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解决择校热等问题,海南省采取了指标到校、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等方式,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
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均衡发展为主
商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海南省申报的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开展教师资格考试及定期注册工作等6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正式获国家相关方面批准。这6个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主要以均衡发展为主,如实施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2012年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人口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享受与城镇孩子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同时,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探索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和方法为目的,形成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提高的长效机制。
让相对薄弱的初中学生也能上好学校
近年来,因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重点校、重点班普遍存在,择校热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为促进教育均衡,海南省加大了对教育薄弱学校的投入,努力创建规范化学校。同时,通过省直属中学指标到市县,市县重点中学指标到校的方式,促进义务教育初中学校的发展,让相对薄弱的初中学生也能上好学校。
所谓的“指标到校生”原则上不分配至市县(单位)重点高中学校的初中部,而是安排一定比例的指标用于奖励办学进步显著的初中学校。同时,为了防止一些学生转学占用“指标到校生”名额,学校所录取的“指标到校生”必须是在学校初中阶段读满3年,参加全省统一考试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此举大大增加了教育相对薄弱学校老师、学生的信心,起到一定的教育均衡作用。据了解,2009年海南省开始实行“指标到校”,当时指标到校生比例为20%,2010年,“指标到校生”提高到30%。
230所中小学通过规范化评估验收
为了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均衡,解决择校热的问题,海南省从2008年开始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通过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投入与拉动,促进城乡学校发展。
据统计,海南省2年来已有230多所中小学校通过规范化学校评估验收。海口、文昌、琼海等市县的20多所学校通过省级规范化学校评估验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