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2010年考录公务员公告及职位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安徽省滁州市2010年考录公务员公告及职位

首页 > 

地方

 > 安徽

 > 安徽省滁州市2010...

安徽省滁州市2010年考录公务员公告及职位

中共滁州市委组织部 滁州市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2010年全市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皖人社发〔2010〕31号文件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全市2010年考试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下同)工作。全市计划考试录用公务员370名,其中县以上党政群机关32名,乡镇机关117名(含优秀村干部计划3名,选聘生和“三支一扶”计划17名),公安机关43名,森林公安机关5名,司法机关28名,法院系统50名,检察院系统58名,参照管理事业单位9名,省以下垂直管理系统28名。为确保考录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同步启动,具体方案见附件2)。

一、考录办法和程序

此次考试录用工作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以下简称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下同)统一组织,省、市组织、人社部门分级实施,按照制定录用计划、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试(人民警察职位)、面试、体检和考察、公示、审批录用等步骤进行。

省以下垂直管理滁州工商、地税系统招录的职位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面试、体检和考察、公示等工作,纳入我市统一组织实施,制定录用计划和审批录用工作由省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

全市的招考职位、录用人数、职位资格条件、有关招考的有关政策、体能测试项目和标准、体检项目、标准和信息等,详见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省人社厅网站、滁州市政府网站、滁州人事人才网、滁州先锋网上发布的招考信息。由报考人员查询。

二、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学历与工作能力;

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年龄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75年1月1日至1992年1月1日期间出生,特殊职位另行规定);

7、具备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须具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经历。曾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过,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是指毕业后至2010年7月31日期间的基层工作时间累计满两年。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公务员招考和其他录(聘)用考试中被认定有违纪违规行为且仍在处理期内的人员,公务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现役军人,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含试用期);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以及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规定的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

其中,报考人民警察(含法院、检察院系统的司法警察,下同)职位,除具备上述有关报考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资格条件:

1、报考普通人民警察职位,年龄为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1985年1月1日至1992年1月1日期间出生);

2、报考有专业要求的人民警察职位,①身高:男性不低于1.68米、女性不低于1.58米;②体重:男性不低于48千克、女性不低于43千克;③视力:双眼裸视视力不低于4.9;④年龄:18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1982年1月1日至1992年1月1日期间出生)。其中,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硕士、博士学历学位人员报考有专业要求职位的,年龄放宽到35周岁(197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报名

(一)报名方式和报名时间

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进行。报名网站为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报考人员提交报名申请的统一时间为2010年5月4日9:00至5月9日16:00。

(二)网上报名

报考人员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进行报名,签署“考录诚信承诺书”,按要求如实、正确填写《安徽省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资格审查表》,并上传本人电子照片(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尺寸为295x413像素,大小20—100kb)。所填信息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资格条件和所报考职位的资格条件要求一致、真实无误,并提供有效的通讯方式。否则,责任和后果自负。凡因弄虚作假等原因致使报考资格与报考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给予取消相应环节资格等处理。

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职位,并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和参加考试。

招考职位规定的专业需求等有关资格条件方面的问题,由市、县(市、区)两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三)网上确认

报考人员于报名后至2010年5月11日16:00前登录安徽省人事考试网查询是否通过了报考资格初审。通过审查的,不能再报考其他职位;尚未审查或未通过审查的,在2010年5月11日16:00之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

报考人员须提前办理网上支付笔试考试费用的支付工具(工商银行的牡丹灵通卡、e时代卡、信用卡、贷记卡、理财金账户,或建设银行的储蓄卡、生肖卡、信用卡、双币种贷记卡)。通过资格初审的报考人员于2010年5月14日16:00前按现行规定的收费标准和要求在网上缴纳笔试考试费用,逾期视为自行放弃。完成网上缴费后,于2010年5月26日至5月28日从安徽省人事考试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农村特困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政策。这部分报考人员报名后,先实行网上确认和网上缴费。2010年5月29日至5月31日期间,由报考人员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管理科)办理减免笔试考试费用审核确认手续。办理减免手续时,报考人员应携带以下证明材料: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供家庭所在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证明和低保证(复印件);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供家庭所在的县(市、区)扶贫机构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复印件)。上述人员还要同时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家庭所属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等)。

(四)报名有关事宜

报名确认截止后,报考确认人数与职位招考计划数的比例应不低于4:1,方可开考。专项用于招录选聘生和 “三支一扶”人员、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职位,开考比例应不低于3:1。不足规定开考比例的,经省、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核准,取消该职位招考或相应减少职位招考计划数。个别要求特殊的职位,如达不到规定的开考比例,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开考。取消招考职位的原报考人员,可于2010年5月16日9:00—16:00在安徽省人事考试网上改报其他职位。

四、笔试

(一)笔试科目

1、报考计算机、法律、财会、税收、公安、外语等专业性较强工作职位的人员,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专业知识》两科,报考其它职位的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其中,市级机关和省以下垂直管理单位职位的《申论》考试科目为A卷;县(市、区)、乡镇机关职位的《申论》考试科目为B卷。

2、市以下法院、检察院系统专项用于招录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职位,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两科。

(二)笔试内容

笔试内容以《安徽省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发布在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供报考人员查询。此次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及有关《专业知识》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全市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培训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三)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10年5月30日。

上午 9:00——11:00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下午 14:00——16:00 《申论》或《专业知识》

笔试地点:考点设在滁州市政府所在地,县(市、区)不设考场。

(四)笔试成绩

笔试后,按《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和《申论》(或《专业知识》)两科5:5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并从高分到低分排序。

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笔试成绩合成前在每科成绩上各加2.5分。对经我省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后服务满两年以上、考核合格的选聘生和聘用在农村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并取得《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的“三支一扶”人员,笔试成绩合成前在每科成绩上各加2分。既是少数民族又是选聘生或“三支一扶”人员的,按最高一项加分。

符合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须于2010年6月2日前将证明材料按所报考职位,送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审核时,少数民族报考者须提供以下材料:①本人身份证和户口簿;②父母任一方的身份证和户口簿;③原户口所在地县级民委关于其民族情况和与其父母血亲关系的证明。选聘生或“三支一扶”人员须提供以下材料:①本人的身份证和毕业证书;②县(市、区)委组织部签订的选聘协议书或省级“三支一扶”办公室盖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或原省人事厅代钢印)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③本人工作所在地县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证明。以上所有证件、材料均须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对经审核符合加分条件的人员向社会公示5天,公示后无异议的,予以加分。

设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成绩最低控制合格分数线:即市以下(含市)为50分。省以下垂直管理滁州工商、地税系统,均按市以下分数线标准执行。体能测试、面试、体检、考察环节的入围人选,从同职位笔试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合格分数线人员(以下简称笔试达线人员)中按规定确定。

五、资格复审

体能测试或面试前,市、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政策规定和报考人员网上报名时提供的照片和信息,对照《考场座次表》上的照片和信息,负责对确定为体能测试或面试人选的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凡与报考条件要求不符的,或不能提供规定证件材料的,或不在规定时间接受资格复审的,取消其参加体能测试或面试的资格。因取消资格等原因出现入围人选缺额的,按规定时间在同职位笔试达线人员中依笔试成绩高低顺序等额递补后再进行资格复审。

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须提供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证书原件、笔试准考证和网上报名资格审查表等材料。招考职位有学位、资格证书、基层工作经历等要求的,报考人员须相应提供相关证件、证明材料。其中,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2010年毕业、但资格复审时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的人员,可凭学校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和有关证件材料办理资格复审,在确定拟录用人选时仍不能提供相关证件原件的,取消公示和录用资格。

资格复审合格的报考人员,按规定办理缴费手续,领取体能测试或面试通知书。

六、体能测试

报考人民警察(含森林公安和法院、检察院系统的司法警察)职位的,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体能测试。体能测试人选根据职位招考计划数,在同职位笔试达线人员中依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4:1的比例(同职位招考计划数在10名及以上的按3:1的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考生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体能测试人选。

体能测试工作按照省委组织部、原省人事厅印发的《安徽省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皖人发〔2008〕3号)规定,由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凡达到其中三个项目规定标准的,为体能测试合格。因体能测试不合格出现面试人选缺额的,按规定时间在同职位笔试达线人员中依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再进行资格复审、体能测试。递补只进行一次。

七、面试

面试人选根据职位招考计划数,在同职位笔试达线人员(人民警察职位为体能测试合格人员)中依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同职位招考计划数在10名及以上的,按2:1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实际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考生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面试人选。

面试原则上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法进行,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面试工作具体事宜另行确定。

面试后,将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6:4的比例合成考(论坛)试总成绩。实际面试人员少于或等于职位招考计划数的,面试成绩须达到当天该考场实际参加面试人员的平均分,方可进入体检与考察程序。

八、体检和考察

体检和考察人选按职位招考计划数,在同职位面试人员中依考试总成绩高低顺序等额确定(考试总成绩相同的,依次按笔试成绩、《专业知识》或《申论》成绩高低顺序排序)。按先进行体检,后进行考察的顺序进行。

体检工作由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考察工作在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指导下进行。市直和垂直管理系统由用人单位负责考察;县(市、区)的考察工作由县(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因各种原因出现招考职位体检、考察人选缺额的,在同职位面试人员中按规定依次等额递补。递补不超过两次。

体检工作按照原人事部、卫生部印发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国人厅发〔2007〕25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印发的《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9号)等规定组织实施。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其体检标准按照省委组织部、原省人事厅、省卫生厅印发的《安徽省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暂行)》(皖人发〔2008〕4号)和招考公告的有关规定进行。

考察工作要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根据拟录用职位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被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遵纪守法、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以及需要回避的情况等,并对考察对象的报考资格条件进一步进行复审。其中,对报考人民警察职位的考察对象,还应按录用人民警察的有关政审规定进行考察。

九、公示和审批录用

体检和考察工作结束后,市直各招考部门和各县(市、区)按照职位招考计划数,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体检结果、考察情况等,确定拟录用人选。

确定的拟录用人选名单经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后,在市发布信息的网站上按规定公示7天。公示期满后,市公务员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审批录用手续。对招录机关相应职位拟录用人员的录用审批后,无论何种原因造成该职位空缺的,均不再递补。

十、监督检查

为增强考录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落实报考者和社会各界对考录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各招录机关和各县(市、区)组织、人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各级考试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将对考录工作实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加大考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组织和参与招录工作的有关人员违反招录工作原则,不按规定程序操作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影响和工作损失的,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对违反考录纪律的报考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按有关规定给予取消考试资格、宣布考试成绩无效、取消录用资格、五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通报所在学校或单位等处理。上述人员中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此次考试,公务员主管部门和招录机关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社会培训机构举办辅导培训班。

本《公告》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市考录工作面向社会的咨询电话:0550--3022415(报考政府部门政策咨询)、3044060(报考党群部门政策咨询),3022253(考务咨询),3044060,3028743(监督举报)。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工作面向社会的政策咨询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咨询电话:3044060。

附件:滁州市201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职位简章

中共滁州市委组织部

滁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Ο一Ο年四月二十六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高考 学者: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
      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甄选、加工、改造和整合的,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无意识性、隐蔽性和渗透性影响作用的环境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无形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高考 聚焦教育法律:去行政化 强化高校学术...
      用法律撬开教育制度瓶颈——聚焦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改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兴办教育机构,到底能不能营利?频频发生的考试舞弊事件,又该如何治理?这些既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8月24日,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次,立法机关将对教育...
    • 高考 两部门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将学生资助政策及资金使用管理等信息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网站等及时发布,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
    • 高考 教育部:思政课专职教师将建立任职资格...
      思政课专职教师将建立任职资格制度京华时报讯(记者张晓鸽)昨天,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要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
    • 高考 聚焦抗战中的大学: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
      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薪火 台湾校友徐为康手绘的二次大战期间学校内迁路线图。国立同济大学学生在大禹庙听课(李约瑟摄于1943年)。 李庄乡绅罗南陔发给同济的十六字电文。 丁文渊校长夫人在校庆三十五周年运动会上为运动员颁奖。李庄教授新村。1946年6月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在宜宾拍摄的毕业照。浩浩荡荡...
    • 高考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西迁中的西北联合大学(资料图片)抗日军政大学(资料图片)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学校数发展趋势1936—1946学年度大学专科以上院校数发展趋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是自1840年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奴役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高考 高校学位证如何设计 风格严肃、活泼还...
      如何设计学位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近日发出《学位证书和学位授予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从2016年起,颁发给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由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设计印制。学位证既反映了学校深厚的历史,也反映出学校授予学位的高质量。学位证要如何做到严肃而不失活泼,如何展现高校风貌呢?有网友评...
    • 高考 上海戏剧学院综合改革:首次提出“爬坡...
      上海戏剧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浮出水面首次提出“爬坡型”人才概念从新学年开始,上海戏剧学院部分院系的学生将尝试跨学科、跨学校乃至跨文化选课,学校的教学体制将发生大变化;学校根据艺术类院校的特点,重新修改了科研和人才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纳入到这一评价机制中,并首次提出了“爬坡型”人才的概念……今年暑假期间,...
    • 高考 史学工作者热议习近平致第22届国际历...
      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史学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光明日报济南8月24日电(记者户华为、周晓菲)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在参会的史学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历史研究的价值,辩证地指出了历史、现实...
    • 高考 中国社科院专家:大数据带来社科研究新...
      大数据带来社科研究新变化(学苑论衡)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把人类社会带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产生和运用,使我们能够对置身其中的社会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知、更加客观和准确的把握,从而以更精确的语言、更精密的思维加以描述、解释和界定,以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全面真实...
    • 高考 报告显示:高校学生资助资金首要来源为...
      高校学生资助资金首要来源为央财光明日报北京8月18日电(记者李玉兰)教育部18日发布《2014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资助资金第一大来源是中央财政,第二为高校事业收入,社会捐助资金仅占比1.72%。2014年全国学生资助总额超140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七成。报告...
    • 高考 近五成海归不满意国内工作 国内关系网...
      日前,在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上,“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留学回国累计总人数已达180.96万,占出国留学累计总人数的51.4%。海归回国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在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同时,在受访者中,八成海...
    • 高考 聚焦抗战中的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卓绝西...
      抗战中的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刊西北联合大学:卓绝西进奠基石■通讯员 来鑫华 赵宝巾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所存续了仅仅1年零4个月的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这所在抗战期间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共同组建的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大双峰并峙,双水并...
    • 高考 新西兰林肯大学和中国农科院联合培养博...
      新西兰和中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来自中国农科院的高素质研究生不久将在林肯大学完成他们博士学位的部分课业,增加了在全体学生已占相当比例的博士生比例。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总部有一所研究生院,大约有1000名研究生在此学习。农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慧鹏和培养处处长汪勋清,近期来到林肯大学和其高级管理部门讨论...
    • 高考 出国划算不划算? 摸清海归就业创业家...
      今天,留学还“划算”吗——摸清海归就业创业家底再留学今天,留学还“划算”吗?海归回来在哪里就业?海归创业尚安好?……对于想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些问题一定需要答案。8月16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旨在...
    • 高考 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历史学家有国...
      张海鹏:历史学家有国籍,但历史学没有国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历...
    • 高考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携手促进多样文明...
      尊敬的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主席,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出生地就在距离我们会场不到150公里的古城曲阜。今天,来自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泉城济南,参加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此...
    • 高考 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趋势:互联网公司更...
      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未来趋势“互联网公司更符合我们年轻人的个性8月13日,在廊坊青云企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者在一起分享创业经验。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政府支持的青云企业孵化园,自2014年4月以来,主要为来自于廊坊及周边的90后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免费提供创业平台服务,以“轻资产、重服...
    • 高考 俞敏洪:只用互联网颠覆教育不太容易 ...
      俞敏洪:只用互联网颠覆教育不太容易“有100多家公司打出颠覆新东方的旗号,做教育互联网的公司有几千家到上万家。”8月12日下午,在北京望京SOHO举办的新一期“潘谈会”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及200多位创业者谈到了教育领域的创业热。教育是创业圈最热的领域之一,“互联网...
    • 高考 学者谈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创新的教师 ...
      没有创新的教师,何来创新的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离不开“终身学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职业教育怎样才能更有作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师生乃至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职场学习、网络学习”三种学习环境的融合,以及“通用能...
    • 高考 南京大学校史中的抗战记忆:防空洞中潜...
      南京大学校史中的抗战记忆抗战期间,南大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师生员工,以各种形式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在炸弹下淬炼出摧不毁的民族脊梁。顾毓琇:历史剧《岳飞》激起爱国豪情淞沪战争爆发后,顾毓琇教授亲率中大学生到南京车站为十九路军送行壮志。从车站回来,他翻出昔日所作的《荆轲》剧本,“风萧萧兮易水寒,...
    • 高考 上海理工大学致力打造精品本科教育 培...
      上海理工大学致力打造精品本科教育——既有国际范,又能“接地气” 编者按上海高校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箭在弦上。去年,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上海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纳入“一市两校”试点,率先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上海市委、市政府已于2014年11月印发实施面向2020...
    • 高考 调查:90后毕业生对技术含金量高的职...
      近日,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赶集研究院在京发布了《赶集网2015互联网+时代,就业主力军现状报告调查》,报告基于26万余份真实用 户的调研数据,真实详尽的解读了在互联网全面渗透各行各业之时,就业主力人群的工作、生活现状。报告显示初入社会的90后毕业生对现 有工作满意度还是蛮高的,满意...
    • 高考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西南联大是真正有...
      师道千年:温情敬畏 薪火相传终于有机会在这样特殊的时刻,理清在我脑海中念兹在兹的师道精神。遥想春秋时期鲁定公四年(前497),周游列国的孔子,被匡人误认为曾经对其施暴的鲁国恶人阳货,遭到了匡人数天的围攻。当此危急存亡之秋,孔子弦歌不辍,并说出了一段气吞山河的名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
    • 高考 河南师大成省部共建高校 有利河南高教...
      河南师大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共建河南师范大学的意见》出台,这标志着河南师大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有90多年办学历史的河南师大设有4个国家级、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7项,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实现省部共建...
    • 高考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外学者以...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日前闭幕,中外学者以史为“媒”,纵论古今——从历史启迪中共同探寻前行方向作为当今世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历史学会议,历时6天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9日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这一有着“史学奥林匹克”美誉的学术会议每5年举办一次,本届首次在非欧美国家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和...
    • 高考 教育部:严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 严禁更...
      教育部:严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教育部24日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认真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严禁在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新生录取专业并进行学籍电子注册。
    • 高考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 习近平致...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首次在亚洲举办 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
    • 高考 聚焦抗战中的大学:湖南大学见证侵华日...
      湖南大学见证侵华日军投降仪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八年国殇,一朝涅槃,中国人民凭借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在抗战的征途中,当时的大学师生一方面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另一方面,在猛烈的炮火中不弃学业,使我国学术薪火相传,存续不绝。本期,我们把目...
    • 高考 两部门:高校思政课教材一线师生可参与...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校思政课教材一线师生可参与修订中国教育报北京8月17日讯(记者 翁小平 见习记者 李澈)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发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计划》强调,要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