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社会来说,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就是一次全国人才资源的配置。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文素质将受此左右,大学生每年都在用脚为中国城市投票,这是地方政府必须经历的“六月高考”。
“北漂叶子”的励志故事
叶子是我在南京大学的校友,是2009届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她没有留在富足的江南,而是选择去了北京。当时她的月收入是3800元,和大学同学合租,每月支付房租1200元。2009年冬,我来到北京跟叶子叙旧,她眉飞色舞地向我讲述那些只可能发生在北京的励志故事。从与她的交谈中,我意识到,北京的一切吸引着她,北京还支撑着她对未来的期待。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城市选择呢?传统的解释有薪资、行业和职位。然而叶子的故事给了我们启示:还有一些不可以测量的非物质因素。它们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是否可以通过数据被验证呢?我们在此提出“非物质吸引力”的概念,为理解大学生的就业城市吸引力找到依据。
经济学认为人的幸福感来自于消费,消费越多,幸福感越高。而消费可以被分成两种:私有品消费和公共品消费。私有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例如食物、汽车这样的商品,当消费者付钱购买之后,就变成了购买者私有。与此相反,公共品是可以被分享的。每个城市都有着它们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和发展、政府的管理和政策,因此每一个城市都提供着不相同的公共品组合,吸引大学生和投资者成为当地的居民。由于公共品往往不能用金钱购买获得,本文把公共品消费,称为“非物质消费”;一个城市提供的公共品所带来的吸引力,称为“非物质吸引力”。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寻找能实现幸福感最大化的“地点+工作”的组合。他们考虑的不仅仅是工资的高低,还有所选择的城市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公共品消费。那么,一个城市要提供多少公共品消费量,才足以有足够大的非物质吸引力,让毕业生们愿意放弃其他城市更高的薪资职位呢?各城市的非物质吸引力是否可以被衡量,甚至进行排名、一分高下呢?
这就要求研究者能够准确地量化、计算每个城市给居民带来了多少非物质消费。由于非物质消费往往不需要消费者掏腰包购买,如何量化消费者从公共品消费中得到的幸福感就成了一个难题。经济学家们想了一个办法,他们试图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来推测这样一个问题:他牺牲了多少金钱来换取非物质条件。让我用以下这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以下情景,叶子收到了两份offer,分别来自城市A和城市B。如果在城市A工作,叶子的购买力收入是2000元,而在城市B工作的话,叶子的购买力收入更高,是3000元。在物价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叶子在城市B能够得到更大的物质消费。然而她最终选择了城市A,那么可以推断理性的叶子在城市A的总幸福感至少和在城市B的总幸福感一样多。其原因是,城市A通过提供更多的非物质消费,不低于城市B。那么到这里,经济学家的问题就得到了解答:叶子牺牲了1000元的物质消费,以换取城市A(至少)价值1000元的非物质消费。 由此,仅仅从数据中可以观察到的收入信息,就可以衡量出“无法直接测量”的非物质消费。更进一步总结会发现,叶子在两个城市之间的物质消费之差,恰好等于两个城市公共品消费的差的最小值。
“北上广深”的奥秘何在
本研究采用了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数据,考察了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的18个热门城市(见下表),在考虑了房租、物价等因素以后,计算出了2010届大学毕业生在这些城市工作得到的购买力收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尽管“北上广深”的总收入更高,可是昂贵的租金和物价,使得在这些城市工作的毕业生们并没有太可观的购买力收入。反而是像南京、成都这样的城市,给大学毕业生们提供的购买力收入不低。回溯经济学家计算非物质消费带来的幸福感问题,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物质消费低,却有很多的大学生选择在那里拼搏,那么“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一定有着非凡的非物质吸引力。
2010届本科毕业生在18个主要城市的收入情况
(按调整物价后的购买力收入从高到低排序)
城市 平均月收入 购买力收入 调整物价后的购买力收入
天津 2895 1978 2602
武汉 2808 2165 2547
大连 2752 1968 2523
成都 3036 23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