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考录趋势:重基层 分类考 严考纪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6国考考录趋势:重基层 分类考 严考纪

首页 > 

地方

 > 江苏

 > 2016国考考录趋势...

2016国考考录趋势:重基层 分类考 严考纪

眼下,中央机构2016年度公务员考录正处于紧张的报名环节。因为扩招名额,今年也被网友称作“最好报考年”。公务员考录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每年的政策发布都成舆论热点。梳理近年公务员考录政策“足迹”,可以看出考录越来越重视基层,分级分类考试走向深化,严肃考风考纪力度走强。

继续坚持重视基层的选人导向

近年来,公务员考录向基层倾斜的趋势一贯延续。今年,这一倾向再次得到确认。2016年度中央公务员考录公告明确规定,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这显示出中央继续坚持重视基层的选人导向。”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燕继荣说,“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具备一定的基层经验对于其以后的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都有好处,人才要接地气;另一方面,坚定重视基层的选人导向,也是一种人才流动的引导,可以激励优秀人才到基层去工作。”

纵观近年招考公告可以看出,对基层越来越重视。2012年度公告指出,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要招录一定数量的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央机关继续拿出专门职位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而从2013年度开始,对从基层招录的计划职位数量就有了明确的数字表述。比如,2016年度公告显示,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0%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

在重视基层的同时,对边远艰苦地区的考录也有更具针对性的调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基层公务员录用制度,在艰苦边远地区适当降低进入门槛。2014年9月,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印发《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对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进入门槛、拓宽公务员来源渠道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对于艰苦边远地区考录政策灵活性的提高更加符合地方实际,因为有些地区确实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尤其是中央直属机构,很多人想往大城市跑,不愿留在生活和工作条件相对差的基层。通过近2年的政策调整,比如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和年龄限制等,确实起到了调节作用,让这些地区的公务员考录既能形成有效竞争,也能留住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旭涛分析。

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分级分类考试

如何让公务员考录更有针对性,如何选出更加符合岗位要求的优秀人才,这是公务员考录完善的重要方向,分级分类考录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公务员分级分类考试已有十多年的探索。2002年全国公务员管理会议确定了“分类考试、突出能力、定时定期、方便考生”的公务员考录工作原则,并在之后的中央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将招考职位区分为A、B两类,在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及能力测查重点等方面两类职位有所区别。2006年颁布的公务员法首次明确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三类,考试内容根据职位不同分别设置。

2016年公务员考录对省级以上机关和市(地)级以下机关职位分别命制公共科目笔试试题,指导海关、国税等中央机关直属机构系统结合本行业特点自主命制面试试题,进一步提高试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银监会、证监会特殊专业职位和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非通用语职位,继续实行“2+X”考试模式,即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考试外,考生还需要统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或外语水平测试,突出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测查,以满足招录机关实际用人需要。

刘旭涛认为,分级分类考试能够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考察人才的相应能力,选出最适合该岗位的人才。与此同时,分级分类考录也和将来公务员的待遇晋升挂钩,“这实际上提供了公务员的多职位途径发展,如果是综合管理岗位,在县城里可能很多人干一辈子只是科级干部,但是在专业技术岗位,除了职务晋升还有职称评级,待遇也会随着职称评定而提高,这就形成了正向激励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公务员考录明确规定“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这被外界解读为首次仅面向体制外考录。实际上,这只是将公务员遴选与公务员考录两条“通道”进行了明确划分。

2013年颁布的《公务员公开遴选办法(试行)》对公开遴选考试的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随着遴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一选拔方式更适合选拔在职公务员。

“两条‘通道’的明确划分,有利于提高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和公平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说,“比如遴选是从在职公务员中选拔人才,可以更看重实践能力,公务员考录有很多职位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那可以更侧重综合素质,不再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两种事物。”

考试作弊将面临最高七年有期徒刑

以往,公务员考试作弊考生会被取消考试成绩或受到五年内禁考公务员的处罚,情节严重者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而今,依据最新修订的刑法,公务员考试作弊将面临最高七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这是公务员考录走向更加公平公正的重要举措。

“公务员录用考试选拔的是治国理政人才,这项工作的公平公正与否,关系到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公共管理水平,从近年来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可以看出,打击作弊行为的重拳力道越来越猛。”刘旭涛说。

为确保打击作弊行为依法依规,中组部、人社部2009年印发了《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对于抄袭、协助抄袭的考生,应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并五年内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对于经查实认定为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的,应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并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

今年新修订的刑法将公务员考录在内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与此同时,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与中央网信办、公安、工信、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加大防作弊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严厉打击助考作弊集团和非法培训机构,坚决惩处考试作弊行为;倡导诚信报考,严肃考风考纪,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诚信档案库;加强对考试工作人员的警示教育,强化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追查追究机制,切实防治公务员考录中的不正之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辽宁大学党委书记再被举报 爆料人称手...
      据新华社电 8日上午,一名爆料人再次反映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程伟办公室及车辆涉嫌超标等更多细节:包括三处合计总面积429平方米办公室具体所在地,使用车辆从奥迪换成了2.5升排量的别克车。同时,新提出了土地出让和学生公寓整体出售涉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辽宁大学表示爆料内容不属实,无具体回应。书记被爆涉嫌...
    • 留学 留澳学生频发暴力事件 印度学生吓得不...
      1月6日 去年12月29日(周日),印度留学生Manrajwinder Singh在墨尔本内城公园遭八名黑人团伙暴打至昏迷,该事件不仅成为了印度媒体的头条,也令墨尔本在印度人中的留学名誉受到了威胁。Singh被打后,警方搜捕8名非洲样貌的男子。其中一名17岁被告受审时,一名探员声称该青年属于名为&...
    • 留学 大洋洲环境竞争力排名:新西兰、澳洲排...
      首部全球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2013)》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绿皮书指出,在参与评价的2个大洋洲国家中,新西兰的环境竞争力位列第一,澳大利亚排名第二。从全球范围内的排位情况来看,2012年新西兰排在第4位,进入第一梯队(第1-10位),而澳大利亚排在第21位,处于第二梯队...
    • 留学 谁来为你的澳洲留学买单?
      以房养学模式渐成澳大利亚留学热门趋势澳大利亚教育产业发达,教育水平世界一流。澳大利亚八大名校中六所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前一百。仅两千多万人口造就了12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国内,“十年寒窗苦读”才能考入一所高等学府,而由于现在国内大学,“严进松出”的教育...
    • 留学 一份提案引发的争议:官员该不该读EM...
      [ 反对者:这助长了“官商勾结”的不正之风——赞同者:官员制定政策时需要经济管理知识 ]一份提案,把中国商学院的EMBA教育推到了公众注目的焦点。近日,民革广东省委的一份提案,引发了“官员该不该读EMBA”的争议。这份提案建议...
    • 留学 英国威廉王子遭学霸欺凌 称其不配上牛...
      据《每日邮报》报道, 英国31岁的威廉王子眼下正在牛津大学接受为期10周的农业管理定制课程,同时,他也在牛津进修部分科技课程。不过,对于这位牛津新校友,牛津的学生们似乎并不买账,而是百般讽刺,而起因就是他们认为威廉在伊顿的成绩太差,根本不配上牛津。牛津,一向要求严格着称,对于申请入学的学生,如果成...
    • 留学 坑爹!澳洲一名校向学生发奖学金后全要...
      近日,昆士兰大学在奖学金的问题上闹了一次乌龙,承诺好的奖学金却被取消,这让空欢喜一场的学生非常愤怒。去年圣诞前夕,昆士兰大学通过电子邮件通知399名潜在的低收入家庭学生,给他们提供UQ-Link Access奖学金,每年3000元最多连续4年。然而,让昆士兰大学脸红、学生痛苦、家长们愤怒的是,上周...
    • 留学 美华裔女子异国被“多金男”骗人财两空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纽约法拉盛的张女士一年多前认识一位王姓华裔男子,对方的帅气外表、自称多金、恰到好处的关怀和体贴等让张女士坠入情网。然而,对方在与张女士交往的一年时间内,多次向其借钱,总额约8000元。从去年底,张女士再也找不到对方后,才知自己被骗,这次勇敢站出来公开自己的经历,希望不再有人...
    • 留学 为防止“官商勾结” 广东拟禁党政干部...
      “官员就读EMBA可能助长‘官商勾结’的不正之风。”民革广东省委即将向省政协大会提交一份提案,建议颁布官员禁读E M B A令,鼓励其根据工作性质就读在职MPA (公共管理硕士)。提案援引近年《福布斯》对中国商学院EMBA项目的调查,显示EM BA学...
    • 留学 中科院院士回应“弟子举报造假”:太荒...
      去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举报他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抄袭、院士申报材料造假等问题。此外,有媒体报道王正敏还克隆国外的“人工耳蜗”用来申报国内的专利,成功获得巨额专利经费数千万元。昨天,王正敏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回应此事,称自己论文方面从未造假...
    • 留学 美国部分大学兄弟会变质成黑帮 入会需...
      兄弟会目前分布在全美28个的校园内。(图片来自网络) 纽约巴鲁学院(Baruch)大一新生邓俊贤(Chun Hsien Deng,音译)在宾州加入兄弟会的宣誓活动中因头部受到重创而导致死亡,而纽约时报也报出,邓俊贤居住在皇后区的奥克兰公园(Oakland Gardens),皇后区的社区各界也纷纷对此...
    • 留学 天津老字号“狗不理” 并购美国知名连...
      拥有155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天津狗不理8日宣布,将“走出去”并购美国一家知名连锁咖啡企业,借助收购企业在4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连锁店,一举打入国际餐饮市场,收购事宜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这也将成为我国餐饮企业跨国并购的最大一单。狗不理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 留学 硕士留学澳洲开辟就业新途径
      研究生留学大军导致就业难度加大,很多留学国家开始为留学生就业开辟新的政策。澳大利亚政府允许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拥有最长4年的工作签证,此工作签证适用于任何专业。如果该毕业生毕业并没有从事本专业,签证也不会卡。这一政策使得学生选专业的时候不再局限化,日后的就业出路也更加宽广。现在中国学生留...
    • 留学 加拿大留学转移民五大优势盘点
      1.签证延长三年,为就业和移民提供便利条件。联邦移民部放宽国际学生毕业签证后,由原本一至两年工作签证,一律延长为三年,留学生可以持工作签证在加拿大积累工作经验,为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提高移民申请的成功概率。2.申请工作签证无需雇主担保。申请工作签证无须雇主担保,简化了申请程序,从而提高了留学生获签...
    • 留学 2014年度香港三所大学内地招生计划...
      昨日(1月6日)了解到,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分别公布了内地招生计划,拉开了香港地区高校2014年度内地招生的序幕。根据计划,港大明年计划招收内地本科生约300人,各省市不设名额上限,择优录取。此外,内地国际学校的学生和不参加高考的学生,还可凭SAT等成绩报考。港大明年仍将推出全额奖...
    • 留学 过去两年有300名外籍孕妇赴英产子 ...
      英国政府即将公布一系列措施,解决“福利旅游”的难题。(BBC中文网) 据BBC中文网援引《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政府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两年有300名外籍孕妇专程赴英产子,以骗取免费医疗服务。报告指出,在过去两年间,伦敦伦敦盖特威克机场海关人员已拦阻超过300名外籍孕妇。她...
    • 留学 MBA学生申请学费减免税 税务法庭说...
      目前,全美境内,一些具有少量工作经验的年轻工商管理学硕士(MBA)希望将MBA学费变为免税开支。26日,律师和会计师表示,美国税务法庭(U.S. Tax Court)近日的一项裁决则使MBA学生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据英国路透社(Reuters)26日报道,佛罗里达州MBA毕业生亚当·哈...
    • 留学 中国女留学生回国变“屌丝” 百万留澳...
      出国留学支付高昂学费换来了什么?回国前,她曾是父母的骄傲,同学羡慕的留学生;回国后,她奔波于各大企业,却很难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国内的国际预科班三年,赴澳求学三年,花了100多万,然而回国四年,她却由海归变成了海待。出国前花费:学费+补习班+手续费+中介费=8万邓芳今年26岁,谈起自己的留学梦,她...
    • 留学 澳华人华侨及留学生强烈谴责安倍参拜靖...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应。澳大利亚华人华侨和留学生强烈抗议和严厉谴责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6日悍然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徐汉京是澳大利亚河石咨询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他认...
    • 留学 悉尼大学研究:吃宵夜首选米饭 吃完睡...
      米饭是中国人最传统的主食。也许就因为它过于“正统”,所以在消夜时,很少有人想到它。不过,最新研究却发现,也许米饭才是消夜的最佳选择,因为它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这一成果受到许多营养学家的支持。澳洲雪梨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挑选了一组男性进行研究后发现,睡...
    • 留学 德国留学:钱不再是问题 公立大学多免...
      一直以来,德国是比较冷门的留学目的地,但其实,德国公立大学基本免收学费,这让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同样可以享受德国高质量的免费教育。究竟德国高校的教育质量如何?教学模式与美加英澳等主流留学国家有何不同?申请有没有德语的要求?记者近日采访了曾在德国攻读硕士的“海归”以及...
    • 留学 不参加统一高考学生申请香港科技大学1...
      香港科技大学以择优录取、独立招生方式招收本科生,不占内地统招志愿。凡参加当年国家统一高考的考生,必须以内地高考考生身份申请入学。不参加2014年国家统一高考的学生(包括参加港澳台侨联考的学生),应以「非本地申请人(海外或其它学历)」身份,于2014年1月15日前递交入学申请。
    • 留学 工签新政将具选拔性 将确保最优秀的学...
      英国移民部长Damian Green今天宣布,新政将在未来的几周内开始实行,此举是为了杜绝滥用学生签证,以确保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可以留在英国工作。根据现有的毕业生工作签证政策(Post-study work),学生完成学业后可以在英国工作两年。但从4月6日开始,我们将推行一套更具选拔性的体系,该体...
    • 留学 日本科研造假频发 多名中国留学生被查
      日本人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细致、认真、严谨。但近年来,日本学术不端现象频发,受到广泛关注。被揭发的学术不端的学者都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理。2013年12月26日,东京大学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该校分子细胞学原教授加藤茂明研究室自1996年至今撰写的165篇论文中,有51篇存在210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伪造...
    • 留学 在家读美国名校不是梦 2014最佳本...
      据纽约今日新闻报道 U.S. News评选出2014年最佳本科网络课程。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评选出的名单里,中密歇根大学(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和纽约州立大学德里理工学院(SUNY College of Tec...
    • 留学 华裔女子被曝在加拿大坐宝马领救济 现...
      加拿大电视台1月2日播出一条新闻,两名乘坐一辆价值不菲的宝马SUV座驾的华裔女士在多伦多领取救济卡,被追问是否真的有这种需求时,其中一名女士说并非如此,领不到也无所谓。该新闻播出后引发热议,有人为她们鸣不平,有人认为她们有损华人形象。此前普遍认为停电家庭都可领救济卡据记者了解,两位华裔女士领取的是...
    • 留学 2014出国留学五大热点话题总结
      2014年,面对崭新的一切,留学生们更多的是对自己出国留学的自信和期待。那么下面就让专家来盘点一下目前出国留学最热门的五大话题,帮助留学生更好的规划留学方案。1 理性选择随着出国留学生的不断增多,更多人不再盲目,选择理性应对。目前有,多数出国留学生有较明确的留学目的,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也趋于理性。...
    • 留学 中国多省GDP“富可敌国” 广东可比...
      将2012年中国各省份GDP与同时期其他国家相对比,中国很多省份也已“富可敌国”。记者发现,中国排名第5的省份河南在世界上能排到第24位,而排名第1的广东,预计2013年GDP将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其全球排名将达到第16位。中国经济大省的世界坐标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根据2...
    • 留学 送子女海外留学逐渐理性 中国家长开始...
      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中国企业家马云认为,事业成功与国外名牌学位没任何关系,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不要看他是不是哈佛毕业。但越来越多中国父母显然并不这么想:他们日益将三四年的家庭年收入用于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如今一些人在问,这种投资是否值得。当“海龟”前先算投入产出比《环球时...
    • 留学 贪污近千万元科研经费 浙大一教授被判...
      1月7日下午两点半,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杭州中院”)对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进行宣判,认定其贪污945万余元,以犯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财产20万元。2013年7月,中国青年报独家报道了陈英旭涉嫌贪污科研经费被审判的情况(详见2013年7月29日《亿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