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重镇到高端智库_高教-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从学科重镇到高端智库

首页 > 

高教

 > 从学科重镇到高端智库

从学科重镇到高端智库

12月1日,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名单公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作为法学领域唯一的研究机构入选。

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法研究所,在学界、业界均享有盛名。此次入选,不单是全球局势下国家顶层设计的必然选择,也是国际法研究所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也意味着身份的重合、责任的叠加。“压力下释放激情,责任里尽显担当,谋划中运用智慧”,这就是该所多位专家学者的工作状态。连日来,在对他们的深入采访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既是责无旁贷,更是任重道远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建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开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5月份,根据党中央部署,国际法研究所开始着手准备国家高端智库申报工作,组成5人小组,凝练特色,瞄准亟需,提交了5000字的申报材料,全面介绍研究所的历史沿革、传统优势、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智库建设思路等。

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国智库建设的蓝图日渐明晰。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上,25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公布于众。

入选名单中,10家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12家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1家依托大型国有企业,还有2家基础较好的社会智库。

与其他入选机构不同的是,国际法研究所是唯一作为二级学科亮相的,研究领域更为集中、规模更小。“这与我国世界地位的提升、参与国际事务频率的加快,有直接关系。”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聂建强分析说。“我们要实现从国际规则追随者到积极引导者的转变,面对国际问题,设计中国方案,最终演变成国际规则。”

那么,国际法研究所何以担当此任?

初创于1980年的国际法研究所,始终走在国际法领域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前沿地带,素有“中国国际法人才的摇篮”之称。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是中国高校系统最早成立的国际法学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法学科学中最早设立硕士点和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

本次成功入选,还得益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全面和综合研究,整体实力在全国首屈一指。“我国近代国际法之父”周鲠生,是新中国成立后武大首任校长,也是国际法学科重要奠基人;新中国国际私法学“一代宗师”韩德培,为国际法研究所首任所长。

国际法研究所现有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人、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专家1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以及大批青年骨干力量。

结果公布以后,外界的祝贺纷至沓来,国际法研究所内部成员却感到“压力多于喜悦”。研究所所长、人文社科资深教授曾令良坦言:“任重道远,压力山大。”

既要小题大做,又要大题小做

国际法研究所从基层人才培养单位,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再到国家高端智库,逐渐形成三种身份叠加的工作结构。“这无疑给研究人员平添了工作任务,需要他们在短时间内学会平衡不同工作任务之间的关系。”法学院院长肖永平说。

除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外,研究人员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研究方法的转变。肖永平进一步解释,学术研究侧重“小题大做”,选取一个切入点纵深研究,属纯专业性质;咨政服务强调“大题小做”,要对某些问题开展战略性、综合性研究分析,例如,如何从国际法角度保障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再比如,研究建立全球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法理依据。

曾令良表示:“以往的咨政服务,更多是被动接受,现在要转变成主动研究。”其实,这种转变早已付诸了实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导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高考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 习近平致...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首次在亚洲举办 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
    • 高考 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
      值此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
    • 高考 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历史学家有国...
      张海鹏:历史学家有国籍,但历史学没有国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历...
    • 高考 南京大学校史中的抗战记忆:防空洞中潜...
      南京大学校史中的抗战记忆抗战期间,南大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师生员工,以各种形式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在炸弹下淬炼出摧不毁的民族脊梁。顾毓琇:历史剧《岳飞》激起爱国豪情淞沪战争爆发后,顾毓琇教授亲率中大学生到南京车站为十九路军送行壮志。从车站回来,他翻出昔日所作的《荆轲》剧本,“风萧萧兮易水寒,...
    • 高考 教育部:思政课专职教师将建立任职资格...
      思政课专职教师将建立任职资格制度京华时报讯(记者张晓鸽)昨天,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要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
    • 高考 教育部:严格复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 高...
      教育部:严格复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中国青年报北京8月24日电(记者诸葛亚寒)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即将陆续报到。为切实保护学生权益、确保招生公平公正、维护高等学校办学秩序,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了《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以...
    • 高考 就业格局变化 倒逼在校生及高校教学现...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与高校该怎么办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万,2008年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今年749万的数字则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和变幻的经济形势,更为诸多行业带来变革。就业格局之变,此刻也正在倒逼在校生及高校教学改变现状。离实务一线更近些“多...
    • 高考 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西南联大是真正有...
      师道千年:温情敬畏 薪火相传终于有机会在这样特殊的时刻,理清在我脑海中念兹在兹的师道精神。遥想春秋时期鲁定公四年(前497),周游列国的孔子,被匡人误认为曾经对其施暴的鲁国恶人阳货,遭到了匡人数天的围攻。当此危急存亡之秋,孔子弦歌不辍,并说出了一段气吞山河的名言:“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
    • 高考 聚焦教育法律:去行政化 强化高校学术...
      用法律撬开教育制度瓶颈——聚焦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改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兴办教育机构,到底能不能营利?频频发生的考试舞弊事件,又该如何治理?这些既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8月24日,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次,立法机关将对教育...
    • 高考 两部门:高校思政课教材一线师生可参与...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校思政课教材一线师生可参与修订中国教育报北京8月17日讯(记者 翁小平 见习记者 李澈)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发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计划》强调,要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编写...
    • 高考 聚焦抗战中的大学:湖南大学见证侵华日...
      湖南大学见证侵华日军投降仪式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八年国殇,一朝涅槃,中国人民凭借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民族精神,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在抗战的征途中,当时的大学师生一方面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另一方面,在猛烈的炮火中不弃学业,使我国学术薪火相传,存续不绝。本期,我们把目...
    • 高考 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趋势:互联网公司更...
      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未来趋势“互联网公司更符合我们年轻人的个性8月13日,在廊坊青云企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者在一起分享创业经验。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政府支持的青云企业孵化园,自2014年4月以来,主要为来自于廊坊及周边的90后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免费提供创业平台服务,以“轻资产、重服...
    • 高考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携手促进多样文明...
      尊敬的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主席,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出生地就在距离我们会场不到150公里的古城曲阜。今天,来自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泉城济南,参加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此...
    • 高考 上海戏剧学院综合改革:首次提出“爬坡...
      上海戏剧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浮出水面首次提出“爬坡型”人才概念从新学年开始,上海戏剧学院部分院系的学生将尝试跨学科、跨学校乃至跨文化选课,学校的教学体制将发生大变化;学校根据艺术类院校的特点,重新修改了科研和人才评价机制,将社会评价纳入到这一评价机制中,并首次提出了“爬坡型”人才的概念……今年暑假期间,...
    • 高考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西迁中的西北联合大学(资料图片)抗日军政大学(资料图片)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学校数发展趋势1936—1946学年度大学专科以上院校数发展趋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是自1840年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奴役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高考 “互联网+教育”频遭审批尴尬 在线教...
      “互联网+教育”频频遭遇审批尴尬在线教育为何还要租教室?人民视觉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有利于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有力支撑,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可以说,这项改革是“先手棋”“牛鼻子”,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一段时间以来,简政放权...
    • 高考 高校再曝办学黑幕:“野鸡大学”合法化...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此前,中国之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报道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的北京现代管理大学,存在虚假招生的现象。作为一个非学历教育机构,学校商学院却承诺学生,可以拿到该校毕业证和北京联合大学等正规本科学校毕业证,学生进了校,才发现被骗,所谓的“双证”,是指要再报名参加国家成人高考,才能取...
    • 高考 上万台生大陆求学自比“羊” 两岸高校...
      上万台生大陆求学 自称“羊”遇上“狼”两岸高校“学霸”谁更拼?“‘台湾学生像羊,大陆学生像狼’,这句话流传好久了。”台湾大学的柯伯麟说。“2015大陆台生研习活动”日前在台北举行,大陆求学归来的台生们现场分享经验。两岸学生有哪些不同,大陆高校生活跟台湾有何差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几名台生和...
    • 高考 高职院校热衷升本 追求姓“高”耻于姓...
      “傍大款” 追求姓“高”耻于姓“职” 热衷升本高职高烧了?语文、数学、英语,不喜欢上这些课、学起来也比较吃力的刘伟(化名),高考结束后,填报了当地一所普通的高职院校,他当时的想法是,职业院校偏重的是技术,只要好好学习技能课就好了,不用再为学不好这些自己不擅长的课程而头疼。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刘伟感觉...
    • 高考 储朝晖:建立体制对创新的包容是当务之...
      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建构,当下的短板或急需是要在制度设计上包容创新。近来发生的若干事件引发社会对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创新能力的质疑,这些质疑无论动机如何,都是对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能力提升的一种促进。这种促进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否建立了对创新的包容...
    • 高考 教育部:严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 严禁更...
      教育部:严查高校新生入学资格教育部24日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认真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复查,严禁在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新生录取专业并进行学籍电子注册。
    • 高考 学者谈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创新的教师 ...
      没有创新的教师,何来创新的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离不开“终身学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职业教育怎样才能更有作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师生乃至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职场学习、网络学习”三种学习环境的融合,以及“通用能...
    • 高考 出国划算不划算? 摸清海归就业创业家...
      今天,留学还“划算”吗——摸清海归就业创业家底再留学今天,留学还“划算”吗?海归回来在哪里就业?海归创业尚安好?……对于想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些问题一定需要答案。8月16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旨在...
    • 高考 2015海归创业调查:不会与政府打交...
      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近三成受访者认为——不会与政府打交道是海归创业最大劣势“本土民营企业超越外企成为最受欢迎的就业选择”,中国和全球化智库近日发布了《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海归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据悉,20...
    • 高考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外学者以...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日前闭幕,中外学者以史为“媒”,纵论古今——从历史启迪中共同探寻前行方向作为当今世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历史学会议,历时6天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9日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这一有着“史学奥林匹克”美誉的学术会议每5年举办一次,本届首次在非欧美国家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和...
    • 高考 新西兰林肯大学和中国农科院联合培养博...
      新西兰和中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来自中国农科院的高素质研究生不久将在林肯大学完成他们博士学位的部分课业,增加了在全体学生已占相当比例的博士生比例。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总部有一所研究生院,大约有1000名研究生在此学习。农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慧鹏和培养处处长汪勋清,近期来到林肯大学和其高级管理部门讨论...
    • 高考 俞敏洪:只用互联网颠覆教育不太容易 ...
      俞敏洪:只用互联网颠覆教育不太容易“有100多家公司打出颠覆新东方的旗号,做教育互联网的公司有几千家到上万家。”8月12日下午,在北京望京SOHO举办的新一期“潘谈会”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及200多位创业者谈到了教育领域的创业热。教育是创业圈最热的领域之一,“互联网...
    • 高考 8名盲生7人被录取 教育部:不存在“...
      8名盲生参加今年高考7人被录取教育部:不存在“能考不能录”的情况黄莺是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一名参加高考的盲人学生。她的高考成绩是530分,超出宁夏理科一本线85分。“报志愿的时候非常担心,害怕因视力会被拒收。”令黄莺兴奋的是,最终她被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录取,“圆了大学梦”。近些年,国家向盲人...
    • 高考 陕西招办回应考生信息泄露 要求各地保...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西安、安康、商洛、汉中等地在内的数万名考生联系方式被泄露。今天(8月25日)下午,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声明表示,省招办历来高度重视招生信息和系统安全工作,同时,2015年录取工作已全部结束,不再组织任何形式的补录,提醒考生不要上当受骗。声明如下:一、省招办历来高度重视招生信...
    • 高考 学者:呼唤大学教学研究的回归 一种特...
      呼唤大学教学研究的回归目前,“回归教学”的呼声已经在大学校园响起,但如何“教”、“学”依然是横亘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坎。教学研究的回归,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成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一种认知实践活动,是在教学工作的经验感悟、规律总结、实践探索基础上,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