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几百万年薪高价争聘院士壮门面,动不动就给副省级待遇,把院士当口红乱涂乱抹,无限抬高院士身价,把院士头衔炒成巨大泡沫。这是一种学术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新变种,如不尽快改良学术环境和社会土壤,将加大院士制度改革的难度,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今年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投票已经结束,结果尚未公布。据报道,工程院今年的初步候选人有500多人,第一轮过后,剩下的100多个参选人中,有超过一半被投诉。中科院的评选也不平静,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教授王牧,指控来自同校的候选人闻海虎涉嫌学术造假;近日还有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王正敏被弟子举报学术造假的新闻见诸报端。检索一下媒体报道,这类事涉院士的新闻,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目录。
其实,这都不算最“火爆”的,更让人震惊的是,两个月前的9月10日,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在受审的法庭上自述,自己索贿2300万元用于“运作”中科院院士,结果是这位包养着女星的铁道部红人,离当选居然只差了一票,这着实太令人惊讶了!必须得承认,院士制度的缺陷,大大降低了公众对院士这一最高学术荣誉的评价标准。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要“实行院士退休制度和退出制度”,寥寥数语,释放的是启动院士制度改革的重要信息。如能对院士制度进行大修,无疑将重建公众对这一制度的信任。
据媒体分析,目前在影响院士评选的诸多因素中,有三种因素最为直接:一是由于院士“身价”不断上涨,科学家群体追逐院士荣誉的冲击强烈,二是推荐和评选程序不完美,留下了很多“运作”空间,三是行政权力不当的过多的介入。这些因素的影响,并非科学界所独有,有些领域表现得可能比院士评选更为严重,但区别在于,同样的问题,表现在社会生活一般领域,和表现在院士评选中,性质决然不同,社会影响也不在一个层面上——在一般领域能容忍的问题,在院士评选中则不能容忍。
公众对院士制度质疑渐多的深层原因在于,院士评选中的问题,反映的是社会最高知识精英层的问题,和社会生活一般领域的问题具有质的不同,理当零容忍。两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科学研究机构,其成员的遴选竟然如此经不起审视,这不光影响到公众对院士制度的信任,还可能影响到外界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我们的制度设计能力、社会组织能力,以及科学精英层的道德水准,都有可能被质疑。宏观的制度自信当然要有,但如果微观制度的运行漏洞百出,让贪官兼学术造假者仅差一票险些入选院士,无疑将削弱我们自信的根基。解决全社会的所有积弊非一日之功,但解决好院士制度这个顶层的局部的问题,是能做到也应该做到的。
如此严肃的荣誉制度,应该成为微观制度运行的社会示范,经得起科学共同体的审视和公众的质疑。否则,丑闻不断爆出,公众当然会说,看啊,顶尖的科学荣誉也能靠学术造假来换,也能靠权力攻关搞定,“上边”都这样,“下边”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什么正事儿?院士评选丑闻对社会信任的破坏,类似某种源头污染,不但从总体上降低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评价,更降低了公众对社会精英层的信任和信心。“烟草院士”已成了公众戏弄嘲讽的对象,正能说明这一问题。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制度”也好,“实行院士退休制度和退出制度”也好,终将使院士荣誉回归到科学的本义。应该承认,绝大部分院士都是当之无愧的科学精英,当得起院士这个崇高的科学荣誉,但也不可否认,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氛围,正在腐蚀着不少科学家的科学精神。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几百万年薪高价争聘院士壮门面,动不动就给副省级待遇,把院士当口红乱涂乱抹,无限抬高院士身价,把院士头衔炒成巨大泡沫,这是一种学术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新变种,如不尽快改良学术环境和社会土壤,将加大院士制度改革的难度,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