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生来说,所谓的逆反一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逆反,可能仅仅是一种自然表现。”日前,北京青年宫减压中心开展的“快乐我心,健康成长”打工子弟小学心理服务项目在丰台区西罗园第六小学正式启动。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心理治疗师陈东辉就“如何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给老师们支招,并建议老师们:面对孩子的“假逆反”,不妨给他戴顶“高帽子”。
困惑:孩子“闹独立”教师家长都“头疼”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因此常常任性,不听话,开始“闹独立”。在不少老师眼里,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
一位小学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她的班上就有一位孩子很淘气,不好管理。“让他上课别说话,他会朝我翻白眼,一会又开始找人说话了;做课间操的时候,我让他按照规矩做,他偏不听……这样的例子很多,让我很头疼。”李老师说。
一位家长也大吐苦水,孩子反抗行为特别强,父母说东他偏说西,你让他干的事情他偏不干,你不让他干的事情他偏要干。“孩子为什么有反抗行为呢?”这位家长心存疑惑。
原因:13岁-16岁“逆反期”学生反抗是无意识的
一般意义上,13岁到16岁是孩子常见的“逆反期”,儿童产生反抗心理,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反映了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勇敢、有冲劲。
“当我们遇到危险时,大脑给我们肢体的第一反应是反抗,然后是保护。”陈东辉介绍,儿童时期,孩子的低级脑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主要是先天的基本功能,例如负责生存、应激反应、基本情感(愤怒、害怕)、即刻反应等,“孩子的反抗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反抗。”
支招:
合理引导学生反抗心理中的创造性和开拓意识
“孩子的反抗,事出有因,它敦促老师和家长改进教育方法。”陈东辉认为,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老师和家长应善待孩子的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不一定都会出现负面作用。陈东辉说,反抗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的时候,敢于发泄不满情绪,以“反抗”的形式保持心理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小孩子都喜欢听好话,当孩子闹别扭时,可以适当给他戴戴‘高帽子’,如‘你最能干,会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你最懂礼貌,会给客人让座’等。这样,既给孩子讲清道理,又让孩子心里舒服,孩子就会听话了。”陈东辉说,老师要善于发现反抗心理中的创造性和开拓意识,合理引导,切不可一味压抑、扼杀孩子的天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