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涵、背景及意义
1.内涵:所谓学术性高中,是指为国内外一流大学大批量输送具有创新潜能的优质生源的基地,应具有学术领先、勇于创新、以人为本的显著特点,学术性高中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训练有素、学业优秀,为大学阶段的专业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较高的审美情趣、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背景及意义:创办一百多年来,我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既有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也不乏业绩卓著的党政军领导和实业巨擘。这得益于百年海中敦厚务实的学校文化,得益于一批又一批殚精竭虑的名师和大师,得益于始终传承的科学严谨的育人体系。面对时代与社会的飞速跨越发展,作为一所承载着辉煌与荣誉的百年名校,更承载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之使命,承载着为名校输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秀生源之使命,因此,潜心探索出一条学术性高中发展之路,是我们这一代海中人不容回避的现实责任与历史担当。
建设学术性高中,是着眼于优质高中多样发展基础上的对社会教育需求的一种主动适应,是百年名校在新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契机下的又一次创新和创业,走好这先行的关键一步,学校就能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期内占据领先发展、优质发展、加速发展的制高点。
二、举措
1. 明晰努力方向,培育一流创新人才
学术性高中建设必须突破现有普通高中优秀学生培养的“高原现象”,找到科学的发展路径,我们必须注重创新潜能机制的研究,浓郁学术氛围,在优秀学生培养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我们必须明晰努力方向,始终紧盯学术性高中核心内涵的两大衡量指标:A类指标是内隐的理念层面,包括创新精神、开拓思维两类核心指标;B类指标是外显的可量化的指标,包括高
考出高分、竞赛高水平、科技出高人、文章有高作、领袖才能有高品等五个方面。只有内外兼修、品才兼得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未来精英和栋梁之才。
2. 尝试招生改革,形成初高中一体化培养体系
自2001年起,我校以能仁中学(我校附属初中)为基地,举办初高中一体化优生培养实验班,历经13年的实践与尝试,在培育理念、课程设置、管理模式、师资配备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有效的经验,在创新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完备的独特培养机制,并且显现出丰硕的培养成果,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潜力明显、特色专长突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受益于此,从这些班级培养出来的学生每年有十多位走进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下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招生、培养体制的科学、深入、系统研究,在一如既往严格遵守招生政策和纪律的前提下,主动寻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和监督,大胆、平稳推进招生体制和培养机制的重大改革,选拔志向宏大、素养全面、特长明显、潜质突出的优秀学生,尽早系统接受我校的优质教育培养,为他们将来的大发展打下全面、厚实的基础,为海门、南通教育的持续辉煌再立新功。
3.追求科学系统,构建课程管理评价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实施课程创新,课程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石,我们必须提供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需要的课程,要扎实推进三大课程建设——强化基础性课程,夯实根基;提供拓展性课程,拓宽视野;丰富研究性课程,引导探究。二是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管理是学生成长、发展的保证,我们必须提供契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个性化管理,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创新,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自由支配时间的利用和管理等诸多方面提供科学化、丰富性的选择权。三是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引领,我们必须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引领机制,坚持实践性、差异性、全面性、导向性原则,体现典型性、系统性、简明性、可操作性以及动态性、综合性特点的评价特质,为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科学评价提供依据,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4. 突出团队建设,优化名师导师培养体系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教育,创新潜能的培养也是如此,尽管学生的自主发展更为重要,而有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他们的成长会变得更好更快,他们的创新潜能会得到更好的哺育。本学期起,要着力挑选师德高尚、育人理念先进、学科专业功底深厚、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以打造导师团队为目标,致力于形成一批能培养特别优秀的拔尖人才的导师团队,每学科3—5人为核心组成员,成立名师工作室,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在本学期要初具雏形、初见成果,其余学科也要形成一套学术权威团队,思考谋划学科的发展与提升。
5. 强化物质保障,完善课程基地硬件建设
在学术性高中建设的先期工程中,我们着力打造了江苏省海门中学理科拓展性实验课程基地,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二期投资,基本设施设备已经到位,为实验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今后,我们将着手规划第三期硬件建设,做到高起点、细规划、严落实,进一步完善升级课程基地设施设备。同时,要进一步完备面向大部分同学的基地设施,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增强课程实施的针对性。
6. 突出个群兼顾,规范省级基地使用办法
目前,我校省级中学理科拓展性实验课程基地建设已经基本到位并正式投入使用,在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方面发挥起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不断优化使用办法,突出优秀个体与全体学生兼顾,不断提高使用效率,做到普及与拔尖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自主与引领相结合,并力争与高校和国外教育机构合作,让学生在更好的平台上成长、创新、发展。
三、阶段性成果
1.理论成果: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资助课题《学术性高中培养学生创新潜能机制的研究》即将结题,代表性成果《学术性高中的使命》(近20万字)一书初稿完已经完成,将于2015年底前正式出版。
2.实践成果:
学生方面——高考成绩省内一流。高考本一上线率始终保持在75%左右,本二上线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今年连续第二次突破98%。近年来,
我校拔尖学生一直比较突出,清华、北大上线人数持续保持在15人以上。2010年18人,2011年25人,2012年22人,自2013年清华、北大在江苏招生人数大幅下降,但2013年我校仍上线15人,2014年18人,今年16人,其中,理科400分以上达11人,3人进入省前20名,7人进入省前70名,占全省1/10。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发明方面:2009年起,每年都有学生进入国家集训队,29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竞赛和科技发明中获奖,39名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冬令营,其中,顾颖飞同学以出色的成绩荣获亚洲物理奥赛金牌。在科技创新方面,10人次获国家级奖,32人获省一等奖,6人获国际和全国发明金奖,18人获得国家专利,机器人制作比赛2次获得国际比赛冠军,8次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在体育艺术方面,校男排和女排双双获得省中学生排球赛冠军,艺体特长学生专业成长迅速,高考专业通过率和高校录取率均达100% ,每年都有10余名学生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重点大学录取。近年来,我校文学特长学生成为又一大亮点,在2014年 “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现场决赛中,我校共有7位学生参加,最终,共获得3个特等奖和4个一等奖,获奖等第和获奖人次均位居全省之最。我校因连续5年有学生获得特等奖,被组委会授予“高中作文教学实验基地”称号。
师资方面——“敬业、和谐、研究、创新”的教师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队伍愈加壮大。去年,我校又新增2位教授级高级教师,发展速度在省内同类学校处于前列。与此同时,我校先后有10多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巾帼标兵、南通市园丁奖、南通市师德标兵、南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地市级荣誉表彰。青年教师成长迅速。他们在敬业精神、科研水平、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等方面大都有不俗的表现,特别是近年来,我校先后有2位青年教师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学校方面——在教育质量持续高位走强的背景下,学校办学影响力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近年来,学校获得了首批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清华大学首批领军计划资质(我省同时获得清华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的仅四所),以及国家级新课程样本学校、中华百年名校、中国百强中学、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今年,学校连续第六次获评中国百强中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