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同,贵州从江县洛香镇大团村人。若非从广西学会养殖技术,这位41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和村里绝大多数无一技之长的村民一样,要么结伴外出卖苦力,要么依靠一亩三分薄田勉强度日。
但是,自从事个体养殖后,梁文同不仅对“知识改变命运”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越来越坚信,只有实用技术才能帮助像他一样的农民摆脱贫困,搭上通往现代社会的列车。
同一块鱼塘,知识让产量翻了好几番
梁文同所在的洛香镇大团村,距从江县城50公里,受群山阻隔,村民们每次坐车去县城,须两次越过省境线,先绕道广西三江县,再从广西绕回贵州。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使得这里的村民与广西的交往远超贵州。1500余人的大团村,超过八成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其中近半是就近在广西务工。
八九年前,梁文同承包了村里的十六七亩鱼塘,当时不懂什么技术,只是把鱼苗放下去,每天喂些草料,任其自生自灭。要是遇上闷热的三伏天,还经常会因缺氧导致鱼苗大面积死亡。
起初养鱼的那两年,梁文同承包的鱼塘,一年也只能产出2000多斤鱼,毛收入才不过1万多元。当时,梁文同多次想放弃养鱼,和村里人一起外出打工。
一次偶然机会,梁文同经朋友介绍,前往桂林一家专业养殖场参观。这次参观让他见识到,养鱼还有这么高的技术含量!
回到家,梁文同托人四处购买科学养鱼方面的书籍,边学边试验。当年底,梁文同发现,同样是那块鱼塘,使用新技术后,产量竟达到2万斤,是过去的10倍!
“那时,我最期待的是能学会一门科学养殖技术,但村子方圆几十公里,都没学校和机构教我们。”梁文同说,“在我们这些边远山区农村,不是每个农民都像我这样,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相关技术!”
教会农民一两门技术,比给金山银山都管用
“只要让农民学会一两种实用技术,他们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梁文同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许多村庄都有泥瓦匠、木匠和铁匠等手艺人,他们的经济收入在各自村庄都算是不错的,即便年景不好,庄稼歉收,他们凭手艺都能养活一家人。
“教会农民一两门技术,比给金山银山都管用!”梁文同说,按“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我国要实现5000万贫困人口脱贫。要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在制定扶贫措施时,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需求,尤其是他们对维持家庭发展的技能需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不小康,主要看边疆。”在云南代表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说,“目前,云南还有471万农村贫困人口。云南作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今后要紧扣特色产业、教育和科技等五方面,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精准扶贫,坚决反对被脱贫、假脱贫。”
时隔两年,再次见到记者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太和县张槐村家庭农场示范带头人徐淙祥兴奋地说:“去年我家玉米亩产达1049.9公斤、大豆亩产达317.5公斤,比一般农户高1倍,而且我还盖了1栋科技大楼,用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
“农民是种植大户,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量很大。这确实给我们的农业职业学校提出了新挑战——学校如果只在黑板上教农民种田,农民就不会买账。即使是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农民也不愿学!”徐淙祥说,现在,走在路上,有人问他科学种地;在家,有人登门来访;在田间地头,有人旁观。
要让农民走出贫困,职业教育需靠市场再近些
与公办职业学校不同,徐淙祥开办的农业科技培训学校,既无教室,也无黑板,任课老师亦无高学历。从育苗到田间管理,都是徐淙祥和农场的技术农民带着大家,在田间地头边耕作边学习。
“在这里‘毕业’的学员,虽不学高深理论,但回到家,他们都能把作物照料得很好,产量和收入也会明显增加。”徐淙祥建议,今后政府扶贫,可教农民一些学了就能用的技术。
“培养一名技工,致富一个家庭。”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国军说,过去,扶贫更注重基础设施投入、产业扶持,以及直接的经济援助。后来朱国军发现,最有效的扶贫还是通过教育改变人的素质,让农民具有“造血”机能。
我国移民搬迁中曾有过“走回头路”的教训。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潮洪说,两年前,引滦工程于桥水库南岸搬迁,政府为老百姓建了条件很好的回迁房,而且还给了不少的鱼池补偿费。“但今年等我再走访引滦工程沿线几个库区时却发现,老百姓又回来了”!老百姓说,“我们除了会养鱼、种地外,不会干别的”,“结伴出外打工,结果一年下来老板克扣工资,一分钱也没拿到”。
周潮洪问老百姓有什么要求?老百姓众口一词地说:“希望有稳定的收入!”
“我国中高职学校,尤其中职大多在县域。而县域的统筹能力有限,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高水平教师和实训基地缺乏。”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建议,国家要调整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将统筹职业学校发展的重心提升至地市级政府层面,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升至省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