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4”转段要考语文数学和英语
日前,省招考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山东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与去年相比,有些许变化。
《通知》明确,报考“3+4”转段考生的文化基础考试科目为春季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有普通高校招生走读计划的市,考生如果将来参加该市走读计划录取,须符合该市报名条件并在该市参加高考报名。
首次明确,残疾人考生网上报名时首先选择本人残疾类别,可申请提供夏季高考合理便利条件。
还有,考试作弊行为也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春季高考专业类别比去年少1个
只报考“3+4”转段考生文化基础考三科
春季高考分为19个专业类别,分别为农林果蔬、畜牧养殖、采矿技术、土建、机械、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化工、服装、汽车、信息技术、医药、护理、财经、商贸、烹饪、旅游服务、文秘服务、学前教育。
与2015年相比,2016年春季高考专业类别少了一个师范教育(2+4转段)类别。考生必须选择报考专业类别。
在春季高考类别,“3+4”转段选择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报考:一是只报考“3+4”转段;二是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
只报考“3+4”转段考生的文化基础考试科目为春季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除参加上述三科考试外,还要参加所选报春季高考专业类别的专业知识考试和技能测试。
据了解,2013年我省首次试点“3+4”(中职+本科)分段贯通培养模式,2016年参与试点的学生将面临升本问题。但是,这部分学生转段升学,是直升还是仍需参加高考一直悬而未决。
这次,省招考院下发的高考报名细则中首次对此进行了明确。只报考“3+4”转段的考生及兼报“3+4”转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网上填报基本信息时间为2015年12月3日。
考生参加走读计划录取
必须在有高校招生走读计划的市参加高考报名
按照要求,具有山东省户籍的考生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招办)报名。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地的应届高中段学校毕业生,可选择在户籍或学籍所在县(市、区)报名。
参加农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含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和山东省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县招办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应在高中段就学地(含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县招办报名。
首次明确对有普通高校招生走读计划的市,考生如果将来参加该市走读计划录取,须符合该市报名条件并在该市参加高考报名,否则不能享受有关走读计划招生政策。报名结束后不受理考生要求更改生源地的申请。
首次明确残疾人考生可以选择类别
并可选择申请便利条件
根据《通知》,参加单考单招类别(含保送生、运动训练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一级及以上高水平运动员、职教师资、特殊教育、技校单招、高职院校单招)考生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报名。
而与往年不同的是,2016年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通知中明确规定,残疾人考生网上报名时首先选择本人残疾类别。
残疾人考生共八个类别,分别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考生选择其中的一项。
然后,考生再选择是否申请提供夏季高考合理便利条件。凡申请提供合理便利条件的考生须在参加高考统一体检时向县招办提交《残疾人报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合理便利申请表》。
据了解,这是山东省首次明确表示残疾人考生可以选择类别并申请便利条件。
申请便利条件时,考生可选择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延长考试时间、需要引导辅助、需要手语翻译、优先进入考点、考场等多内容。
申请提供夏季高考合理便利条件的残疾人考生,参加现场确认时还须提供本人的第二代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及复印件。
考试作弊纳入刑法适用范围
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符合照顾条件的考生名单要实行三级公示。县招办和中学分别公示本地、本校初审合格的享受照顾政策的种类名称及具有相应资格的考生名单。
名单经市招生考试机构复审后要进行第二次公示。名单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审查后,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公示至2016年底。
市、县、中学公示时间不少于10天。技能拔尖人才考生名单要分别在县招办、市招办和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进行公示。
《通知》规定,市招生考试机构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报名资格审查的实施细则或办法。县招办负责报名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市招考机构负责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各市加大对各类考生学籍审查力度,尤其要防止非应届毕业的高中段在校生和普通高校在校生变换身份报考。
要加大对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中等学校应届、往届毕业生的学籍、学历审查力度,严防不符合条件学生报名。
资格审查工作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对考生户籍的审查,对非我省户籍考生,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11月1日施行,考试作弊纳入刑法适用范围,考试作弊行为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和警示教育,从根源上消除考生作弊念头,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