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镇政府招聘锁定南京4所大学 被指就业歧视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江苏一镇政府招聘锁定南京4所大学 被指就业歧视

首页 > 

地方

 > 江苏

 > 江苏一镇政府招聘锁定...

江苏一镇政府招聘锁定南京4所大学 被指就业歧视

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近日,常州礼嘉镇政府的一则招聘启事引发网友热议。这则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启事中要求应聘者需是南京4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对此,有网友认为这是“私人定制”,涉嫌“萝卜招聘”。真相到底是什么?扬子晚报记者赶赴当地进行调查。镇组织委员、人事科的工作人员表示,设定学校限制完全是一场误会,将立刻撤下这一招聘启事。

网友热议

镇政府招聘涉嫌“私人定制”

昨天上午,有常州市民致电扬子晚报新闻热线,反映该市武进区礼嘉镇政府正在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虽然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启事,但是岗位条件看起来却十分可疑。按照热心读者提供的信息,扬子晚报记者在武进人力资源网上找到了《2014年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启事》,其中的招聘要求除了“担任学校、学院、系及班级学生干部者优先,有社会实践经验者优先”这条之外,并无太多可以量化的标准,而招聘范围则限定在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及南京师范大学四所学校全日制本科及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 该《招聘启事》显示,此次招聘分学校推荐、资格审查、面试和聘用等步骤进行。有就业意向、专业对口的毕业生需要经过学校推荐,才能应聘。通过笔试、面试后,求职者需要取得毕业证、学位证与派遣证后到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报到,网上验证后签订试用合同,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全年收入5万元。

这一《招聘启事》引起了不少网友关注。有人质疑,指定这四所高校对其他学校的大学生不公平,甚至怀疑是为了某些人“私人定制”。还有一些网友觉得,除了涉嫌“萝卜招聘”之外,还对其他高校的毕业生构成了歧视。“公务员的要求都没有这场招聘严格,年龄可以放宽到35岁,大部分岗位只要本科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来自名校。”一位网友说。

礼嘉镇政府回应三点质疑

1 这次招聘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何性质?

不是公务员也没有编制,招聘的只是合同工,试用期年收入5万元

采访中,礼嘉镇组织委员曹法南向扬子晚报记者透露,虽然招聘启事上写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但是并不是公务员,也没有事业编制,用工方式为“合同制”。“试用期为一年,全年收入五万元,这期间没有五险一金。”据其介绍,试用期满经考察考核合格后,签订正式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单位给予镇科技人员待遇,参照的是镇上的全民事业单位。“这时全年的收入也只有六七万元,并不算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十分有限。”

据其介绍,该镇公务员编制有限,在编在岗人员普遍年纪较大,一线岗位年轻人数量偏少。“我们需要对外招商,所以要有英语方面的人才,而且要求比较高,必须达到专业八级。集体资产交易站等部门需要会计、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毕业生,而万顷良田项目则对农业方向专业的人才有不小需求。”他告诉记者,此次招聘的岗位共有植物保护、设施农业、会计、英语、工程造价、规划6类共12个岗位。

2 为何要指定南京这四所高校?

“限定招聘范围”是武进人力资源市场加上去的,我们并不知情

据该镇人事科的张红梅介绍,这场招聘是春节后启动的,为了公开、透明,镇政府委托武进人力资源市场代为操作。“为了尽可能招到优秀的毕业生,我们希望学校能帮我们把把关,推荐一些品学兼优的,所以采取了校园招聘的模式。”她向记者透露,“东南大学的规划,南审的工程造价,南农的涉农专业口碑都不错,符合我们的需求。我们就将英语和会计专业也放进这几所学校一起招聘,这样招聘成功率比较高。”由于具体负责的仅有她和曹委员两人,“起初担心如果招聘范围太大,跑的学校太多的话可能会影响其他工作”。

既然是校园招聘,为何会在网站上挂出招聘启事呢?原来,最近不少本科毕业生都在忙着准备公务员考试,礼嘉镇政府的合同工招聘自然只能先“靠边站”。“我们本来希望有30-40人报名,就可以进行笔试、面试选拔了,哪知道目前仅有3个人报名。”张红梅表示,因为报名人数太少,武进人力资源市场便在武进人力资源网发布了这一招聘启事,希望能够扩大影响,“招聘范围限定这四所学校也是他们加上去的,我们并不知情”。随后,记者采访武进人力资源市场时,一位负责人表示,不少企业招聘时都会指定学校、专业,他们在发布招聘信息时一时疏忽,忘了这场招聘的东家是镇政府,设定招聘范围就不太合适了。

“有人质疑我们设置了性别门槛,我们主要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让女生下田地、跑工地实在有些于心不忍,所有此类岗位只招男生。但是会计和招商岗位就没了这样的要求,女生同样可以胜任。”张红梅表示,招聘时的性别要求是根据具体岗位设置的。

3 是不是为了照顾镇领导的子女?

目前了解下来,没有哪位镇领导的孩子符合招聘条件

谈起市民对“萝卜招聘”的质疑,曹委员也没有回避。他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该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都比较年轻,1978年前后出生,孩子还在上小学。“目前了解下来,并没有镇上哪位领导的孩子符合这一条件。”采访中,曹委员告诉记者,基层政府单位招聘合同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也希望能够有北大、清华这些名校的毕业生来应聘,但是可能吗?我们五六万元的工资,他们根本看不上。就算一时找不到工作,先来干着,很快也会跳槽离开。”曹委员告诉记者,就拿工程造价岗位来说,他们也知道找有工作经验的比较好,可是收入有限,“在事务所里能挣十几万的怎么会跑来拿这点钱?”“镇政府下一步的措施是将网上的招聘启事撤下,然后重新拟定一份新的招聘要求,绝对不会歧视任何学校的毕业生。”曹委员说,他欢迎任何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来报考,一同在基层发光发热。

专家

招聘单位同样也该摆正心态

“过去都说要求职者摆正心态,这次得说招聘单位也要摆正心态。”

江苏理工学院的张晓忠教授表示,市民有质疑完全合理,因为这样的招聘条件确实有些问题。“规划、工程造价、设施农业这几个专业指定学校还算能说得过去,会计和英语专业几乎所有高校都有,为何只在这几所学校里面进行招聘?如果一定要进行这样的限制,必须向社会公布、说明理由,否则就是就业歧视。”

张晓忠教授告诉记者,招聘单位过于看重学校的名气,反而容易忽视学生的学识和能力。“与其盯着名校,不如看看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本地高校。”他表示,不少苏北的学生来到常州上了四年大学,愿意留下来就业、生活。“有一些名校的学生可能根本看不上这几万元的收入或是骑驴找马先干着,但是一些普通大学的毕业生说不定就能就此扎根常州,做出一份事业。”他建议用人单位能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考虑招聘要求。

多说1句

消除就业歧视 政府更该带好头

就在这个月月初,广东东莞茶山镇政府招聘一名文秘工作人员,明确要求是男性,同时必须是清华、北大应届生,此举引来广泛质疑,有律师认为这明显是就业歧视。时隔半个月,常州礼嘉镇政府又发出“限定南京4所高校”的招聘启事,同样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网友为何如此关注政府部门“失当”的招聘启事?

首先当然是就业难的大环境。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预计将突破700万人,不少网友也将2014年称为“更难就业季”。

其次是一些政府部门的“身份”歧视。不少企业的招聘歧视我们已经司空见惯,诸如非“211”、“985”高校的学生不招,非男生不招,非本地户口不招等等,现在有的政府部门也出此招数,令人难以理解。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自己在招聘过程中就存在就业歧视的政府部门,如何去督促、监管企业杜绝就业歧视呢?

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州礼嘉镇立刻撤下招聘启事的态度是好的,但还不够。应该对让“失当”招聘启事出炉的责任人进行惩戒,同时以此为契机,彻彻底底让这次招聘透明化,剔除对学校和性别等等的门槛限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政府部门的示范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北师大与巴黎高师签署合作协议
      北京9月7日电:在百年华诞来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今天在京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结为姊妹学校,并签署了两校交流合作协议。 法国巴黎高师是1985年由建立于1794年的高等师范学校和建立于1881年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目前拥有6个人文科学学院和6个自然科学学院。巴黎高师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国际...
    • 留学 三千中国留日博士活跃在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在日本所接受的1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中名列榜首,同时有多达3000以上的中国留日博士活跃在日本各个教学与研究领域,为日本社会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日本文部科学省所提供的资料看,目前中国人在日本各大学和研究所读博士课程的在籍人数为43...
    • 留学 高中生如何确定留学目的国
      每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和入学要求都不尽相同,要认真研究后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国家。下面介绍几个有特点的国家。 英语国家,比如英国、纽西兰、澳大利亚等,过语言关最重要。中国学生申请英国本科,最困难的是英语水平是否能达到英国大学入学要求。一般情况下,英国大学对申请学生的英语要求是:雅思成绩达到5.5分,或者是...
    • 留学 学生交流与自费留学 两码事儿
      在校读两年,送出去自费留学读预科一年,学校是2+1办学模式。”以后,您要再听到这样的招生宣传,千万别信。市教委日前在正式公布68个经复审合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名单时说,从来没有批过诸如“2+1”、“3+2”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学生最后一年或两年出国叫“学生交流”,不是“自费留学”。市教委外事处处长...
    • 留学 特别视点:跨出国门看留学
      》编委工作,有机会接触各国学生,在与中国留学生接触中就有特别的感触。我们留学生中有的刻苦攻读,学有所成;有的方向迷茫,用力不当,3年进不了大学门槛;有的则干脆留学成流浪,镀金成掷金。怎样适应出国留学带来的挑战,是摆在准备背起行囊、豪情万丈出国去的莘莘学子面前的新课题。 留学不能盲流。刚刚富起来的中国...
    • 留学 云南:留学人员可贷款4万美元
      据春城晚报报道,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推出了出国留学贷款组合,为准备出国留学人员提供包括融资在内的组合式金融服务。据悉,凡年满18周岁、正在申请或已获批准到境外读大学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均可向中行申请原则上不超过4万美元的贷款,用于支付学费、生活费及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所需的保证金,贷款期限为1至6...
    • 留学 未经核准的“洋学位”国家不予承认
      不用出国就拿一个“洋学位”,已成为不少求学者的愿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近日提醒广大学子:目前有7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核准可授予境外学位,对一些机构和组织未经核准擅自颁授的“洋学位”,国家不予承认。据介绍,对于主要由境外合作者提供师资、教材、教学保障,我国国内又急需而总体办学力量不足的专业,或...
    • 留学 欧洲时报评论: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值得注...
      欧洲时报今天就近期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被杀害事件频频发生的现象,发表评论文章《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值得注意》。 评论中说,日前,加拿大温哥华又传出消息,一位中国大陆留学生被杀死在住所。与此同时,同居一屋的另一位留学生去向不明。此凶杀事件在当地华人社会轰动一时。当地警方虽介入展开调查,但凶杀案真相...
    • 留学 法国积极争取中国留学生
      据青年参考报报道,同美英等国家相比,法国在吸引留学生方面一度显得比较保守。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人才跨国流动性的增强,法国传统的留学政策受到强烈冲击并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8月30日出版的法国《世界报》称,法国已经“打破了封闭的形象”,将进一步向海外留学生敞开大门。《世界报》的数据显示,法国高校2...
    • 留学 中学生留学:奔向锦绣前程 警惕中介陷...
      2002年高考录取已基本结束,又有一批高考“落榜”的孩子要踏上出国路。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以为出国就意味着前程似锦,然而笔者调查的大量事实表明,出国未必是高考落榜生的最佳选择,中学生出国一定要慎重。 9月4日,小高(化名)给笔者发来一封邮件,说:“我即将结束休假返回德国,但我们还是想起诉那家中介公司。我...
    • 留学 视点关注:走近海外游学一族
      与年少出国,考托求学、身无分文、辛苦打工赚钱的留学生活截然不同的是,选择游学的人顾名思义多是以游为主,以学为辅。他们中很多是工作几年小有成就,身边也有了些积蓄,当工作面临瓶颈,很多人都不甘心地想——何不在一生就这样了之前圆自己一个“出国梦”?于是,放弃现有的一切,作一次新的选择,游学一族认为,他们花...
    • 留学 英航机票多卖 赴英中国留学生滞留机场
      北京8月23日消息:昨天上午,20多名要飞赴英国留学的中学生手持已经确认的英国航空公司机票准备登机,却被告知“飞机已经满员”。首次离家远行的孩子们因此滞留首都机场。 据北京晚报今天报道,昨天上午10点多,去首都机场送朋友的刘先生看到,数十名乘客在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前等待,其中有近20名十几岁的中学生...
    • 留学 留英的中国学生在不断´&...
      伦敦希思罗机场每天都有大批中国留学生蜂拥而至。据中国民航有关同志介绍,以前北京至伦敦的航班每周只有3次,后来增加到4次,最近又调整到6次,其主要原因是来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实在太多了。留学生还是“新新人类”?不久前,记者在搭乘国航CA937航班返英时发现,爆满的机舱内70%乘客都是留英的中国学生。他们...
    • 留学 今秋5000中国留学生求学加拿大
      劳工节长周末结束后,加拿大各学校秋季即将开学。据加拿大移民部介绍,今年秋季进入加拿大各级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有8千多人,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1%左右,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将近5000人,紧随其后的是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加拿大驻北京使馆签证处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8月中旬,该处共收到学生签证申请1万...
    • 留学 澳大利亚招生渠道向“少而精”转变
      中国赴澳学生人数的增长和澳洲学校容纳能力之间的比例变化,使得澳大利亚的招生渠道将从“多而杂”向“少而精”发展。根据澳大利亚移民部的最新统计,自2001年7月到2002年4月的9个月时间里,澳移民部向中国大陆签发了11558个学生签证,同时期澳移民部共签发了73883个海外学生签证,中国大陆的学生签证...
    • 留学 外国学生频遭“拒签” 美大学叫苦连连
      《今日美国报》9日在头版发表文章说,自从“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驻亚洲和中东地区使领馆纷纷采取了“收紧签证”政策,以致于许多被各大学录取的外国留学生无法按时报到上课。尽管这些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但依然给一些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许多学校和地方政府甚至因此损失了大笔收入,...
    • 留学 国外草鸡大学为何看好中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英国留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一般是十五六万人民币,澳大利亚是十二三万,最便宜的可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在两三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通过留学中介,还要交一万多的中介费。这样的“镀金”成本对于一个一般中国家庭来说并不算低,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的市场? 记者的采访,他...
    • 留学 赴澳留逐年递增 问题频出始料不及
      据光明日报报道,澳大利亚从1998年开始,对中国的留学政策开始放宽,由此申请赴澳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01年中国赴澳留学的人数比2000年增加了70%,目前在澳大利亚约有2万名左右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问题频出始料不及澳移民部收紧标准澳大利亚以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社会治安良好,留...
    • 留学 首批希望工程留学生飞赴加拿大
      9月4日上午,首批希望工程留学生一行4人飞赴加拿大,开始异国求学之路。据悉,加拿大的St.ThomasUniversity为支持“希望之星”的培养,免除了包括于7月先期赴加的1名学生在内的5名学生的学费,总计约20万元人民币。这5名同学来自黑龙江、贵州、陕西、浙江的欠发达地区,他们是:陈艳丽、彭成义...
    • 留学 各国留学费用大比拼 留学投资价值几何
      几年前,提起留学首先想到的是巨额费用,然而现在留学已经不像以往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各国的留学费用有较大的差异,根据家庭收入合理规划,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留学地点。德国:被称为海外留学的首选。经济担保采取自保形式,只要为自己存入12000马克的生活费,约合人民币42000元。优势:德国是高福利国家,全民免...
    • 留学 美国十佳商学院院长:优秀学生不分国别
      上周,美国十佳商学院之一的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院长哈里斯教授(Robert S. Harris)一行对北京和上海进行了访问。哈里斯教授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和希望申请达顿商学院的中国学生进行直接交流。作为世界知名的商学院为何对来自中国的申请这样重视呢?记者对哈里斯院长进行了专访。记者:今年达顿收到了多少...
    • 留学 读洋学位先验正身 落榜生防招生陷阱
      随着高考招生录取的基本结束,一些打着“学校”招牌的机构开始活跃起来,把目光瞄准了落榜考生,如何避免掉入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招生陷阱”?昨天,省教育厅专门召开“规范招生行为,依法拓宽办学招生渠道”的新闻发布会,提醒考生提高警惕。省内招生要盖省招办专用章无论是省外的高等学校,还是省内的各种高等教育机构,...
    • 留学 哪三害惨袭留加中国学生?
      尽管大多数留加中国学生好学上进、表现优良,但在一小部分留学生中(尤其是小留学生),现今存在着一些与日俱增的严重问题:赌博、吸毒、性滥交,正大肆侵害他们脆弱的身心。这种情形并且有漫延的趋势。在多伦多社区,就有律师针对此,大声疾呼加国、中国的全社会关注。 据明报报道称,近日加拿大东西两岸分别发生中国留学...
    • 留学 海外媒体提醒,留学生过分露富易惹杀身...
      中国学生赴国外求学应注意5点安全问题据中新电《欧洲时报》昨天就近期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被杀害事件频频发生的现象,发表评论文章《留学生的安全问题值得注意》。评论指出,近几年来,有关留学生在海外留学期间被杀害的消息,不时见之于各地媒体。有些是被歹徒所害,如不久前德国发生的留学生胡鹏在打工的工厂里...
    • 留学 到澳大利亚读高中首选“官办”学校
      澳大利亚一直以来都以它优美的自然风景、高质量的教学水准、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以及宽松的留学政策吸引着许多中国学生与家长把它作为留学的首选国家。尤其是近些年来学生在中学阶段赴澳洲留学呈上升趋势。目前就记者了解的信息,赴澳大利亚就读高中的申请人占整个赴澳学生签证申请人数的50%,2001年有11500名学...
    • 留学 德国留学热背后冷静的思考
      近日,有媒体报道,7名成都学子在德国读了一年的语言学校是一所普通的语言学校,根本不能办理进入大学留学的签证,致使学生花费20万元并错过两次高考;更有某论坛上德国留学的学生大呼“救命”,因为不负责任的中介做假材料,到了德国后种种许诺无法实现……面对这样的事件,在德国留学热的背后,我们应该有冷静的思考,...
    • 留学 美“911”后中国成华裔交换学生首选...
      虽然“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民众到国外旅行的情形较前减少,但是对加州大学学生似乎不受影响,以交换学生身分到国外求学的人仍然相当踊跃,州教育厅统计,今年加州大学生到国外就读的人数,可能比去年增加20%以上,而许多华裔学生更把中国列为第一选择。 就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华裔学生赖凯利,今年夏天原可毕业...
    • 留学 加国学费猛涨未影响MBA入学率
      虽然卑诗大学企管硕士(MBA)课程学费飙涨了 300%,但是还是没有稍为阻止了打算申请今年秋天新学年入学的学生。即使学费从 6650 元一下子涨到 2 万 8000 元,还是有七百名大学生要挤,只有 104 个 MBA 研究生学籍的课程。 据《世界日报》报道,根据卑诗大学商学院学术计画助理院长贝迈尔...
    • 留学 中国留学生“流走”数百亿财富
      在结束了上半年的期末考试后,北京某高校的小刘并没有开始自己的暑期,而是继续留守校园埋头苦读,因为他就要参加9月14日举行的托福考试。在一间几乎满员的教室里,每张课桌上都摆满了参考用书。小刘手中的那本已被翻得有点儿散架了。他的目标很明确:今年要申请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取得学位后再返回北京创业。当然,在...
    • 留学 日本已不再成中国留学生唯一选择
      日本日语学校10月份入学的新生招收工作日前结束,各校投入了繁忙的发送通知书等工作。据了解,今年的日语学校的签证批准率仍然良好,保持在95%以上。目前各校已经开始进行迎接新生的准备。学校在对新生寄予无限希望的同时,也指出有些中国学生与过去的老留学生不同,自理生活能力较差,更不善于吃苦。因此,校方衷心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