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女子独自创业 大学毕业开店卖时尚绣花鞋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4岁女子独自创业 大学毕业开店卖时尚绣花鞋

首页 > 

地方

 > 山东

 > 24岁女子独自创业 ...

24岁女子独自创业 大学毕业开店卖时尚绣花鞋

24岁,对于一个女孩来讲,正是青春的大好时光。有父母的宠爱,有男朋友的呵护,不用为生活奔波操劳,也无需为家庭分担忧虑。

但对于来自于青岛平度的王燕来说,8岁丧母的经历,让她变得比常人成熟得多。刚一毕业,她就开始了创业之路,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

8岁丧母

体会至亲离去之痛

2月9日(正月初十),记者在新玛特购物广场三楼的一个小鞋店,见到了王燕。她个头不高,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这个小鞋店就是王燕的创业项目,目前尚处于试营业阶段。

“我就是想用自己的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让人知道有个小姑娘虽然经历很多不幸,但一直乐观对待,坚强创业,用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的生活。”王燕笑着说。

在王燕8岁的那年,她的母亲突发心脏病去世。“母亲走得很急,那天晚上我记得她正给爸爸织着毛衣,就突然不行了。”说着说着,王燕眼圈泛红,眼里噙着泪水。

但少不更事的她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那年的春节,她很是纳闷,为什么这么多亲戚都给她买新衣服?“9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了,因为有人开始给爸爸介绍对象了。”王燕说。

父亲坚强乐观

为其树立榜样

“别人都说燕子这孩子命苦啊,但我爸从来都是给我一种很乐观的感觉,不管别人怎么看他、说他,他从没在我面前表现出忧愁的样子。”王燕说,正是父亲的影响,也让她能乐观面对现实。

2011年夏天,王燕背上行李,独自一人来到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报到,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由于在校期间表现出色,王燕在学生会和班级里担任学生干部。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王燕就开始勤工俭学,并在校外兼职,一个月最多能挣1000多元钱。整个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基本都是她自己挣的。“回家跟爸爸要钱总是感觉张不开嘴。”王燕说。

独自一人创业

改善家庭生活

说起独自创业,王燕说,大二期间的一次河南之行,让她发现商机。

“我在一个小鞋店里发现了汉舞时尚绣花鞋,这种鞋每一款都有独特的设计,图案色彩富有中国特色,当时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王燕说,当时她在日照尚未发现这种鞋,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我第一时间告诉了爸爸,爸爸当时说只要我认定的,就支持我,我到现在都很佩服老爸。”王燕说。

2013年夏天,王燕毕业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创业之路。“当时我爸给借了一部分,我自己借了一部分,选好了店面,去年12月18日,鞋子上柜,开始试营业。”王燕说。

“目前这种鞋在日照认可度还不算太高,但我对市场的前景很有信心,因为这种鞋质量很好,穿着也很舒服。”王燕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海师范大学为本科生实习买“保险”
      新学年伊始,上海师范大学2010级学生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为保障大四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学校今年特别为2010级本科生集体购买“大学生实习期意外伤害保险”。与校园生活相比,实习环境的风险相对较大。学校、实习单位以及学生家长都很担心:学生在实习场所一旦发生意外,谁来负责?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实习生身
    • 地方 鞍山初级中学教室空气一"扫"便知
      【新民晚报·新民网】9月2日是开学第一天,面对暑期里装修后的崭新校舍,不少家长忧心其空气质量。上午,记者在飞虹路上的鞍山初级中学看到了本市首批“中国·好空气”电子铭牌,只要用手机对准房间内的电子铭牌扫一扫,针对这个教室的详尽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尽在掌握。“中国·好空气”电子铭牌是由上海市环保产业协会
    • 地方 上海禁止小学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拼音学...
      东方网8月30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邻居家的孩子上小学前已经识字2000个了。家长们都说,不提前学拼音,孩子上学后会跟不上。”开学在即,本市不少小一生家长因为“邻居效应”,陷入焦虑情绪里。眼看着周围的孩子都在学这学那、上拼音补习班,原本想让孩子“一张白纸”地上小学的新生家长开始担心孩子入学后
    • 地方 普陀 | 新生娃进校先拍照 留存珍贵...
      【新民网·独家报道】给每个新生拍一张照片,五年后毕业时,学校还会把大家入学时的这些镜头制作成VCR,作为礼物送给每一个即将离校的孩子。新民网记者了解到,这项拍摄活动已经在上海普陀区武宁路小学实施3年。在武宁路小学分校区,是所有一二年级小朋友上课的地方。今天第一天正式上学的一年级新生,学校还安排了一个
    • 地方 上海高校开学季:玩转“指尖上的报到”...
      随着中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学,高校迎来了首批“95后”大学生。7日,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看到,过去孩子甩着手走在前头、父母提着行李在后面“押送”的画面少了。数字化、个性化的入学方式,令刚刚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的学生很快驾轻就熟。入学数字化:玩转“指尖上的报到”在自助报到机上刷一下身份证,详细个人信息就可以
    • 地方 手机传试题 上海一考生研究生入学考作...
      为考取研究生,王某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并将试题拍下发给女友,让女友辜某给自己找答案,还买卖作弊设备。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1个月,判处买卖试题的李某有期徒刑11个月,判处协助作弊的辜某有期徒刑8个月。王某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今年1月,王某参加了20
    • 地方 小女孩在上海生活至6岁 却被上海的学...
      央视网消息:继续“走基层-蹲点日记——流动的童年”系列报道。记者在上海市广粤路菜市场采访的时候认识了小芊文和她的爷爷奶奶。小芊文今年已经满六周岁了,可是她却被上海的学校拒之门外。小芊文为什么不能在上海上学,这特殊的三口之家又有着什么样的难言之隐呢?对我来说,认识刁芊文并非纯粹出于偶然。第一次来到广粤
    • 地方 市教委重申:一年级不学拼音是误读
      【新民晚报·新民网】“一年级不学拼音是误读”,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在8月29日召开的教委相关研讨会上如此表示。而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薛峰则用三个“没有”——“一二年级没有抄写、默写字母、音节的要求”“一二年级没有为汉字标注音节的要求”“拼音学习没有掌握拼音术语及相关专门知识的要求”,说明了
    • 地方 家有小一新生 尝遍"酸甜苦辣"家有小...
      【新民网讯】据新闻晚报,9月开学,全市小学将迎来以“金猪宝宝”为主的一年级新生。好奇、稚嫩的孩子们身后,是为他们高兴、骄傲,但又略有担心、焦虑的父母。离开幼儿园、面对小学相对严格的规则教育,孩子能否适应?这些“小金猪”的爸妈们做了哪些准备?记者采访了六位小一新生的妈妈,听她们讲述入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 地方 开学第一天:静安多个学校辟隐形停车带
      【新民网·独家报道】今天(9月2日)是上海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每年的开学日,也是一些学校周边道路特别拥堵的时候。新民网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为缓解开车家长的停车难问题,警方在一些学校周边开辟了“隐形停车带”。孩子已经进了学校,家长还是不放心,站在校门口不时向孩子招手……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在学校门口“上
    • 地方 沪高校学生宿舍价:低至300高至20...
      据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晒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两种宿舍的对比图,随即引发热议。记者了解到,上海多数高校都存在不同规格的宿舍,住宿费则按照宿舍规模高低收取,低至300元/学年/人,高至2000元/学年/人。“最高性价比”宿舍现身南师大南京师范大学的臧首成在送妹妹报到时拍下两张照片,一张是“上床下桌
    • 地方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14年招学术硕...
      2014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计划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65人左右,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1979年经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具有6个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医工院成为全国首批同时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药物化
    • 地方 替代高考:上海酝酿会考一考多能
      上海正酝酿一幅“替代高考”改革路线图:有望逐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先取代自主招生笔试,并最终取代上海高考。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列为今年下半年重点,正与几大高校研究先行先试方案,让俗称“会考”的“学业考”实现“一考多能”,减轻学生应试应考负担。现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共10门科目,
    • 地方 上海九名市区特级校长任职郊区 提升郊...
      东方网8月3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新学期开学,本市9所郊区学校将迎来9位来自市区的特级校长“掌舵”。记者从市教委获悉,上海首次统一选派的9名中心城区新晋特级校长,流动到郊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或新建学校,帮助郊区学校提升办学水平。这9名自愿参加流动交流的特级校长来自黄浦、长宁、静安等6个中心城区
    • 地方 沪新开65所公办中小幼学校 多在郊区
      【新民网·独家报道】明天(9月2日),申城中小幼学生将迎来开学日。记者今天从市教委获悉,2013年秋季开学,上海共新开办65所公办中小幼学校。其中,57所处于城郊结合地区和郊区集镇,有效缓解了人口出生高峰和城市人口在城郊结合地区集聚所产生的入学矛盾。同时,新开办的学校引进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增加了郊
    • 地方 家长自曝给老师送礼像作贼 大声疾呼出...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程琦9月6日报道:教师节快到了,家有校园娃你打算给老师送礼吗?这是摆在每位家长眼前的问题。申城小囡苗苗(化名)今年读初一,她的妈妈对此态度坚决:“肯定送!”至于送什么怎么送,让苗苗妈妈有些犯难:“每次给老师送礼都像作贼一样。”苗苗妈妈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学读到初中,每年教师节都会为老
    • 地方 选老师、开微信 申城小学巧设第一课
      结束两个月的暑假生活,9月2日,申城中小学生重回校园。怎样才能让学生赶紧从假期中缓过神来?记者从多所中小学了解到,各校别具匠心的开学第一课,如同初秋的舒爽微风,为新学期掀开崭新一页。卢湾一中心小学好老师学生评出来“爱岗敬业、友善宽容、尊重公正、幽默博学”,这是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在今天上午
    • 地方 华东师范大学推《华师大我来了》漫画版...
      9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同时迎来了2013级新生。学校在迎新过程中力推新概念新服务,打造难忘入学体验。请听报道:一大早,随着新生的到来,华东师范大学各个系院迎新摊位也忙了起来。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结合95后新生的性格特点,推出了《华师大我来了》漫画版学生手册,通过萌味十足的卡通人物向同学们
    • 地方 上海幼儿园试点APP直播 孩子表现获...
      今年9月开学后,上海市市立幼儿园正式使用“市立家园”APP应用。家长通过“市立家园”客户端,可以即时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还可以和老师、其他家长互动。大人孩子都有分离焦虑“新入园后,有分离焦虑的不仅是孩子,还有家长,他们渴望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我们理解家长的心情,也希望家校互动,共同
    • 地方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启用 尝鲜"走班制"
      无论是语数外,还是理化生,所有的学科教师都在固定的教室“等”学生来上课。浦东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昨天正式启用,迎来首批80位新生入住,而这批新生将成为首尝螃蟹的人:在校期间享受“走班制”的学习方式。校长郑方贤解释说,之所以采用“走班制”,是因为近年来,沪上名牌中小学优质资源辐射郊区、开设分校的越来越
    • 地方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生助学金100...
      2014年起国家对于计划内研究生收取学费,要求硕士生每人每年学费不超过8000元,中国教育在线了解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2014年对于非定向研究生收取学费3000元/学年/生,所收学费全部用于提高原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额度。奖学金不低于80%的覆盖面,助学金100%覆盖面。2014考研招生简章考研网络
    • 地方 张洁华:用真爱唤醒孩子的心智
      从事特殊教育的20个春秋里,张洁华带领全校老师,用激情感染学生,用智慧引导学生,用赏识激励学生,用柔情感化学生,为智障孩子的成长竭尽所能,她把特殊教育事业和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张洁华对智障孩子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她眼里,智障孩子是一群天使送来的礼物,他们残缺的世界里,或许蕴藏着一座特别稀有的矿藏,
    • 地方 上海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入学 明年招收...
      东方网9月4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昨天,上海科技大学首届研究生正式入学,300名新生在中科院上海浦东科技园共同迎来了开学第一天。在开学典礼现场见证他们踏上人生新征程的师长包括来自于学校举办者上海市和中科院上海分院的领导和筹建团队,还有包括12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上科大教授们。与此同时,在会场外不远处
    • 地方 跟风买学区房家长如今后悔 孩子进名校...
      据《新闻晨报》报道,提前买了学区房,并且如愿被录取。开学将近一周来,目送女儿走进长宁区某知名小学的大门,上海妈妈王敏(化名)却没有迎来期待中的如释重负。她担心,在“高手如云”的名校中,此前并未接受太多“幼小衔接”教育的女儿会面临太多的竞争压力。她还担心,在这样的一所名小学里,会不会因为课业要求高,而
    • 地方 上海市1078辆校车获许可 小学生专...
      截至8月28日,上海市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有1078辆校车获得校车许可,小学生乘坐的322辆校车均为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小学生专用校车。据了解,上海市有9587名幼儿和2032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乘坐校车,共有1078辆校车获得校车许可,比上半年减少71辆。其中接送幼儿校车494辆,比上半年减少
    • 地方 新学期考证速成班成主流 证书并非多多...
      随着九月开学季的到来,一些职业培训也相继“开课”。而针对假期开设的全天候各色中小学生兴趣班、补习班开始告一段落。各类考证培训班、速成班开始成为主流。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党”陆续开学报到,一些针对学生开设的假期培训项目开始陆续减少,上课时间也由平时转到双休日。这时,不少培训机构开始抓住另一个“赚钱
    • 地方 心理专家:父母做好十件事助力读书郎
      专家支招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新民网讯】据新闻晚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小一新生的父母,开学前后做好十件事,有助于孩子尽快衔接,爱上学校。第一,协助孩子完成认知衔接。小学什么样?对一个从来没去过小学的幼儿来说,很难想象。父母不妨为孩子讲述,“
    • 地方 上海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今天召开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结表彰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工作大会。会议透露,继住院医院规范化培训之后,上海今年起全面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首批拟招录1225名专科医生,并将分布在全市25家培训医院的178个培训基地接受为期3至4年的培训。上海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探索开
    • 地方 上海部分中小学教材配发老式磁带落伍1...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每到新学期,上海的一些中小学校都会随教材下发7、8盘配套的磁带,这次也不例外。不过,不少家长们认为,现在都用的是电子播放器了,还会有多少人家用卡带机这样的“老古董”呢?王女士的女儿今年刚要上小学,作为家长,她遭遇的第一个"开学的烦恼",竟然是是遍寻不到一个卡带录音机,因
    • 地方 复旦试点中外学生宿舍合住 如效果好将...
      东方网9月2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昨天,来自全国各地的3253位2013级本科新生,以及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位留学生走进了复旦大学的校门。记者从校方获悉,今年复旦首次推出中外学生合住的“住宿体验”项目,来自美国、阿根廷、新加坡等国家的7名留学生新生将住进中国学生宿舍楼,实行中外学生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