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后一批“90后”开始陆续步入大学校园。对于学生家长们而言,既不想让孩子养成铺张浪费的消费习惯,也不想让孩子在学校的生活过得寒酸、不体面。每月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成为令很多家长犯愁的问题。
有媒体对北京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发现近三成在京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超过1600元。很多大学生表示,社交方面的开支仅次于吃饭穿衣,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靠网贷缓解燃眉之急。
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消费观念,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50后”“60后”“70后”“80后”的大学生。就大学生生活消费而言,虽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地域、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这种对比并不具备太强的可比性,但是从这个视角,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社会大环境的快速变迁。
“50后”大学生:一天4角伙食费,要向全村借钱
“我们当时上大学,虽然不交学费,但是伙食费还是要交的,每人一天4角钱,一个月就是12块。”出生在1950年的张来成,是72级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说,对班里很多农村孩子来说,每月12元可是个大数目,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助学金或者是打工挣钱的机会,很多同学都是向全村人借钱才能上完大学。就算是城里的孩子,压力也不小,当时城里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差不多也只有三四十元。
张来成表示,当时读大学不是通过高考,而是通过推荐,也就是现在说的工农兵学员。比起一般同学,他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作为解放军学员,自己轻松很多,不但不需要向家里索要生活费,部队每天还补助他5角钱,交了伙食费,还有剩余。
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北京大学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他回忆,“剩下的钱大多都被用来接济家庭条件差的同学或者寄回家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2岁了,绝大多数同学都比我小,只有十七八岁,农村来的也比较多,他们不像城里来的孩子,家里基本上没什么固定收入。”
张来成记得,当时大学生上学花钱的地方也不多,基本上就是吃穿或者书本和学习资料。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都比较贫乏,没有今天那么多的灯红酒绿和社交活动,同学之间交往的娱乐活动最多是读书会、朗诵会、露天电影、集体运动之类的,当时基本不需要什么社交费用,不像今天的孩子们可以唱KTV,可以上网吧等。
“换句话说,相比现在,我们当时就是‘恩格尔系数’比较高,还处在解决温饱的阶段,其次才是解决精神需求。”他感觉,当时同学们对物质的需求普遍也不是很强烈,也没有什么攀比之风,大家吃的、用的、穿的都差不多。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或者高干子弟只是极少数人,大学里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比较多。
“60后”大学生:有了零花钱,多了爱美之心
出生在1964年的李琳,1982年被重庆的渝州大学录取,渝州大学后来被并入重庆工商大学。
“当时学校饭餐比市价便宜很多,一份素菜5分钱,一份肉菜2交钱,量又很大,大多数学生一天的伙食费都不会超过1块钱。”李琳记得,当时一般城市家庭,如果是双职工,一个月总收入也就100多元。
北京广播学院1986级某班的入学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李琳清楚地记得,在同学当中,自己的家庭条件算很好的。除了伙食费,每星期回家,母亲会给她5元零花钱,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这么多。
“大家的零花钱,最多的还是花在买书上。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没几年,当时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真的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李琳感慨,当时大学的录取率比现在低很多,大家都很珍惜读大学的机会,但是书籍的价格也很便宜,很多经典名著都不到1元钱,不像现在买一本书动辄几十或者上百。
生活费除了花在伙食上,李琳也表示,同学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开始增强。“换季的时候,女同学的爱美之心也会显现,忍不住给自己买几件漂亮衣服。放假的时候,大家会约着去看场电影,女同学还会花钱去拍艺术照。对一些‘奢侈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强,当时我一学期的奖学金有100元,我攒了两个学期,自己买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同学们都羡慕死了。”
“80年代的经济条件虽然比之前好了很多,但是毕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同学的家庭条件还是比较困难,大多数同学的家庭都同时要负担几个孩子的生活费。有的同学来自农村,收入更低。有的虽然来自城市,但家里也只有一个人上班,收入也不多。”李琳回忆,1986年毕业时,自己进入一家国家级媒体工作,刚开始一个月的工资只有80多元,才体会到挣钱的不容易。
“70后”大学生:BP机必须有,去旅游是最大梦想
“手里拿着大哥大,腰里挂着BP机。大哥大要上万元,学生党买不起,还是先花千把块买个BP机吧。”1977年出生的郑蕾,1995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从西安来到北京。
郑蕾回忆,刚开始读大学的时候,用BP机的人还很少,到毕业时,基本上就是学生们的必备品了,就像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她记得,一台BP机的消费可不低,贵的要上千,便宜的也要几百,再加上一两百的入网费,每年六七百的服务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1996年入读北京电影学院的赵薇,和同学老师的毕业照(图片来自网络)
“且不说调查的准确性,如果现在北京三成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1600元的话,我觉得真的不高,说不定还算节俭的。一位亲戚的孩子在二线城市上大学,每个月都要1500元,据说还处于中等水平。”郑蕾表示,自己当年一个月生活费也要大概五百左右,应该在同学中也是属于中等的。
她表示,“也有同学是啃了四年馒头咸菜过来的,但毕竟是极少数。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就花的少一点,家庭条件好的就多一点,我觉得都很正常。”
她感觉,虽然都是读的相同的学校,但当时有些同学家里做生意,早就是所谓的万元户,同学之间也开始形成了不同的圈子,与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无关系。
郑蕾回忆,大学的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那时候没有淘宝,女孩子还是喜欢结伴去服装批发市场淘货;网络游戏也没那么普及,更加没有现在一呼即来的外卖服务。”
她表示,当时大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喜欢宅在宿舍里,大家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去玩,去各大校园转转,联络一下感情,或者体育场看场球,话剧院看场话剧。她的很多生活费也花在了这些地方。
“当然最向往的还是假期去旅游,上大学了,终于有了一点自由,不用爸妈带着出去了。”她表示,当时出国游还是比较少,假期游学什么的也还没有流行。
“80后”大学生:手机和电脑成为上学标配
“我的状况比较差,可能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也不具有代表性。”1983年出生的武媛媛,2003年入读山西大学。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差,她申请了每年6000年的国家助学贷款,交完学费,还剩3000多。学校一个月有90元的餐补,再加每月一两百的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的收入,基本上不需要向家里要钱。
“80后”大学生身穿学士服(图片来自网络)
她表示,算下来,她每月平均可以有400多的生活费,但自己比较节省,根本花不了那么多,大部分都省了下来。基本上三餐都在食堂吃,挑便宜且比较管饱的东西吃,一个月偶尔奢侈一两次,在二楼餐厅点个小炒,算是改善生活。和同学出去聚餐,最奢侈的也就是30多元一位的自助,基本上每次都要吃到撑,一个学期最多一两次。
至于“85后”大学生才比较普及的上学标配——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她到了大二才从自己攒的零花钱里省出来200元,买了一部二手的蓝屏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当时同学们基本上已经用上了现在看来比较简陋的低端智能机,但当时都是大家眼里的高级货。
“感觉当时大家的生活消费差距还是比较大,一个月四、五百或者六、七百应该是平均水平,但有的人比较有钱,买一台进口的CD播放机就要2000多元,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要上万。”她表示,大家当时的消费来院基本上还是来自家里,出去外面打工或者勤工俭学的机会并不多。那时,基本上学生用信用卡的也很少,也没有各种校园贷或者网贷平台,大多数人消费都还比较理性。
对于媒体报道的大学生每月1600元的生活费,武媛媛也能理性看待。她认为,一方面,这几年各方面的物价上涨很快;另一方面,“90后”的大学生面对的诱惑确实比她10年前上大学时多很多,消费需求更强烈。
在她看来,“如果是对自己有益的投资,而不是盲目用在胡吃海喝或者攀比上,1600元,甚至更多,只要是能力范围内的,都可以接受。因为现实证明,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