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学生“慢就业”引发对中小学教育的反思_人才-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由大学生“慢就业”引发对中小学教育的反思

首页 > 

人才

 > 由大学生“慢就业”引...

由大学生“慢就业”引发对中小学教育的反思


在大学毕业之际,中国的90后又一次刷新了人们的三观。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曾让80后遭遇了一把“毕业即失业”的尴尬,但许多90后却把“失业”玩成了“慢就业”。他们选择去支教、去做志愿者,有的甚至搞起了“全国考察”。他们说,“要慢慢思考人生道路。”

在注重学历的中国人看来,难找工作通常就去进修,至少拿回个更高的文凭。对于这种既不就业也不进修的“慢就业”潮流,社会舆论褒贬不一。有评论认为,他们是突破旧观念束缚,倡导全新的就业观。也有声音指出,这是在回避就业压力,其实就是“啃老”。其实更深层的根源,埋在当代中国的教育模式之中。

毕业后四处旅行了一年的合肥女孩小蔓说,“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校园学习”,所以希望“用一段时间到处去走走,也想想未来的道路。”言外之意,就是学校教育中从来没给自己人生方向的教育,不得不在毕业后去“补课”。如果去问问那些80后乃至70后的就业心路,很多人尽管当初顺利找到工作,但其实同样迷茫于自己的就业选择和人生道路。其中有胆略者,往往就业一段时间后选择跳槽或转行,一番动荡后回归自己志趣所在,但更多的人只是默默地“将错就错”了。这样的现象让我们不禁反思,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出了什么问题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中国大学走出国门招徕留学生
      中国教育展(中国留学说明大会)今天在东京举行,北大、清华等四十所中国高校一字排开,各展所长,竞相招徕日本学生赴中国留学。今天的说明会受到日本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上午开场前门外已排起长龙,开场后两个小时内已有三百多人前来咨询。一位女学生说,她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艺术,也很想去中国留学,但对中国大学的专业和收...
    • 留学 第二届中国留学人员人才交流会即将举办
      、贸易、房地产等。 息的人士可访问北美洲中国学人国际交流中心的网页。网页的地址为http://www.nacenter.org.
    • 留学 在职人员留学应突出经济优势
      一般来说,申请人只要有大学学历和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并且雅思成绩在5分以上,均可先申请技术移民,等拿到绿卡后再攻读研究生课程,这样可大大节省费用。但如果该申请人的专业是医学,而国内的临床医学与法律这两个专业的学历在国外很难获得认可,因此他只能申请留学。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有两种留学途径:一、申请与医学...
    • 留学 入世后“国内留学”机会增多
      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同时,也会受到国外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价值及发展空间早已被西方国家看好,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市场价值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大兴趣。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人民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使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卖方”市场的状态之中。知识经济时...
    • 留学 “洋文凭”缺认证 留学谨防“克莱登”
      随着留学归国人员的日益增多,用人单位在收到竞聘者提供的各种证书中,五花八门的“洋文凭”让人真伪难辨,其实想要为自己的“洋文凭”取得国内认证并不难,只需向我国惟一一家国外学历认证机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交申请。90%外国大学有据可查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记者看到在三个房间里摆满了40多个...
    • 留学 广州白领、大学生追捧因私护照
      广东频道12月3日电 近日,在中国银行工作的陈小姐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应英国某金融集团的邀请,银行方面拟派遣两位优秀的工作人员前往曼彻斯特短期考察,由于时间较紧,拥有因私护照的同事就有了优先权。随着我国出入境手续的不断简化,许多市民尤其是白领阶层,在拥有了手机、商务通和电脑之后,描准的下一个目标就是...
    • 留学 防止少数留学人员的误导和欺骗行为
      最近,几位在美国华尔街金融机构工作的中国学人给国内写信,提醒中国公民,警惕和防止部分留学人员的误导和欺骗行为。他们在信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国人员的不断增多,广大留学人员以各种方式为国服务,这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但是,也有部分留学人员利用中美之间的各种差别和语言差别误导或欺骗国内的领导和单位。最...
    • 留学 加拿大大学学费增加 申请攻读学生反增...
      十一月八日电,安大略大学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尽管学费上升,有更多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申请攻读大学。 1998到2001年期间,安大略 17 所大学的申请人中,来自年收入少于30,000 元家庭的学生从22%增加到28%。家庭收入少于20,000元申请学生占今年的20%,1998年时占14.8% 。 同...
    • 留学 上哈佛又怎么样?
      --哈佛女孩歇歇吧 一个中学生,只因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便一夜成名。记录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也随之瞬间风靡大江南北,其父母的育子之道成了无数中国父母手中反复研习的“宝典”。“上哈佛又怎么样?”从美国归来的万毅平教授对此很不以为然。他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指出,体现在中美教育上的两...
    • 留学 留学的“门槛”有多高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展以及随后的英国教育展上,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各国的入学要求;二是各国的留学费用。留学条件的要求一般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和学历。很多人以为没有英文成绩,就不能申请出国留学或是有了好的英文成绩,就能报读任何大学。其实,有了英文成绩,可能比较容易申请,但要想申请到一个好...
    • 留学 留学生求职蜂拥而至 东京中国人首次突...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东京总务局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1年10月1日止,在东京登记的中国人首次突破10万大关,达101121人。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留学生的增加和日本地方经济的不景气是导致东京华人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以留学生为例,据文部省最新统计资料,与去年相比,在东京地区的大学登记的中...
    • 留学 如此洋文凭不要也罢
      前些日子,一位在机关工作的朋友留学回来,恰好有外资企业招募人才,我鼓动他去报名。没想到,他却无动于衷,并道出原委:像我们这些由上级部门派出的留学生,文凭含金量不高,人家根本不认。经了解,我才知晓干部留学的一些内幕。现在,被列为“培养对象”的干部有些只是大专或者本科,在如今算不得高学历,为了以后的“发...
    • 留学 美国总领事:中国学子应常回家看看
      11月30日,经多方难以想像的努力,记者终于在北京独家专访了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领事参赞贺德炜先生。尽管这位主管中国赴美签证的最高官员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但他仍用英语接受采访。限于篇幅,本报仅发表访谈内容中的精华部分。以下“问”指记者提问,“答”指贺德炜的回答。问:您刚从美国回来,能否给我们带来有关...
    • 留学 广东非法留学中介为何泛滥?
      广东省至今合法的代理出国留学的中介机构不到10家,深圳市只有2家。由于市场的需求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信息咨询公司开始“打擦边球”,以办理出国留学咨询为名,实际上却从事代办出国留学等超范围经营的业务。据工商界人士介绍,在深圳,一张板凳、一张桌子往一间房子里一放,就可以成立一个中介公司。这些公司根本没...
    • 留学 “留学中介”坑你没商量
      如今,各类出国留学中介的广告着实让人眼花缭乱:“只要参加我们的培训,您就可以顺利抵达加拿大国土……”、“免托福雅思,高中生直接入读加拿大大学本科”……不着边际的广告词,让许多想出国留学的人怦然心动。近日,接到深圳大学几位学生的投诉后,记者对几家留学中介公司进行了暗访。 看着没希望却又没办法 小叶是深...
    • 留学 牛津少女:破牛津800年纪录是假的?
      亲爱的搜狐新闻编辑,你好!我是一名中国留英学生。近期,中国媒体多次报道牛津大学本科二年级中国留学生吴杨小姐富有传奇色彩的新闻。然而,文章刊登后许多读者对其真实性提出了质疑。为了查清事实,11月19日我与吴杨所在的学院牛津大学St.Hugh’学院和牛津大学新闻处取得了联系。以下是我与St.Hugh’s...
    • 留学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国青年( F...
      弗雷德里克·桑格英国生物化学家。1958年,测定出胰岛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首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80年,又发明测定DNA碱基排列的方法,再次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致21世纪中国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 我很幸运地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我的工作能得到这么高度的认可,这当然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但真正的乐趣却蕴含...
    • 留学 低龄留学又出新问题 留学仅是为追星?
      留学人群低龄化这一趋势如今又迅速波及到初中生,而他们的留学意向竟是为了追偶像明星。日前的一项对本市14所学校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留学打算的初中生占受访者的47.4%,高于高中生42.9%的比例。据调查,和高中生、大学生青睐美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不同,10岁出头的孩子最想去的是日本、韩国等邻近国家。研...
    • 留学 寒假出国游学去
      北京的冬天乍寒还暖,绿绿黄黄的树叶还在枝头顽强地招摇着,许许多多的家长和学生已经在为两个月后到来的寒假热火朝天地做准备了。过去的12年中,中国出入境人次达13亿多,相信今后这个数字还会以加速度增长。中国人的钱包越来越鼓了,中国人出国越来越容易了。那么,趁着假期,让孩子出国学学英语,玩一玩儿,既长知识...
    • 留学 华人华侨侨办官员与在美留学生座谈
      】受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的委托,国务院侨办国外司副司长熊昌良及副处长陈劭毅一行两人近日抵达纽约,向“911”恐怖事件后纽约地区的华人华侨表示慰问,并详细了解 “911”事件后侨胞的困难和需求,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 为侨服务”。昨(19日)晚,他们同中国旅美科协、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等社团的...
    • 留学 加拿大新移民法鼓励留学生留在加国
      :加拿大新移民法生效,对各类移民申请都产生重大影响。加拿大华人移民服务界人士认为,新移民法将对留学生申请移民有很大的帮助,加拿大将鼓励更多在加完成学业者留在加国。据世界日报报道,加华移民留学服务中心总裁官国荣表示,未来留学生在移民打分上占优势,比在海外完成学业者有更多移民机会。这主要有三方面有利之处...
    • 留学 国内自费留学市场三大热点
      近期自费留学市场显现出三大热点,分别为:大专生直接攻读英国、新西兰硕士学位热。从以往的情况看,中国的大专毕业生很难有去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最近,英国、新西兰一些大学对中国管理专业大专生开了“绿灯”,允许他们直接攻读硕士学位。据了解,目前对大专生开放的专业有MBA、旅游管理、人事管理、策略管理学、...
    • 留学 出国“修学游”火爆京城为哪般?
      时下在中学生及其家长当中被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莫过于“出国留学”了,国内的升学压力、国外优秀的教学质量、学成归国后的飞黄腾达、对国外生活的向往无不是对这一现象的最佳注解。在此情况下,假期“修学游”、“游学之旅”的一再火爆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当中包含的是家长们的殷切期望,学生们的好奇,对学习效果的期待等多...
    • 留学 2002年公派留学方案已出台
      公派留学工作大致由三方面负责:一是国家教委外事司(政府),负责规划,制定政策,进行宏观指导;二是基金委(事业法人),由秘书处具体操作,负责制定招生简章、受理申请、组织专家评审签订协议等;三是留学服务中心,负责派遣事务。公派留学主要依靠经济、法律等综合手段,由留学人员对事业法人负责;以基金方式资助,本...
    • 留学 对拒签现象的另类意见参考
      首先,拒签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热潮”,也并不是只有美国才拒签,中国人也并不是惟一被美国人拒签的。这几年,赴美留学拒签是非常正常的,拿到全奖被拒也并不奇怪。更何况,美国人认为不给你签证,拿全奖与否不是惟一的依据。事实上,可以这么说,在被拒签的那个圈子里,人们看到的全是不幸的消息。但从中国赴美留学签证的总...
    • 留学 年底留学怪现象之三大原因
      时至11月底,又逢西方圣诞节将近,各国使领馆2001年的签证工作已接近尾声。敏感的业内人士已经发现近期出现的一些签证现象:签证周期有所延长,这主要是由于广大的申请人有一个“今日事今日毕”的心态,都赶在年底之前涌至使馆。大量申请堆在使馆,这就导致使馆在对负责审查的工作人员的安排上捉襟见肘,一时无法组织...
    • 留学 “不出国的留学教育”北京走在全国前列
      报道采用国外教学方法,在国内学习,同时获得中外双文凭,被称作“不出国的留学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近年在京城蓬勃发展。记者从市教委有关部门获悉,北京的中外合作办学无论是在办学机构数量、办学种类还是在校生总数以及引进资金数目方面都居全国前列。到目前为止,本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有42所,涵盖除义务教育以外...
    • 留学 911后不少移民留学生取消返乡计划
      :节日期间,很多美国华裔移民都想到回老家过节,但是,“911”事件的爆发后,因担心美国政府紧缩民权对移民事务带来的冲击,唯恐出了境回不来,不少移民以及留学生不得不取消出国回老家度假的计划。 纽约新移民社区力量联盟主席普佛科斯形容移民社区“大为紧张”,因为担心出去就再也不进来美国,很多人甚至在佳节期间...
    • 留学 美国对留学生是"拒签"还是"拒钱"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不久,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便发布了一条初步调查结果——劫持美国航空公司77号航班的劫机犯哈尼·汉热尔很可能是持学生签证进入美国的。美国专管外国人出入境的移民归化局(INS)不仅没有持该签证人员的最新材料,而且对这一签证是否仍然有效竟一无所知。此消息一出,美国舆论哗然...
    • 留学 法国使馆改变面试方式
      希望在2002年2月到法国留学的同学请在2001年12月3日至21日给法国使馆签证处打电话,电话号码:65326085,预约时只需告诉本人姓名和法国学校开学时间即可,同学们再按约定时间到使馆面试。这样既可避免同学们到法使馆门口排队,也堵住了想接此挣黑钱的人的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