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塑大学师生的“从游”关系
大学是知识传承和演进的地方,老师是知识的传承者、推进者和守望者,他们用奉献、敬业和博学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仿效。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一方面在讲台上见证着一些名师佳师粉丝众多,另一方面在象牙塔内看到了一些师生关系紧张畸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大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本期,我们共同关注——
在大学,师生关系主要是通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而形成的,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教师是引领者,故称为导师;学生是习得者,通过跟教师习得知识和方法以及接受人格熏陶而获得发展的能力。据说,在当年的雅典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则形象地比喻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从游”关系是大学师生关系的实质。梅贻琦先生所说的“从游”关系,意味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贴近“熏陶”这个词,彼此之间疑义相析,教学相长。正是这样一种“从游”关系,教学活动才呈现出一个美妙的生命互动过程,教师展示生命的魅力,学生舒展生命的活力。怀海德认为:“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之学习,而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陶行知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
然而,近年来,大学师生间的这种“从游”关系却出现了反向“游离”的倾向:学生逃离课堂或在课堂上做起“低头族”,老师成为学生口中的“老板”,关于大学师生关系畸变的议论也见诸报端。
大学师生关系为何出现这样一种状况?究其缘由,还要从教学环境的变化说起。
首先是校园环境的变化。从理论上讲,保持宁静是大学的本质要求。在宁静的校园,教师潜心从事教学活动,学生静心吸收知识给养。然而,大学又不是孤岛,大学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扩染到大学,比如社会的变化对校园的拉扯,对老师也好,对学生也罢,都产生了强大的外引力。教师或忙于科研项目,或疲于应对各种社会活动;学生或忙于求职,或疲于应对各种竞聘或资格考试。大学师生之间的靶向一旦出现分离,亲近感就会自然趋弱。
其次是空间环境的变化。教室的空间环境对师生关系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小班型上课时,教室的空间结构形成了学生仰视教师的空间效果,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教师尽情挥洒,学生倾心领会。这种空间结构所带来的仰视效果,会让学生油然产生对教师的敬仰感。然而,为了满足扩招条件下的基本教学需要,大学的班型不断扩容,甚至有的班型超过百人。特别是在阶梯教室上课,少则百人多则数百人。在这里,教室空间变成了学生俯视教师的空间效果。这种空间效果,弱化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仰感。由于“向师性”趋向淡薄,进而也就慢慢失去了对教室这一特定空间所特有的兴趣。
此外还有技术条件的变化。教学过程是学生品读教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带给学生思想的启迪、成功的体验、自尊的满足,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和美好;如果学生为教师娴熟的公式推导、流利的背诵或深邃的思想所折服,也会油然产生对教师的敬畏感,进而转化为对知识的渴求。这样,教师在学生的欣赏中获得了愉快的教学体验,学生在对教师的欣赏中获得了愉快的学习体验。在这种相互认同的愉快体验中,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最好的学习效果。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变化,现在的许多教学活动依赖课件,教师成为课件的演示者,学生成为课件的观看者。教师囿于讲台,忙于人机对话,一定程度影响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互应,课堂的气氛时常出现稀松清冷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趋向弱化。
大学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凡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的基石。在大学里,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代表,承担着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职责。诚如德国学者包尔生教授在《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大学教师必须是良善之人,一个能够将伟大、高尚的思想灌输到学生心灵中去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对真理的强烈热爱、引以为荣的独立精神,以及能够自主摆脱傲慢虚荣的高贵谦逊的风度。”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应该通过反思大学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把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症结,重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充满融洽氛围的大学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不应成为消极的看客,而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尊师是第一学习动力,正所谓“亲其师,得其道”。在大学里,我们必须是一个自立的有才能的自我驱动者,以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重塑大学师生之间的“从游”关系,形成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生关系,达成共学共进之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