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

首页 > 

地方

 > 湖南

 > 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

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高考改革方案迟迟未决

近日,江苏、上海、北京陆续推出本地高考改革技术性方案并征求意见,各地不约而同降低英语比重引起热议。公众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教育部,希望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能够有大动作。

不过,与地方相比,中央政府部门的态度更为谨慎。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虽然没有否认此前传出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出台方案的时间表,但却表示“国家层面的高考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定稿的时候,谁也不能说,因为方案随时可能修改”。大有不到最后一刻,谁也做不了主之意。

过去的3年中,教育部已经不止一次“辟谣”,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之后,每一次的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人们对于国家高考改革的遐想,而只闻其声的尴尬足见破局之难。

迟迟未决的方案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是2010年《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可以说,“顶层设计”已经初具。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具体方案却一再推迟。

2011年初,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文章,就被外界看作是方案即将出台的信号。这样的猜测也属合情合理:《纲要》颁布半年多之后,教育部长再次提及高考改革,自然是落实《纲要》的进一步行动。然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很快出面否认,称并未公布方案。

2012年“两会”,袁贵仁再提高考改革方案,称正在“最后冲刺”,年内一定出台。事实却是,直到今年年初,《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也称“一号文件”)中,提出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被提上日程。

“《纲要》出台3年了,现在却又绕回到了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其实‘顶层设计’ 已经具备了,就是推行考试和招生的分离,但难点在于权力的调整和下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南风窗》记者说,“政府要把办学的自主权交给学校,把考试的评价权交给社会机构,行政部门会愿意吗?比如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和地方教育考试院,现在由他们组织考试、拥有学生档案的投档权,如果变成是社会化的考试,学校自主选择认可,学生自由选择参加,高考就变成了以学校和学生为核心,跟教育考试部门没有关系了,教育考试院的价值和权力就会消失。如果大学自主招生,意味着大学有办学自主权,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教考招的分离也会推动教育行政体制的松动。”熊丙奇认为,《纲要》的方向其实已经很明确了,相关部门是否愿意放权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现在,应该真正到了袁贵仁所说的 “冲刺阶段”,时间表已经较为明朗,拖不过2013年,但是方案的内容却依旧含糊,最后的定稿能在多大程度上体现《纲要》的基调,决策层和相关咨询专家的态度显得过于谨慎。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2013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亮相时,只要提到高考,就颇为紧张:“一切都要以最后拍板的方案来,现在我不便多说。”而该中心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纪律,方案的具体内容无法透露,只能说有所突破。”现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咨询工作组专家的王烽曾参与起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他的态度也似乎能够观察到教育行政部门坚持“渐进式”方向的改革脉络。“考试招生制度肯定是要国家层面去推动,但在实际的推动过程中,最终会落到地方,现在是16个省分省命题,每个省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么多年地方进行了一些试验,给招生改革提供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试验的话,影响面太大,风险也更大。”王烽说,在过去30年的改革中,地方和高校的确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然而,“地方先行”的模式却并不被看好。针对目前地方省份推出的高考改革“新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称,各个省出台的政策,都在一个狭窄的区域,真正核心的、体制性的东西没有做任何的改变。而熊丙奇则认为,此次地方高考改革还是延续以前的思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高考改革,其实一直是在进行科目和分制的调整,而没有进行录取改革,这次地方的方案传递出来的信息其实都涉及这个问题。

中央主导,地方决断?

面临高考的属地格局,中央很难拿出刚性的指导意见,将更多自主权交给了地方,不过在外界看来却无异于“踢皮球”,而地方看似获得了进行改革试验的主导性,但由于宏观导向的缺乏,实践的挪腾空间极其有限。在这种困局之下,高考改革便很难突破“科目改革”的范畴。

“如果推行考试和招生的分离,显然要进行考试的社会化,把考试招生的自主权交给大学,但地方推行高考改革的时候,还是很难打破现有的权力和利益结构。另一方面地方其实也无能为力,国家应该有一个统一方案,地方制定细则。而且全国的重点高校尤其是教育部直属的大学,也不是地方能说了算的。”按照熊丙奇的构想,高考改革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重点大学完全进行自主招生,面向全国,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属性来讲,这些院校都应该进行自主招生,各地考生可以不分户籍自由报考,并以统一测试成绩申请高校;其次,地方院校由于地方政府出资更多,可以将招生名额更多给本省的考生;此外,高职高专现在招生困难,可以不必要求考生参加高考,而实行申请入学,至于学校的办学管理,则实行宽进严出。

尽管熊丙奇自认从这三个层面改革,所有的问题都会引刃而解,不过他也感到从目前教育部的“渐进式”改革思路来看,显然过于“理想化”。他说,参照异地高考改革的路径,对未来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不必过于期待。

去年,旷日持久的异地高考权利之争终于有了“结果”。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市除西藏外均出台了异地高考方案。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意见可以看出,异地高考采用的是“中央指导,地方决断”的模式,这也是其政策效能被诟病的原因,按照这一模式,矛盾最为集中的北上广都采用了设置 “门槛”的阶梯式方案,北京只允许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北京报考高职院校。上海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则采取与居住证挂钩的积分制。在本次高考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当中仍然不会有实质性进展。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近日即公开表示,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问题,这次还是按照去年底国务院发布的文件精神。

以中央为主体的政策通过“顶层设计”、“顶层推动”等策略解决社会问题,而以地方为主体的政策则以先行先试、因地制宜为特征。实质上是一种放权分责的策略,赋予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权力,以规避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带来的风险。按照教育部官员的说法,异地高考“既有要解决的问题,又有不能碰的问题”、“要考虑城市承载能力,尤其要考虑影响原户籍居民的考生利益”。

尽管中央教育改革的规格越来越高,但它所承担的责任却并未与之匹配。早在2010年,国务院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刘延东亲自担任组长。此后,为完善改革决策咨询机制,2010年11月,国家层面又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这是中国教育史上首次设置专门机构对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估。2012年7月,为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改革进行顶层设计,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由教育、科技、经济、法律、管理等领域的26名专家组成。

然而,适时灵活的策略性调整造成了权责配置失衡的缺陷。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改革,高考改革存在事权分配关系,但这种分配不是建立在制度规定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灵活度大但权威性相对低的政策规定上。同时,由于权力和其他资源的分配往往是通过上下级政府的讨价还价来确定,责任的认定也不得不依据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所以极易导致主体虚置的现象。

放权能否实现

回顾30年的高考制度变迁,从“文革”结束后,初步确立了“全国统考、地方审核、学校录取”的高考模式,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招生和招收少数自费生”三种办法的执行再到之后的分省命题,虽然招考形式不断改革,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招生的超稳定结构一直存在,在户籍制度的基础上,以省为单位的分数线划定标准以及招生分配指标制度等一系列规则共同构成了地方利益。

“很显然,所有问题都出在集中录取制度上。地方割据本身是由于招生制度的计划分配方式,名额分到了不同的地方,自然就变成了地方的利益。”熊丙奇说,如果不改变录取的计划体制,所有的努力很可能沦为“伪改革”。

多位学者认为,在现有的框架下,自主招生、向大学放权有可能会是最大的突破口。王烽也表示,自主招生应该会有进一步的激励措施。

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推行至今,参加自主招生的院校扩展到80多所,并逐渐形成了“北约联盟”11校,“华约联盟”7校、“卓越联盟”9校,“北京高科联盟”11校联考的模式。而实际上,高校虽然获得了一定的招生选拔权,但仍受制于高考分数线这一“紧箍咒”。“戴着镣铐跳舞”的招生体制改革并未真正触及自主招生的本质,变成了高校“掐尖”,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对此,王烽认为,如果说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从技术操作的角度提出的要求,那么“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则是体制上的设计,调整的是各个主体的权力和责任。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要求建立保证招生公平的新机制,首先是对高校的约束和监督、问责机制。学校主导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建立,意味着高校招生工作中综合评价重心的转移,即由以考代招体制下的考试机构和政府招生办公室为主,转变为以高校为主。“不过,多数高校对落实招生自主权还没有做好准备,也并不是很积极,都不愿意碰这个事,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主招生的重要性。”王烽说。

高校的态度其实也不难理解,自主虽然意味着权力的增加和回归教育本质的可能性,但是在其本身的行政化之下,也意味着政策风险和舆论风险,高校自身如何破除招生“潜规则”、阳光运行,也是改革的对象之一。作为权力的被让渡者,尚且没有做好准备,需要交出招生规则和程序等权力的政府部门又做好准备了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华南农业大学理科补录498人
      理科华南农业大学:资格线为565分,有498个计划,其中公共管理86个,软件工程66个
    • 地方 广东高考一本录取昨开始 中大投档线省...
      广东省2013年重点本科院校录取工作于昨日开始,记者昨日从省考试院了解到,今年省内外热门院校分数线继续走高,中山大学首次投档文理分别为629分和625分,高出一本线35分和51分,夺省内文理双魁,紧随其后的是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省外热门院校全线飘红,清华北大理科投档线均为681分,清华文科投档线
    • 地方 违法生育及超生子女不能入户广州
      新修订的《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8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广州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8月1日起施行,15日下午,广州人口计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先云与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一起发布信息,并一一回应超生子女入户、社会抚养费征收、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等社会高度关切的问题。超生职工
    • 地方 广东高校军训或成选修课广东高校军训或...
      广东高校军训将与学分脱钩引发“军训是否该取消”争论广东高校军训课程,将不再与学分挂钩,军训可能会成为选修课。广东省12日正式下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加快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将逐步放开对心理健康、军训、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课程学分的硬性规定。在部分
    • 地方 广东考生志愿不平衡 提前批一本院校仍...
      今日,广东省高考提前批一本院校第一次录取工作将基本结束。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本次提前一本文理科共录取了2400多名考生,该批次大部分院校已完成招生计划。但因考生志愿不平衡,提前一本部分军队院校及国防生的招生专业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小部分已达到广东省一本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且经政审、体检合格
    • 地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文科补录443人
      文科广州中医药大学有443个计划,资格线为584分,其中公共事业管理、中医学等计划较多。
    • 地方 广州小升初派位结果已可查 所有毕业生...
      12日上午,广州海珠区举行了“2013年海珠区小学升初中电脑派位现场会”。据了解,今年该区公立学校计划招收179个初一级新生班,民办学校计划招收92个班。4253人已提前录取,实际参加电脑派位有4526人,其中556人为推荐生,公办学校普通派位生3970人。海珠区教育局表示,派位是根据1∶1的比例进
    • 地方 广东高校121所 数量全国第三
      中大在高校搜索热度榜中排第二广东14所中学进百强榜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98所,江苏最多达到130所,广东以121所排名第三。在网络搜索热度榜上,中山大学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中国校友会网的中学100强名单中,广东有14所中学上榜。本报讯(记者
    • 地方 东莞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今秋...
      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今秋开学再提高本报讯(记者陈臣)8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东莞将连续三年提高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根据市财政局和教育局下发的通知,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东莞市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统一调整为:小学每生每学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1150元。而明年春季开学和后年
    • 地方 荔湾高考成绩蝉联广州市第一
      2日,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局向媒体公布,荔湾区普通高考本科、专科上线率蝉联广州市第一,并创新高。据介绍,近年来,荔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荔湾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刚结束的2013年高考中,荔湾区3121名考生参加高考,本科与专科上线率蝉联广州市第一,并创
    • 地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理科补录664人
      理科广州中医药大学:资格分为560分,有664个计划,其中中药学、药学均有90多个计划。
    • 地方 广州市163所中职学校今年共录取42...
      2013年广州市中职学校统一投档录取工作于7月19日~20日进行。广州市招考办通报,全市163所中职学校共录取42388名考生,其中职业高中录取10336人,普通中专录取21874人,技工学校录取10178人,共完成中职招生总计划的69.47%,完成率较上年提高2%。广州市电子信息学校、广州市旅游商
    • 地方 广州市招考办主任:第二志愿组可填往年...
      广州市招考办主任:第二志愿组可填往年缺档学校昨天,广州市招考办主任林洽生在现场建议考生,一定要把第一志愿组填好,要选好梯队。他特别建议在第一志愿组就要填一个保底的学校。林洽生说,不要在第二志愿组再填保底学校,要参考往年高校出档的最低录取排位情况,第二志愿组可以填往年缺档的学校。另外可以多考虑外省的学
    • 地方 广州地区高校第一家科学技术协会在南洋...
      7月5日下午2:30点,广州地区高校第一家科学技术协会在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成立。广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杨晓、从化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任洪华、南洋学院院长齐凯琴等出席成立大会。该协会是广州市科协的团体会员。广州市科协副主席杨晓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挥科协组织的三个独特作用:一是推动科学技术繁
    • 地方 广州大学理科补录142人
      理科广州大学:资格线为560分,有142个计划,其中数学与应有数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计划较多。
    • 地方 2013潮州多名考生中考成绩被登错 ...
      潮州市2013年中考成绩于7月10日放榜,多名考生却发现自己的成绩与平时水平及预估的成绩相差甚远,甚至有不少考生的语文和化学科目得到“双零分”。11日,潮州教育局回应称:由于登分员的人为工作失误造成。10日,太平中学初三级学生小蔡查询到中考成绩为总分418分,而语文和化学两科均为0分。这对小蔡来说仿
    • 地方 又到大学毕业季 北上广房租同比齐涨
      据新华社上海电(记者叶锋、欧甸丘)眼下,一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没有着落,又碰上一件“闹心事”——房租涨价。“每月工资不过4000多元,光房租就要交到三分之一,而且还是与人合租。”同济大学应届毕业生刘航刚刚搬进在吴中路上新租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房子。记者采访发现,高房价加上高房租,导致流动人口的居住压力
    • 地方 195名大学生来深打工被忽悠 中介称...
      大学生们聚在一起向中介讨说法。深圳晚报记者余海洪摄195名大学生来深打工被忽悠经龙华劳动站协调,家富乐劳务派遣公司同意返还食宿和路费,组织学生返校近200名大学生暑假来深圳打工,不料抵深后才发现,中介的承诺无法实现,8日,学生们聚集在所居住的龙华清泉路的宾馆门口,要求中介赔偿损失。龙华劳动站介入调解
    • 地方 最牛老外班主任:全班45人全部考上一...
      全班45名考生全考上一本,包括佛山文科状元;他的秘籍是什么?高考放榜后,佛山石门中学高三(16)班的班主任Neil比考前更忙了,除了帮学生填报志愿外,他的“牛气”还引来了全国各地的记者:因为他是佛山最牛的班主任,也是佛山唯一一位高三外籍班主任。他牛在何处?今年他所带的高三(16)班全班45名考生全部
    • 地方 反乡就业学生增加 逃离广深高房价与亲...
      今年以来,记者走访惠州市区多个人才市场以及多场招聘会,遇到不少在外读书的惠州籍学子,其中不少人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读书,但是毕业后,他们把目光重新投向家乡惠州,选择在家乡就业。有人才市场负责人称,返乡就业的大学生群体在逐渐增加。离开一线城市的激烈竞争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小李一开始想留在广州工作,从大
    • 地方 深圳今年公办高中录取比例将达七成
      陈恺欣的中考总成绩为900分满分。深圳2013年中考成绩昨日放榜,中招录取工作将从7月11日的提前批开始,第一批录取分数线预计在7月13日左右公布。按照今年的报考情况,今年公办录取比例将略高于去年,全市普高录取比例将达到70%左右。2013年深圳高中阶段学校录取仍按照“分数优先,依照志愿顺序”的原则
    • 地方 广东一本线上5300多考生未录取
      线上5300多考生未录取根据一批院校征集志愿在库考生分数段统计表,理科574分以上3853人,文科594分以上1489人。也就是说,有5300多考生上了一本线,但未被录取。省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考生被退档主要有不服从专业调剂、分数不够以及体检不合格等三方面原因,其中不服从专业条件而退档占多数。该负
    • 地方 广州2013年中考7月5日15时可查...
      中考评卷工作已完成广州市招考办3日通报,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即中考)评卷工作已完成,定于7月5日15:00公布考生考试成绩。中考成绩由广州市招考办以电子版成绩单的方式统一公布。考生可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服务平台(中考报名系统)进入个人电子邮箱查收电子版成绩单。同时,市招考办也将免费向在中
    • 地方 广东一本补录征集志愿至15日18时止
      一本补录14日起开始征集志愿,时间为14日18时至15日18时,录取时间为7月16日。第一批录取院校征集志愿的资格线分别为:文科584分(含政策性加分,下同),理科560分;美术类文化科360分,美术术科统考240分;音乐类文化科350分,音乐术科统考233分。不过,也有部分学校的资格线超过此线。省
    • 地方 大学“毕业季”花费超过一年学费
      旅游、聚餐需要花钱求职找工更是个无底洞前不久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小谢,这几天回到家里,静下心一算,这两个月的花费已经接近8000元,一个学年6000多元的学费在这两个月里变得不值一提。而据小宋讲,身边花费比他多的同学还大有人在。谢师宴、散伙饭等档次提升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谢师宴、散伙饭那是必不可少的项
    • 地方 华中科技大学:在粤录取分数线预估 文...
      2013年广东省高考660分以上人数是去年两倍,今年广东高分段考生尤其是文科生,扎堆严重,这使得不少高分考生不敢大胆报考,也令省外院校不敢大胆“估分”。今年,文科一本分数线相比去年升了不少,超一本线的文科考生竞争更大。据中国教育在线了解,华中科大在粤计划招生205人,其中文科23人,理工科174,艺
    • 地方 广东:7月1日14时后不再受理高考志...
      还没有确认志愿,或在第二时段填报志愿操作失误的广东高考考生要注意了,必须在7月1日14时前完成志愿修正或确认工作。7月1日14时后不再受理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第二时段志愿填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经研究,决定于7月1日14:00前对各中学(报名点)开放第二时段考生填报志
    • 地方 华师附中重本率全省第二 首次被深圳实...
      报载,一向笑傲江湖的华师附中,今年高考“重本率”仍是广州老大,但在全省却屈居亚军,被深圳实验学校超过,甚至没有考生挤进全省前十名,这算是不大不小的新闻。华附今年的“重本率”可能有特殊原因,但是纵观近年来深圳高考成绩,逐渐赶上广州的趋势非常明显。社会上有个错觉,似乎高考成绩是由学校的水平决定,其实没那
    • 地方 广东高考提前一本录取2590多人
      提前二A昨开录9日广东省考试院通报,高考提前二A昨开始录取。上海海关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投档分高企不下,文、理科投档线均远超一本线。省考试院介绍,经过7月8日的征集志愿,今年提前一本院校录取工作于昨日上午结束,文理科提前一本共录取考生2590多人,完成了招生计划。上海海关学院投档分超一本线9日下午
    • 地方 暨大发布《世界侨情报告:2012/2...
      2日,暨大发布《世界侨情报告:2012/2013》。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等参加首发式。据悉,该研究成果涵盖了2012年以来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最新侨情介绍和发展变化动态,涵盖华侨华人居住国国情与政治经济形势,华侨华人的人口数量和构成、华侨华人的职业、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生活和政治参与,华侨华人与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