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想争取“省一级”或“示范性高中”,殊为不易。但这两项评估之后将交给社会组织,令到公众担心“第三方”的公平、权威。(资料图片)
从今往后,“省一级”、“示范性高中”牌匾的含金量有多高?
去年,广州市的义务教育学校“省一级”牌匾悄悄摘掉了,目前就只剩下幼儿园和高中有“省一级”。不过,18日广东省教育厅的一纸文件,让人们对今后“省一级”、“示范性高中”的招牌开始打问号,担心会是“流嘢”。原因是今后这两项评估都将交给社会组织及市场中介组织。
义务教育摘“金字招牌”
一直以来,家长在择校时,对“省一级”、“示范性高中”这两块牌子看得很重,学校自身也很珍惜这两块金字招牌。它们就像酒店的星级指数一样,是拿来充门面的。不过,去年,在一阵取缔“择校热”的风潮中,小学和初中的“省一级”牌匾被悄然卸下。
其实, 2006年起,广州市就不再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评估等级。2007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颁布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办法,取消“省一级”、“市一级”的等级评定,代之以“规范化学校”。该办法要求,2010年要100%取消等级制。
今年出台的《广东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六项规定(征求意见稿)》也将“义务教育学校门口不再悬挂等级学校牌匾,不得进行等级学校宣传”列入其中。
之所以取缔这些金字招牌,是不想给“择校热”以明确指示,意在“降火”。所以,今后小孩上小学,如果家长想择校,就只能循着心目中固有的老字号去找了。
为“金牌”评估曾兴师动众
至于幼儿园和高中的金字招牌,由于其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保留并不违法。但想争取“省一级”或“示范性高中”,其实也不易。
这个学期,有好几个省一级幼儿园将迎来复评,对幼儿园的硬件、软件都有全新要求,不少幼儿园利用暑假大兴土木进行整改,为的就是能保住“省一级”的牌匾。这不仅跟幼儿园的荣誉挂钩,也跟其收费标准相联系。
对于“示范性高中”的评比,还记得十几年前广州那场“撤公办初中做大高中”的风潮,当时学校就是冲着这个招牌去的。这个代价是否值得,至今还有争议,所以千万别小看这些评估,分分钟会搅乱整个教育环境。
不过,这些校门口挂的这些牌匾,其实还是蛮靠谱的,至少经过了历史和群众的考验,能给家长带来一份安全感。
公众质疑“第三方”公平权威
然而,近日的这纸公文,虽然具有政府“简政放权”的重要意义,但还是遭到了很多质疑。原因何在?
首先,所谓的“第三方”到底是谁的?文件中指明,今后这些评估职能将转移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组织及市场中介组织承接。通过公开报名,公平竞争和择优承接等环节,选择符合条件的承接主体。要知道,现在很多社会组织的“第三方”,其实都是在政府行政部门的管理下成立起来的,虽然行政不管了,但还是指导单位。在中国,“指导”和“管理”的意义其实并不会差太远。所以,大家担心这个“第三方”还是换汤不换药,幕后的操手还是不变。如此一来,还有交钱邀请“第三方”评估的必要吗?
其次,有没有评估的必要?有社会人士认为,既然政府都不想管了,那就没有交钱给第三方评估的必要了。因为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自在人心,何须多此一举。之前已经拿到牌照的学校就让它继续亮着“老字号”,而新兴的学校就让市场来评价就好了。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办得好,自然大家都会争着去,其收费也会根据市场需求来调节。有关部门要做的是规范办学,而非行使评估的权力。
再者,“第三方”的评估是否权威?退一步说,假如真的交给“第三方”来评估了,那么它是否能做到公平、公正?怎么防止“第三方”被金钱收买?政府把评估权交给他们了,那么监督权是否会很好执行?否则的话,评估就会引发更大的“地震”。
如果回答不了这三个疑问,那还不如跟义务教育一样,卸下金字招牌好了。
政府不能“甩手”仍得监督
有教育界人士认为,政府放权,将教育评估分离出来是好事,但目前尚缺乏具有足够公信力及独立性的社会组织,所以当务之急是培养有公信力的社会组织。
有公信力的社会组织必须脱离政府而运作,如果政府部门欲退还留,那么,第三方机构就难获得自由的生长空间。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包括学校信息公开、评估机构的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开所有办学信息,这既可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也可通过信息公开,遏制第三方评估的权钱交易。
但是,政府也不能在评估这件事上当“甩手掌柜”,要加强监督,完善问责,包括行政问责和司法问责,尤其是司法问责,对于评估中存在的权钱交易行为,不能由教育部门主导调查,而应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处理,将评估纳入法治轨道。(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