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闭环”_高教-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华东理工大学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闭环”

首页 > 

高教

 > 华东理工大学打造形势...

华东理工大学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闭环”

华东理工大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从课程理念、授课队伍、教学模式三方面创新探索

打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闭环”

“回顾过去的一百年,在国家危难之时,青年有牺牲、有担当;在国家建设之中,青年有抱负、有奉献;在国家改革之际,青年有胆识、有智慧……你们的历史使命与担当又是什么?要做于国有用之人,于家有用之人。”

5月4日晚,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给800多名师生上了一堂以“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担当”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课,精彩生动的内容不时引发热烈掌声。

此前一天,华东理工大学精心建设的形势与政策在线开放课程在“爱课程网”正式上线。

校党委书记带头上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组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课程改进一体化,这些都是本学期华东理工大学正在进行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改革的关键要素。

从内容到形式,革命性改革创示范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理论教育“4+1”核心课程中的“1”。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的形势与政策,对其健康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尺讲台虽小,但立德树人责任重大。如何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华东理工大学的做法是:建设学生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学期,华东理工大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革命性改革,经过系统设计,从课程理念、授课队伍、教学模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力求打造全国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标准。

在内容上,新改版的形势与政策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通过专题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目前,该校已设计100多个专题。

强大的授课队伍,是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有力保障。5月4日晚,杜慧芳书记带头给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就是此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原有的学工系统教师,校领导,部处负责人,学院书记、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师、专业教授等,都将参与课程建设,同时企业领导、校友也将应邀走进课堂。

有效的教学,才能引导学生真听、真信、真用。在教学模式上,华东理工大学大胆尝试闭环式教学——形成“课程组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课程改进”的一体化教学。

改革率先在线上进行。华东理工大学邀请10名校内外专家主讲的形势与政策课在线开放课程,从5月3日起,陆续登陆“爱课程网”。

这10个专题,由主讲教师结合自身专业领域,选择相应专题设计授课内容,既有聚焦经济建设的“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有围绕生态文明展开的“能源革命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还有关注社会建设的“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等等。主讲教师阵容堪称“豪华”,既有主讲导论的校领导,也有学术造诣深厚的学院院长,还有科研领域的佼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

从提问到解答,“自信”在课堂升温

好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如沐春风。华东理工大学此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正是瞄准了“春风化雨”的目标:问,来自学生的课前预习;答,则融于老师的授课内容里。

“我们的文化自信体现在哪些方面?”“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这一问一答,出现在华东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在线开放课程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卢杨老师主讲的“建设文化强国,承载责任担当”专题。问题由课程助教戴国印组织学生预习时收集,在授课过程中,卢杨对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一一回应解答。

“互联网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是‘互联网+’在教育和文化传播中的新体现。”在线听了卢杨老师的课后,法学131班学生张旭东立即学以致用。在他眼里,“互联网”不再仅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并且整个上课过程,他都“陶醉在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中”。

从课程组织到预习并提出问题,从课堂教学到学生反馈,卢杨老师这堂视频公开课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华东理工大学设计形势与政策示范性课程的总体思路:主讲内容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开;采取“1+1”授课模式,即1位教师进行专题授课,1名辅导员作为课程助教全程参与;重点突出课前预习,主讲教授提供预习材料,课程助教组织学生预习并收集问题,主讲教授课堂回应并改进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注重互动,在课程助教的配合下,主讲教授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在课堂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

从漫灌到滴灌,全面实施教学改革

按照计划,华东理工大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学校从四个方面发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突出集体备课。成立教研组,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备课,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及学生工作队伍进行搭配,共同制订教学大纲,提供预习资料,设计统一教案,制作统一课件,校领导、各院系书记和院长均纳入到相应教研组,从而实现全员育人。

突出课前预习。根据学生选课情况,发送预习资料,让学生在专题学习之前了解背景知识并提出问题,课前授课教师拿出5至10分钟时间回应预习结果,学生必须参与预习才能获得这一板块的成绩,从课程设置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突出课堂互动。运用新技术,将学生课堂互动的答案即时展示出来,调动课堂互动的参与面和参与度,并回应学生互动的结果,注重在平等沟通、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

突出课后作业和复课。每节课后留出一定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反馈,通过软件提交答案,作为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选择部分学生利用华东理工大学“通海茶叙”平台进行复课,再次面对面引导学生形成“四个正确认识”和建立“四个自信”。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胡宝国表示,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突破传统边界:它不仅应是1个教师的课堂,还要成立教研组,突出集体备课;不仅是45分钟的课堂,还要有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不仅是1个学生的课堂,还要突出交流分享和课堂互动;不仅是2个学分,还要通过复课、评价、分析,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不仅是1门课的问题,还要建立课程大数据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日本校园环境差 欺凌事件超19万华人...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近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度日本全国小学、中学、高中等学校承认发生的校园欺凌件数超过19万件,创历史最高纪录。对此,在日华人家长表示十分担忧,希望日本政府和学校等有关方面加强防止应对措施。12月1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2012...
    • 留学 香港来内地招生高校从12所增至17所
      随着新一轮高考季来临,香港高校开始向内地学生伸出橄榄枝。记者昨日获悉,2014年度在内地招生的港校从12所增加到17所。据悉,2013年的高考,香港高校在内地狂揽“省级状元”达35人。香港大学2013年在内地的招生规模为250至300人,共收到入学申请12513份,最终录取...
    • 留学 国外高校争相抢夺中国生源 大打"工作...
      在日前落幕的2013中国国际教育展(北京站)上,你或许看到过这样一幕,参展的不少院校中,都有负责招生的老师在场。“不排除有特别优秀的学生现场被面试和招收的可能性。”荷兰展团的一位负责人说。参展院校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也是今年教育展的一大亮点,不仅有200所院校进行现场面试评估,...
    • 留学 可怕!美国家长因孩子成绩差 竟用药物...
      阿曼达·罗克福德和她的儿子奎恩在佐治亚州伍德斯托克。奎恩将服用一种用于稳定情绪的安定药利培酮(Risperdal)。Bryan Meltz for The New York Times佐治亚州坎顿——当低收入家庭患者说在小学学习很费劲时,迈克尔·...
    • 留学 揭秘美国42所大学校长年薪到底有多高...
      据“中央社”16日报道,《高等教育纪事报》(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16日公布报告称,美国42所私立大学校长2011年的年薪都突破百万美元,高于2010年的36所,但世界知名的哈佛大学不在其中。这份报告分析了美国550所私立大学校长201...
    • 留学 美国无良未成年父母竟逼2岁儿子吸大麻
      据英国《镜报》12月16日消息,日前,美国纽约州一对未成年父母在祖父的帮助下,给他们不到2岁的孩子强行吸食大麻,之后遭到警方拘捕。据报道,现年18岁的乔治·凯尔西(George Kelsey)与17岁的妻子杰茜卡(Jessica)是布法罗市肖托夸县人,均未成年的二人在孩子54岁的祖父...
    • 留学 哈佛遭爆炸物恐吓师生被紧急疏散 FB...
      美国哈佛大学16日四栋建筑物因受到爆炸物威胁被迫紧急疏散。当日学校发生爆炸和人员伤亡事件只是虚惊一场,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已介入调查。在防爆警察到位,警方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紧张搜索后,校方宣布警报解除,并未发现可疑的爆炸物装置。哈佛大学16日早晨9时许在官方网站发布紧急消息说,哈佛大学校警接...
    • 留学 史上最蠢哈佛学生? 他是怎么被录取的
      本周一(12月16日)有条新闻引起全国的注意,有人报告哈佛校园里有炸弹。在今年波士顿爆炸案的阴影之下警方不敢怠慢,立刻疏散校园的多座建筑,不少正在进行的课程或考试被取消。今年早先时候为了抓捕波士顿爆炸案的恐怖分子哈佛乃至整个波士顿城人民被关在屋里有一天之久。警方在忙碌了大半天之后没有发现任何炸弹的...
    • 留学 寄钱回家不容易 澳洲汇款收费全球最高
      据澳洲新快网报道,一份调查显示,从澳洲向海外寄钱的花费比在其他任何富裕国家都要高。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今年9月公布的《全球汇款价格》(Remittance Prices Worldwide)报告的调查显示,澳洲人向海外汇款200美金(221澳元),平均须支付转账金额的10%作为手续费...
    • 留学 澳洲25名华裔学生勇夺纽省高考获分科...
      据《澳洲日报》报道,今年有逾七万名学生报读纽省高考[微博],而考获分科第一的华人约有25人,不少考生的父母均有到场见证子女取得分科第一的佳绩。大部分考生对自己所得的优异成绩感到意外,亦对成为“状元”抱有信心。然而,有部分考生因事或外游未到场领奖。纽省教育厅长派高理(Adri...
    • 留学 美国2007年入学大学生近半无法如期...
      据美国媒体17日报道,最新研究调查发现,美国2007年入学的大学生,近半人数无法戴上学士帽拿到学位。其中,从同一所大学毕业的比率只有43%;同年入学的大学生,在另一所大学毕业的比率为13%。约三分之一当年进入大学的新生已经辍学。研究数字凸显美国大学面对教学效果不彰、学生毕业率偏低的挑战。联邦教育部...
    • 留学 农民“假大师”低级骗术强奸数名女大学...
      2012年4月17日,一列河北承德开往大连的火车上,22岁的女孩赵婷结识了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后者颇善于交谈,轻松地了解到了赵婷的情况并要去了QQ号。后来,这个自称王志刚的男子,说自己是“大师”,会移魂大法,能帮助消灾免祸,通过恐吓等手段,对9名年轻女孩实施强奸,其中8人...
    • 留学 英国27岁教师引诱17岁男生发生关系...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14日报道,英国17岁的男孩马修(Matthew)与其27岁的老师埃皮(Eppie Sprung Dawson)发生性关系,两人被巡警发现时赤身裸体。而几个月前,男孩的爸爸乔纳森·罗宾森(Jonathan Robinson)就向学校反映过他的担忧。埃皮引诱马修...
    • 留学 不花钱实现留学德国的两条途径解析
      德国人风格严谨,教育水平世界领先,同时又费用低廉。我们在选择出国留学的同时,肯定会考虑到留学花费的多少。能以更少的支出,获得更多地回报,自然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这一点在德国完全可以实现。德国不但对本国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对留学生也一视同仁,不收学费。少量的注册金也是本国和国际学生一样收取的,与其它留...
    • 留学 大学老师告女研究生“借钱不还”女生:...
      大包大揽为她花钱关系恶化法庭相见女生说,他想发生性关系没成才告我;法院终判女研究生归还9万多元钱款年近五旬的大学老师结识了红粉知己,在对方读研深造期间,多次为其汇钱。两人关系暧昧。但女孩完成学业后,老师认为女孩“过河拆桥”,遂到法院起诉女孩,要求其归还两年多来的&ldquo...
    • 留学 中国留学生2折贱卖200万兰博基尼 ...
      一辆兰博基尼(港译林宝坚尼)超级跑车,加上固有的种族印象,再煽动浏览者的妒嫉,便成功令互联网一片哗然。这就是温哥华分类广告网站Craigslist上一则帖子的效果。这个网站经常刊登雪地靴和宜家书架的广告,但突然出现了一辆紫色泛绿的兰博基尼蝙蝠超跑(Lamborghini Murcielago SV...
    • 留学 揭秘美国常青藤名校另类招生内幕
      藤校和招生是个永恒的话题,说了好多年也没闹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招生的。不被录取的很奇怪,为什么拒绝了我,却招了成绩比我差的人?为什么去年在我们学校招了两个,今年一个都没招?爹妈也奇怪,他们到底看什么条件?俺娃SAT好,又有领导才能,钢琴游泳打义工,该干的事一样也不少,为啥就没被录取?这个学校是怎么招...
    • 留学 美国留学:商科五大牛校读研所需费用详...
      美国商科一年硕士学费最贵的5所商学院:(1)Stanford University 51321美元/年(2)St. Louis University 49765美元/年(3)Columbia University 49728美元/年(4)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492...
    • 留学 中国留学生最爱美校:南加大第一 哥大...
      对于比较特立独行的深圳学生来说,追随大潮赴美留学未必就是一件没有创意的事。日前,2013年美国开放门户(Open Doors)报告发布,这个了解美国留学的重要窗口一时间引来深圳人的关注。记者注意到,中国留学生连续第四年成为美国的最大国际留学生群体,其中一个微妙变化是,近两年赴美本科留学开始超过硕博...
    • 留学 外国留学生在韩打工遭歧视 4成对韩国...
      据韩国《朝鲜日报》12月13日报道,在韩留学生已达8.3万人,但许多经历过“韩国打工”的留学生因打工地点克扣薪水和种族歧视而对韩国产生了反感。韩国国务总理下属的经济人文研究会2010年以1000名中国留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0%的学生回答“在...
    • 留学 加拿大矿工10年缺人15万 留学生瞄...
      未来十年,卑省矿业劳工需求超过1万人,图为卑省矿工Glen Paul。 根据矿业人力资源委员会(Mining Industry Human Resources Council)的评估,未来十年,全国矿业需要14万6000人投入新项目及填补退休矿工的空缺,其中卑省的需求超过1万人。委员会指出,矿业的强...
    • 留学 出国很迷茫 过来人忠告:需做好职业规...
      周黎青,200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因为在大学三年级荣获韩国三星企业“未来家电创意大赛中国赛区金奖”,得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三星公司。2 0 0 6年设计的“盲人短信手机T ouch Messenger”获得了全球四大设计奖项...
    • 留学 文化震荡 低龄留学归国无法和父母沟通
      在众多父母一腔热血并不惜一切代价投身于送子女出国留学大潮的同时,猛然间,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在经过多年的国外学习和生活,无论在观念还是言行上,与父母的沟通和相处越来越显困难和疏离。他们可以很干脆地回绝父母邀请一起会亲访友的要求,并理所当然地表示,别人都没有权利干涉和占有他们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也可以告...
    • 留学 诱惑力太惊人!武汉某中学禁女教师穿黑...
      天气越来越冷,女生身着黑丝袜出门已是流行趋势,不过大陆武汉却有一所中学,对女教师的衣着多所限制,甚至连御寒用的丝袜都不能穿。该校的理由是,教师这样做会让女学生群起仿效,也可能让男学生神魂颠倒,没办法专心学习。拟定这些新校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的孩子们正值青春期,思考并不成熟,假如女老师的打扮过于...
    • 留学 加拿大留学三种住宿方式费用对比
      近几年,国内出国留学市场的持续升温,加拿大留学急剧攀升。出国留学前一定要规划好各方面的花费,提前准备好留学资金。对于身处异国的留学生来说,住宿是首要解决的生活问题,那么,加拿大留学住宿所需要的花费是多少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介绍。家庭寄宿许多加拿大家庭欢迎外国学生。这种住宿方式能增进你的英语或法语能...
    • 留学 瑞士要给“全民发工资” 每人每月1....
      作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正在对金钱进行深刻反省。仅在今年,瑞士就对企业高管的工资进行了两次全民公投,导致企业高管工资被严格设定了上限,并禁止对高管发放巨额的退职金。瑞士还将进行两个公投,其中一个是限定最低工资,另一个公投提案目前争议很大,要求对所有合法居民发放基本生活费,无论是否有工作。全民...
    • 留学 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解析顶尖高校十种入学...
      随着高考报名的启动,2014年的高招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伴随着北京高考“力度和广度都前所未有”的改革,如何做出适应性调整也成了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记者专访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详解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名校2014年公开招生的十种类型及招生的各种变化,供考生参考并对考生填报志愿提...
    • 留学 美卧底警察扮作学生在学校缉毒 抓获2...
      据英国《镜报》12月15日报道,美国两名警察卧底潜入学校进行毒品搜查行动,抓获了22名涉毒学生,收获颇丰,引起社会关注。这两名卧底警察“潜伏”到加利福尼亚河畔高中,假装为16或17岁的11年级学生,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抓捕了22名吸毒学生。在 12日早晨,当这两名警察对2...
    • 留学 最新美国留学各项花费详解
      一般而言,我们把美国城市按照生活指数分为四级:第1级 指美国特大城市,如旧金山、纽约、费城、洛杉矶、波士顿、迈阿密、夏威夷、芝加哥、华盛顿首府等,其生活费为USD1,000~2,000/月,这是不包括买车、外出旅行、电话和娱乐等额外消费。第2级 指美国大城市,如匹兹堡、西雅图、拉达斯、亚特兰大、奥...
    • 留学 2013新增院士名单揭晓 5海归教授...
      在我国,院士头衔是学术界“最高荣誉”,但院士享受的很多待遇却与学术地位无关。据了解,作为院士,享受的待遇大到副部级,小到乘飞机的客舱等级、配车、住高干病房,此外还可收获身兼多职带来的出场费、会务费等隐性收入。如何剥离过高的物质利益,让院士回归学术本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