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还是发作 职场里是个难题_人才-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隐忍还是发作 职场里是个难题

首页 > 

人才

 > 隐忍还是发作 职场里...

隐忍还是发作 职场里是个难题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很多天蝎座在职场沟通上容易犯“时间差”的错误:要么他们隐忍一切让人认为没有问题,要么忍耐了很久之后的突然爆发又把人完全打懵:怎么就发火了?在合作和沟通为重要基调的职场中,职场人都需要面对隐忍还是爆发的困扰。

时间是解决问题最好的药方,这话一点不假。当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包容、能忍耐的时候,也许就是越来越成熟的时候。

我们可以做一下“逆时光”旅行——可以先从别人的故事里了解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职场上的我们要如何选择——目标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隐忍之谋——选择目标还是选择情绪?

宋瑞:职场里没有“被上帝派来整你”的角色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真的不应该像年轻气盛时候那么忍不住。工作中那个让你选择忍或者忍不住的,不是你的敌人,他只是你的同事。如果是为了完成工作,“忍”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职场里没有“ 被上帝派来整你”的角色,谁也不是绝对的甲方乙方或者上级下级。

不久之前,我的一个好朋友辞职了。

这个朋友所在的公司和职位都还不错,她也正卷起袖子打算大干一场。突然辞职的消息多少还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理由听起来很简单:她实在无法忍受老板不派给她更多工作,她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被坐冷板凳。但实际情况是她在做离职面谈的时候才知道的——只是那段时间老板有些忙,而那段时间需要她团队做的事情又恰巧不多。于是,误会便产生了。如果她相信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且再忍耐一段时间,事情就不是这样了。

谷越:理性隐忍才有助于职场奔跑

在以前,同事一些细节不注意会让我感觉难以忍受。比如,看大家写的文档,如果有格式或者拼写问题,我一定会动手改过来,因为我不能忍受眼前的东西是这样的。但当你发现,你即便是帮他们改了,他们也未必能发现,下次可能还是一样。而我又不愿意为这样的小事去开个会说说。所以,就选择了一份我认为够好的“范本”,发给大家,明确说了之后,情况就会有改善。这也教育了我一件事情,就是,当你带团队的时候,不要太纠结细节的事情,而是多去发现别人的亮点,来鼓励他们,以推动团队。

多数天蝎相对更有目标,会理性选择“隐忍”。尽管“天蝎座”在各种星座论坛上会被“妖魔化”,但它这种在目标和情绪之间一定会选择目标的理智做法,还是值得身在职场的我们去把玩一下的。抛开星座不说,学习理性的隐忍,也应该成为我们在职场奔跑的技术之一。

张大志:工作能力被质疑和极度不公平时当开口

工作中的小误会我一般不会开口解释。只有两种情况下我会把事情说清楚,而且也很有必要说清楚。一是别人质疑工作能力时;二是极度不公平时。前者会影响我在业界的声誉,沉默肯定不是办法,我会拿出成绩来说话;后者多半是公司确实看不到我所做的,导致了不公平。我认为有必要澄清,之后公司还没什么反应时,就应该准备换换东家了。毕竟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与谁同行,老板比较糊涂的时候还是尽快撤比较明智。

爆发之术——能力是隐忍和强势之源

宋瑞:“ 肚子里的货”,才是气场的真正来源

工作了多年以后会知道,我是有过主动或者被动选择“忍”的时候,不是性格原因也不是对方够强势,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别人的好感,而是我目标明确——完成好手边的这份工作。当大家因为工作的问题争执或者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要在当时就去解释和为自己辩解,等事后自己的情绪稳定之后,梳理一遍问题,再找机会说明。那种总是忍不住,然后想用所谓气势压倒对方的做法,其实还是蛮幼稚的。还是那个观点,大家在一起工作的目的是把工作做好,不在于某个人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关键是肚子里的货,才是气场的真正“来源”。与工作伙伴建立信任和默契,不是用隐忍或者强势说话,而是用工作能力和成绩说话。

张大志:与其提高忍术,不如多长本事

职场上不存在什么忍的艺术,不开心换一家好了。固守现在工作同时天天抱怨时代不公的人可能才需要把忍整成一门艺术。有个在咨询行业流传很广的故事:一次内部会上新来的项目经理跟总裁拍了桌子,原因是提供的咨询方案有方向性错误(咨询行业里这是很致命的问题),后来总裁认为项目经理说得有道理,居然没追究其大不敬的责任。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说的也许就是总裁这种人。当然,后来另一个不知深浅的家伙照方抓药开会拍桌子,但是因为说的很没道理,散会后就被开除了,可见能力是脾气的基础,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忍。与其提高忍术,不如找机会多长本事,提高自己的能力。

谷越:有插科打诨,也要有deadline

人总是会遇到忍无可忍的事情,欺骗和不忠是我不能忍受的。有意的欺骗,并不好看穿,但总会有各种蛛丝马迹。一旦发现,这个人以后的表现我会更加严密观察。如果说从能力来说还能为团队所用,我暂时也不会有更激进的行动,比如要求其主动调离,但适当的时候,会将其客观表现上报领导,这也是对团队的责任。

现在,一旦有些“火气”的场合出现的时候,我的原则是如果有第三方在场,一定要先忍,并且用插科打诨等办法活跃一下气氛。因为忍没用,但爆发也没用,不如调节一下气氛。

如果能让对方缓和一下情绪,也许就能了解你的立场,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解决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人才 武汉去年新增就业人数超18万 就业形...
      记者从武汉市人社局获悉,2016年武汉就业景气指数为109.94,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去年新增就业人数超18万人,超七成在第三产业上岗。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94%,是近20年来最低水平。数据显示,第三产业岗位需求占比和就业人数占比都有增加。对武汉市391家企业监测的结果显示,企业就业人数的增量也主要...
    • 高考 给高校松绑 教育部:做好监督检查不干...
      “关于高校人事管理,岗位设置方面,教育部除根据政策要求保留岗位总量、结构比例、最高岗位级别确定权外,其他权限均已下放至所属高校。”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表示。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
    • 高考 教育部:探索普高与中职学校课程互选、...
      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做了介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周为表示,将建立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机制,探索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周为介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努力得到快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42.26%。办学条件不...
    • 高考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非延长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日前,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对如期实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进行了部署。需要注意的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非延长义务教育,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将高中...
    • 人才 报告称中国女学生学理工科占比居亚太首...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15岁至19岁的女性学生中,学习理工科的占71%,居亚太地区首位。中国95%的女性理工科毕业生在半年内即获得首份工作,高于同期中国大学生平均就业率。由万事达卡6日发布的“女性科技新力量”调查报告显示,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理工类科目,以及从事与理工相关职业不仅会给中国女性毕业...
    • 人才 2016年蓝领工作最受台湾求职者青睐
      综合台湾媒体6日消息,台当局“劳动部”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基层技术工、劳力工等蓝领工作成为2016年台湾求职者最为期待的职业。该部门5日发布《两性利用公立就业服务机构求职概况》。统计显示,2016年,求职者希望的职业以“基层技术工、劳力工及其他”的比率最高占29.9%,其次为“事务支援人员”占17.1...
    • 考研 慎报!这些院校每年报考人数都过万!
      同学们都知道,一般情况来说,某院校的报考人数越多证明它越难考,因此如果小伙伴们对自己的实力没有十足的把握,建议避开这些历年来都火爆的一塌糊涂的院校。下面这些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从一些省份的教育考试院所公布的数据以及城市教育考试报得知,人数常年都超过1万!北京地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
    • 公务员 浙江24万人争6346个公务员岗位 ...
      2017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缴费确认工作已结束。省人社厅昨天透露,今年浙江全省平均报考比例约为38∶1,比2016年的28∶1增长了一大截,竞争将更激烈。今年的公务员大考,注册考生29.38万人,报名人数为27.49万人,初审通过的人数为26.59万人,最终缴费确认人数为24.19...
    • 人才 揭招聘潜规则:管三餐、弹性时间或是常...
      正是金三银四招聘旺季,流连于各大招聘会的人发现,现如今的人才市场跟前几年不一样了,企业求贤若渴,极度缺人,招聘简章上的标语那叫一个激动人心,待遇好得令人心驰神往。不过,广大求职者也要小心,因为一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描述,实际上是职场“老司机”们才懂的“招聘黑话”。等到真去工作了,才会发现原来工作压力...
    • 考研 2018考研英语词汇记忆法宝
      2018届考研的同学,启动英语复习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记忆词汇。谈到记忆,需要提到一个词语,叫做“忘记”。正所谓有忘才有记,有记就会有忘,所以首先建议大家在记忆考研词汇的时候,要抓住记忆的规律,尤其是不熟悉的,甚至陌生的词汇,我们的记忆规律口号是“短期,高频,复现”。就是在一个周之内,要对这个陌生单词...
    • 高考 父母名校情结过重酿惨剧 孩子一本分跌...
      曾做过一个调查,在中国,55%的父母都有名校情结。这些中国父母们不惜孟母三迁,花费重金去买学区房,只为孩子最后也能成功考上名校。其实有名校情结并不可耻,但令人害怕的是社会对它的过度追捧。在名校情结过重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在报考过程中也会出现不理智的情况。2016有一理科考生小李,平时水平稳定在560-...
    • 高考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
      “根据《意见》实施改革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将全部直接下放至高校,由高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用。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就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
    • 高考 分再高也没用 这几所大学想上也不一定...
      国内最著名的大学无非就是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大学,可是有一些学校,由于平时招生比较少,且很多都是专业性比较强,就算你的分高都上不了这些大学,下面来给大家说说最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中国外交学院中国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全国重点...
    • 高考 挖来一流“人才”就成了一流大学 大错...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是靠“挖墙脚”砌成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内功’建成的。该报道一出来立即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关高校高价挖人才的现象再次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一个焦点。报道说,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近年来,国内高校...
    • 留学 美国入境的常见问题解答
      从美国使领馆获得签证只是使得你能搭飞机到美国边境寻求进入美国,而并不能保证你一定能够进入美国。能否入境,还必须满足边检海关的入境要求。下面对一些美国入境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问一:进入美国,需要携带什麽身份文件?答一:一般你需要出示护照和美国使领馆签发的签证,除非你是免签证国家的公民、美国永久居民或者...
    • 公务员 2017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合格分数...
      2017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划定2017年全省公务员录用笔试阅卷工作已经结束,报考人员可于4月7日14∶00起登陆以下网站查询个人成绩及排名: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网(www.jszzb.gov.cn);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www.jshrss.gov.cn);江苏省公务员...
    • 高考 此学位 非彼学位
      学位者何?高校或科研机构授予个人的证书,以资证明持有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在某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即学士、硕士、博士。绝大多数人看到学位,会如此认知。然而,近年来却出现“小学学位”一词,特别是在大城市比较流行,还常常被略称为“学位”。此学位主要指小学可以容纳学生的数量,或者单指“可以就学的位置”。显然,两...
    • 高考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那么害怕体测?
      大学生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经常锻炼身体的,和基本不锻炼身体的。这两种人从精神面貌到作息习惯,都完全不同,甚至从你面前走过,你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气场。关于大学生目前的体育锻炼习惯如何,学生对于体测是什么样的态度,大学的体育课开设的怎么样,这些问题的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想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比较全面而准确...
    • 考研 2018考研英语阅读,你准备好了吗?
      考研英语一直是众多考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其中阅读理解的分值几乎占据了整张试卷的半壁江山,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研的胜败。考研英语的学习和提高是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目前(六月份之前)则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如果基础不牢...
    • 高考 一个选调生的蹊跷升迁路 身为公务员却...
      一面是国家公务人员,一面持有湖南郴州电视台的记者证。记者调查发现,从有疑点的选调生考试加分,到选调期间读全日制研究生,再到违规持有记者证,段坤君屡屡突破规定,稳步高升,官至湖南省委某机关部门主任科员。有疑点的选调生加分段坤君,1986年出生,湖南郴州资兴人,2003年考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法学...
    • 高考 定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将有这些大动作
      4月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介绍,《攻坚计划》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应初中毕业生接受良好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 人才 专业就业!专业选择 一不小心错一生
      很多学生,包括家长可能认为志愿到高考结束后再看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专业选择绝不仅仅是10分钟就能在志愿填报单上完成的工作,关于专业,你要了解的东西太多了。关于专业很多考生选择专业只靠字面意思或网络上的一些粗略介绍。专业名称只是个符号,专业内容和性质千差万别,需要深入体会才能有所收获。专业名称下的专...
    • 考研 考研专业课:四月,启动复习的最佳时机
      现在已进入四月,这时除去公共课的复习也要开始着手准备专业课了,专业课相对又很重要,是要需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在专业课上的,那么专业课应该如果备考呢?首先要准备好报考学校的考试用书,最好找到考试科目的笔记和真题,对他们本校老师出的教材一定要多加注意,因为一般学校指定的教材都是由本校老师出的。对于这部...
    • 高考 一言不合就中伤 瞄准兼职实习菜鸟的骗...
      社会“套路深”在校期间想找份兼职锻炼下自己都分分钟有可能遇到一份“假”工作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汹涌来袭的求职大军之下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一样得留“心眼”想“撩”到一份合适的兼职、实习工作,实属不易。然而,除了要经历‘“过五关斩六将”的求职体验,还得多“走心”地分辨清骗子的真面目。一言不合就中伤,...
    • 高考 比拼记忆力 难道理科生比文科生更聪明...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选手陈更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的博士生。无独有偶,这档节目中还有不少理科生晋升擂主:河南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王鑫、学计算机的谢海衡、生物技术专业的薛玉涵……另一档节目《最强大脑》中,毕业于清华美院的王昱珩,以识别力和记...
    • 人才 李克强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打好稳定和...
      减税降费表面上是一个政府收入减少的问题,实质上却是一个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减税降费必须有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支撑。在降税方面,由于增值税是中国第一大税种,超过40%以上的税收收入来自增值税,所以减税的重头戏仍在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也有一定的减税空间;个人所得税改革万众期盼,用总额可能不大的减税,换...
    • 高考 这些专业名称相似 区别很大
      我国本科专业分类中,有12大学科门类,92个专业大类,506种专业,在这么多的专业中,总有一些专业让我们搞不清楚状况,它们从名称上看十分相像,简直就是孪生兄弟,但是在理论研究和专业培养方向上又千差万别。下面,给大家介绍几对长得相似的专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自动化VS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前者宽泛化,后者...
    • 高考 攻坚克难 推进普及 为青少年提供良好...
      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攻坚计划》)。《攻坚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如何理解《攻坚计划》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如何把握《攻坚计划》的主要目标、攻坚重点和主要措施?如何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
    • 高考 教育部:京沪津浙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四部门印发了《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攻坚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省(区、市)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今天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攻坚计划》进行了介绍。京沪津浙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
    • 考研 专业课复习如何安排效果最佳?
      01.各科齐头并进,不可偏废众所周知,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提升学历来创造更好的平台,增加就业中获胜的筹码。因此,考研的竞争压力不亚于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此外,考研与高考的另一个相同之处便是各科均等的重要性。如同我们所熟知的高考中“6-1=0”的公式一样,考研中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