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正视“硕士论文抄袭”背后的问题_考研-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应正视“硕士论文抄袭”背后的问题

首页 > 

考研

 > 应正视“硕士论文抄袭...

应正视“硕士论文抄袭”背后的问题

1月28日15时32分,山东大学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撤销陈振硕士学位及取消刘旭光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决定》。决定表示,经历史文化学院学位评定分委 员会组织专家调查,认定陈振硕士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构成学位论文作假。决定称,经山东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审批通过,决 定撤销陈振的硕士学位,取消刘旭光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近日,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成为舆论热点。这一事件经社交媒体连续传播和热议,随后有媒体跟进报道,引发网民持续讨论和各界高度关 注。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档案 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陈振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

有记者下载两篇论文后认真对比发现,中文摘要部分,陈某论文只多出一段内容,其余几乎完全一致。关键词只在顺序上有所区别。论文致谢部分本应是对写作过程的总结,但翻看两篇论文发现,内容也几乎完全一致。

硕士论文抄袭拷问导师责任

危机是坏事,其实也是好事。山东大学面对毕业生陈振硕士论文抄袭一事,不仅不护短,而且举一反三,全面展开硕博论文排查工作,抓住了危机中的机会,值得赞许。

抄袭和反抄袭如猫捉老鼠,不能指望事后的一场自查自纠,彻底堵塞漏洞。但这并不等于说,避免学位论文抄袭,校方就只能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只要指导老师严格履行责任,就可最大限度减少抄袭现象。

学位论文和普通学术论文不同。前者属于标准的合作成果,论文从选题到立意,到提纲确立甚至行文,都需要导师付出大量心血。论文初稿完成,导师还要通 读并逐字修改。正因为如此,学位论文的署名,除了学生外,还必须冠上指导教师的名字。如果一篇学位论文发生抄袭,除了学生偷懒外,其指导老师也毫无疑问存 在问题。导师尽了责,即便学生去网上抄袭别人的东西,也很容易被及时发现;如果导师能不断把自己关于论文选题的思考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按照相应意见进行修 改,最终也能避免雷同。

陈振是不是全国最后一起学位论文拿来主义者,我颇为怀疑。陈振的导师在纳闷其论文通过查重的同时,恰恰忘记告诉公众,他这个当导师的,在陈振论文的完成过程中称职吗?怪罪当初查重过关,是不是有点卸责呢?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质量,关乎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态度。我认为,在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课堂上,每一位导师都应该先跟学生 讲讲如何做人做学问。这不是可有可无的套话,而是塑造研究生世界观的根本问题。有这样的教育,未必就能让一个研究生铭记终生;没有这样的教育,则是导师的 失责。

实际上,早在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就曾联合印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意见》规定: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 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导师应承担相应责任。从这个意义来说,陈振论文抄袭事 件,不该是山东大学一家高校的事情,国内每一所高校都应引以为鉴,对学位论文进行自查自纠。在此基础上,更该思考如何监管好论文指导老师的工作,把论文指 导老师和学生变成真正的声誉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此,导师自然不敢懈怠,不敢轻易相信学生的提纲和全文,这样就能及时掐灭抄袭的火苗。

预防学位论文抄袭,需要学校执行好规章制度,更需要指导教师牢记自己的使命,切身参与到学生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导师心里有底,就不会再轻易纳闷了。

公开学术资源库,让抄袭无处藏身

几乎原封不动的抄袭,这着实令人震惊。抄袭者可能并不知道他的论文会被论文数据库收录,终究显原形。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开放学术资源,一定程度防止抄袭行为。

我国高校为防止学生抄袭或者重复研究,已经在研究生做学位论文时建立了学术查新制度,而这起抄袭事件之所以发生,可能是当事人利用了时间差抄袭 的是还没有被学术论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据报道,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2年4月,陈振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 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3年4月。

有舆论质疑导师为何没有发现抄袭,要求追究导师的责任,从广义的导师责任看,导师应对学生抄袭负责,但是在还不能查到其他论文时,要导师发现学生抄 袭,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当前,一个导师带的学生比较多,导师和学生并没有多少共同研究的经历。导师在这一事件中,最大的责任,是没有培养学生的学术规 范意识。

学术规范意识的一个最基本的常识是,对于学术不端,不能有任何侥幸。学术是社会公器,学位论文不只派申请学位的用场,还是公共的学术资源,要向社会开放。近年来,我国借助互联网技术,正不断加大学术数据库建设,这有利于学术资源共享,也让学术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

在封闭的学术环境中,学术不端是比较难发现的,因为很难查到抄袭的源头,除非对这一专业领域特别熟悉,或者撞到当事人身上被发现,而在开放的学术环 境中,学术不端被发现的几率就变大,至少,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抄袭就像这起事件,有网友就调侃抄袭者太笨太懒。随着数据库功能变得强大,技术会 对抄袭形成新的震慑力量。要让所有学生意识到,只要有学术不端行为,就会是一颗定时炸弹,公开的学术资源库,会让抄袭无处藏身。

目前,我国还只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收录,笔者建议,在要求本科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情况下,还有必要收录本科生论文。这可以治理本科学位论文抄袭情 况严重的问题一些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本科学位论文,复制粘帖炮制论文,如把这些论文收录进数据库,就很可能会被发现。而如果大家认为本科生学位 论文没有多大学术价值不必收录,那就应该审视要求本科学生撰写学位论文的必要性。

当然,靠技术手段来追查学术不端,并不能彻底遏制学术不端,还需要完善导师制和学术评价体系,要让导师用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学生培养质量,引导学生追求学术理想,形成学术诚信与尊严意识。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论文抄袭不时进入公众视线。抄袭的背后,既有学生诚信意识和学术道德缺失的因素,也和论文开题、导师指导、论文查重、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的价值失落密不可分。

历来对于如何端正高校学术风气,重点都放在提高学术研究者自身的道德素养上,强调加强道德建设。古人所说学者为己,已经明白告诉我们,学术研究 不只是关涉研究成果如何,更关涉的是学术研究者在孜孜追求中如何磨砺自身、坚定道德操守、光明自身的德性。正如荀子所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如果 一个人在学习中舍弃自身德性目标的追求,则难免急功近利,造成学术研究偏离正轨。

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学,重在教,重在引导。端正高校学生学术行为,也应该重视如何在一开始的教育培养中就去提高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许多高校都会 进行开题答辩,由研究生向导师组阐述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假设、结构框架和主体思路并回答导师组的提问。作为第一道把关程序,开题报告一旦流于形式, 论文才会有野蛮生长的空间。指导老师作为学生学位论文的把关人,不仅要在论文答辩时履行评委的职责,也要在学生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扮演教练的角色。 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 导师很忙,当学位论文成为学生的自说自话,其质量难免会缺乏保障,导师制形同虚设。

此次事件中当事人的导师对自己学生抄袭的论文居然一无所知,更为可叹的是,许多人还相信导师的反应尽在情理之中。抄袭者由于个人的懒怠和贪欲而犯下 大错,需要担当主要责任,但是,导师们也应该反省自己是否真正履行了导师的义务、高校领导们也应该详加审查导师制是否已经名存实亡。无论世风如何浮躁,学 生都是学术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丝毫耽误不起。

制度在设计上从来不是越繁杂越好,即如眼下的学位论文抄袭问题,高校领导与其费尽心力采购、研发更为先进的查重系统,不如思考如何让越来越有名无实的导师制重新焕发生机。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时间转瞬即逝,而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已经开始了考研之旅,无论前面的复习之路有多么艰难,相信大家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全年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专题,所有你不明白的都会一一帮你搞定。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学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宋庆龄幼儿园园长封莉蓉:给予学生快乐...
      封莉蓉作为宋庆龄幼儿园的首任园长,从事教育事业30年,积极贯彻宋庆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的宗旨,坚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办园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园的原则,将宋庆龄幼儿园建设成为融中贯西的大舞台。为了实现宋庆龄“实验性、示范性、加强科学研究”的工作方针,封莉蓉老师与
    • 地方 张洁华:用真爱唤醒孩子的心智
      从事特殊教育的20个春秋里,张洁华带领全校老师,用激情感染学生,用智慧引导学生,用赏识激励学生,用柔情感化学生,为智障孩子的成长竭尽所能,她把特殊教育事业和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张洁华对智障孩子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她眼里,智障孩子是一群天使送来的礼物,他们残缺的世界里,或许蕴藏着一座特别稀有的矿藏,
    • 地方 松江 | 一日涌入半城人 4万大学生...
      【新民网·独家报道】安静了一夏的上海松江大学城,9月8日迎来6校新生报到、老生集中注册,人口骤增4万,差不多是半“城”的人数。记者上午在文汇路现场看到,大量私家车送儿上学,造成入城路严重拥堵。“壮观”、“人声鼎沸”、“眼花缭乱”,“城”里人纷纷在微博、微信里如是发帖。记者10点在地铁松江大学城站看到
    • 地方 沪高校学生用品状况总体良好 质监突检...
      东方网9月1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9月正处开学季,学生的床上用品会否暗藏“黑心棉”?为严防“三无产品”、“黑心棉”以及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产品流入校园,昨日上午,市质监局联合市教委对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沪上高校学生用品展开突击抽查,经查暂未发现有严重质量违法行为和无证销售行为,总体情况较好。
    • 地方 95后“新鲜人”独立迈步进大学
      【新民网?独家报道】这两天,上海松江大学城集中迎来新生入学,上万名大学“新鲜人”迈出独立第一步。虽有私家车路口排长龙、举家牵狗送“小主”,独行千里来沪求学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当新民网记者问起这些“独行侠”,看到其他同学有人送,会不会有点失落?得到的是爽朗答复——怎么会!我自己要求的!东华大学大一新生小
    • 地方 上海:大学新入职专任教师未经培训不能...
      2013年起,上海高校新入职专任教师都必须经过市教委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方能承担教学任务,走上讲台授课。9月12日,上海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在华东师大开学,近20所市属高校的420多名新教师将在3个月内脱产学习。此举也是国内各省份首次有组织、成建制的大学教师入职培训。据悉,上海市教委委托华东师大、
    • 地方 申城小一新生补习班名额报满 家长急煞
      据劳动报报道,“焦虑了,带一年级的孩子去报名补习班,被告知全上海一年级课程全满。”开学才两天,在一个家长论坛上,不少小一新生家长发帖,想为孩子报补习班课外加码,才发现下手已晚。据了解,早在今年四、五月,一些小一新生秋季课程班就几乎名额报满。家长“课外猛加料”开学首日,小一新生家长嵇女士就打定了报班的
    • 地方 沪高校学生宿舍价:低至300高至20...
      据青年报报道,近日,有网友晒出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两种宿舍的对比图,随即引发热议。记者了解到,上海多数高校都存在不同规格的宿舍,住宿费则按照宿舍规模高低收取,低至300元/学年/人,高至2000元/学年/人。“最高性价比”宿舍现身南师大南京师范大学的臧首成在送妹妹报到时拍下两张照片,一张是“上床下桌
    • 地方 上海开放大学首届残疾生毕业 年龄最大...
      开学啦!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迎来100名新生,首届154名残疾人学员也即将迎来毕业典礼。毕业生中,年龄最大的57岁,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用刻苦换回收获:在宝山分校,残疾人大专班始终是全校出勤率最高、毕业率最高的班级;在闵行分校,许多学员被评为市“开大”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学员;在杨浦分校,孙秀宝婆媳
    • 地方 地沟油回收全监控 申城学校用“全球眼...
      东方网9月11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严防“地沟油”流入餐桌,申城学校也加入这一行列。记者昨日获悉,从鞍山初级中学开始,一项借助实时监控技术的“全球眼”装置将全程记录学校食堂内“地沟油”的产生、收集及收运,这一举措将逐步推广。在鞍山初级中学食堂厨房,处理这些废弃油脂是个大麻烦:交给个体户,担心它
    • 地方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寄语新生:毫无保留...
      “大学就是你们可以毫无保留地质疑老师,更可以毫无保留地来质疑校长的地方。”昨天上午,复旦大学开学典礼上,中科院院士、校长杨玉良教授寄语新生发扬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重视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往届学长也通过视频展现复旦的校园生活,开启了新生们对于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真正的复旦人身上有‘复旦气质’
    • 地方 华东师范大学开通绿色通道爱心启航助困...
      9月7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迎来了7100余名海内外学子。除了办理入学手续外,华东师大今年实施了“2013绿色通道爱心启航计划”不仅向困难学生发放爱心大礼包,为切实解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经济难题,还将为其建立“绿色成长档案”。据悉,“2013绿色通道爱心启航计划”除了向困难学生发放爱心大礼包,包括可
    • 地方 大学怎么过?沪上家长寄语:该在大学里...
      东方网9月10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你应该在大学里找个好姑娘!”在昨天举行的华师大开学典礼上,一位新生和在场师生分享了父母对他的这段寄语,引起不少人的热议。新生发言环节,来自孟宪承书院13级历史系专业的新生陆则远和师生们分享了一段他和父母之间的趣味讨论。陆则远说,上初中时,父母告诉他好好学习将
    • 地方 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北清登“慕...
      本月起,高校“网络风暴”席卷而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课程分别定于9月23日和10月相继登上“慕课”网络平台,面向全球学子开课,这标志着中国高校在与世界名校的教学竞争中踏出第一步;与此同时,上海高校课程中心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供全市学生跨校选修课程增至14门,比上学期翻了一倍。但这一教育领域的全
    • 地方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寄语新生:“修身...
      “在真正步入大学的第一天,我们不谈成功,只谈做人,谈一谈怎样修身、修心、修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开学典礼上寄语2013级新生,希望学生们未来能成为德行高尚、知行合一、心胸宽广的人。张杰寄语新生在志存高远的同时也要注重德行培养和内在品格的塑造,不被眼前名利虚妄蒙蔽,在不断修身的过程中走向成熟;在
    • 地方 手机传试题 上海一考生研究生入学考作...
      为考取研究生,王某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并将试题拍下发给女友,让女友辜某给自己找答案,还买卖作弊设备。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法院以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11个月,判处买卖试题的李某有期徒刑11个月,判处协助作弊的辜某有期徒刑8个月。王某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工作。今年1月,王某参加了20
    • 地方 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奖学金生...
      日前,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孔子学院在凯大人文学院会议室举行了2013年赴华留学生欢送会,欢送凯大孔子学院21位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凯大孔子学院侯万春院长、凯拉尼亚大学中文系老师佳妮、志愿者老师、归国的2012孔子学院奖学金生韦文迪、罗士妮等以及即将赴中国的留学生出席了欢送会。欢
    • 地方 东华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免生各学...
      2014年,东华大学除工商管理(代码125100)、工程管理(代码125600)外,所有学术型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均接受外校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东华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免生各学院联系方式推免生常见问题答疑:如何选择学校推免生常见问题答疑:如何选择导师和专业方向推免生常见问题答疑:如何与导师联系
    • 地方 学生对老师的评判标准正变化 "文青范...
      东方网9月10日消息:在第29届教师节到来之际,新东方在线联合腾讯教育推出“你喜爱的老师是哪种范儿”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成长于中国互联网浪潮中的“95后”进入大学校门,老师已不再是以往单纯传道授业者的角色。每个时代学生偏好不同在“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老师?”中,45.4%的人选择“很酷有型文青范儿”,2
    • 地方 上海高中学业考调整 语数考提前、增附...
      东方网9月5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本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制度调整方案昨天出台,今后学业考成绩将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明确表态支持这一做法,表示将研究制定新的自主招生方案。不过,这一方案在今年高三年级暂不实施,从2015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开始。
    • 地方 上海浦东打造名师名校名校长 推动优质...
      全上海近200万名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儿童,近1/4在浦东就读。但由于历史原因,浦东中小学优质师资和优质学校的比例远低于全市的1/4。日前,浦东新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王晓科透露,近年来浦东新区不断加强名师、名校长和名校建设,推动优质资源均衡,为学生提供家门口的满意教育。前些年,浦东6所村校并入龚路中
    • 地方 沪特级教师制35周年:名师谈“弯路”
      “志存高远,守护教育者的尊严。”——于漪老师“护长容短。”——徐红老师“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柯元炘老师“让我们用成功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刘京海老师“慢下来,守望成长。”——汤青老师(选自《箴言集》)【新民晚报·新民网】35年前的金秋时节,上海首次有17位中小学教师获得了在普教
    • 地方 上海教育发展基金会已获各界捐资助教逾...
      从收到退休教师的第一笔10元捐款起,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已获得社会各界捐资助教逾5亿元。昨天,在申城纪念第29个教师节系列活动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也迎来自己的20岁生日。这个为了教育的公益组织公布“对账单”:“曙光”、“晨光”、“阳光”等六大资助计划已覆盖全市各类教育主体。最新统计显示,市教育发展基
    • 地方 卞松泉:摇篮文化呵护学生成长
      卞松泉是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的小学校长,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在卞松泉领导下办学有成,成为上海的名校,被外地同行称为上海的“打虎小学”。卞松泉非常重视提升师生的人文素养,而学校的文化艺术活动是重要的载体。打一小学有近20个以“摇篮”命名的学生社团,让学生知道打一小学是他
    • 地方 上海将全面推行小学“零起点”教学等第...
      不学拼音,只要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38个汉字,这是上海小学语文一年级两周入学准备期的识字目标。从今年新学年起,上海在小学一、二年级全面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即“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教师不能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不能随意加快教学进度。随后这一机制将逐步扩大至小学中高年级。当前,小
    • 地方 海师范大学为本科生实习买“保险”
      新学年伊始,上海师范大学2010级学生将进入毕业实习阶段,为保障大四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学校今年特别为2010级本科生集体购买“大学生实习期意外伤害保险”。与校园生活相比,实习环境的风险相对较大。学校、实习单位以及学生家长都很担心:学生在实习场所一旦发生意外,谁来负责?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实习生身
    • 地方 复旦校长:新生寄语推崇“两个质疑”
      “在复旦,你们完全可以毫无保留地质疑老师,你们更是可以毫无保留地来质疑校长。”今天上午,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向全体2013级新生寄语时,用“两个质疑”来形容复旦的校园文化和复旦人的气质。回忆“浴室里的争论”杨玉良说,复旦人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学术独立、思想自由。他回忆自己还是一名复旦学生的时候,与当时复
    • 地方 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7篇鲁迅的作品
      近日,一则“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撤下所有鲁迅作品”的消息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随后,人教社辟谣称在初中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当中,仍选用了鲁迅的6篇文章。昨天,记者查证发现,上海初中语文教材选录了7篇鲁迅的作品,鲁迅也是在沪版教材当中,现当代作家被录用作品最多的一位。对于有人认为“鲁迅作品有些生涩难懂,应
    • 地方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生可用微信查学号
      9月9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1500多名新生的报到日。在现场,虽然穿红马甲、为新生服务的志愿者不少,但鲜有新生咨询、求助。原来,不少新生在手机上就能查阅“报到攻略”——上外开通了服务号为“西索儿”的微信公众平台。据了解,上外是沪上第一家开通个性化定制菜单式交互官方微信的高校。新生通过姓名、身份证号与微信
    • 地方 家长自曝给老师送礼像作贼 大声疾呼出...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程琦9月6日报道:教师节快到了,家有校园娃你打算给老师送礼吗?这是摆在每位家长眼前的问题。申城小囡苗苗(化名)今年读初一,她的妈妈对此态度坚决:“肯定送!”至于送什么怎么送,让苗苗妈妈有些犯难:“每次给老师送礼都像作贼一样。”苗苗妈妈告诉记者,女儿从小学读到初中,每年教师节都会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