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江高校转专业政策盘点:最早9月份就可以申请_高考-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5浙江高校转专业政策盘点:最早9月份就可以申请

首页 > 

高考

 > 2015浙江高校转专...

2015浙江高校转专业政策盘点:最早9月份就可以申请

莘莘学子在火热的夏天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应该是最令人感觉舒爽的事情了。而在欢欣鼓舞地准备进入大学开始新生活的同时,同学们也许又面临了一个尴尬困窘的问题:幸运的是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烦恼的是要进入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要怎么办?

记者为此搜罗浙江多所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希望能对想转专业的新生们有些裨益。还要提醒同学们,一些院校比如浙江师范大学第一次转专业机会就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9月份,这就需要新生们把握好时机了;有的转专业政策“门槛”也不可小觑,新生们在进入大学后,还需要继续加油充电,为将来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做好功课。

浙江大学:

大类招生使学生入学时没有固定的专业“帽子”,通过宽口径的通识和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重新理解专业和认识自己,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提出转专业的申请:1.部分成绩优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学生入学后的必修课成绩必须合格,专业综合学分绩点排名必须在该专业同级学生的前50%,且无纪律处分;2.专长生和特殊生。

浙江师范大学:

学生进校后有两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第一次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9月份,第二次是在大二第一学期的9月份。

其中大一新生刚进校就可申请转专业,除少数几个热门专业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申请转入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含单科),只要教学资源允许,学校都会满足学生转专业的要求。其中外省学生大一学年只允许在生源省份/当年招生专业内互转,艺术类、体育类、职教师资类等学生只能在同类的专业中互转。

大二学生申请转专业,须符合学校转专业规定;转专业学生须参加考核后择优录取。

温州医科大学:

(1)在第一学年学习结束时,如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全年级前15%,且无纪律处分及不及格课程者,可以在所有专业申请转专业;

(2)如学年学习成绩未达到本专业全年级前15%的学生,可以在本学院、同批次且授予相同学位的专业中提出转专业申请(专业批次以我校在浙江省的录取批次为准);

(3)按大类招生的学生,一年后可在学科大类专业内自主选择专业;

(4)因不适应在原专业学习或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可以申请转入高考入学分数低于原专业的某些专业。

另外,为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宽、专、交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还可以修读辅修专业或第二专业,修读完辅修或第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成绩合格,且已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者,发给辅修或第二专业毕业证书。

浙江工商大学:

一、1.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末,表现优良且成绩居本专业前列(第一学期末专业前20%、第一学年末专业前10%)的学生,可以在第二学期或第二学年初申请在全校范围内改选专业;各专业的剩余名额,向同年级所有学生无条件放开报名;

2、表现优良且成绩居本专业前30%的学生,在第二、三、四学期初可以申请在本学院的专业中转专业;

3、经确认的文体特长生,符合规定条件者,可在第二学期初或第二学年初转入申请的专业。

4、经学校审批同意后两个不同专业的新生可自愿互换专业。5、在满足必要的前提条件下,学生可从高分专业转低分专业。

6、确因专业不适应可以降级转专业。美术类专业和其他专业不能互转。

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设置了主辅修制度和双专业双学位制度。学生在学好第一个专业的前提下,同时辅修自己喜欢的第二个专业,如浙商大在学生培养方案中设计了“经济+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理学+经济(管理)”、“法律+经济(管理)”、“文学+经济(管理)”等多个双学位双专业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台州大学:

该校对于转专业有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我们转专业有4次机会,分别为新生入学后第一、二、三、四学期的期末,学生转专业的比例达到招生计划的23%。

转专业时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因学习兴趣需转专业者;

2.在某专业领域有特长者;

3.因专业不适应,造成在原专业学习困难者;

4.因身体原因,无法在原专业继续学习者(须附三级甲等医院出具的证明);

5.学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整的专业,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专业;

6.适应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专业(如中外联合培养的专业等),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入。

绍兴文理学院:

学校把专业转专业的比例由原来的15%提高到了20%。并给学生提供多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可以说学生有兴趣,有一定学习的基础,完全有机会转到自己满意的专业。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浙江省普通本专科院校学生转专业的指导意见》精神,出台了新的转专业政策,实行以学生所在专业同一年级课程学分绩点排名比作为依据,采取类似高考录取的志愿填报方法,学生可同时填报两个专业,给学生转专业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据统计,申请转专业学生的成功率达到80%以上,得到学生普遍认可。

中国计量学院:

学校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出发,学生在大学期间有4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在每个学期期中,教务部门会公布可转专业的目录及人数,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交转专业申请,申请转入专业会组织相应的考核,择优录取。

浙江理工大学:

学校提供5+1的转专业机会。在前五个学期末,各专业将公布可转入计划数,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其中艺术类不能转非艺术类)。此外,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转入生源所在省招生专业中录取最低分不高于其高考成绩的专业。学有余力的还可辅修二专业。

对大多数专业来说,申请转入时基本没有学习成绩等条件限制,也没有招生录取批次限制,只要学生具备转入专业的培养要求,原则上都将被接受。对于申请转入人数较多的专业在转入时将设有一定转入条件,还是会有一定竞争的,如经济、金融、建筑等。据统计,每年有300余人转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在2014、2013级学生第一学期转专业的过程当中,分别有223位和178位学生转入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其中转入经济与贸易类的有100多位学生中,既有一批招生的机械类、电子信息类,也有二批招生的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这也充分体现了浙江理工大学以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对于专业选择的需求。

中美合作项目、定向招生等特殊计划等不能转专业。

杭州师范大学:

1.学生入学后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分别在一年级第2学期和二年级第2学期。转专业成功的学生不能再次申请转专业;

2.招生批次、专业类型(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相同的专业间可以互转;

3.非师范类专业转师范类或第二批次专业向第一批次转入者,其专业综合排名应在年级前30%,且课程平均学分绩点需达到3.0及以上。转专业条件和管理办法根据《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杭师大办字[2012]51号)执行。

浙江财经大学:

有多次转专业机会可以选读双专业。

具体来说学校的转专业制度:根据学校现行的转专业制度,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3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分别安排在第2、3、4学期,主要针对品学优良,并为发表论文、竞赛获奖等有某些特长的学生提供了转专业的机会。符合转专业申请条件的学生经本学院同意,拟转入二级学院考核,经全校公示后,确定转专业学生名单。转出的人数不超过该专业同年级学生人数的30%。

学校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势,实行各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第一专业的同时,攻读另一个本科专业和学士学位,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规定的学分,可取得相应的证书。

温州大学:

在第一学期末与第二学期初,完成转专业申请与落实。学校当年所招的本科专业中,除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以外,文科、理科专业以及师范、非师范专业均可互转。取消了申请转专业的其他条件限制;提高了转入容量;学生是否成功取决于转入专业教学资源与申请的学生数。

转专业之前的入学第一学期,有“我的大学我的专业”系列专业宣讲活动,让学生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及其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浙江外国语学院:

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文件规定转专业学生所学课程须考试合格,平均学分绩点列所学专业前30%以内;各学院每次接收转专业学生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该专业年级学生总数的10%以内,且总量不超过当年该专业实际招生数的30%。具体情况请参照学校相关文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从2011年开始实行新的转专业政策,学生进校后专业选择余地大。一至三年级的每个学期末,每个专业提供一定的比例用于接收转专业学生。自2011级开始,所有学生均享有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调整专业的机会。大一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大二在同一个学科门类选择专业,大三在所在学院的二级学科内选择专业。

每个学生可以填2个志愿,每个专业安排8%的比例接收转专业的成绩。按照考生所填志愿和专业的接收情况,进行转专业。每学年均有600名左右学生转专业成功;卓越学院实验班实施精英培养,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

一、该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一、二年级学生(专升本及已享有一次转学机会的学生除外,

在学满一学期后,符合下面所列情况,可申请转专业:

(一)学习成绩优秀、德和体合格的学生,若第一学年平均学分绩点列专业前20%,符合相关专业转入条件,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若第二学年结束平均学分绩点列专业前20%,符合相关专业转入条件,可申请在学院范围内转专业。艺术类专业学生原则上不能转出。

1、学院根据教学资源配置情况,于每年7月向学校学生处报送可调整专业名称、计划(在专业年级学生数5%~15%的比例内确定)和相应考核录取办法,并由学生处统一公布。

2、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规定期限内,填写《浙江工业大学优秀学生校内专业调整申请表》,每个学生限填2个专业志愿,经学院审核同意后,由学院统一报送到学生处。

3、第一志愿学院根据公布的考核录取办法,拟定录取学生名单报学生处;学生处根据学生第二志愿、学院可调整专业计划完成情况,按学生平均学分绩点从高到低以1:1的比例,将申请表转至第二志愿学院,由第二志愿学院考核录取,拟定录取学生名单报学生处。

4、录取名单报学校审批确定后并公示。

5、转专业完成的学生在2周的试读期内如不适应可申请回原专业学习,超过试读期后不再更换专业。

(二)学生在某一专业上有明显专长,并已取得相应成果(如已出版专著、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或在重大专业竞赛中获奖等),可申请转专业,申请专业应为其特长专业。

1、有特长学生可于每学期第10周向学生所在学院提交《浙江工业大学特长学生转专业申请表》,并附上相应特长证明材料,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

2、转入专业负责人对特长学生材料进行鉴定,并提出初审意见。

3、学校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转入学院教学院长、转入专业相关专家组成的特长学生转专业工作小组,于每学期第14周组织对初审合格学生作进一步考核(包括笔试、面试等)。

4、特长学生转专业工作小组考核通过的学生,经学校审批同意后,于下学期起转入新专业学习。

(三)对原就读专业不感兴趣,公共基础课补考或重学后无不及格的学生,可申请从当年浙江省高考录取平均成绩高的专业转入高考录取平均成绩相对较低的专业;也可申请转入本校高职专业或成教学院的相关专业学习。

1、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每学期第10周,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兴趣学生转专业申请表》,经学院审核同意后,报送到教务处。

2、转入专业学院根据确定的测试办法进行测试,拟定名单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报学校审批确定后予以公布。

二、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只允许转专业一次。

浙江中医药大学:

目前,一共有优秀生、专业不适应生、高分转低分以及特长生等四种转专业渠道。以优秀生转专业为例,新生在入校第一学期结束后,可以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第二、三、四学期结束后可以申请在所在学院转专业。在新生入学后,同学们的《学生手册》中会详细的列明。

同时,针对未能实现转专业愿望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我校实行了“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同时攻读两个本科专业,完成规定课程后,学校颁发相应的证书,以满足学生修读主修专业外专业的愿望。

浙江万里学院:

学校允许一年级第二学期所有在校生申请转专业,且每位申请转专业的同学可以同时申请二个平行专业志愿,从而大大增加了新生专业选择的机会。今年,也就是2014级学生,学校提供了500余转专业名额,仅有195名学生提出转专业申请,其中有179名同学成功转入到新的专业学习,即申请转专业的同学基本转专业成功。

浙江科技学院:

根据学校转专业的规定,有4次转专业机会: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在全校允许的专业范围内转,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末在学院内部转。主要根据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业综合测评成绩和高考分数决定。

浙江农林大学:

一、学生转专业的基本条件

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在校生。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原则上不予转专业,如确因专业不适应,造成学习困难或确无能力修读原专业相关课程的,也可申请降级转入适合本人的专业。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转专业

1、正在休学或保留学籍者。

2、应予以退学者。

3、从外校转入者。

4、部、省招生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招生时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

(1)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者;

(2)通过提前录取批次招生的省内免学费涉农专业学生申请转其它批次专业者。

5、学校事先规定不能转专业的:

(1)艺术类专业与非艺术类专业之间转专业的申请者;

(2)下一批次转上一批次申请者;

(3)专升本学生者。

三、学生转专业的基本程序

1、学期中期,学院根据专业办学和教学资源情况,提出接受转专业的计划人数、准入条件、测试方式、综合成绩折算比例等录取方式,经教务处审定后公布。

2、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表,学院审核后统一交拟转入专业所在学院。

3、转入学院对转专业申请者进行审核,对符合准入条件者,经测试后按学生综合成绩排名择优录取。

4、转入学院将拟同意的转专业名单报学校审核。

5、学校确定转专业名单后予以公示。对公示期内有异议的,可实名向教务处提出异议或申诉。学校按相关条件对申请者进行再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向提出异议者或申诉者反馈。

6、公示期满后正式公布转专业学生名单,学生于下学期开学初办理转专业的学籍手续。

浙江树人学院:

本科学生可在一年级或二年级时,专科学生可在一年级时,学校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符合条件的学生可根据学校规定转入相关专业就读。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新生进校一学期后共有4次机会可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按学院的要求申请转专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同时,学院实行的是本科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办法,允许学生在校期间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其它专业作为辅修专业,这样也可以取得辅修专业的证书。

浙江理工大学:

学校在前五个学期再提供5+1的转专业机会。在前五个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各招生批次专业间、文理科招生专业间均可互转(艺术类不能转非艺术类),所以二批招生的学生也可以申请转入一批招生专业;2014、2013级学生第一学期分别有223位和178位学生转入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其中转入经济与贸易类的有100多位学生中,既有一批招生的机械类、电子信息类,也有二批招生的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等专业。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学生入学第1学期即可提出转专业申请,每学期都有申请机会(大一和大二就有4次机会)。每年全院各专业提供约500余个转专业名额,学生符合相应专业准入基本条件,即可提出转专业申请。例如,本学期195人提出申请,有140人转入了自己喜欢的专业,申请成功率约四分之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资产评估专业在浙江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第二批专业就读的优秀学生有机会申请转入这3个一批专业。

为了增加学生进校后选择专业的机会,学院从2012级起新增“1+3”项目,每年从大一学生中选拨一批优秀学生进入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学习(单独制定培养方案,标准学制4年不变)。该项目实施3年来,已经选拔了240名学生,他们从大二起转入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学习。“1+3”项目在2015级学生中继续实施。

入学后第2学期开始,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业的前提下,完成辅修专业课程修读要求后,将获得辅修专业证书。目前开设了金融学、工商管理和法学等辅修专业。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学生拥有两次申请转专业机会:一次是新生入学后的9月份,除部分热门专业对总分和单科成绩有要求外,其他专业原则上都可以转入;另一次是大二第一学期的9月份,学生转专业除部分专业(如英语、金融学等)需进行专业考核外,其他专业原则上也都允许转入。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一是两个不同专业的新生可在入学报到时自愿互换专业;

二是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学习,可在全院范围内申请改选专业;三是在两学年内,可在所在系同类二级学科的专业中申请改选专业;

四是第一志愿录取的文艺、体育特长生,可在第二学期初或第二学年初申请转专业;

五是从高分专业转到低分专业的,可在第二学期开学一周内提出申请;

六是确因专业不适应,造成学习困难或确无能力修读原专业相关课程的一、二年级学生,可在第三、四、五学期开学注册报到后一周内申请降级转入适合本人的专业。

七是新生一进校即可转“热门专业”,只要条件符合的新生在注册报到的第一周内可以申请转入会计学(ACCA方向)和金融学(CFA方向)等“特色班”。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学生进校后有申请转专业的机会,是在大一第二学期。申请转专业,须符合学校转专业规定;转专业学生须参加考核后择优录取。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每位学生进校后有四次转专业申请机会,以往转专业制度只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现在转专业政策已经非常宽松和人性化,不仅成绩优秀的可以转,对原专业学习有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转专业,文理科之间可以跨学科转专业等等,而且学生大学四年有4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分别是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有4次转专业的机会,自大一第二学期开始,连续每学期一次。学生只要在学习成绩、能力特长、专业取向、转入转出等方面符合一项,即可转专业。

另外,录取的浙江省考生中(首轮投档考生),高考成绩名列文、理科各前10%的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若对自己的专业规划或定位发生变化,那么在大一第二学期时,可在同一批次内再次自主选择专业(临床医学专业除外)。

温州科技职院:

新生报到入学后,如有特殊情况要求转专业的,入学满一学期时,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经学生本人申请,家长同意,参加相关课程统一考核,成绩合格后,经批准同意转专业。转专业一次为限。农类免学费专业学生转入其他专业学习,需要补交学费,非免学费专业转入免学费专业学习学生,不享受免学费待遇。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本校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在学满一学年后,符合下面所列情况者,可申请转专业:

◇优秀学生:全日制普通高职(三年制)一、二年级有籍在校学生都可以申请转专业。其中:一年级学生可以申请平级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申请转出、转入人数应各控制在该专业同一年级学生数的10%以内。

◇特长生:在校学习期间在某一专业上有明显专长并已取得相应成果(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级及以上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的奖项等)的一、二年级学生,无不及格课程,原则上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确有特殊情况要求调整专业的,要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后,由学生提出书面申请,根据学生第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转入分院的教学资源及要求等状况,由学校统一审批。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已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在本专业排名前50%或经学院认可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确能发挥其特长的,第一二学期可以向学校提出转专业申请。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新生就读一学期以后,可以申请转专业,学院根据学生申请,由专业资深教师组织面试,全面考察学生本人转专业理解、动机与学习能力,而不是家长意愿,在学院公布的转专业实施办法范围内可以转专业。但是一般要求班级成绩排名前1/3,且只能从高分录取专业转向低分录取专业。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1)分批次转,在班级里成绩排名前30%的同学安排在第一批转。刚入学时想转专业的大部分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就喜欢上了录取的专业。另外,大学里都有很多选修课,可以选修自身喜欢专业的课程,跨专业也都可以的;还可以修读下沙高教园区内很多大学的校际选修课程。

(2)2015年上半年除1位同学因自身原因没转成功外,其它同学都转成功。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本校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在学满一学年后,品学兼优的学生,可申请转专业。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在校期间符合条件的允许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如允许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按照录取专业分数线提出由高分专业转入低分专业;生理缺陷不能在原专业学习的转其他专业;投档录取分数低分专业转高分专业的学生可凭成绩在第二学期初申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有相应的转专业政策,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申请时间分别为第一学期、第三学期、第五学期末,按学院公布的转专业规定,自行申请,经相关部门汇总核查审批,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完成转专业流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自考 天津中国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首考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合作开展的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将于11月18日在天津市首次开考。该考试是国内唯一针对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开展的考试。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通过统一的机械工程师综合素质与技能考试,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天津分中心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它的显著特点
    • 自考 天津08年1月自考考试时间08年1月...
      2008年1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含中英合作开考专业)即将开始。考试时间为2008年1月11日至13日,共三天。市自考办负责人特别提醒广大新、老考生:通过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自考网上报名”栏目中的“考生服务系统”查询考试通知单后,要准确记住自己参加考试的时间和地点,携带身份
    • 自考 天津08年7月起不再免考公共英语课
      11月8日,记者从天津市自考办获悉,本市将调整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证书或笔试合格成绩以及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合格证书可免考自考公共英语课程的规定。据市考办负责人介绍,凡在2007年12月31日前取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证书或笔试合格成绩的考生,须在2008年7月1日之前
    • 自考 天津2008年10月自考公共政治课调...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课程设置的通知》(教考试函[2006]2号)文件要求,我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中所设置的公共政治课自2008年10月起进行调整。调整后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政治课统称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专业和本科专业(基础科段)思想政
    • 自考 天津自考"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名称变...
      根据全国考办考委办函[2007]62号文件,自2008年4月起,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专业代码:688)中“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代码:1158)的课程名称变更为“公务员制度”(课程代码变更为:1192),该课程使用教材做相应变更,教材为《公务员制度》,作者李如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考
    • 自考 天津市2008年自考开考药学专业
      经全国考委研究,同意天津市备案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同意天津市遴选天津医科大学为药学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主考学校。全国考委要求充分发挥主考学校的作用,切实贯彻“教考职责分离”的原则,加强省考课程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教材建设和实践性环节考核等工作,切实保证质量。来源:教育部考试中
    • 自考 天津市2007年7月自考中英合作专业...
      2007年7月份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英合作专业(以下简称中英合作专业)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本次“中英合作专业”的报名工作将取消原有填涂信息卡方式,实施网上报名。具体安排如下:1、“中英合作专业”的网上报名时间为2007年5月25日(12:00)开始—30日(17:00)结束。2、考生在进行网上
    • 自考 天津市2008年4月自考办理毕业申请...
      从天津市自考办获悉,2008年7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含中英合作开考专业)报考工作即将开始。市自考办将于5月28日12时开启网上报考系统,报考截止时间为6月3日17时。届时考生可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进行报考。考生可同时上网查询4月份考试成绩和课程免考结果,办理成绩复核及跨
    • 自考 天津:自考外语可选考 三门选考课代替...
      26日从天津市自考办获悉,市自考委近日出台政策,决定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从今年10月起,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经济学等51个本科专业中的公共外语调整为选考课。调整后,考生可从本类专业设置的四门选考课中选考三门(学分合计不得低于14学分)课程代替公共外语课程。考生可
    • 自考 天津自考51个本科专业公共外语设置调...
      从2007年10月起,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经济学等51个本科专业中的公共外语调整为选考课。市自考委近日出台政策,决定对经济学等本科专业中的公共外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调整后,考生可不考公共外语,但须从本类专业设置的四门选考课中选考三门课程,学分合计不低于14学分。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必考课程与选考课程
    • 自考 天津市2007年4月自考报名3月7日...
      2007年4月份天津市高自考考试时间确定为4月21日、22日进行。根据市自考办日前公布的4月份报考简章,考生可于即日起至3月7日(17:00),登录招考资讯(www.zhaokao.net)网站报考。没有上网条件的考生可于3月1日至7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到各区、
    • 自考 天津市考生服务系统网报热点问题解答
      1、问:我是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可以从考生服务系统报考吗?答:2006年1月份自学考试在全市推行网上报考。新生和原在籍考生均可参加网上报考。请注意新生报名时先在网上填写个人资料,网上支付制证费后可立即获得准考证号,然后即可进行网上课程报考,在规定的日期内去区县考办交照片,填写考籍档案表(具体的专业对
    • 自考 天津市2008年自学考试网上报考有关...
      1、问:哪些专业可以在网上直接报名报考?答:面向社会开考专业的考生和经助学单位授权个人网报的面向集体单位开考专业的考生均可直接在网上进行报名报考;部门委托开考专业的考生须先到注册单位办理注册手续;高职专业和开放教育专业的考生到所属助学单位进行网上报名报考。2、问:我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如何进行网上报
    • 自考 天津08年4月自考报考时间安排
           2008年4月份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工作,定于2008年3月1日—7日进行。信息来源:天津招考资讯
    • 自考 天津2006年4月自考成绩5月23日...
      考生可于5月23日下午1:00时拨打查分热线进行成绩查询。具体查询电话:1、固话、联通、小灵通用户拨打:968880022、移动手机拨打:125902011查询中如遇到困难,或咨询最新高自考课程安排以及其它相关政策信息,请拨打24小时人工服务热线96888222(固话、联通、小灵通)、1259020
    • 自考 天津07年10月自学考试通知单查询方...
      因天津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将于2007年10月17日至10月24日进行网络改造,天津市考办决定变更改造期间2007年10月自学考试通知单的查询方式,届时考生可通过两种方式查询考试地点:方式一:登录http:202.113.13.124方式二:可自愿拨打自学考试的声讯服务电话,
    • 自考 天津2007年4月自考成绩开通电话查...
      参加2007年4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可于即日(5月24日)起拨打查分热线进行成绩查询。具体查询电话:1、固话、联通、小灵通用户拨打:968880022、移动手机拨打:125902011办理免考的考生可拨打电话:1、固话、联通、小灵通用户拨打:968880222、移动手机拨打:125902010
    • 自考 天津市教委提醒:谨慎选择自考民办助学...
      正值招考热季,市教委等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规范具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资格的民办学校的招生行为,防止中介机构在招生过程中非法牟利,避免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市教委提醒求学者谨慎选择高自考民办助学机构,报名时要查看办学许可证、仔细询问学校的办学性质和办学内容等。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未授权任何中介组织在社会上进
    • 自考 天津市2008年4月自考考试通知单查...
      2008年4月份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工作已经结束,已报考的考生请在2008年4月7日(12:00开始)上网查询考试地点等相关信息>>点击查询天津市08年4月自考考试通知单
    • 自考 天津自考10月起本科51个专业公共外...
      7月26日,从天津市自考办获悉,从2007年10月起,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经济学等51个本科专业中的公共外语调整为选考课。市自考委近日出台政策,决定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的公共外语课程设置进行调整。调整后,考生可从本类专业设置的四门选考课中选考三门(学分合计不得低于14学分)课程代替公共外语
    • 自考 天津市自考07年开调查分析师证书考试
      从市自考办获悉,为提高本市统计及其他从事调查与分析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市自考委与市统计局决定共同实施调查分析师证书考试,并面向统计系统合作开考调查与分析专业(独立本科段)。调查与分析专业首次考试明年1月开考。调查分析师证书首次考试明年5月开考。据悉,调查分析师证书考试安排在每年5月和11月
    • 自考 天津市2007年10月自考报考热点问...
      1、问:哪些专业可以在网上直接报名报考?答:面向社会开考专业的考生和经助学单位授权个人网报的面向集体单位开考专业的考生均可直接在网上进行报名报考;部门委托开考专业的考生须先到注册单位办理注册手续;高职专业和开放教育专业的考生到所属助学单位进行网上报名报考。2、问:我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如何进行网上报
    • 自考 天津自考查分 专业毕业考核将陆续进行
      5月下旬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即将开放,考生可报考7月份考试。届时,市自考办同时公布4月份考试成绩。考生可在5月25日12:00至6月3日17:00登陆招考资讯网报考2007年7月份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月份考试成绩可从5月25日(12:00开始)上网查询。另外,凡需申请专业毕业考核
    • 自考 天津2007年10月份自考8月27日...
      记者从天津市自考办获悉,2007年10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上报名报考系统将于本月27日12:00开启。届时,考生可以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进行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7日17:00。另外考生可同时查询7月份考试成绩。在此期间考生可提交成绩复核及跨省、市转并档等申请。市自考办提
    • 自考 天津2007年上合作开考专业证书课程...
      报名时间:3月7日至13日考试时间:5月19日至20日2007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合作开考专业证书课程考试开始报名。报名时间为3月7日~13日。请考生注意报考时间,并根据报考科目到指定地点报名。此次报名的的开考项目课程及报名地点为:中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餐饮管理与实务、餐饮市场营销、餐饮
    • 自考 2007年7月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国家学历考试。应考者按开考专业及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参加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课程合格证;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课程考试。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均已取得合格成绩(含实践课程),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或毕业设计,且思想鉴定合格者,由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附署专业主考学校印章
    • 自考 天津07年1月开考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专...
      市自考委日前发出通知,从2007年1月起,本市面向社会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以培养从事人才测评和遴选、根据人员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人力资源加以调配和组合、进行生涯规划的指导、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工作的人才。据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共设12
    • 自考 天津08年自学考试开考现代企业管理(...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天津市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协会合作在我市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本科专业,遴选天津商业大学为该专业主考学校。2008年2月23日,市经委、市自考办、天津商业大学联合举办了开学典礼。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
    • 自考 天津市07年1月自考报考科次增幅显著
      2007年1月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工作已于日前结束。共有80406名考生参加176104科次的考试。与2006年1月相比增长了8539科次,新生人数也有较大幅度增长,达到24616人。2007年与2006年相关数据比较图据分析,2007年1月本市自学考试考生人数和科次数明显回升,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始
    • 自考 天津2007年4月自考考试通知单查询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007年4月份考试通知单及2007年1月份成绩核查结果于2007年3月29日12:00在网上公布,请考生及时查询。2007年7月份自学考试报考工作,请考生在5月25日后上网关注相关报考信息。登陆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网上报名咨询电话:23948614、239486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