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我小时候经常偷人家树上还很青的柿子,很涩,必须让它变红了,熟透了,才能吃。我的办法是用豆秸杆插在柿子中心,过不了几天,柿子就变红了。所以,伤心可以使一个人以最快的速度成熟。
如果有人告诉你:自我意识哲学就是在非我中看到自我的哲学。我爱人就是我的一个非我,我在我爱人身上看到我自己。
这个人一定不是别人,他就是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三峡大学第八届师德标兵范畅老师。一袭简单的休闲服,加上一双如今已难得一见的布鞋,朴素的范畅老师行走在办公楼的走廊里,悄无声息。
求学 勤奋做基石
有时候不是你选择了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了你。范畅老师如是说。对他而言,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也注定了他要借这方沃土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事实证明,他也的确爱上了这个行业。
今年四十四岁的范畅老师有着坎坷的人生履历。大学毕业之初,范老师被分配到一个非常偏远的乡镇高中,后来几经周折进入县城高中。这期间,他务过农、经过商、当过电视台节目兼职主持人。在参加市里的一次知识竞赛获得第一名后,他无意中发掘了自己在记忆方面的潜力,于是决定重新走上学习的道路,并顺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一头扎进书的世界。那时候一年看的书相当于以前十年看的书。他这样说。
当硕士毕业面临重新选择时,导师的一句你的思辨能力很强,而教育学再进一步就是哲学让他欣然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第一次报考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以失败告终后,他选择回到家乡河南的郑州大学进行第二年的复习。白天在学校的考研自习室学习,晚上回自己租的小平房里休息。那时已经35岁的他一方面要面对未知的学业,一方面还要兼顾妻儿,日子过得很是艰苦。如果那时他选择回原单位,肯定可以得到很优厚的待遇,但他觉得自己既然选择了读书这条路就要对得起自己,而且他也相信自己有这方面的潜能。虽然第二年考试还是与北大失之交臂,但他以英语考试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进入武汉大学复试。虽然他的年龄和能力曾一度让导师对他没有信心,但他还是以自己求知的渴望和丰富的阅历转变了老师的看法并渐渐接受了他。他比任何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因而也就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读博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但他还是在三年之后顺利毕业了,而且他的博士论文以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答辩,并入选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对范老师来说,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是两次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他在人生观点、处事方法、思维深度等方面完成了重大转变。如果说以前的我是一个行政官的话,那现在我希望自己努力向一个学者转变。范老师诚恳地说。
教学 互生为理念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一直以来,范畅老师在打造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路上努力思考着、行动着。
基于对当下高校教学的理解与反思,范畅老师提出了互生式教学理念。他认为,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深入灵魂深处,缺乏全方位的参与式学习。长此以往,知识无法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只会变成知识的容器,从而无法适应这万众创新的时代。范老师通过自制课堂记录单,设计印象最深点、课后收获、对老师的建议等板块,对课堂教学进行追踪记录,进而结合学生的心理预期,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重组。每次课后,他还要求学生将课程总结发布到范畅哲学网上,从而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部分。由于每一个人的感触点不同,同学之间共享总结相当于一个二次学习的过程。
范畅老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上力求突破传统,在教育技术上更是与时俱进。以往很多老师出于课堂纪律考量,禁止带手机入课堂,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范老师意识到,解决课堂手机病只能靠疏而非堵。在这样一个互联网+的环境下,手机的作用不容小觑。他巧妙地利用微信课堂派进行签到点名、课程内容通知、上传作业等。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理解课程,实现内外联动,打破时空局限,让本来打乱课堂秩序的手机成为辅助教学的利器。
哲学作为一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往往会给人抽象深奥之感。如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成为一个难题。哲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只有在为生活服务时才有生命力,因而哲学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哲学回归生活。范老师一语中的。在学生们眼中,范老师总是能够以幽默的语言分享身边的故事,并于潜移默化中诠释出哲学的精髓。谈到幽默,范老师笑着说:幽默不是轻佻地哗众取宠,而是蕴含着智慧。一个真正幽默的人肚子里一定有很多苦水,把苦难以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更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深刻。
科研 创新成作为
我一直认为,要想搞好教学,科研决不能薄弱。教学是基础,科研促教学。二者的结合既有利于教书育人,也有利于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范畅老师如是说,也如是做。
2015年2月,范老师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谈及此书,范老师感慨良多。博士论文的字字句句恰似针线穿梭而成的织点,这是我的生命。范老师一直希望能抽出专门时间对论文进行一次较大调整和扩充,但由于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还要做些学术研究工作,博士论文的整体修改工作一直没有进展。直到2014年春天,范老师意外收到来自德国蓝博特学术出版社编辑David Johnson先生的署名邮件,他们根据掌握的数据库资料得知范老师的博士论文主题,并且愿意为他提供一个将其免费出版的机会。可是,论文的中文版还没有面世,怎么能拿出去让国外出版社先出版呢?这之后Johnson先生的两次电邮催促开始让范老师有些焦急了。好在不久之后他就接到武汉大学出版社的电话,告知他的博士论文已经被遴选收入《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文库》丛书,准备在2014年下半年由武汉大学全额资助出版。今年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问题》顺利出版,这本书旨在回答究竟如何理解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地位的重大问题,在国内产生重大反响,也受到中央政策研究机构的关注。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马克思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或政治说教式的科学,而是一种解放人类的实践科学。读完这本书,读者的哲学意识必定大幅提升。范老师在该书的出版记中这样写道。
范畅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发展,同时涉猎国外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等领域。近年来,他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新阐释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权力运行模式创制工作,先后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科研课题7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什么是马克思真正实证的科学》《究竟如何理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资本论〉没有完成的真正原因及其意义》《从线结构到环结构: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科学的,还是批判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问题的再探讨》《辩证法的简单化及其引发的几桩哲学公案》等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红旗文摘》转载。目前,他承担的校级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改革三个重大问题攻坚研究》正在进行之中,这一课题旨在解决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如何对教材进行内容调整、如何进行互动式教学、如何将这门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起来等重大问题。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在范老师这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服务 能力即责任
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人仿佛一个陀螺,不停地高速运转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有义务将我的思想传达到社会当中去。也许是因为历经过一次次社会角色的转变,范畅老师更深刻地体会到一名学者的使命。
范老师常常针砭时弊,将自己的思考付诸笔端与大众分享。2014年,他的文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要求坚持群众路线》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文章犀利地指出了当下部分官员问题意识的缺乏,提出面对现实、立足群众的观点,引发人民网、凤凰网等10多家网站的转载。除了撰写这种非学术性的论文,讲座是范老师表达思想、服务社会的又一有力方式。不久前,范老师在互联网+教育Ideas Spread第二期讲座中作了题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与实现》的教学心得分享,广受师生欢迎。只要有时间,有人预约的讲座我一定会去,哪怕是没有任何酬劳的。范老师说。
2012年秋季,范畅哲学网正式开通。回忆起创建网站的初衷,范老师说: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将自己的学术思想、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影响社会甚至服务社会。制作网站绝非易事,交给专业的公司负责又会耗费巨大成本,范老师思量再三后决定自己亲自设计。他从图书馆里借回很多书从头学起,有时为了做一个网页,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提起这些根本无法计入工作量考核的付出,范老师毫无怨言,一笑而过。两个月的时间边学边做,他终于交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可网站开通后又面临着新的问题,从日常维护到内容选择,全部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肩上。哲学话语是这一网站的重要栏目,范老师用通俗易懂的哲学语言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少话语在学生中广为传播。他还将自己发表的论文发布在网站上,不仅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了学习素材,也有利于业内人士的学术探讨。网站自开通以来访问量达3万余人次,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网络平台。
打开范畅老师的哲学网,我们会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曾被人像蝼蚁一样踩在脚下,也曾在千人集会上受人喝彩,我曾因看不到一丝希望而犹豫彷徨,最终选择在众人怀疑中默默坚守。在这个过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浸满苦水的生命,方能酿造诱人的甘霖;在寂寞中脱胎换骨,前台表演才一定精彩!正是这样,范畅老师以高度自觉的使命和担当,一言一行、丝丝缕缕地诠释着一位高校哲学教师的学者风范,用哲学领航自己与众多青年学子的人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