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的计划招生体制,当前的高招是以省份为单位进行,因此对广大学子来说,上大学的几率取决于本省考生的数量以及录取的名额,他们面临的主要是来自本省内的竞争。随着所在省内高考人数的变化,上大学的几率也可能随之变化。
西南省份逆势增长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1日发布的《2016年高招调查报告》(下称《报告》),高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据适龄人口统计以及在校生存量分析,未来一个阶段,高考报名人数基本探底,保持较低水平,出现一个L形状态。
报告分析,高考人数的下降,一个重要原因是学龄学生人口的下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90年达到峰值,超过2500万人,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量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从2001年至2014年,新生儿数量进入一个平稳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600万左右。
尽管过去8年来,考生总体人数呈现明显下降态势,各省份、各区域之间的表现并不尽相同。当然,由于各种原因,每个省份高考人数在单个年份内会呈现一定的浮动性。因此,放在更长的一个时间段去考量,会更容易看清楚人数变化的趋势。那么自2008年巅峰期后,各省的高考人数变化如何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除西藏和青海之外的29个省份,8年来报考人数的变化发现,相比2008年,有9个省份的报考人数增长,其中增量最大的是贵州和广东,增量均超过了10万人。相比之下,有20个省份的报考人数减少,其中湖北、福建、河北、江苏、湖南减量超过了10万人。
这其中,贵州无论是增量还是增长率都位居各省份榜首,8年来贵州报考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8年间增加了13.14万人,增速达到了54.2%,也就是说贵州8年来增长了一半多。
在贵州之后,位居第二的广东虽然今年高考人数比去年减少了2万左右,但8年来增量也达到了11.9万,增长了近两成。此外,云南、重庆和四川的增量也超过了5万人。
如果从地理分布看,大西南地区成为人数增长最集中的区域,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华南的广西、广东、海南这一大片范围均属于高考人数增长的区域,9个人数增加的省份里有7个出自这一片区。这里面有哪些原因呢?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主要是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所致,西南地区相比华东、华北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效应。京沪、江浙等地早已实现“普九”,很多学生进入到高中阶段学习,多年前这些地方高中学生就已达到峰值,这些年由于学龄生源减少,因此高考人数逐年下降。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尤其是大西南地区的山区比较多,教育发展最为滞后,“普九”工作完成得比较晚,随着高中升学率的提高,参加高考的人数逐渐增加并趋近峰值。此外,由于大西南地区的城镇化率比较低,城镇化起步较晚,出生率的下降没有江浙那么快,因此适龄高考人数也比较多。
广东缘何“独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高考人数增加的主要省份中,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是唯一一个来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省份。
对此,熊丙奇分析,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流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很多外来人口在广东安家落户。如深圳草创时期,涌进了大量的外来青年,当年落户也比较容易,这部分群体的孩子目前也逐渐进入到参加高考阶段。
其次,广东的区域经济差距很大,珠三角与粤西、粤北相差悬殊,教育资源好的主要在珠三角,而粤西粤北等地教育十分薄弱,与贵州、云南等西部落后地区没有太大差别。
此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广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够。以高等教育为例,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回忆道,上个世纪90年代,办教育比较需要花钱,“当时广东有领导就认为,‘孔雀东南飞’,只要有钱,人才就自然会来,外面大把人要来广东,还要花那么多力气去办教育干啥。这也导致了广东目前高等教育仍比较落后。”
在多种因素之下,广东的高教实力,既不如北京、上海,也不如江苏、湖北、陕西等地,近年来广东重点大学录取率一直在全国处于倒数的位置。
熊丙奇说,广东教育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明显不匹配,与广东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比较薄弱。广东的教育发展远远滞后京沪、江浙等地,加上广东本省的人口总量比较大,因此广东的情况比较复杂。
20个省份下降
相比之下,过去8年来,有20个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下降,与全国总体的趋势相吻合。如果从减少的总量看,湖北、福建、河北、江苏、湖南5个省份下降超过10万人,其中湖北减少最多,8年来减少了16.4万人。
如果从减少的比例来看,有5个省份下降幅度超过了30%,分别是上海、北京、福建、天津和湖北。此外,吉林、江苏、辽宁、河北、湖南降幅都超过了25%。从地理分布来看,下降幅度比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东北和华中。
熊丙奇说,考生人数下降的省份,主要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教育发展的程度和进度,即教育发达的京津沪及江浙、湖北等地,普及高中早的地区,适龄考生人数的峰值也出现得比较早,因此这几年下降也比较明显。
其次,人口的流动也是一大因素。比如东北等地,近年来人口流出十分明显,考生人数也会逐渐下降。此外,城镇化进程更早、计划生育执行得好的地区,如京津沪、江浙、东北等地,人口的出生率下降比较早,因此考生人数下降得比较早。
此外,人口的流出还包括生源的外流。近年来,生源外流现象继续加剧。前述《报告》指出,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出国留学(课程)人数达到了52.37万人,同比增加6.39万人,创历史新高。根据美国开放报告数据,2014~2015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超过12.4万人,较前一年增长12.7%,且首次超过同期赴美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也就是说,赴国外读本科的人数在快速增加。而这些赴国外读书的生源,主要来自京沪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熊丙奇说,部分高校众多的省份由于当地生源下降幅度比较大,如果招生计划不进行相应的区域调整,那么有可能就招不到学生或者生源质量下降。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这些名额和资源可适当向广东、河南等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较为薄弱的地区倾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