全国每百人中有5~10人“陪”你失业“松一口气,放松,享受,找工作,东挑西选,
    • 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很多人都很疑惑,明明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跑进职业生涯,为什么到最后却有着各种千奇百怪的结局,有人乐、有人忧;有人喜、有人愁……这其实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做的好的,就有喜有乐;做的不好的,那就有忧有愁了。那怎么才能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 人才 七个习惯可使你成功
      只有事业,是成功吗?“我曾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也都一一达成。我的事业十分成功,但却牺牲了个人与家庭的幸福,这值得吗?……”;“我要做的事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都觉得很紧张,匆匆忙忙。我无法过着理想中既充实又自在的生活,而且别无选择……”;“我拥有财富和成就感,可失去了内心的平静……”这无疑是诸
    • 人才 2013领完年终奖你有跳槽的打算吗?
      2013领完年终奖你有跳槽的打算吗?2013年开始了,在领了年终奖之后,可以预见新一轮的跳槽热也将在春节后出现。该不该跳槽?怎么样的跳槽会更加明智?什么样的跳槽会更加明智?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跳槽,你在选择还是在逃避?张先生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他1年中已经换了3份工作。前几次跳槽的原因分别是:客户
    • 人才 职场经验不是靠频繁跳槽
      经验不足,是不少应届毕业生的一大求职障碍,而近日,相比一些拥有“丰富经历”的往届生,用人单位反而更青睐“白纸一张”的应届生。小颜是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06届毕业生,参加工作近一年,却已经换了四份工作:刚毕业时进了一家商业企业,因不满工资太低,试用期刚过就跳槽了。接下来的八个月,他相继跳槽广告公司、机械
    • 人才 职业定位和理想职业方向
      打造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理想的职业前景,多少人为之苦苦追问一生相求。有人身在桃林,肩落桃花,好运连连。有人却身陷误区,雾里看花,一片茫然。看来,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职业方向,需要同时具备几个相关的必备要素。您在为自己做职业规划时,是否考虑了以下几个相关因素?您具备怎样的实力,您有怎样的素质
    • 人才 突破职涯成长的“S型曲线”
      职涯成长的特性,在于职位的提升或能力的增长并非与时间成直线性关系,而是呈现S型曲线关系。一名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中从基层做起,针对其开始接触的工作内容,从完全不懂到了解,接着熟悉工作内容而进入状态。此时尚不足以构成在工作职位上升级的条件,必须在熟练之后,进一步对工作内容的本
    • 人才 职业生涯规划的六个危险阶段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从个人角度和企业角度划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即是划分成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即是在组织中的发展计划,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尤其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工作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下面具体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的六个阶段:阶段一:「探索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的
    • 人才 职业生涯“前规则”的玄机
      “第一份工作”是职场的第一步,职场发展的积累就是从第一步开始的。第一步值千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一步的准确将有可能带来后面每一步的准确。很多职场菜鸟抱着“先干起来以后再说”的心态,只能在遭遇挫折时放弃。所以,在迈出第一步之前,有些你必需了解的职场“前规则”,调整好行为才能帮你规划好职业生涯。1、心
    • 人才 职业生涯四大傻及解决方案
      职业生涯第一傻:得过且过典型症状:“得过且过”在字典上的解释是: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也指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别看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但总有人能“超然物外”、我行我素,“按既定方针办”,领导再怎么急于出成绩、见效益,那也跟我没关系,我就这么着了。病理分析:这种人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傻、
    • 人才 职场人必将经历的几道坎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婴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五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我们都要遇到该阶段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职场也恰如人生,每一个职场人都要从新人变为老人。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坎儿”如果处理得当,职场之路就会走得分外顺畅,处理不当的话,当下的日子就不会太好过。第一坎:新入职时期新人刚入职,尤其是刚步
    • 人才 职场问答:什么时候跳槽最好?
      如今在职场中,职业转换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在一些朝阳行业,不仅雇员经常过几年换个单位,就连雇主也为离职率做好了准备。跳槽、换行、晋升、调任,这些情景每天都在职场上演。只是,让主角们困惑的是,什么时候才是转换的最佳时机?其实,最适合的时机靠自己掌握,对自己探索的足够明白了,只需要用心,职业自然顺畅发达。
    • 人才 职业空当期 你准备好了吗?
      即便是连续剧,一集播完也会接着来一段冗长的广告时间。你在一家单位待到老的机会越来越渺茫,跳槽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与此同时,你就很可能面临青黄不接的职业空当期。在新工作尚未到来之前,应该做点什么比较合适呢?1.不要太焦虑,先调整好心态倘若完全叫你停止焦虑,那么这篇文章你就别看了。因为提建议者太不真诚,
    • 人才 职业生涯中的10项政治原则
      成功的职业生涯不仅仅有才华就够。不少深具才华者在职场上遭到的失败,都起源于对小事的疏忽。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是非常细致的结构,决不可因为持有才华就粗率地处理它。职场政治有人做过一个试验,打出整整30个电话给受过高等教育,并献身职场的各年龄段人士,提出同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才华对你一生的职业生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