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爷把妾妃来夸赞,感激你三千宠爱集于俺。且祝愿龙体永康健,愿你万岁爷寿比南山……”在王曲村怀邦剧团排演厅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豫西北地区怀梆剧种第五代传人赵玉清老人在同学们的热切期待下表演了一段《返西京》,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把她围住,询问起一腔一调,一招一式。赵老师都娓娓道来,从怀梆的渊源讲起,融汇了怀梆演唱的技巧、样式。
怀梆戏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沁阳市特有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王曲村怀梆剧团始建于1955年,现有演员、乐队、剧务47人,他们农忙务农,农闲唱戏。剧团中大多人有着近二十年的登台表演经验。村里大人、小孩都能随时哼唱上几句,在周边乃至更远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
听闻赵老师前来教授怀梆,王曲村怀梆戏剧团的十几名成员也纷纷来到排演厅,热情地向同学们教授起怀梆戏。经过初步选拔,部分学员成为学戏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学习的是《穆桂英下山》辕门斩子选段,它的曲调激昂有力,词句通俗易懂,动作有力、美观大方。75岁高龄的梁世毅老先生是同学们的“艺术指导”。家在沁阳的庞倩激动的说,“我家乡能够拥有这样丰富的文化遗产感到十分幸运,一定要好好地珍惜保护。”同学们一直学习到了深夜才依依不舍地送老艺人们离开。
头戴包巾,画上花脸脸谱,身着厚厚的戏服,经过一周的反复练习,大家终于在西王曲影剧院舞台上开唱,演出的是《辕门斩子》这段。“这一个穆桂英真乃出众,实实地服了我……她跨下了桃花马,银枪似胶龙,打得我手按地脚蹬空两眼发黑头发蒙”。最近张凯每天都清晨五点多钟起床,开始咿咿呀呀地吊嗓子,“这次学戏我走近了怀梆,并且爱上了它。”一大早西王曲影剧院已经被专程前来听戏的村民围了个水泄不通。队员们个个身穿戏服,手持兵器,佩大刀长剑。表演配有二胡、板胡、唢呐、笙等乐器,同时带有自身特色的枣木梆击打出了节奏。虽然只学习了短暂的几天,但队员们唱腔慷慨激昂,表情、动作到位,收放自如。“娃娃们演得真好,以前我还愁怀梆后继无人呢。”剧团的一位老艺人兴奋的说。
不容忽视,以怀梆戏为代表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大量处境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进行研究和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脉,是新时期新青年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说。怀梆戏的许多剧本依靠口口相传,无文字记载。一个民间老艺人的去世就是一个博物馆的消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服务团正在积极整理《收吴汉》、《反潼关》、《樊梨花归唐》等剧本,已整合艺人资料档案近50份,并录制部分年迈艺人唱戏视频音频片段,记录工作仍在继续。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服务团今年以“调查服务学习传承”为方针,主要围绕着农民主要娱乐方式、传统艺术在农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传承策略等三个方面展开。据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呈现青黄不接、性别单一、艺人老龄化程度严重等现象。其中,老艺人主要以男性为主,年轻艺人中中年妇女比例较大。梁世毅老人感慨道:“你们年青人奔到这里体验怀梆,我想你们就像是一个个播种人,把怀梆播向四面八方,使它更为人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