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收藏: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_高考-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值得收藏: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首页 > 

高考

 > 值得收藏:高中文言文...

值得收藏:高中文言文阅读总复习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分为“理解Β”级和“分析综合C”级两项。在这两项下面,共列六条具体要求:

1. 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3. 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4. 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5. 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 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以上六条具体要求说明: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考题设置上,一般理解题:

实词两道:

其一,考古今词义变化

其二,考一词多义

虚词一道,常考比较意义、用法的异同

句子一道,既可以有实、虚词的理解,也可以考句式的理解

再说说分析综合。对于信息的筛选提取、内容的归纳概括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则又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因为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因此,分析综合考题设置必考两题:

一道是,辨析从文中摘取的信息,是否能完全表达人物的思想、性格、功劳、业绩等;

一道是,对归纳概括的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辨其正误。

二 . 如何具体复习

(一) .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常见实词”即浅易文言文中常用与次常用的词,这是从词语在运用时出现频率的角度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应当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第二点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即词义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虽然一个词理性地看有若干个意思,可一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最恰当的应该只有一个,这就需要调出该词的有关义项比较判别,确定哪个义项最恰当,这就是能力。

1. 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本考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1) 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两种情况,对学习文言文困难不大。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词义扩大 如:

“江” 长江

一切大的河流

“好” 女子相貌好看

一切美好的性质

② 词义缩小 如:

“臭” 表示好坏气味均可

只表示坏气味

“让” 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后一意义不用了

③ 词义转移 如:

“涕” 眼泪

鼻涕

“偷” 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偷窃

④ 词义弱化 如:

“很” 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

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怨” 仇恨、怀恨

埋怨、责备

⑤ 词义强化

“恨” 遗憾、不满意

仇恨、怀恨

“诛” 责备

杀戮

⑥ 感情色彩变化 如:

“卑鄙” 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

品质恶劣(贬义词)

“爪牙” 得力帮手(褒义词)

帮凶(贬义词)

“锻炼” 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贬义词)

(褒义词)

⑦ 名称说法改变 如:

“目”改称“眼睛” “寡”改称“少”

(2) 注意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① 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 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意偏在“异”。

②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

(3) 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意、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如:

“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力”的“爪牙”是用其本义;

“祁父,予王之爪牙”,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4) .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里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字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如“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5) .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① 名词活用

a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如:“天雨墙坏”(名词“雨”充当“天”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

b 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自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在此带宾语“之”,即“我”,用作使动:让。。。。。。活下去)

c意动用法 (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其家甚智其子”(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d 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船”作“载”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

“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

“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

“道芷阳间行”(名词“间”充当“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动词“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

。。。。。。

② 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因而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

“以地事秦”(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 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c.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③ 形容词活用

a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 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坚”、“锐”分别充当动词“被”、“执”的宾语,用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b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骄”带宾语“士”,用作动词:傲视)

c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殚,使。。。。。。竭;把。。。。。。全部拿出来)

d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 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 如:

“良马期乎千里”(数量词“千里”受助动词“期”修饰,用作动词:行千里)

2 .常见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自1992年开始,考文言虚词这道题,常从考试文本中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再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相应地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合成4个选项组成一题。所以,熟读文言课文很重要。

“常见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阅读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之”、“以”、“及”、“乃”、“然”、“也”、“矣”等常用文言虚词和“如”、“抑”、“相”、“见”、“某”、“是”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之”、“其”、“以”、“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一些多义词的虚词用法。

 

(1)《2012年考试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中语文课本较系统介绍的单音虚词还有:

要、但、耳、故、或、既、虽、遂、已、犹、哉

(2)前20个文言虚词归类:

① 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为、所

② 同类异词:若、乃、而、其、之

③ 句末虚词:者、也、乎、矣、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④ 关联虚词:a.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然、固、则、而;b.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常见的几个双音节虚词:

① 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 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 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④ 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⑤ 然则:可译作“既然这样……那……”。

⑥ 虽然:可译作“虽然如此”。

⑦ 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下面,我们具体做个小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下面各句中的“然”字,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 贾人勃然作色

② 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③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④ 渔者黯然而退

⑤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⑥ 将军以为不然

⑦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 垂曰:“然,非汝,谁与成立?”

A.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然”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 是吾剑之所从坠

C.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这”;A项的“是”是形容词“对”、“正确”C项的“是”为判断动词;D项的“是”与“故”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3)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 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 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2)句中的“之”,动词“往”。B项(1)句中的“于”,表对象的介词“在”;(2)句中的“于”,表比较的介词“比”。C项(1)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用”;(2)句中的“以”,介词,表原因“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却”。

(二) .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对“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文中用法的理解上,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因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

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单独命题的不多,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近年对该考点将“了解”变为“理解”,足见该考点要求的难度有所加大。此项虽不列入2002年度考试范围,但2003年高考很可能考查。

1、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常见形式有两类:

b. 一类是“……者……也”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也”或“者也”。

c. 另一类是用“乃”、“为”、“则”、“即”、“诚”、“非”、“是”等词表示判断。如:

①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 所谓大者,非莽莽苍苍之天也。

⑦ 同是天涯沦落人。

另外,还有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此人力士”。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发出者。常见形式有两类:

a.一类是带“于、见、为、被”等标志词的被动句。例:

① 而君幸于赵王

②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 亮马徐庶并以,为曹公所追迫

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另一类是不带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句子要以意思上,从主谓语的关系上去理解判断。例:

⑥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宾语前置句

宾语本来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宾语常常提到谓语之前。

a.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①沛公安在? ②王曰:“何以知之?”

c. 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②何陋之有 ③唯才是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d. 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 如:夜以继日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介词宾语省略 E.省略介词

下面我们具体做几个小练习。

在下列各句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序号

a宾语前置 b 定语后置

c省略句 d 被动句

①臣常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不吾知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⑤杞子自郑使使告于秦

(三) .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高考命题过去主要着眼于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在一卷中考查,2002年起改为直接翻译,调到二卷中单独设题,分值由过去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的重点着眼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它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正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为保证,而准确的语言转换是其关键。因此,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通常的翻译方法:

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

增:将句子省略部分补上,使句子顺一些。

删:删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往往因为不讲究规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失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常见错误有错译,漏译、硬译和赘译等。

(一)、错译

错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最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裴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军队”,好象没错,其实,这里把“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有的同学能掌握这“军”字词类活用的特点,把这句译成“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样翻译就准确无误了。

2、虚实混淆错难免

虚词实词混淆,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例如,1979年上海市语文高考,有的考生就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特”、“耳”译错了——“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坐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3、固定句式拎不清

不熟悉固定句式,不善于拎出特殊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淆之战》),有位同学把这里的“无乃不可乎”,译成“这不是不可以吗?”原来,这位同学把表示测度语气的“无乃……乎”,同表示反问语气的“不亦……乎”混淆了。(《淆之战》)的这句话可以译为:“军队远征劳累不堪,疲精力竭;远方的主人防备着我们,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又如,有的同学把“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错译成“村里有个年轻人爱多事,养着一只蟋蟀”,其错译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如果把这个句子译成“村里有个爱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这就扣住原文的句式特点,译对了。

4、单数复数不区分

单数复数不分,这是翻译人称代词的常见错误。文言文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区别。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主要靠联系上下文。例如,翻译“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有的同学不注意联系上下,忽视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把这一句翻译成“蔺相如坚决挽留他”,把“之”字作为单数来处理,这就错了。有的同学同样翻译这一句,能联系上下,把“舍人相与谏”中的“相与”,和“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等”字,作为对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的依据,断定这里的“之”应为复数,译成“他们”,这就正确无误了。又如,“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中的“若”,翻译时如果注意了这“若”后面的“皆”字,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单数而翻译成“你”了。

(二)漏译

漏译,这了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思维不严密的表现。漏译主要表现在省略句的增补和误用保留法、删除法等方面。

1、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补出“触草木”的主语“蛇”,而漏补“尽死”的主语“草木”,就会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这才对。

1、 该译词语作“保留”

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例如,有同学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这一句,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正确了。

2、 该译词语被删除

原文中本不该删除的词语,无意中被删除。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有同学把其中的“其孰能讥之乎”,译成“谁还会讥笑他呢”。这样翻译,就无意中把表示反问语气的“其”字遗漏了。要落实这个“其”字,这句就得译成“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呢”。

(三)硬译

硬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缺乏灵活性的表现。硬译重要表现在对注释、特殊句式和专用名词的处理上。

1、 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因为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把这一句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该根据原文的意思,变通一下,译成“祭祀用的牛羊”。有的同学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这就比较妥帖了。

2、 倒装句式不意译

有同学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这样翻译,语句是否通顺暂且不谈,主要是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经点拨,该同学依照原句句式特点,灵活调整语序,把这句译成“寻找一个可以作为使者去回复秦国的人”,这样翻译就能体现原文句式特点了。

3、 特殊句式不意译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被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了船上”,联系下文“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样翻译就讲不通。有的同学懂得,这里的“主人下马”与“客在船”,互文见义,把这句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这就讲得通了。

4、 专用名词不“保留”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的同学机械地把“龙”译成“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写到译文中去,这就多此一举了。这里的“龙”,“保留”不译,倒干净利落。

(四)赘译

赘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随意性的表现,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1、 画蛇添足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有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飞毛腿跑得快”。这里把“足”译成“飞毛腿”,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少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这样翻译很实在。

2、无中生有

有同学把“秦人开关延故”(《过秦论》),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有的同学把这句译成“秦军打开关门迎战敌人”,这就不错,译文字字有依据。

(一).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这是对分析综和能力提出的第一项能力要求,它是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考查筛选和提取文中的信息,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这方面的考查,高考命题多年来一直采用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解答这类问题须注意,有时几个句子都与题干要求有关联,这就要仔细比较,斟酌其关系的远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

怎样准确地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所给的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问题),然后要求在备选项中筛选出能够对观点(或问题)起支撑作用的具体材料。

2.分清材料类属

所谓材料,是指备选项中所提供的内容。分清这些材料的类属,才能判断它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何子平世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东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注] 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归家奉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②何心独飨白粲。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Α.①③⑤Β.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可采用排除法)本题可先找出不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句子,将有这些句子选项一概排除。③句是顾凯之挽留何子平在州中任职时说的话,何子平的“孝心”毫不相干。④句虽是何子平说的话,但这是他拒绝顾凯之“劝令以母老求县”的原因,它表明的是何子平的廉洁,当然也与“孝心”无关。这样,含有③④两句A、B、D三项皆被排除,答案只能是C。

(二).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解答本测试点考题,思路与方法有如下几点:

1、 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御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正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

2、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草率行事。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地、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准是选对还是选错,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如:1996年第18题的题干:“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若只看到”刚直抗上,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把“举动”加进去,才能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项。

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

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优劣,如1993年高考对“刘聪”的注释;可知情节的内容,如1994年对“籍”的解释;表明作者的态度,如1991年阅读文后对“叔段”和“州吁”的注释。

4、析差异,排除干扰。

解题时,如果我们能了解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扰,就会提高命中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错型有:①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如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就夸大了仁杰语言艺术的效果,从而转换了仁杰的品质。②偷换概念,混淆是非。③正误相杂,以假扰真

阅读文言文,指出这则寓言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

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A. 地位在上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下面的人就喜欢穿什么衣服,有地位的人往往领导服装新潮流

B. 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上者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C. 在上者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上者一定要注意衣着朴素,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

D. 地位在上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仿效什么,在上者讨厌什么,下面的人就讨厌什么。批判了那些讨好媚上的人

(三).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怎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 文中筛选法:

a. 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b.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抓住题眼法

这里说的题眼指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须审读题,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找出答案。

(4)排除干扰法

考题中设置的干扰一般有:a.夸大事实,导致谬误;b.偷换概念,混淆是非;c.正误夹杂,真真假假。

解答时,抓住原文内容分析,辨明题干要求,了解干扰形式,就能达到解答目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如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其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 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 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 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 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 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 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秦晋联军压境,烛之武只有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突出晋国对秦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分化,评析舍郑对秦有利,灭郑对秦不利的道理,才能使秦军退兵,据此可排除含有③⑤⑥句的A、B、D项,①②④句的分析是正确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公务员 广东中山市沙溪镇象角小学2014年8...
      招聘岗位:小学语文临聘教师1名,能胜任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招聘要求1.思想正派,上进心强,热爱教育事业。2.取得全日制师范类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有教学工作经验者优先。3.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4.年龄在35岁以下,身体健康,形象较好。待遇:面谈联系电话:0760&md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2014年下半年招聘...
      报名及考试录用流程报名方式报考人员可登录顺德区人民政府网及顺德区委组织部网站www.sdsgwy.com,点击“顺德区2014年下半年招考政府雇员网上报名通道”链接,进行网上报名。每人限报一个职位,报名时间为2014年9月1日9:00至2014年9月5日16:00。通过报名资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2014年下半年招聘...
      查询网址:广东佛山市顺德区2014年下半年招聘政府雇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体检和考察体检标准参照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体检费用由考生负担。体检合格的考生确定为拟录用考察人选,考察由招考单位对其政治思想、道德修养、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体检、考察合格的确定为拟录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容里中学2014年8月招聘...
      因工作需要,容里中学面向社会招聘物理实验员一名,物理教育专业毕业,大专以上学历,男女不限。有意者,速发简历到邮箱:873478853@qq.comwww.sdsgwy.com.简历中请附上身高和照片,合则约见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杏头幼儿园20...
      招聘对象: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幼儿园工作经验者。要求:1、身体健康,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团队精神。2、持有教师资格证。报名有关事项:有意应聘者请将简历以电子版方式(包括:个人简历、照片、本人毕业证及相关证明材料)发到幼儿园邮箱:fsxty1@163.comwww.sdsgwy.com,合条件者统一安排面
    • 公务员 2014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招聘工作人员
      招聘对象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14年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包括应届毕业生,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人事关系代理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员和其他符合应聘条件人员。招聘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公务员 广东佛山顺德区乐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报名事宜报名时间1.现场报名:2014年9月16日至2014年9月23日,上午8:00—11:30时,下午2:00—5:00时。(节假日休息)。2.邮寄报名:从公告之日起至2014年9月23日,要求在报名截止日期之前以快递方式邮寄,邮寄资料均不退回,邮寄资料的送达时间以本单位
    • 公务员 广东中山市桂山君里学校2014年8月...
      中山市桂山君里学校是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办学10年来已成为中山市知名民办初中,学校校风严谨、学风浓厚,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现因工作需要,诚聘男性生活老师1名。招聘条件1.热爱教育事业,品德高尚。2.身体健康、男168cm以上。3.师范类本科学历以上,普通话良好,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强。招聘程序:有
    • 公务员 广东佛山汽车行业协会2014招聘专职...
      因工作需要,佛山市汽车行业协会现公开招聘专职工作人员三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招聘职位:(一)副秘书长应聘条件:1.本科以上学历,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有从事该岗位或商协会工作经验优先;2.有较强的策划、公文、报道写作功底;能独立操作完成策划项目;3.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迅速掌握与商会有关的各
    • 公务员 2014广东招录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公务...
      面试时间、地点全体考生实行异地面试,具体异地面试办法见附件3。面试时间定于9月18日至21日,每天上午8︰30开始,下午14︰30开始。面试工作由市公务员主管部门集中组织。具体面试时间、地点请留意报考职位所在市及异地面试承办市的公务员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公告或通知。面试方式实行结构化面试,即通过面试考
    • 公务员 广东中山大学2014年8月招聘中山医...
      招聘范围: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招聘岗位:中山医学院科技楼大堂管理员,负责管理科技楼大堂人员进出,监管大堂卫生、电梯、水电、仪器及货物进出,协助科技楼楼宇管理等。招聘程序与时间安排(一)受理报名:聘者将《中山大学公开招聘人员自荐(二)资格审查(三)面试(四)考察(五)人事处审批(六)聘用报名时间:即日
    • 公务员 2014年9月广东佛山无线电监测站招...
      招聘岗位及人数无线电台站及质量管理岗位,1名。薪酬待遇首次雇用时,执行工资一级一档7000元/月。试用期薪酬按月薪酬80%计发,其他福利待遇按市事业单位雇用人员有关规定执行。招聘范围面向社会。招聘条件应聘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及岗位任职条件:(一)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中华
    • 公务员 广东省肇庆市2014年乡镇公务员资格...
      合格分数线我省2014年分类招录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公务员笔试和考试总成绩合格分数线划定如下:2014年分类招录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公务员笔试的合格分数线为两科合计100分,考试总成绩的合格分数线为54分。入围资格审核的人员名单详见附件1(考生可登录报名网站www.sdsgwy.com查询,如有疑问,请及时
    • 公务员 广东广州市广电局2014年第一次招聘...
      各位考生: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十二级,序号62)岗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的专业代码更正为B080608www.sdsgwy.com。特此公告。
    • 公务员 广东乡镇公务员2014年考生异地面试...
      说明:第一组报考汕头、汕尾、潮州市职位的考生到梅州市面试;梅州市第一项职位(即面向本地大专以上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的职位)的考生到汕头市面试,梅州市第二项职位(即面向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位)的考生到潮州市面试,梅州市第三项职位(即面向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等人员&rdquo
    • 公务员 2014年广东省农业厅事业单位招聘1...
      招聘对象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包括港澳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工作人员,人事关系代理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人员和其他符合应聘条件人员。招聘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3.具有良好的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禅城区邦耀学校2014年8...
      佛山市禅城区邦耀学校是佛山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现招聘小学语文。招聘条件:1、大专或以上学历(专业对口),有教师资格证;2、工作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有团队合作精神;3、有工作经验者优先;4、服从工作岗位安排,能吃苦耐劳;有意者请带将个人简历和各项证书复印件送到学校门卫处,也可以发
    • 公务员 2014年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厚德小学招...
      招聘岗位和要求岗位:小学体育、美术、语文、英语教师。要求:中师以上学历,持有教师资格证,工作态度好,有责任心,爱岗敬业,师德高尚,身心健康,工作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服从工作安排,有民办学校工作经历者优先录用。待遇:月工资2600元以上,一经录用即签订《深圳市民办学校教师聘用合同应聘方式:符合聘用条
    • 公务员 2014年8月广东佛山市第三中学招聘...
      招聘岗位佛山市第三中学招聘合同制聘用高中生物教师1名,应聘条件:1、本科及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2、身体健康,性格开朗,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3、在职教师要求有高中教学经验;4、有高中班主任经验者优先。应聘方法有意应聘且符合条件者请于2014年8月30日前将个人简历发至
    • 公务员 广东中山市南朗镇政府2014年招聘工...
      招聘岗位和要求1、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2名。要求:拥护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章守法;中山市户籍;男性;28周岁(含)以下(计算年龄截至2014年8月31日);全日制本科毕业或以上学历,中文、历史、哲学、新闻、法律、公共管理类专业,身体健康。2、国土分局工作人员2名。要求:拥护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遵章守法;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供销合作社2014年8月招...
      招考岗位与薪酬、福利待遇佛山市供销合作社招考1名辅助服务岗位雇员,享受《印发市直机关单位雇用人员工资标准及相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招考条件1.符合《佛山市直机关单位雇用人员管理暂行办法2.学历和专业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经济学类或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具有本市户籍,年龄在30周岁以下(
    • 公务员 广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职业发展中心20...
      招聘岗位(合同工)职业发展主管/助理1名招聘条件和要求岗位职责:1、负责学生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2、开拓及维护企业关系,为学生提供各类实习和就业机会3、组织有关职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各类招聘、培训和讲座活动4、建立和维护学生职业发展信息库5、规划和建立实习和就业网站平台6、建立和维护企业信息数据库7、建
    • 公务员 广东省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
      根据《广东省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乡镇事业单位专项公开招聘公告公示时间:自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受理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联系电话:020-83549622、83133926仁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联系电话:0751-6352127仁化县人才工作管理办公室联系电话: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机关事业单位2014...
      选聘办法本次选聘实行公开选聘,经面试、体检、考核合格后,择优雇用。报名本次考试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统一在“佛山市高明区机关事业单位雇用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网上报名系统”(以下简称“网上报名系统”www.sdsgwy.com,由此点击进入,稍后开通
    • 公务员 2014年8月广东清远市工商技工学校...
      电焊工老师:1人;机电老师:1人;汽车维修老师:1人;美容老师:2人。要求:大专以上学历,能住校、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待遇:工资2500元—3500元(包括基本工资、班主任津贴、课时费、交通费、通讯费、全勤奖、巩固奖等),包食住。试用期半年,试用期过后买社保、医保。请有意者把毕业证、简历等
    • 公务员 广东汕头市委组织部2014年招聘信息
      招考工种、名额、条件岗位:后勤服务人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2名,主要从事汽车驾驶、后勤服务等工作。条件:未受过党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男性(需值夜班,经常出差);身体健康;35周岁以下(1979年1月31日以后出生,汽车驾驶专业、具有中级技能工及以上等级的退伍军人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高中(中技、中
    • 公务员 2014广东肇庆高新区财政局投资评审...
      职位要求:1、基本要求:(1)应届毕业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建设工程方面相关专业。(2)非应届毕业生: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建设工程方面相关专业,熟悉工程量清单计量计价软件及CAD软件,要求持有造价员证。2、符合以下条件者优先录取:(1)水电安装工程专业(熟悉高低压配电和弱电工程);(2
    • 公务员 广东省多市2014年教师资格认定通知
      2014年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广东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应当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条件。2014年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时间(广东省)2014年9月20日凌晨至9月30日凌晨(网上报名网址:http://jszg.gdhed.edu.cnwww.sds
    • 公务员 2014年8月广东中山市东升桦珑学校...
      招聘计划招聘2014年秋季小学数学教师、体育教师。应聘条件1.有突出的专业特长和有民办学校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2.具备教师资格,专科以上学历,年龄在45岁以下;应聘方式直接带简历及毕业证、教师资格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相关证件到教务处面试。应聘时间2014年8月20日后每天上午8:30&mdash
    • 公务员 广东佛山市高明区机关、事业单位201...
      招聘职位和条件本次招聘职位包括佛山市高明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雇用人员,应聘人员必须具备下列资格条件:(一)年龄为18周岁以上(即1996年9月3日之前出生);(二)具备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详见附件《2014年下半年高明区公开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表1.招考对象:“应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