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郑长忠:追寻与守护人类理想的中国逻辑_高考-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复旦大学郑长忠:追寻与守护人类理想的中国逻辑

首页 > 

高考

 > 复旦大学郑长忠:追寻...

复旦大学郑长忠:追寻与守护人类理想的中国逻辑

追寻与守护人类理想的中国逻辑

  经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共产主义,不仅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而且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运动,被提出了;经过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共产主义,不仅作为趋势与方向,而且还作为规律与方法,被实践着。共产主义运动,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工具意义,还具有价值意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追寻与守护下,共产主义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推动了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使中国的道路具有了人类的意义。

共产主义:值得追寻与守护的人类理想

对于个人来说,必须在希望中才能活下去,对于人类来说,也同样需要理想,并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得以发展与进步。因此,在不同时期与不同文明条件下,人们都以不同方式对人类发展提出了理想。人类正是在这些理想的鼓舞与激励下,不断获得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不断将发展与进步的文明成果转化为丰富人类理想的新的依据与内容。

进入近代,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充分研究,提出作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类理想,能够在现实中得以实现,而不是像过去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只有将之寄托于彼岸天国,或是停留在精神世界之中。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为我们揭示了实现人类解放与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现实路径,由此,使人类这一理想的实现,不仅是空想,而成为科学。这种理想的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追寻与守护这一理想的过程,就是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具有内在规律性的,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既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无中生有,作为一种必然的结果,它是具有内在科学性的,作为一种运动的成果,它是建立在每一阶段人类文明成果充分发展基础上,是扬弃和超越,而不是单纯否定。因此,对于共产主义,我们既不能悲观失望,也不能历史虚无。

当我们说要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不是说,明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立即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中一员,而是说,我们应该自觉追寻与守护这一人类理想,并在实践中,助力这一理想的实现,为其添砖加瓦。为此,对于共产主义者来说,一是要做到信念坚定,相信共产主义实现是人类发展必然;二是要做到内心从容,应理解共产主义运动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的;三是要做到包容转化,将历史上与现实中各方面有利于人类自由与发展的思想性与现实性因素进行吸收与转化,使之成为有利于共产主义运动的资源。

虽然共产主义是一种必然,但是基于认识与境界或利益与境遇的不同,现实中的人们,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或态度,也必然存在差异。然而,不管怎样,作为历史必然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总是在演绎着,面对历史规律,人们常常处于“日用而不知”,在客观上总是被规律所支配,即使是那些不理解乃至在观念上反对共产主义的人,只要在行为上,不做逆历史与社会发展之事,实际上,也无意中服务于这一理想的实现。

民族复兴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追求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是抽象停留在理念世界之中,而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人的实践予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人也不是抽象存在着,在不同时期,总是要组成某种共同体,或是以部落、氏族方式,或是以民族、国家方式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总是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由于历史与地理等因素,世界上的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人所处的历史阶段存在差异,而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们的交往方式与生存形态也存在着差异。整体来说,越高级阶段,人类自由与发展程度也越高。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具体体现,共产主义运动对于不同民族共同体或国家来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其任务与使命是不同的,以及具体实现方式与路径选择也是不同的。

中华民族是最早进入文明阶段的人类文明体之一,在古代与古典时期,中华民族都创造过非凡文明成就,也推动了中华民族及其成员的发展与进步。然而,面对现代化浪潮冲击,中国古典政治文明未能实现成功的自我转型,导致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皆陷入受奴役境地。在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具层面上,为中华民族独立与现代国家建设提供了组织基础,而且还在价值层面上,为推动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推动中国人民实现进一步的自由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因此,推动中华民族独立与复兴,推动中国人民自由与发展,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双重历史使命。

由于现代化首先出现在西方,作为后发国家,中华民族曾经处于相对落后阶段,人的交往方式与生存形态也是处于前现代状态,因此,推动社会发展以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就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命题。然而,中国人民的存在又是以民族与国家为基础的,因此,推动民族独立与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发展的前提。实现上述这对关系的有机统一,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内容,也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中需要平衡的张力,同时也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命题。

面对这一命题,中国的做法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以锁定人的自由与发展的方向,同时通过发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化力量来推动现代国家构建的任务,克服了传统社会的一盘散沙特征,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双重组织化基础。而后,遵循现代化社会发展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相统一原则,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而有步骤推进了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元发性现代国家用两三百年才完成的推动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阶段,需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通过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掌握国家政权,一方面保证社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对社会进行改造,以推动社会发展。这一社会发展逻辑的演绎,同样也不是抽象的,而必须通过不同地域与国家的人民的实践得以实现,对于中国来说,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社会发展逻辑与现代政治发展逻辑的共同演绎,使中国社会发展,从前现代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对于中国来说,要推动社会发展以实现共产主义,就必须充分发展现代化。然而,现代化发展却有其自身规律,这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背景下,推动前现代的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就成为社会主义中国需要面临的一个历史与现实命题,同时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为了克服中国传统社会“一盘散沙”特征与现代化建设对组织化诉求之间的矛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宏观上,我们建立了以国家力量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微观上,我们建立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单位社会体制,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组织化基础。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也得以初步奠定。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种过渡性组织模式,计划经济体制与单位社会体制的不足也开始显现出来,即,能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组织化基础,却不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内在动力。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从而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一阶段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

经过初期的改革开放实践探索,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标志着现代社会基因植入了中国,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不仅在经济层面,而且在社会层面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人们交往方式与生存形态再次发生巨大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中共十五大做出了依法治国与建立法治国家的决定,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党建国家与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决定了,随着市场经济建立与依法治国推进,反过来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必须创新与发展,为此,中共十六大就提出了“三个代表”,回答了在新的条件下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的命题,标志着党的创新与发展得以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体性与多样性开始生成与发展,为此,中共十七大就做出了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标志着现代社会在中国生成。

对于现代文明形态来说,现代政党、现代国家、现代社会与现代市场,是其四个结构性主体要素。这就意味着,经过三十多年发展,现代文明形态的主体要素在中国基本生成了,由此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发展完成了要素生成阶段。然而,还存在着两方面问题:一是各要素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展;二是各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尚未实现有机化。

为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形态的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由此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全面发展阶段,一方面,开启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走向定型与发展的征程,以最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另一方面,开启了推动中国社会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走向基本完成的征程,以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民的自由与发展。

中国道路的人类意义

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后发国家的中国,通过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完成民族独立与复兴以及人的自由与发展双重任务的道路,不仅造福了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而且其所包含的经验,从一定意义上说,具有了人类意义。

中国是在后发国家的前现代的社会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国家中建立社会主义,中国是继承了苏联的经验取得了成功,然而,中国并没有停留在苏联的模式,而是将这一模式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予以探索。在该模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后,中国能够快速实现超越与创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并形成了中国特色主义理论,而不是像苏联那样停滞不前,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失败。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经验,不仅使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得以顺利发展,而且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在后发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内在要求中国必须发展现代化。现代化发展规律要求中国不仅要在经济和社会上完成现代化任务,而且还要在政治上完成民族国家建设与现代政治发展的任务。由此,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发展,就不是在单一逻辑下完成的,而是在中国社会发展逻辑、现代文明发展逻辑与共产主义运动逻辑共同演绎下得以实现的,否则就可能出现巨大挫折。

面对这一世界难题,中国通过选择以共产主义为诉求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力量来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与国家基本统一,完成了民族解放与国家建设任务。而后,通过坚持与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一方面在价值上坚持了社会主义价值方向,另一方面也在工具上使国家相对自主性得到维护,而不受其他力量绑架,同时也保证了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根据整体发展需要,遵循规律而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在政治上,通过坚持与发展人民民主,丰富民主实现形式,推动现代民主在中国发展。在社会上,通过推动现代社会发展,使人民的自由与发展得以推进。由此,中国成功处理了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整体建设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张力问题,实现了在当今世界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中顺利转型与发展,从而为人类现代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同时,也使共产主义运动内在逻辑的演绎获得了现实基础。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得以独立与复兴,人民获得自由与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在全球化背景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民族与国家内部,而且对全世界都将产生影响。中国发展之后,会如何影响世界?这是全世界都关心的一个命题。

作为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追求“和而不同”与崇尚和平的特质,使我们不可能称霸。作为后发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曾经经受过帝国主义的奴役与压迫,中国深切理解其中的苦痛,因此,我们发展与强大之后,不可能将自身经历过的苦痛,再加在别的民族与国家身上。作为中国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而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诉求的共产主义理念,将民族独立与自由作为人的自由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并且认同不同民族与国家发展必须遵循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而不是像某些国家那样,将自身国家利益包裹在所谓自己认为的“普世价值”之下,并以此为借口,来打击别国,导致他国崩溃,带来许多灾难。

为此,我们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既要尊重各民族与各国自身发展历史逻辑,又要推动人类整体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所提出的新的理念。这其中,既包含着中国文化既有的特质,也包含着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更包含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内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留学中国教育展代表团访问荷兰、德国
      驻荷兰大使馆教育处负责人罗平(左一)、VNU展览公司副总裁Olav Masseling和安玉祥副主任为中国展区剪彩2010年10月12日至22日,我中心安玉祥副主任率“留学中国教育展代表团”访问了荷兰、德国。代表团由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上海财经...
    • 留学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赴日本举办“第九届...
      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共同协办的“第九届留学中国教育展暨留日英才招聘会”将于2010年10月10日(星期日)在早稻田大学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国内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单位参加展会活动,欢迎广大留学人员积极参加。一、展会主要内容:...
    • 留学 印媒称中国赴美留学人数超印度 感叹优...
      来源:环球网数据显示,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时隔9年之后,于2010年再次超过印度成为赴美留学人数最大来源。这一消息令印度媒体不禁感叹,称印度的“优越感”已丧失。 据《印度时报》15日报道,从2000年开始,印度向美国输送的留学生就一直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多,然而,印度的这个“优越感”在今年随着被中国...
    • 留学 第九届留学中国教育展暨留日英才招聘会...
      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早稻田大学和日中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九届日本留学中国教育展暨留日英才招聘会于2010年10月10日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辽宁省、黑龙江省、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共11个省、市、自治区的18所大学,3所中...
    • 留学 留学美国:调整自我 学会变通(1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生活细节中学会调整 “异国他乡,要在生活细节中学会调整。”这是笔者采访中,很多中国留美学生会提到的。麻省大学电子系博士生胡科开给笔者讲了这么一件小事。他说,在国内的高校,学生一般都会有充裕的午休时间,午休的充电能让下午或晚上的学习更加有效率。但美国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9时到下午5时...
    • 留学 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年会召开 近200...
      来源:中国广播网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第十一届网络年会暨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议9月26号到29号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200名留学人员代表与会研讨。 会议以“促进联盟孵化,服务海归创业”为主题,发挥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及有关单位的宣传、活动、政策和投融资平台优势,深入...
    • 留学 办学质量影响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洋...
      作者:姜乃强 来源:—中国教育报目前,我国中外合作项目达1000多个,办学质量影响其生存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洋为中用”卡地亚、渣打银行、黛安芬等22家国际知名企业,日前与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专修学院合作。快速发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让中国学子不出国门就能接受国际化教育。“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
    • 留学 来华留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9.29)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切实实施好《留学中国计划》中国教育报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柯进 余冠仕)全国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今天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举办的第四次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也是1998年以来召开的首次来华留学工作会议。 在总结了过去12年来华留学工作的成绩后,...
    • 留学 澳大利亚教育面临资源趋紧压力留学澳洲...
      来源:光明日报随着本地人口的迅速增加,澳大利亚教育正面临着资源趋紧的压力。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种前景持续得不到改善,澳国际教育业将受到冲击,澳洲留学的环境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据报道,到2030年,澳将新增45万名需要接受高教的学生,这相当于需要增加24所中型的大学;仅在目前经济发展较快的昆士...
    • 留学 美国“中文热”愈演愈烈 中文教师已成...
      中新网11月15日电 据美国《侨报》消息,经过两年的筹备,全美首届中文教学论坛于11月13日在美国旧金山揭幕,来自全美各地的中文教师和中国多所大学的汉语教学专家一共400多人参与。 在美国,现在不仅流行学中文,教中文也受到追捧,连美国人都开始争当中文老师。据凤凰卫视14日报道,与其他领域就业情况差、...
    • 留学 2010年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行前培训第...
      背景简介:07年以来,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留学人员在国外发生意外事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党中央及教育部的领导,十分关心在海外留学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问题。根据教育部领导的指示,在国际司的直接领导下,在财务司的大力支持下,受教育部国际司委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从6月开始至今,负责实施了针对国家公派“国...
    • 留学 "春晖杯"创业大赛网络视频项目洽谈会...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安玉祥致辞9月16日至18日,2010年“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入围项目网络视频洽谈会(上海·嘉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远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典、瑞士、意大利等10个国家的25名历届“春晖杯”创业大赛入围者,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与上海的投...
    • 留学 袁贵仁:将促中国教育对外交流 完善公...
      来源:国际在线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表示,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对外交流。 袁部长介绍说,在扩大中国教育对外交流方面,主要有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和中外合作办学等几种形式。下一步,中国将继续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袁部长表示,在...
    • 留学 英国工作签证门槛加高 留学生回国潮已...
      来源:北京青年报以保守党为首的英国联合政府今年上台以来,英国的签证政策频频收紧,虽然新的移民政策仍在草拟中,但联合政府已于今年6月开始为来自非欧盟国家的技术移民数量设置临时上限,大刀阔斧地削减留英外国工作者的数量。在英国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外国移民签证申请难上加难。反观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形...
    • 留学 中国留学生谈美国大学:氛围自由 完成...
      来源:新华网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主的美国西南地区拥有众多名校,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前来就读。据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教育组保守估计,在领区内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去年可能有2万多人。 日前,记者采访了多名正在和曾经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最大的共同感受就是,在美国大学就读很自由,但完成学业并不轻松。美国高校的...
    • 留学 中国赴加留学签证申请半年增25% 获...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申请赴加留学签证个案增幅接近25%。据本地学校及移民业者估计,自从加中“学生合作计划”(Student Partners Program,简称SPP)今夏开始实施后,明年将有更多中国留学生抵达加国。由今年1月迄今...
    • 留学 记忆中国难忘母校:以留学经历见证发展...
      ——“记忆中国难忘母校”座谈会侧记光明日报驻伦敦记者郭林一批英国赴华留学生在中秋之际聚集中国使馆教育处,在“记忆中国难忘母校”座谈会上,用普通话共话他们的留学时光和中国记忆。他们之中,有早在1962年就到中国留学的老前辈,也有刚从中国大学学习归来的后起之秀。流利的汉语,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熟知,显示出...
    • 留学 2011年雅思考试开始报名 全年安排...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余媛媛)从昨日起,雅思考生将可以报考2011年的雅思考试。 据了解,2011年雅思考试在全年安排有48个考试日期,在分布于全国32个城市的35个考点进行。除周六考试之外,为了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每个月还特别安排了一次周四考试。有关具体日期和场次安排,考生可登陆中国教育部考试中心I...
    • 留学 张秀琴:60年我国接收外国留学人员1...
      60年我国接收外国留学人员169万人次经管理工专业学生增长较快本报北京9月27日讯(记者 余冠仕)在今天举行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说,从1950年新中国接收第一批来华留学生至今的60年间,我国共接收外国留学人员169万人次。数据显示,60年来,来华留学人员规模逐渐扩大。19...
    • 留学 安玉祥副主任会见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丁...
      9月17日上午,安玉祥副主任会见了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国立国际教育院丁相基院长一行三人。安玉祥副主任与丁相基院长就双方机构间合作事宜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向客人介绍了我中心即将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第八届中国留学论坛的计划和筹备情况,并邀请丁院长率有关院校届时参加相关活动。双方表示,将加强沟通...
    • 留学 《留学中国计划》:2020年建成亚洲...
      教育部发布《留学中国计划》 2020年把我国建成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家 中国教育报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柯进 余冠仕)全国来华留学工作会议今天在京举行,教育部公布了面向未来10年的《留学中国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
    • 留学 巩万副主任应邀出席SQA HND中国...
      10月22日下午,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HND中国项目庆典活动“璀璨苏格兰,当代中国”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宴会厅举行。应SQA总裁珍尼特·布朗博士(Dr. Janet Brown)的邀请,巩万副主任出席了活动并代表中心致辞。巩主任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中心情况,回顾了过去六年中心与SQA在HND项目...
    • 留学 吸引海归人才各地咋做 哪些招数最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国内许多地区都具备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但在当下,好酒也需要包装和宣传。深圳设立的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中心改变了“在家等人才,开会招人才”的传统引才方法,深入到国际社会中聚人才、争人才。昆明聘用“引才特使”,利用人脉网络,与海外人才建立点对点的直接联系...
    • 留学 英国新任内政大臣:留学生申请永居权政...
      来源:北京青年报英国内政大臣特蕾莎·梅5日在上任后首次就移民政策发表演讲时表示,英国将取消留学生和短期工作者有可能获得永久居留权的政策,并将大幅度削减来英就读低于学位课程的国际学生数量。中国驻英大使馆昨天(8日)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关注英国签证政策变化。据报道,特蕾莎·梅在演讲中表示,英国将取消在...
    • 留学 加强各级各类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术影...
      中国教育报上海11月1日讯(记者 董少校)由联合国和中国教育部共同主办的学术影响力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上海开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词。 郝平指出,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政府重视与联合国的各项合作,积极履行联合国的各种职责和义务,在落实联...
    • 留学 近期留学生恶性交通事故频发 外交部发...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近期,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领区密歇根州连续发生涉中国留学生交通事故。总领馆迅速反应,积极开展救助工作。 10月9日,4名中国留学人员在密歇根州北部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总领馆闻讯后即派出由副总领事带领的工作组驱车800公里赴事发地看望伤者,敦促医务人员...
    • 留学 驻俄使馆参赞:留俄中国学生素质近年明...
      日前,记者就中国留俄学生的现状和问题采访了中国驻俄罗斯使馆裴玉芳公参。 裴公参介绍说,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政府曾选派大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许多人后来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和科研中坚力量。苏联解体后,自费生开始多了起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国内许多人加入了商业大潮,打着留学生的旗号...
    • 留学 4名西班牙中国留学生获国家优秀自费留...
      来源:人民网当地时间25日中午,我驻西班牙使馆教育组驻地掌声阵阵,欢声笑语不断。庆祝国庆茶话会暨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此举行。使馆领导、留学生和媒体代表等四十多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在活动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4名博士生分别做了发言,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的同时,...
    • 留学 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副部长...
      10月11日下午,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劳资关系部副部长 Kathryn Campbell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万胤忠先生等人的陪同下访问中心。中心白章德主任会见了客人,双方就学历学位认证业务,中澳教育交流与合作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和讨论。国际处车伟民处长及认证中心相关负...
    • 留学 白章德主任应邀出席苏格兰教育与终身教...
      10月20日, 应英国驻华大使吴思田先生(Mr. Sebastian Wood CMG)的邀请, 白章德主任出席了于英国大使馆大使官邸举行的苏格兰教育与终身教育内阁大臣迈克尔·拉塞尔先生(Mr. Michael Russell MSP)访华招待会。活动期间,白主任与苏格兰内阁大臣迈克尔·拉塞尔先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