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认为上大学是成功的重要标志,美国人则认为它是学习的真正开始
每年到了9月开学时期,国内大学领导都是双倍压力,两重忙活,一方面要接待好新生,另一方面也要安顿滚滚而来的父母。哪一方面照顾不周都不是一件小事。
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出现送孩子的“父母潮”;美国大学校园里也有“父母潮”,但它出现于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典礼时。一种“潮”两个时间,一头一尾,前后差别正好四年。这背后反映出的教育理念差别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青年学子的发展与成才,值得全社会思考。
我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一书中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学新生入学已来临,就借此机会把我的一些想法拿来与关心中国教育者分享。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上大学是一个学生最大的成功标志,考的大学越好就代表越成功。在整个教育界,每年最大的盛事莫过于高考。然而,在欧美人看来,读大学才是一个人学习的真正开始。
几千年的科举考试,令中国人都有浓厚的状元情结,所以看不烦也听不腻“状元大戏”。有些地方还让当地的高考状元穿红袍,戴高帽,骑大马,真的让状元文化活起来了。而在许多学子看来,金榜题名之时就是告别寒窗苦读之日。在中国父母看来,孩子考上大学是最值得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孩子有了美好的前程,而且也给父母带来了荣耀。所以,大张旗鼓地送孩子入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相比之下,美国大学校园里的“父母潮”却出现在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时。孩子获得了学位,不仅父母要来参加毕业典礼,而且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甚至亲朋好友也会来祝贺。
我在斯坦福读书那些年,每年最热闹的日子就是举办毕业典礼这一日。此时,校园里到处彩旗飘飘,毕业生们穿着五颜六色的礼服,校园里到处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父母亲人簇拥着风华正茂的学子,人人脸上洋溢着欢快和幸福。每个院系还备有丰富而精美的食品,毕业典礼这一日也是学校的美食节,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午餐。是呀,父母的经济投资得到了结果,学生的智慧、精力投资得到了承认,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值得庆贺的事情!
从毕业典礼的名称也可以看出东西方教育理念的重要差别。大学毕业典礼的英语词汇直译成汉语就是“开始”。在西方人观念里,一个人读完大学只是人生的起步,而把这之前的学习看做是人生的准备。美国父母看重的是孩子读大学这整个过程,所以他们认为完成大学学业这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美国先后读过三所大学,每年大学新生入学时,不要说什么“潮”了,甚至都很难见到送孩子来读书的父母。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情况,但都是父母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会给校园带来什么动静。
与美国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虽然现在中国大学每年也举办毕业典礼,但相比于开学,“父母潮”弱多了。中国父母认为,孩子毕业这一天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一件事,对此他们事先没有什么期待,自然到这一日也就没有什么值得兴奋的。即使大学毕业生自己也没有太把毕业典礼当做一回事,不少人甚至借故不参加。
东西方人这种兴奋点的不同非常耐人寻味。如果有一天在中国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出现了“父母潮”,就说明中国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美国父母看重孩子的精神追求
表面上看,东西方大学都有“父母潮”,然而这个“潮”的内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父母送孩子到大学报到,是对孩子在感情上的最后一次“喂奶”;而西方父母参加儿女的大学毕业典礼,则是祝贺孩子几年心血的成就。所以说是,一样的关心,两样的情怀。
在中国,孩子读大学,就像雏鸟离巢,这通常是孩子第一次长期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此时此刻,父母有一千个不放心,有一万个不舍得,他们觉得还有太多太多的爱要给予孩子,而这种爱往往体现在物质关心上。所以,每年新生入学,每所大学都会见到这样的景观,父母拉着大包小包,里边生活用品应有尽有。父母要亲自摸清楚学校的环境,安排好孩子的宿舍,再委托当地的亲朋好友照顾好孩子,他们的想法只有一个:不要让孩子在生活上犯难吃苦。
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断奶”很难,所以断得也就很晚,不少还持续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和孩子在情感上始终是一体的,常常是双方谁也离不开谁。特别是现在的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中国父母就是孩子的最大“承包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包,喜怒哀乐玩都管。父母送孩子上大学,就是把握住最后一次机会,给孩子再多喂一次“奶”。
跟中国相比,西方的父母则显得有些“冷酷”,他们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与孩子“感情断奶”。美国的父母从小就不让孩子跟大人睡在一起。我在美国读书时,看到电视上教年轻的父母如何让孩子习惯独自睡觉,就是把只会啼哭的婴儿放在一个小床上自己睡,刚开始时婴儿会因为没有安全感而不停啼哭,此时父母一定要狠心忍住,不能妥协去抱,这样三五天下来,孩子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睡觉。在美国,小孩两三岁之后,就一个人一个房间,很早就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样,美国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就有很强的独立性,到了读大学时,父母就自然不用再多操心了。
如此,美国学生读大学时,怎么还会需要父母送呢?是否从小注重培养独立精神,也是东西方教育的一个重要差别。
三、中国学生的学习是前紧后松,美国学生则是前松后紧
中国学生的学习是前紧后松,美国学生则是前松后紧,而读大学之时则是这“松”和“紧”的分水岭。
中国的小孩,上幼儿园就开始紧张了,每天都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自那时起学习这根弦是越绷越紧,到了高中就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考上大学就成了“终点线”。所以很多学生考上大学以后,就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而且大多数父母看到孩子能上大学也就放心了,觉得自己培养孩子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
然而,美国的学生从高中开始才慢慢紧张,上大学以后就得开足马力学习了。我在斯坦福的校园里,看不到成群结队嬉闹的学生,看到的都是专注地在上课读书的学生。每天一到五点钟课程结束以后,校园里几乎见不到人,要么在宿舍,要么在图书馆,做作业准备功课。
如同马拉松式比赛一样,学习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学生普遍后劲不足,这是家长、老师特别是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的一个现象。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就开始掉档,学习动机减弱,除了拿个文凭好找工作外,就不清楚为什么而学了。
美国的学生则不同,他们小的时候玩够了,有个快乐的童年,到了大学以后,有了健康的体魄,开始加油加码,结果走得更远,在终点线胜出,有机会欣赏到科学和学术王国的瑰丽美景。看看美国本土培养出的学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便可知这一点。
相比之下,西方鼓励孩子的角度与我们的明显不同,他们更强调个人智慧的发挥,发现社会与自然界中的真理,改善生存环境,造福人类。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是西方教育的终极目标,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一个词——真理。以探求真理为目标,才能保持学习的热情,也才能走得远,也才可以避免把大学读书作为“终点站”的现象。
四、中国大学生上课往后排躲,美国大学生上课往前排坐
因为对读大学的认识不同,那么上了大学后的学习动机也明显有别。我长期在东西方大学里学习工作,下面就谈谈我的观感。
从课堂上学生的“分布规律”可以看出东西方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不同。我在新加坡教过多年的书,在国内几个大学也上过课,发现一个有趣的学生选择座位的规律;前两三排一般是没有人的,后两排座位的人最多。然而,在斯坦福大学这里的情况则恰好相反,前两排的学生最多,后面依次减少。如果教室大学生少,最后几排往往是空着没有人坐的。
这种相反的学生上课分布,说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态度。总是往后面坐,说明他们来上课是被动的。如果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保持尽量大的距离,那么他们课堂下一定也是躲着老师,这意味着大学生的兴趣是转移到学习之外的事情上了。
在中国大学的校园里,还不时可见男女学生在那些犄角旮旯的地方幽会,校园如同公园,成了浪漫之地。
我到美国读书之前,就听说那里的年轻人很开放,推想他们的校园一定很混乱。可是到那里一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在美国的三个大学读过书,参观过二三十所欧美大学,一次都没有看到学生在校园里亲热的场面,也几乎见不到谈情说爱的情景。
为什么美国大学校园跟中国的大不一样,原因可能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的大学学费昂贵,在学校时时刻刻都是拿钱买来的,而且很多课程都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要做作业、准备课堂演讲,所以欧美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想其他事。不管是在吃饭时候,还是在课后,我在校园里从来没有看见过有学生打扑克、下国际象棋的,在一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的现象也很少,校园里最常见的是学生在静静地看书做作业。如果有几个学生在一起,也大都是在讨论与学习相关的事情,很少有时间玩乐,学习的紧张程度确实比中国学生高。
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兰州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读书时,宿舍里都有围棋摊子,很多学生一天到晚都是在对弈。那时学校宿舍晚上11点左右就熄灯,那些围棋爱好者就点蜡烛挑灯夜战。我自己读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也沉湎于围棋一年多的时间,买了十几本围棋书,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打谱对弈。
跟美国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显得特别闲,除了上课点卯以外,好像有用不完的时间,所以有时间谈情说爱,从事各种娱乐活动。这也反映出中国大学的教学问题:太注重填鸭式教学和课堂上的知识灌输,相对忽略了课堂之外对学生的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它应是家长、学生、教育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解答钱学森之问,不仅是具体政策的问题,还是个教育观念上的问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