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名师们聊思维训练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名师们聊思维训练

首页 > 

地方

 > 浙江

 > 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名...

小学数学教育峰会 名师们聊思维训练

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是不是太难了?会解题的孩子数学能力真的就强吗?前不久,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教学纪录片——《中国学校》引起了广泛热议。

作为纪录片中唯一一名数学老师的邹海连,在上周四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上,他就以自己在英国的“中国式教学”经历与全国各地的小学数学老师、教育专家共同探讨数学核心素养。

演算和证明

比直接获取结论更重要

头一回给英国孩子上数学课,邹海连老师感觉还挺适应,因为是按照中国模式来教学,而且英国的课程难度还要低不少,教学难度也不高。然而就在邹老师觉得本应该得心应手的数学课上,遇到了一个难题。在进行“勾股定理的运用”一课的教学时,大部分英国学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疑问:“勾股定理既然已经是一条可以直接使用的定理,为什么还要我们去演算证明?”疑问一出,邹老师不仅从中看到了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他还意识到了让学生明白演算证明的意义的重要性。

“数学中的确有很多前人已经得出的直接经验,但是数学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含义在于超越直接经验的重要性,通过演算和推理验证,我们能够感受到数学严谨的思维逻辑。”邹海连说,培养孩子乐于和复杂抽象的事物打交道,并不断提高思维的精确性,这比直接获取结论重要太多。

会解题

不代表数学能力就真的强

对于中西方孩子数学能力到底哪个强这一问题,邹老师也有自己的观点,在英国学校的“中国实验班”里确实有不少孩子甚至连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都不大扎实,不太跟得上教学进度。但他认为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孩子的数学能力比国外孩子强,只能说,国内数学教育是先紧后松,而英国等国外数学教育则是先松后紧,国内数学老师从小学开始就比较注重解题技巧的传授,因此,相比之下中国孩子的解题能力会更加强一些。

对此,数学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尚志也表示,现在社会其实对数学学习有误会,觉得数学成绩好,孩子的数学能力就强。他说,其实一些会做题的学生,只能说他把知识点都消化了,但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需要积累,还要有敢于质疑和探索的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人才 离职面谈:暗藏多重玄机
      快离职的时候,是最心神不定的时候:安不下心来工作,一面牵挂着离职手续的问题,一方面又在憧憬着新工作。按照惯例,在离职前,老板都会和离职员工进行一次面谈。很多人不重视,觉得只是走走形式而已,只想拿到离职证明就走人;心怀怨恨较深的人,很可能还会将自己的情绪发泄一通再走。职业规划师认为,上述态度和行为都不
    • 人才 8种人混职场难有大出息
      在某些行业及某些领域人才“走俏”的同时,有一部分职业人却反遭冷遇,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总遭遇到麻烦事,小编盘点了这八类人,看看你是否是这八类人之一。知识陈旧的人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倍增的周期越来越短。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人都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想靠学校学的知识“应付”一
    • 人才 失业前必须知道的五件事
      我希望没有人因为读到我的故事而失业,但如果你不幸失业,下面的一些事你应该提前知道,失业后我才真正想明白。本月早些时候,我发表了一篇关于百万富翁能不能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报道文章。在报道过程中,我注意到失业救济金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在文章发表后不久,一位读者联系我说,这个问题部分在于是没有人愿意听听真正
    • 人才 职场如何化解越级执行尴尬?
      据专家对200名职场人士发起在线调查,75.55%的参调者表示遇到过越级行为的尴尬,但其中六成以上的参调者可以化郁闷为祥和,彼此权衡职场级别之间的那点事儿,但他们并不认可越级行为在职场上“游刃横行”。越级汇报惹来职场危机在本次调查中,对于员工“越级汇报”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设问,数据所示50%的汇报者因
    • 人才 争做职场高手:换位思考赢人脉
      职场修炼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独门技术,技术高超固然重要,但仅有高超的技术并不说明你就是一个职场高手,高超的技术需要依托于丰富的人脉资源来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领导力范畴,一个职场高手除了具备丰富的技术技能之外,还要掌握人际技能,当然,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发展,你还要具备概念技能。所谓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
    • 人才 优秀下属的“三不原则”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有些人的行为让自己的上司左右为难,自己却浑然不知。如果经常这样,这种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被领导排除在圈子之外,更不可能成为领导心目中优秀的下属。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圈子与班子之间的关系:进入班子,没有进入圈子,等于没有进入圈子;没有进入班子,进入圈子,等于进入圈子;
    • 人才 做有亲和力受欢迎的上司
      加拿大广播公司曾在一个名为“差劣上司”的节目中,提出了以下七条问题,让观众评审他们的上司是否差劣。让我们先看看这七条问题吧:1.你的上司有否在其他员工面前羞辱你呢?2.你的上司是否常常犹疑不决,拿不定主意呢?3.你的上司的沟通技巧是否十分差劣呢?4.你的上司是否不愿意承担责任,却又喜欢装威风抢风头呢
    • 人才 如何跟老板巧妙说再见
      年终跳槽似乎已成为一种职场现象。尽管有年终奖、年终礼品,还有来年看得见的职位提升,可还是有人等不及过了春节,选择了“年终大逃亡”:交上辞职信就走人。因为新公司画了个更大更圆的饼,因为新公司急着有业务要开展。于是提早30天交辞职的规定也就顾不上了,旷工就旷工吧,估计新公司也已经允诺了一定的补偿。可是,
    • 人才 职场女性养生小细节
      职场女性该怎样进行养生呢?下面为您总结了平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小细节。不要长时间穿着过紧的衣服身的衣服穿多了容易出现压迫到内脏器官的情形,引起腹涨腹痛,加重心脏负荷,而令人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如果裤子太紧,会使胃酸倒溢,同时,不利于体内气体的排放运作。不要一双鞋天天穿着不换由于我们的脚和身体其它部位一样也
    • 人才 选择职业先问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
      职场专家钟岸君提到,应届生找工作问题,已经成为时下社会热点之一。临近毕业的你,是否正在为找一份怎样的工作而烦恼?如果你认真的读完了这篇文章,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一.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在选择行业上,我们主要可根据两个方面进行选择:其一,兴趣。兴趣成就辉煌,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兴趣才能做好。如果你不想在工
    • 人才 助你收获成功的6种思维
      史上第一次可控的载人有动力飞行公认是由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完成的。尽管在之前曾经失败了数百次,他们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如果放弃,现代飞机的发明人就要换作他人了。这个例子表明了人类意志的力量。在莱特兄弟的时代,没有人见过能飞得起来的飞行器。断定自己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这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应该会
    • 人才 年关大作战,别让一整年都白干
      丽莎毕业于国内的一所名校,她从小接受的观念就是,一切要凭能力说话,在学校时要成绩,到了单位就看业绩。所以,丽莎在工作中非常吃苦耐劳,是个标准的拼命三郎,从来不屑于溜须拍马。在她的部门中,丽莎是出了名的勤劳分子。别人在堆积如山的工作下往往叫苦不迭,而丽莎虽是个女人,却比男人还能干。她认为能者多得,会比
    • 人才 重要宴会最基本的用餐礼仪
      约会时,其实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跟谁一块吃饭。在吃饭的时候,很多细节如果你注意了,人家就会认为你非常的懂礼貌、知礼节,你的朋友也值得交。用餐时,谨记“整齐、清洁和保持安静”三项原则便可无往而不利。以下提及一般人常犯的小错误,如果你在这些细微地方都表现得大方得体,人家又怎能不暗暗为你加分呢?心动
    • 人才 办公桌中的高效学,2招为工作省时
      士兵打仗必须各自为营建设根据地,OL在职场冲锋冲锋陷阵也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战壕建的好,工作效率呱呱叫,战壕建不好,你的工作情绪、效率、质量多会有所影响。办公桌中包含的高效学,你一定要知道!现代商业中的公司大都是敞开大门式的办公方式,随时欢迎来访,但如果这种制度没有一点限制,公司的工作就会受
    • 人才 职场要领 洞悉上司的15种表情
      行走职场,首先要学会的一项重要本领是察颜观色,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现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测得风问才能使舵。1、上司说话时不抬
    • 人才 5种方式让你的批评起作用
      作为一个高效的管理者,最困难的部分是向员工传达你的批评。如果你太严厉,他们会有情绪上的抵触,也不会听你的。如果你太含蓄,他们又不把它当回事儿。批评某人或某人的工作之前,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问自己,真的有必要吗?'要决定你感觉需要说或做的事情,真的能保证得到改正。你的员工是否只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做事,但
    • 人才 职场稀奇减压方式大集合
      职场压力无处不在,于是各种稀奇的减压方式也层出不穷,有的能让你放松心情,而有的却在搞破坏。聪明的职场人一定要警惕了,别在减压的同时给别人带来痛苦。稀奇减压方式大集合健康型:女士学习瑜伽,男士学肚皮舞:扭胯、抖臀、腰肢似蛇般灵活摆动,据说是男士减压的最新招式。刺激型:攀岩、狂奔,去郊外寻求刺激,挑战极
    • 人才 想要职场成功?努力工作还不够
      在目前经济不确定的情况下,识别和把握新类型的机遇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努力工作并极力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取悦老板并不足够。在今天的办公室,你必须致力于管理5种办公室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将决定你最终的成功。1)培养高度信任的关系,这些关系具有重要性仅是建立关系已经不足够。现在你需要作出投资决定,信任合适的人
    • 人才 职场白领焦虑症缘由:年终要面临三道关
      职场白领大多有年终焦虑症。其焦虑主要来自于,年终这一特定时期面临的三道关口——应酬、跳槽和过年。第一道:应酬关临近年关,各种正式非正式应酬纷至沓来,应接不暇,防不胜防。除了单位大小年会和酒会外,合作单位、主管单位的年前惯例拜访更是“量大不从优、一个都不能少”,不仅在时间上密集轰炸,更离不开饭局、酒局
    • 人才 职场选秀遍地生花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2011年,职场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荧幕上吹起了一股职场选秀风。有关注就有讨论,在热议与收视齐飞的同时,质疑声同样不断,近日来,社会上更是掀起了一场关于“职场选秀”是真还是假的讨论,有不少人质疑,“职场选秀”只不过是一场炒作,是企业宣传自己的一种形式。一览英才网职场专家谈“职场选秀”的前世今
    • 人才 高效领导者的3个习惯
      你是一个领导者吗?无论你是一个执行者还是一个入门级的雇员,领导力都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它可以帮助你和你的职业生涯不断迈向辉煌。这一点不论对大型团队的领导还是独自指导一个团队的自雇人士都是对的。我最近采访了领导力顾问JenniferGarveyBerger,她的新作《在工作中改变:建立复杂世界的领导
    • 人才 怎样化解职场“恐高症”
      年底是升职加薪的时机。有人因业绩突出或工作出色而在这个时候得到提升的机会,应该说,这是一件高兴的事儿,毕竟,在职业生涯中,这是一次很好的转机。然而,在提升的同时,职场人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加大,难免产生“转型危机”。因此,在这样可遇不可求的机会面前,很多人却开始“犯憷”了。升职了忽然感到“危机重重”人到
    • 人才 警惕办公室的“坏苹果效应”
      众所周知,消极的互动比积极互动所产生的影响更大,而人们对他人不良品质的记忆往往比优秀品质的记忆更加清晰。最近发表在《华尔街日报》(WallStreetJournal)的一篇文章,《几个坏苹果是如何毁掉一切的?》(HowaFewBadApplesRuinEverything)涉及到了这些发现。此类结论
    • 人才 职场细节 5件事最伤同事感情
      不参与讨论工作累了,大家可能会谈些琐事,能缓解压力、交流感情。如果你从来不参与这种讨论,时间一长,工作上的事情大家也想不起跟你说了。拒绝零食带点小吃、特产相互,或者获奖了请客,是表达友好的重要途径。要是因为“正忙着”、“不想欠人情”等拒人千里,或表示不稀罕,人家也会觉得你曲高和寡,难以相处。行踪诡秘
    • 人才 好莱坞式的职场三大法则
      好莱坞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产业。在这个制造和贩卖创意的环境,品质的好坏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能力不如关系、做事不如做人来得重要。想在好莱坞成功,需要有极大的侵略性,甚至违反人性的言行。熟悉好莱坞式的法则,其它产业就显得轻而易举。在“美国甜心”中,比利克里斯多饰演一名宣传人员,炒作新片无所不用其极。他教
    • 人才 5大秘诀让上司舍不得离开你
      职场竞争惨烈,当职场趋势从企业端的“终身雇用”转变为个人端的“终身就业”,如何稳操胜券,让你的岗位无人可以取代?一、不管坐什么位置,都要保持学习的习惯进入社会工作十年到十五年左右,会有一种“上下卡住”的闭塞感与无力感。因为,这个阶段的上班族虽然拥有一定的资历与经验,工作也得心应手,但上面有比自己更资
    • 人才 如何为星座老板当下属?
      据一项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上班族们的压力仅三成来自工作本身,而剩下的七成居然来自老板!老板为何老是板着脸?明明自己是个工作的能手,怎么在老板面前就不讨喜呢?马屁功夫不到家的你,趋炎附势也不是你的作风,这时你该如何面对头顶上的老板呢?还是先来看看摘星工厂——星吧带来的12星座之老板面面观吧!白羊座白羊座
    • 人才 《美人天下》曝职场生存法则
      《美人天下》在江苏等卫视播出近半,收视节节攀升,以1.12%的全国平均收视稳居黄金档电视剧冠军。宫中险恶步步惊心,就连一向懦弱的皇帝李治都在剧中变成了“腹黑男”,是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心计。李小璐扮演的贺兰心儿不仅能生存下来,还能从一小宫女变成宫中红人,更是每一步都走得精妙。有热心网友透过她的成功
    • 人才 成功人士是怎样做领导?
      企业真是个奇怪的地方,有些非常聪明的人,在企业里说变笨就变笨了。一个年轻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非常优秀,某一天被某一上司看中了。这个领导感觉到自己手下的都是笨人,于是对聪明人非常看重,便给这个聪明人以重用。但很快上司发现这个人开始变笨了。“基层跟不上中层的思路,中层跟不上高层的思路”,这种现象在企业里
    • 人才 投资自己的职场成功路径
      在投资环境好的时候,买套房、买点儿股票、买点儿黄金,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挣钱,许多职场人士开始不在乎工资这点儿“仨瓜俩枣”,更提不上自我投资了。如今,经济形势变化,挣“快钱”、捞“外快”的机会变少,一些人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于是,如何投资自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