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1年重庆市选派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简章》的公布,重庆市新一轮的选派大学生到乡镇事业单位及村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为了增进社会各界朋友及广大考生对重庆“村官”考试的认识与了解,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对近四年来的《简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发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重庆市选派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呈现三大趋势,下面,我们就这三大趋势做深入分析。
趋势一:“村官”考试意义深远化
重庆市举行“村官”考试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响应国家的号召。同时,也是看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为帮助国家拓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不失时机地连续三年都举行了“村官”考试。
重庆市举行“村官”考试也有利益的需求。这种利益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举行“村官”考试是为了满足重庆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木桶原理在这里不再细讲,但是重庆市基层单位人才紧缺的情况不容忽视,所缺的不仅是“村官”,还有乡镇医疗卫生人员和农技服务人员,更有乡镇教师及劳保部门人员。
2、举行“村官”考试是为了着眼于重庆市的长远发展。当今社会,最紧缺的资源就是人才。重庆市此举无疑是为未来的经济腾飞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人才储备库”。哪个地方能够留住人才,哪个地方就拥有了能够让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尚方宝剑”!
3、举行“村官”考试是为放眼未来、志向远大的人创造了一个稳固而公平的发展平台。对于一棵参天大树来说,根不深则叶不茂。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吃不得苦中苦,又怎能成为人上人?下基层做“村官”锻炼的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在锻炼自己坚韧的毅力和为国奉献的决心。这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种阅历!
趋势二:“村官”考试日益常态化
这种常态化,不仅体现在选派(调)名额的增加上,也体现在对选派需求的调整和招录机构的增加上。
就选派(调)名额而言,由2008年的4736名到2009年的5070名,再到2010年选派4800名和选调350名共计5150名,进而到今年的5619名。四年来,选派(调)的名额是有增无减,并且增速非常可观。
就选派人员的人数配比来说,从2008年到2010年,各个招录之间所需人数互有增减,但整体上趋向于稳定,人才结构的调整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也日渐科学。
“村官”考试常态化的第三个表现就是招录机构的增加。2011年的招录机构新增了“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它的选派范围、选派程序、待遇及相关政策中,对它的规定都是与农技服务机构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保持一致的。
趋势三:“村官”考试趋向规范化
“村官”考试的规范化是大势趋势也是众望所归。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各地市公务员考试日渐规范的今天,重庆“村官”考试的规范化是一种必然。重庆“村官”考试趋向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村官”考试对所选拔人才的说明更加规范化。除了2008年的选派简章中没有对专业和研究生的比例明确规定,其他三年(2009年到2011年)的简章中在选派名额一项对专业和研究生比例都有明文规定。
“村官”考试流程也趋向于科学化和规范化。
1、资格复审工作趋向规范化。今年的简章中如是规定“在笔试合格分数线内,建制村、乡镇教师按选派专业岗位指标1:1.5的比例,乡镇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农技服务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按选派专业岗位指标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当进入复审的最后一名成绩出现并列时,则同时进入资格复审。”
2、选派程序趋向规范化。选派程序中,面试工作调在了体检工作的前面,与以往不同,资格复审与体检工作不再一并进行。后续的调剂工作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其中所体现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不言而喻。
前期的选拔工作尚且如此,不久的考察与提拔工作也必将日益公平,必将走向透明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前途对“村官”来说是光明的,希望对“村官”来说是永恒的。
“村官”考试选拔的不仅仅是村官,更要专业化的人才。而且,“村官”考试所选拔的人才也不可能永远是村官,他们必将成为重庆经济长远发展的生力军,也必将成为祖国未来的顶梁柱。祖国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他们的!他们志存高远,他们勇于奉献,希望寄托在敢于吃苦的人身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