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2日,“G20与全球金融稳定”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来自法国、美国、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香港地区和大陆的20余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出席了本次论坛。
本次会议包括两场主旨演讲和四场专题演讲。校长王广谦在致辞中指出,当今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美联储货币政策备受关注、日本和欧盟负利率、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问题都对全球经济复苏提出挑战。本次研讨会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和挑战,为即将召开的G20中国峰会提供学术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全球金融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指出,今年9月将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上,全球金融稳定无疑是最重要的议题之一。本次研讨会将从四个方面展开。第一,在美联储生息预期下,各主要经济体之间应如何积极展开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避免各行其是的政策选择以及由此引起的冲突和矛盾;第二,如何继续推进2011年法国峰会首次提出的全球金融架构改革,共同创建一个有助于全球金融长期稳定和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第三,国际资本流动长期以来一直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全球金融动荡的根源之一,如何对其加强管理,特别是采取全球联合行动;第四,如何对G20政策对话机制本身进行改革和创新,提升其合法性与执行力,进而更好地提升其在全球金融稳定方面的效率和作用。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以“G20杭州峰会的议题和工作进展”为题发表了第一场主旨演讲。
朱光耀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政府对本次G20会议的原则立场以及杭州峰会的准备情况。他指出,本次会议将恢复国际金融构架改革工作组,并成立绿色金融工作组,这是中国对G20杭州峰会在议题方面的贡献。谈到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他指出,当前各国货币政策已运用到极限,但不少国家在财政政策方面还有很大运用空间。作为G20峰会轮值主席国,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G20成员间的宏观政策协调沟通,充分发挥这一全球经济政策对话平台的作用。
在第二场主旨演讲中,曾经担任中国G20协调人的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做了“如何提升G20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精彩发言。
何亚非指出,2016年G20峰会有两大主题,即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改革。何亚非围绕G20的重要性、G20面临的挑战和杭州峰会三个方面发表了看法。他认为,G20是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平等对话的唯一机制,是完善国际治理体系的重要机制,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作用。G20面临着合法性、决策和执行效率低、受地缘政治的制约等因素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成立G20秘书处,加快机构化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杭州峰会,他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创新和增长、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和重视经济发展这三个方面。
在题为“美联储升息预期下的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专题演讲中,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Stephen Roach、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一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分别做了演讲。
Stephen Roach分析了国际格局在近些年发生的变化,通过分析中国、美国、欧盟和日本在泡沫、僵尸企业以及资源扭曲方面的异同,提出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可以加快步伐,加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力度。
李一蘅梳理了历年G20峰会议题与演进,指出了G20峰会目前存在的挑战,即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货币政策理念上的差异:发达国家普遍希望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化,并实施市场化的汇率制度;新兴市场国家则不希望汇率出现较大波动。
姚余栋重点讨论了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以及全球流动性不足问题。他指出,我们正面临全球流动性不足,这对大宗商品价格、风险资产价格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海洲就锚定通胀预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目前货币政策已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危机后我们正处于流动性陷阱中,应通过G20协调各国货币政策,在需求侧和供给侧都采取改革,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困境。
在题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下一步该做什么?”的专题演讲中,东京大学经济系教授、前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Masahiro Kawai,印度尼西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原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副行长Anwar Nasution,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原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部部长助理Olin Wethington先后发言。
Kawai围绕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是否具有稳定性发表了演讲,并重点讨论了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问题。他从国际经验出发分析了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他认为,基于三元悖论,中国在短期内应该实行严格的资本管制,保证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长期中应增加资本流动以及采取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Nasution就国际金融框架改革发表演讲。他强调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性,主张应该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以便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
乔依德阐述了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的宗旨、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对IMF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他提出,应该增加新兴经济体在IMF中的投票权,扩展SDR篮子货币的范围,增强SDR的作用。
Wethington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国际金融构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G20加强机构化建设,推动G20已达成协议的有效落实。
在题为“全球金融动荡环境下的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专题演讲中,法国巴黎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原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管理司司长孙鲁军、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教授肖耿以及我校全球金融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礼卿教授相继发言。
陈兴动分析了全球资本流动失序的趋势及原因,探讨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和资本外流的原因及应对。他提出,中国应该要求企业恢复正常的结售汇状态,严格控制资本外逃。
孙鲁军讨论了引起中国资本外流的内外部因素。他认为,中国的资本外流趋势已经并将继续趋缓;为了更好地应对资本外逃,我国在政策上应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采取临时性资本管制措施,继续推进汇率改革,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和外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并有序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
肖耿探讨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指出中国可以通过稳定汇率、稳定有效投资、发行国债以及加强中美合作等措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
张礼卿指出,国际资本流动的非理性和易变性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动荡的根源之一,而美国货币政策等外在因素是导致资本大规模流入新兴市场并周期性造成动荡和危机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启动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全球行动,即不仅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加强资本流入管理,发达国家也应该进行必要的资本流出管理。他指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的全球行动应成为G20杭州峰会的重要议题。
在题为“如何更有效地发挥G20在全球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的专题演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中国财政部国际经济智库主任周强武、我校国际金融研究中心陶坤玉博士分别发表了精彩讲演。
高海红分析了G20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和集团在治理架构方面的区别,提出G20应在加强宏观政策协调、维持外汇市场稳定、管理投机性资本流动、强化全球金融安全网等核心领域强化其责任,并积极推动全球性金融合作。
魏本华探讨了区域性与全球性两个层次之间的金融安全网的合作。他提出,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份额以及投票权,重视特别提款权改革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加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区域性金融安全网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周强武主任回顾了G20在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做出的贡献,分析了G20现有机制的缺陷,并就完善G20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陶坤玉分析了G20影响减弱的原因,提出应加强金融稳定局等现有机构在维持全球金融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发挥新兴经济体在G20进程中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