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_高教-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

首页 > 

高教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教育(图)

邱勇 1964年出生,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系,1994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工作。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年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3月任清华大学校长。长期致力于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研究重点包括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电子学基础理论、有机发光显示材料和器件。发表SCI论文29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530余项。

工程推动社会进步,工程教育增进人类福祉

工程的历史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史。工程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伟大创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类文明的存续与繁荣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工程也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伟大实践,工程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为文明的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无论是埃及金字塔、古希腊帕提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印第安人神庙、柬埔寨吴哥窟、印度泰姬陵等古代建筑奇迹,还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都江堰、郑国渠等重大工程,都因为造福人类社会发展而被载入人类文明史册。

工程师是工程技术创新的核心力量。著名的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曾说“A Scientist discovers that which exists, an Engineer creates that which never was。(科学家发现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从未有过的世界。)”工程师以无与伦比的创造力,设计和完成了各种卓越工程,解决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项伟大的工程往往不仅影响人类生活,甚至影响到人类历史进程。

地球上的工程都是人类建造的。工程教育承担着培养工程人才的使命。历史上,学校形态的工程教育开始于18世纪初。1702年德国在弗莱贝格成立了采矿与冶金学院,1747年法国建立了路桥学校。1794年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的建立,开创了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结合的理工学院模式。虽然路径不同,大部分工业化国家都在19世纪末建立起了工程教育体系。1889年技术教育法案颁布后,英国大学从传统的文理为主的教育扩展到工程技术教育。19世纪德国的很多工业学校升格为工科大学。1826年俄罗斯成立莫斯科技工学校,逐渐形成了生产技术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工程师培养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在起步阶段深受法国和英国的影响,1819年建立的西点军校、1823年创立的伦斯勒理工学院和1828年设立的俄亥俄州机械学院是美国的第一批技术学院。二战前美国基本形成了本国特色的工程教育体系。工程教育的发展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专业化的工程技术人才,显著促进了各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古代的工程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师徒相授的传统。中国近代工程教育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西学东渐”为中国带来了近代工程学知识与工程技术,促进了包括工业专门学校在内的各种西式学堂的兴建。晚清留美幼童中产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程师。1912年,中国共有专门学校111所,其中工业专门学校10所。第一批近代工程师和西式学堂培养的工程人才在推进中国工程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49年之后,中国工程教育快速发展,逐步建立了完备的工程教育体系,教育层次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教育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的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南水北调工程成效显著,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投入运行,C919大型客机圆满首飞,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高速列车领跑世界速度,首艘国产航母顺利海试。一系列的重大工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可靠支撑。

截至2017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总规模达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7%。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工程教育大国,工科学生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超过30%。中国工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拥有4200多万人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中国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资源。”

清华大学长期致力于卓越工程教育。一所好的学校往往因为她拥有的大师和培养的优秀人才而受到世人的尊敬。清华大学在工程领域拥有一批学术大师,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工程科技人才。

清华的工程教育历史悠久。1909年至1929年,清华赴美留学的1290人中,有404人学习工程,建筑学家梁思成、化工专家侯德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932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工学院,设立了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三个系,由施嘉炀、庄前鼎、顾毓琇三位麻省理工学院(MIT)毕业生分别担任系主任。20世纪五十年代,清华大学转变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创办了一批新技术专业,倡导“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创“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从设计密云水库到研制出中国首台数控机床,从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到建成屏蔽试验原子反应堆,清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工程科技人才,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清华逐步完成了由多科性工业大学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清华的工科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取得5兆瓦低温核供热试验堆、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辐射成像检测技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大跨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新技术、大型结构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试验系统研制及应用、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成果。重大工程技术成果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工科水平,但我们更看重一大批年轻人在参与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培养。

工程教育面临新的转折,机遇与挑战并存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迅速变化的世界为工程与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更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工程的未来,我们更需要思考工程教育的未来,因为这关乎人类的未来。

当前,工程教育存在弱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工程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着以理科教育的方式培养工程师的现象。工科教师工程背景缺乏,工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高,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不够等问题广泛存在。此外,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工程师的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更新,然而由于成本和机会等原因,很多工程师难以得到充分的继续教育,工程师的终身学习面临巨大挑战。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程师的经济收入与商业、管理、法律等职业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工程师这一职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持续减弱。优秀青年对工科专业的兴趣降低甚至出现“逃离工科”的现象。这些问题不是一所学校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我们全体工程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当前,工程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全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创新型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工程科技领域十分突出的问题。同时,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复杂的现代工程经常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解决方案,这对工程师的专业技能、胜任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工程教育资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以工程支撑可持续发展,但是大量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人力资源严重匮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0年的报告中指出,“在发达国家,每万人中有20-50个科学家和工程师;而发展中国家平均每万人中仅有5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科院校数量相对较少,工程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师资、课程、实验设施极度匮乏。工程教育资源越缺乏,越是难以培养出充足、合格的工程师,通过工程科技来推动发展的目标就愈加难以实现。

工程教育还存在其他许多问题,比如,在工程职业中女性参与机会较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工程领域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学习工科和从事工程职业的女性比例远远低于其所占人口比例。

为了面对这些挑战,国际工程教育界一直在思考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麻省理工学院在2017年8月启动了“新工程教育转型”(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计划,面向未来新机器和新工程体系,开设以项目为中心的跨学科专业,强调学生思维方式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对工程教育的变革发展,2017年全球工学院院长理事会(GEDC)强调工程教育的适应性、多样性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截至2017年,美国有40多所大学开展了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新战略——大挑战学者计划(Grand Challenge Scholar Program),提出了“延续地球上的生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可持续、安全、健康和快乐”的愿景,致力于培养学生跨文化、跨学科的创新能力。2016年6月6日,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共同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教育中心,该中心旨在打造一个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智库型的研究咨询中心和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推动建立以平等、包容、发展、共赢为基础的全球工程教育共同体。

为了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应对工程和工程教育的挑战,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国际工程教育论坛,邀请全球工程教育界和产业界的重量级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谋划工程教育的未来。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教育的声音一定会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响亮,工程教育发展的目标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晰,我们致力于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行动方案一定会变得更加协调一致。

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要服务于构建人类更美好的家园

工程之本,唯在得人。高质量的工程教育是提升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的历史是一部分化史,更是一部融合史。工科不同学科之间、工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工程教育与产业界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工程教育正在向跨学科交叉、跨领域、跨国家、跨文化合作转变。未来的工程教育要超越“工程”本身。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工程人才。未来的工程教育要着力推动工程知识、工程技术、工程人才的交流,推动社会各界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交流。

工程教育要更加强化责任意识的教育。现代工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工程师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随着工程科技和工程应用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网络安全、生物工程等问题日益突出,工程活动越来越密切地关系到各种伦理、道德和价值问题。工程师不应该仅仅关注技术,还应该学会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我们要培养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有高尚道德的工程师,有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工程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学应当强化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在启发学生认识到工程能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工程教育要更加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工程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运用,而是复杂而综合的实践过程。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工程对创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工程师不仅要具备纵观全局的能力,能够与不同学科的人并肩合作,更需要具备哲学思维、人文知识和企业家精神,能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要完善促进学科交叉的体制机制,构建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具有创新性的学科交叉培养项目,努力培育工程科技领域的创新人才。大学要在工程教育中加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教育,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创新能力。2014年,清华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成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通过设立“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三个交叉方向来培养全球科技创新人才。2015年,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在西雅图联合创立全球创新学院,突出强调三个“I”:International,国际合作办学;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交叉;Integration,跨界融合。2018年4月,清华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在米兰合作建设的中意设计创新基地正式启用,该项目旨在促进教育、科研、文化和产业的融合,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创新中心。

工程教育要更加强化交流合作。工程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工程和工程师的重要作用远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理解。国际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应该加强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充分交换意见,强化产学共同体建设。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递工程的信息和价值,促进工程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全面提升工程和工程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凝聚更多的国际共识和社会共识,用工程的无穷魅力激励年轻人,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工程事业。要促进不同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工程教育上的交流合作,努力消除工程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未来的工程教育将呈现出“工程+”的模式,这种模式将突出工程+责任、工程+创新、工程+交流。

工程创造了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工程教育决定了我们未来的世界。我们要以胸怀世界的豪情、眺望未来的视野、关怀人类的情怀,推动工程教育创新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培养卓越的工程科技人才,共同构筑人类更美好的家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中国外逃贪官青睐澳洲 北京向澳追讨赃...
      据澳洲日报报道,收缴贪官的海外资产将成为中国反腐新目标。据估计,自2010年以来,中国官场约有3.6万亿美元(合3.87万亿澳元)流向海外,中国政府正在其他国家政府的协助下开展全球追讨活动,澳洲也成为主要目标之一。新一任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自上任以来就狠抓反腐,其反腐行动的持续时间之长,对知名度较高的...
    • 留学 东北雪一直下:哈尔滨40小时不停 吉...
      11月18日,哈尔滨发布暴雪红色预警,全城动员清冰雪。一对母子在自家商铺门前清扫积雪。 18日,东北多地大雪持续。辽宁迎来立冬后首场较强降雪,多条高速公路封闭;哈尔滨市交通主干道积雪结冰情况严重;吉林省因多日降雪累计发生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4人,受伤7人。辽宁:京哈高速部分路段封闭从18日早间开始...
    • 留学 清华毕业生纽约卖肉夹馍走红 系华尔街...
      据美国华文媒体报道,“肉夹馍”这个中国陕北的民间小吃在美国东海岸特别是在纽约悄然走红。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也是华尔街的精算师王瑞打造的“秦哥”肉夹馍着实火了一把。“肉夹馍”这个中国式的汉堡看来在美国要掀起一场新的美食潮,相信不久...
    • 留学 澳洲华人女教师遭学生种族歧视 被骂“...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在维州一所中学任教的华人小梁(化名)老师,从今年6月起频频遭到班上一位7年级女生取笑长相和口音,还有种种不堪入耳的言语如“Asian Bitch”(亚洲婊子)、“最大的垃圾”等,让小梁老师倍感抑郁,感到莫大的困扰。但到目前为止,校方...
    • 留学 各地“最严校规”引来大学新生密集吐槽
      近来,大一新生抱怨“校规太严”的呼声不断,各地争曝“最严校规”已成网络一大盛景。学校如何更科学地实施管理,成为一道急需探讨的课题。“早点名跑操,晚集体自习,风雨无阻,强制执行,这是大学,还是中学?”“规定中午查寝,...
    • 留学 加拿大调查儿童色情案348人被捕
      加拿大警方周四(14日)透露,在对儿童色情犯罪为期3年的调查过程中,共有348人被捕,将近400名儿童得到解救。在调查中比较重要的案件是一个在多伦多的公司被指出售有裸体儿童的DVD和网络视频。这家自称为Azov Films的公司以“自然主义者”的名义销售视频,并且说他们的录...
    • 留学 英国留学政策及费用向“亲民化”发展简...
      不过,英国留学也一直被冠以“贵族化”的留学,高昂的学费也让很多工薪家庭望而止步。但是近期的国际金融货币市场,英镑兑换人民币正在经历一场大规模的动荡,英镑刷新低点至两年新低。英镑的贬值,人民币的升值,对心仪英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留学专家表示,英国留学正在打破&ldqu...
    • 留学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去世 享...
      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17日去世,享年94岁。 她的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宣布,多丽丝·莱辛于周日凌晨平静地离世。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她的家属并未透露她去世的原因。多丽丝·莱辛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
    • 留学 日副教授想升职走歪路 伪造中国留学生...
      驻日本特约记者 江颐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11月12日消息,象牙塔里也有污秽的角落。日本爱知县警方最近就破获了一起副教授伪造中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的违法案件,该副教授企图通过此举获得大学教授职位的案件。涉案的不仅有当时正在大学中从事研究工作的副教授,还牵涉到两名中国留学生。据悉,这位日本副教授最终被解聘,...
    • 留学 中国女婿或成英内阁最富大臣 倡效仿中...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妻子为中国西安人,父亲为海军上将的英国卫生大臣亨特有望近日内成为英国内阁最富有大臣。他的个人财富接近两千二百万英镑。47岁的亨特是卡梅伦首相政府的重要大臣。亨特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担任文化大臣,在成功举办伦敦奥运会后,接掌任务更为艰巨、权力更大的卫生大臣。亨特与...
    • 留学 波音737客机在俄罗斯喀山降落时爆炸...
      俄罗斯紧急事务部(Emergencies Ministry)说,一架波音737客机星期天在俄罗斯喀山降落时爆炸,机上乘客及机组人员共50人全部遇难。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紧急事务部发言人称,一架从莫斯科起飞的波音737客机降落喀山机场时,试图二次着陆,但在飞机接触跑道时发生爆炸,机上44名乘客和6名...
    • 留学 菲律宾台风死亡人数逾万 灾区面临传染...
      天主教救灾服务主管库里(Joseph Curry)说,灾民迫切需要援助,重建家园。(NBC图) 菲律宾官方宣布台风“海燕”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一万,灾民急切盼望救济并在废墟中寻找食品的时候,灾区星期一又面临传染病新危机。据国家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人口20万的塔...
    • 留学 中国留学生就业成了国际问题 英澳帮中...
      日前,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商务处携手蒙纳士大学、阿德雷德大学、悉尼大学等15所澳大利亚名校职业规划老师拜访国内一教育科技集团,共同探讨“澳大利亚教育与职业发展”、“海归就业与人才培养”等热点留学话题。数据显示,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近80万人,接近前30...
    • 留学 中国赴美国留学生成美国高校最大“奶牛...
      图为中国学生在美驻华大使馆前等待面签 今天美国媒体纷纷转发一篇美联社的稿件。该报道引用国际教育协会数据,称中国留学生已占到美国高等院校海外留学生总量的近1/3,达23.5万。这些中国留学生为美国带来了大量的收入,成了名符其实的高校“现金奶牛”。据统计排在中国后面的赴美留学大国...
    • 留学 西班牙要求大学生必须通过英语考试引争...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1月10日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要求在校大学生必须通过英语的B2水平测试,否则将不颁发学位证书,专家呼吁改善学校学习状况。据悉,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要求学生如果想获得学位证书,仅仅通过专业考试是不够的,他们必须通过英语的B2水平测试(被语言学校承认的第一英语证书)。这是...
    • 留学 澳洲移民潜在失业率达20% 服务机构...
      据《澳洲日报》报道,新研究显示,如果新来乍到的技术移民能够马上获得关于澳洲就业市场谈判之道和职场文化的培训和辅导,那么他们在自己所选定的领域中求职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新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毕业于创新课程的技术移民都找到了工作,70%以上都是全职工作者。AMES是澳洲最大的人道主义安置和就业服务机...
    • 留学 广东官员访澳洲被控“指奸”女生 回国...
      广东一官员在澳洲访问期间因涉嫌强奸罪被当地警方逮捕,目前仍在当地法庭上争取保释回国,该事件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发中国网民持续热议。,申请变更保释条件,以便自己可以回到中国。他提出的条件包括每天向广州当地警方报到,每月返回维多利亚州一次。治安法官巴克斯表示,Song还准备了5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285...
    • 留学 高校整改欲赶走摆摊20年老奶奶 学生...
      75岁老人张素婷,在河北师大老校区做了20多年缝缝补补的活计,师大搬到新校区后又来到新校区摆摊卖鞋垫。11月6日,本报报道了河北师大校园中这位“鞋垫奶奶”的故事。“鞋垫奶奶”成了师大的名人,关于她的文章在师大学子们的QQ空间内被转发了800多次,许多...
    • 留学 菲律宾总统降低预计台风死亡人数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说,周五台风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低于最初料想的数字。阿基诺总统在接受CNN电视采访时说,最初估计的10,000人死亡数字“过高”,真实的死亡数字可能达到了2,500。联合国表示,超过1100万人受到台风灾害影响,约673,000人失去了家园。救援行动正在加紧进...
    • 留学 为圆父亲遗愿 小伙放弃国外百万年薪回...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不能让这181个孩子的“家”散了几个月前他父亲去世,留下了一手创办起来的儿童福利学校接手后他发现,父亲留下的不光是学校,还有没填上的资金缺口、亟须就医的孩子……当地民政部门:正努力协调,计划把这些孩子纳入城市居民低保范围10年前,...
    • 留学 菲律宾灾区几近失控 市长要民众自行逃...
      强风海燕重创菲律宾塔克罗班市已近一周,虽然救援物资陆续运到,但地方政府几已失控,塔市市长十三日下午力促市民逃往其他城市,找亲友收容,因为当局无法提供足够的粮食及水源,也无力执法及维持秩序。纽约时报报导,在塔克罗班市市长罗穆尔德斯要求灾民各自逃命之际,他未对打算逃离的民众提供任何协助,他说,市府几无...
    • 留学 压力大英国大学生自杀逐年增 不少为外...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英国布鲁内尔(Brunel)大学近日发生一起悲剧,一名印度裔大学生从六楼教室跳楼自杀。这是英国今年第72起大学生自杀死亡事件。近年来,英国大学里的学生自杀数量逐年走高,其中不少是外国留学生。有关专家认为经济拮据和学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几十名大学生轻身今年32岁...
    • 留学 澳洲诺奖获得者被指遭中国企业利用
      1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澳洲学者表示,他再次沦为了欺诈事件的受害者,有人利用他的名字来为某款中国保健食品背书。据SBS报道,道荷堤(Peter Doherty)教授是国际免疫学的权威,曾经在1996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也曾经获选为年度杰出澳人。他称某个中国的网站上声称他主持了一个医学机构,并且研发了...
    • 留学 媒体称真正与中国实现免签落地签的国家...
      “即使他国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或者落地签,中国边检也可能不放行”,对于这一“困扰”中国公民出境的问题,12日北京边检总站通过官方微博“北京边检”给出解释称,并非边检阻拦,需获公安部通报。真正“说走就走”的...
    • 留学 揭秘首批反贪硕士:局长亲自带 半数进...
      入学即开始实习“反贪”,不能给老师送礼从2010年秋天起,人大的“反贪硕士班”一经推出就持续吸引人们关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个班培养出的学生将来是专门“反腐”吗?什么样的人才能进这个班?他们都学什么?“这个专...
    • 留学 125所中国山寨大学曝光:2400买...
      今年7月份,国内一家教育咨询类网站相继发布了《百所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第一、第二批次,共150所院校,之后这两份榜单在网上热传,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微博也主动转发了这两份榜单,对考生、家长提出警示。在这150所院校中,位于上海的虚假大学有:上海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工业科技学院、上海工业科技大学、上海财...
    • 留学 税太高 今年放弃美国国籍和绿卡的人破...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年放弃美国国籍的纳税人数量创造历史纪录,比创造之前纪录的2011年的人数增加了至少33%。美国财政部发表了于今年第三季度里放弃美国国籍或绿卡的的560个人名。根据税务律师Andrew Mitchel的跟踪数据,今年目前为止,已有2369人放弃美国国籍或绿卡。而这个人数在2011...
    • 留学 中国留学生交往难:因美国学生不热络?
      中国学生冼生生(Xian Shengsheng,音译)希望结交更多的美国朋友。事实上,对冼生生来说,在美国生活快一年,能结交一个美国朋友都是很好的事情。据《岱伯洛谷学院问询报》(Diablo Valley College Inquirer)报道,冼生生说,结交美国朋友很难,因为我们在课堂上能说几句...
    • 留学 伦敦超7成大学生无理想宿舍 中国学生...
      据英国《华商报》记者获悉,四分之三的在伦敦就读的大学生不能租到满意的学生宿舍,随着留学生人数明后年的进一步上升,伦敦学生宿舍短缺现象将持续紧张。根据英国的教育传统,大学本科和硕士一年级的学生大多能被安排到各大学的学生宿舍,其他学生则自己寻租房。运气好的,可以租到理想的宿舍,大多数人只得在市场上寻找...
    • 留学 澳洲移民潜在失业率达20%
      据《澳洲日报》报道,新研究显示,如果新来乍到的技术移民能够马上获得关于澳洲就业市场谈判之道和职场文化的培训和辅导,那么他们在自己所选定的领域中求职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提高。新研究显示,绝大多数毕业于创新课程的技术移民都找到了工作,70%以上都是全职工作者。AMES是澳洲最大的人道主义安置和就业服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