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4年中考加分政策公布 军人子女首次加分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北京2014年中考加分政策公布 军人子女首次加分

首页 > 

地方

 > 北京

 > 北京2014年中考加...

北京2014年中考加分政策公布 军人子女首次加分

北京教育考试院5月13日发布2014年北京市中考考生加分及优先录取政策,首次将军人子女纳入照顾对象,其中驻条件艰苦地区军人及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军人子女予以加20分照顾。

据了解,2014年,中考加分政策主要分为加20分、加10分、每科加1分、优先录取等。

与2013年相比,2014年首次将军人子女的照顾政策统一纳入其中。同时,现役军人子女、现任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随任子女(初中阶段回国),在招生考试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

1.获得市级三好学生称号的考生。

2.经主管部门认定的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获奖的考生。

3.归侨(华侨)子女考生。

4.台湾省籍考生。

5.少数民族考生。

6.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和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

7.对获得“首都见义勇为好市民(荣誉市民)”荣誉称号的牺牲人员子女和一至四级伤残人员的子女。

8.现在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以及有子女后曾在担任战备值班任务的师以下战斗部队工作累计满5年的军人的子女;现在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以及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军人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在军事训练和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

9.烈士子女考生。

10.现在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和在高风险、高危害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含已工作并将连续工作3年以上)军人的子女,以及有子女后曾在该地区和岗位累计工作5年以上军人的子女。

中考加10分

中考加20分

中考每科加1分照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初中 2017年中考备考:制定学习计划必须...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
    • 初中 初三学生注意事项 不要让这些耽误了你
      进入初三生活后,与初一、初二的课程相比,初三的课程内容不论从量上还是难度上都上了一个台阶。 语文学科有了更多的课外内容;数学讲求灵活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英语无论是词汇量还是阅读量都有了明显提升;物理有不少重点难点将在初三学习,并且对物理实验也有了新的要求;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这将是对学生们的一个全新挑...
    • 初中 2017年北京中考名额分配、志愿填报...
      纵观2016年北京中考改革变化,首次开放的“考后知分填志愿”模式是中考里程碑中的重要一步。围绕“考后知分填志愿” 这个模式,2016北京中考政策中还要熟知名额分配、贯通计划中考政策3个重要政策值得2017年中考生必须要了解的! 先来看一组2016年北京中考中招的数据: 2016年各类高级中等学校招生...
    • 初中 怎样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中频道—中国...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总体来说,初一数学知识点会比较多,但是都是比较简单易学的,很多同学在初一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也积累了很多小问题,导致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后就凸显出来了,所以要从初一开始就注意打好基础。 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概...
    • 初中 初三新学期提高成绩的四条秘籍
      一、认真听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 要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听 课前要进行预习,预习时要弄清下一节课的内容,哪些知识点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确定听课的重点。 听课时需要做好课堂笔记,我的建议是初中数学可以直接记在书本上,把重要的知识点、老师强调的重点以及比较好的例题...
    • 初中 中考还是留学 初三学生家庭如何面对分...
      “方朵朵现在初三,你们知道初三有多关键,方朵朵每一分钟对她的生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她马上就要中考了。” “只要你好好读书,你就能进前一百,能进前一百就能进重点高中,只要你能进了重点高中,稳稳的你就能重点大学呀,那我们还要送你出去干吗呢,学习不好才送出去。” 刚刚播完的话题大剧《小别离》中,海清在孩...
    • 初中 东莞:中考英语口语和听力考试将合并
      据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实行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听说考试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东莞市将从2016年开始至2019年中考,用三年时间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将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中考”) 英语口语考试和英语听力考试合并,实行英语听说考试。 至于改革的原因,《通知》指出,中考英...
    • 初中 2017福建中考全省统考 招生仍以市...
      福州市教育局日前发布了中考预告,对福州明年的中考调整进行了说明,也间接明确了明年中考全省统考的消息。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我省明年中考的时间将安排在6月下旬,这与今年厦门的中考时间基本一致。 福州市教育局表示,福州明年的中考将从6月初调整至6月下旬。据了解,目前,我省厦门、泉州、漳州、三明等地今年的中...
    • 初中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八年级物理该怎么学...
      进入初二后就要学习物理,对于物理刚接触到物理的学生多数都是一知半解,对已经学习了一端时间初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学“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下做题时不会。” 1.重视常规学习 (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
    • 初中 有些初一新生为什么能一直“学霸”下去...
      俗话说“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数学学习强调逻辑性、系统性、整体性等特点。初中数学一般是八年级的难点最多,九年级的考点最多,七年级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 很多初一新生刚进入初一时候感受不到压力,对七年级数学不够重视,忽视学习方法的积累,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 初中和小...
    • 初中 那么多“成都七中”,到底哪一个更适合...
      成都七中系列学校,是成都名校,也是成都小升初考生和家长向往的学校。但是七中系列学校各有特色,你想了解哪一个更适合孩子吗? 在介绍七中之前,小编先想告诉大家,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一、七中高新校区有什么特色,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1. 适合户口在成都市六城区的全体学生。 2. 可以通...
    • 初中 “中考新方案”对兰州影响不太大 家长...
      9月20日,教育部发布中考改革“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指导意见”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兰州市不少初中生家长的强烈关注。“中考要变了吗?”“会不会越来越难?”面对这些家长的疑问,9月21日,记者走访了兰州市部分...
    • 初中 南京市中考新方案2017年出台
      日前,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目前南京的中考方案和教育部改革方向有什么差距?新方案有何积极意义?南京何时执行新方案?记者昨天进行了采访。 这几年,南京已经实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国家课程方案所...
    • 初中 初二现象:家长为何不理解我
      初二是分水岭,在初二整个学习也是承上启下的作业,现在很多人都经历过初中教育,但是你了解什么是“初二现象”吗? “初二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此阶段学生没有初一时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与陌生,也暂时没有初三所面临的毕业升学压力,表面上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学习时期;另一方面,初二又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阶段...
    • 初中 初中生厌学怎么办
      现在,初中生厌学现象,不再单单发生在那些过往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一些重点学校重点班的学生,也逐渐出现厌学情绪、厌学行为。对于这部分初中生的厌学情况,需要了解其特殊情况和心理,从而找到有效克服厌学的方法。 厌学的原因 一般来说,处于重点学校或者重点班级的初中生,他们产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来自外界以及自身。...
    • 初中 2017年哈尔滨中考每月关注重点
      2017年中考已提上日程,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许多初四学生和家长显然有些手足无措,这样那样的问题接踵而来。我们究竟该要如何起跑,下面跟随小编一同来了解这一年考生和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2017中考家长怎么做好信息收集工作 一、初四家长需要做哪些信息的收集 中考政策:配额生政策、照顾政策。 省市重点...
    • 初中 中考改革:两考合一和全科开考南京已先...
      教育部9月2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多项中考改革措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意见》中提出的“两考合一”、“全科开考”、“体育计分”等新政南京已经实施,而学生自主选科、学校自主招生等新举措南京尚未推行,一些校长给出改革建议。
    • 初中 中考改革:削减加分项目 快看和你家孩...
      教育部9月20日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所以,这份全文仅有3400多个字的文件,可以...
    • 初中 初三学生将会面临的五大难题
      同学们进入新初三,已经进入了毕业年级,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这个时候,就不可避免的面临和这样那样的难题。笔者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将各种难题选取比较常见及主要的五种,进行分析及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同学及家长[微博]们顺利通过初中学习,进入理想中的高中。 初三生将会面临的五大难题初三生将会面临的五大难题...
    • 初中 第五届“师爱无尘”大型教师节公益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讯第五届“师爱无尘”大型教师节公益活动于9月10日教师节当天亮相京城。一年一度的北京市教师节庆祝活动自2012年举办以来,至今已经是第五次了。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师爱无尘——做幸福教师”,主办方希望教师们提升职业幸福感,“做幸福教师”,也传递给学生“幸福”;同时,也借此表达社会各界对教师的...
    • 初中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语法要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属于宾语从句范畴。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叫直接引语;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 或引用自己说过的话,叫间接引语。由于时间、地点以及人物都有可能起变化,所以间接引语中的时态、人称、语序、指示代词、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等要作相应的变化。 1.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方法 ① 间接...
    • 初中 中考改革: 不唯分数唯“全面” 倒逼...
      教育部将中考改革分解为五大“重头戏”,即: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加强考试招生管理。其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备受关注。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
    • 初中 初中三年 家长在不同时期应该怎么做
      关于初一: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方法和方式,做好文科的积累。 小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会的做不对。小学知识比较简单,偶而听一耳朵就能明白,没养成听讲和记笔记的习惯。中学知识相对连贯性和逻辑性更强,一个点没听明白,另外一个点接不上,导致不会做题。所以小学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进行...
    • 初中 中考复读要谨慎选择学校
      提起中考复读,考生和家长对中考复读的认识仅停留在很浅层的阶段,甚至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对此,中考专家表示,考生在报考复读班前,要客观分析自我的态度、习惯水平和能力,来年想达到的考试成绩,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慎重考虑之后再决定 部分中考生在读职校与复读之间,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的选择可能会...
    • 初中 杭州中考改革6年前已开始推进
      其实,关于中考,杭州市从6年前就陆续开始进行了改革。 2010年,市中考录取取消了“15分政策”,首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 2012年,市教育局将重高保送生比例从原来的35%调整到40%,并宣布三年后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 2015年,市区职业高中“五年一贯制”、“3+2”教育班提前自主...
    • 初中 2017年中考备考时间表
      新学期开始,距离2017中考越来越近了,在这至关重要的一年中,初三的学生都要经历哪些事情,需要如何迎接中考,家长们又该如何去做呢?希望2017中考大事记会给初三的学生与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 9月 关键词:新学期适应 初三的学生需要在9月里及早适应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制定下学习目标,对于每一门课程的学...
    • 初中 生物历史等或纳入广州中考
      9月2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细节,包括改变考试科目、考试内容、成绩表达等。 记者从广州市权威部门获悉,广州市有可能在今年底出台中考改革方案。不过,即使改革方案出台也有3年过渡期,所以广州最快也要到2019年才实施。 焦点1 推行“两考合一”减轻学生负担 此次中考改革到...
    • 初中 初中语文课本大变身 专家解释新旧两版...
      新(左)旧版本的语文课本对比。 这几天,全市七年级的初中新生陆续拿到了新版的语文课本,发现有不小的变化:教材变大本了,篇目少了,新增了田字格……那么,如此变身有什么好处呢?昨天,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专家解释了新旧两版教材的差异。 课本中新增田字格 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 新版初中语文课本是由人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