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所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大学。极目校园,青春律动,激情飞扬,莘莘学子,英姿勃发。
这是一所环境优雅学风浓郁的大学。芳草如茵,花开似锦,书声琅琅,风清气正。
这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大学。建国初隶属中央团校,发展为陕西青年干部的摇篮,2006年,转制为青年学子向往的普通高等学校——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建校59年来,作为共青团公办普通高校,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一直是西安市含光路上的标志性建筑。学院致力于高等职业教育,突出青年特色,依然朝气蓬勃,办学理念保持光荣传统又与时俱进,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成才、就业创业的理想院校。
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436亩,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一所以培养管理服务类人才为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和同类职业院校相比,陕青职院又因其长期共青团属性和干部培养的经验,使她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气质: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和厚重幽雅的温馨氛围。这种独特气质,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成为理想的育人摇篮,尤其是时代青年放飞理想和希望的沃土。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院长安强说:“每一个前来求学的学生都是好孩子,关键在于学校如何为学生提供好的教学服务。学生高考时要选择大学,家长更要选择放心的大学。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一是安全,家长少操心;二是学生走进这个学校,就要接受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方向;三是专业设置紧贴市场,教学质量高,能学到本事,能就业”。
鲜明的专业优势加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让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子备受用人单位欢迎
韦朋朋是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艺术系学生,2010年6月20日,他在人民大会堂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实习期间,他得到良好的锻炼,个人技能和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7月18日,韦朋朋在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赴人民大会堂顶岗实习学生座谈会上说:“非常感谢学院和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给我的实习机会,我学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除了努力提升工作能力外,我还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让工作技能和自身素养共同提升。”
近年来,每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都有几十名学生有幸走进庄严神圣的人民大会堂实习;每年都会有一些优秀的学生留在人民大会堂,成为大会堂一名光荣的员工。
这只不过是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的一个缩影。2003年到2010年,凭借专业优势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国家机关2.49%;企业占73%;国家项目就业(西部志愿)占0.49%;医疗卫生单位占1.49%;出国出境占0.5%;其他占20%左右。
高质量的就业来自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积极实施专业建设“一把手工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挂帅,组建学术委员会,全面审定和研究专业设置,使学院专业建设工作呈良性发展格局。学院秉承50余年培养管理人才的办学优势,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需求和行业企业岗位发展变化,凸显青年特色、管理特色,逐渐形成了管理、财经、传媒、艺术、青少、理工等六大专业群。目前,学院设有六个系,44个高职招生专业,拥有专业总量(含方向)44个,构建了文化、商务、金融、旅游、信息、教育等现代服务产业专业链,形成了以物流、旅游、会计电算化和广告装潢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空中乘务和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为亮点的专业群。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安强强调。为此,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制订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专业技能拓展为一体的实训目标培养方案,积极推行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校创新并推行灵活的“2+1”(即在校学习2年,在社会顶岗实习1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实习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实现企业、学校与学生“三方共赢”。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积极打造和构建具有管理服务特色,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中心。截至2011年,学院已建立校内实训室45个,每个专业均有能够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培养需要的实训室,使学院实训室初具专业化、规模化和职业化特点,为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才培养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学院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在原有物流与供应链实训室基础上,又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建设该实训室二期工程。2011年,学院又投入100万元,建设物流实训室三期工程,届时,物流实训室将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实训室。
与此同时,学院着力建设校外实训室基地。2010年,学院先后与21家广告装潢公司达成合作育人协议,2011年又先后与贝斯特等公司签订合作育人协议。目前,全院所有专业均有3个以上校外实训基地,已经形成企业、学校“双向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机制。
“顶岗实习”是该学院实训教育最鲜明的特色,学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广泛联系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搭建服务平台。每年对外接洽和在校接待用人单位百余家,并严格考察用人单位资质,目前已与国内众多知名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广大毕业生搭建高质量的就业平台。
光荣传统加优良校风加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子乘风启航,放飞理想
“我们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共青团特色鲜明的院校,任何时候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主题,不仅仅培养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负责任敢担当的、心智健全成熟的、朝气蓬勃活力涌现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安强坚定地说。
针对“80”末“90”初的大学生,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起,就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作为首要任务,帮助他们不断成熟理智。学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知识、能力培育和价值观培育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短期应对与长效机制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服务学生与学生自我服务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处级干部联系班、学工人员走访宿舍、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周末主题班会、寒暑假见闻座谈会等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学院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层次搭建育人平台,构筑了以课堂教学、服务指导、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互动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体系,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学工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坚持理论学习与形势教育相结合,典型引导与思想沟通相结合,生活关怀与交流互动相结合,把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深入细致,生动活泼,扎实有效,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时,该院学生与灾区同胞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捐款捐物,表现出了对同胞的骨肉之情和对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新发展的预备党员占入党积极分子的17.2%。
学院充分发挥共青团院校的政治优势,相继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回顾改革开放30年”、“纪念建党90周年”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层次搭建育人平台,构筑以课堂教学、服务指导、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网络互动为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学工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形成院级领导联系系、处级干部联系班、辅导员助理等制度;创新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周末主题班会、寒暑假见闻座谈会等有效途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更加丰富多样;创建高雅艺术进校园、职业技能展示月、暑期社会实践等品牌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凸显。建立推荐优秀辅导员参加省级培训、思政干部定期外出考察学习等培训机制,思政工作队伍的理论修养和工作视野不断拓展。五年来,学院学生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整体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和稳步提高,学习风气浓郁,青年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呈现出一派春催桃李竞芳菲的喜人景象。
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青年学生最向往的成才乐园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以培养“信念坚定、品格健全、素质全面、勤学敏行、敬业奉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建成高职专业36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和院级重点专业11个,国家级、省级、院级精品课程4门,形成了管理、经济、艺术、理工等多学科的专业格局,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各类专业的需求。
学院领导班子主要成员亲自挂帅,组建学术委员会,紧扣市场、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全面审定和研究专业设置,健全科学的专业建设格局。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和专家共同构成的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既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又保证了专业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紧贴市场需求和行业企业岗位发展变化,及时设置新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细分,适度发展专业方向,使学院专业建设工作呈现良性发展格局。形成以物流、旅游、会计电算化和广告装潢等重点专业为龙头、空中乘务和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为亮点的专业群。全面推行了灵活的“2+1”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学生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三年全面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实现毕业即就业。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学院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大力实施名师培育工程,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子”工程及骨干教师“多渠道补给”工程。让广大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各层面师资培训活动;参加各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历进修学习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前往发达国家进行实地培训;学校设立各种教学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近年来,学院还从行业企业引进中高级管理人员20余人充实了教师队伍。每学期都会吸纳50余人的行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士进入教学岗位,提升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职业性。大大提高了师资水平,保证了教学质量。全院240多名教师,现有专业带头人(负责人)2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
学校积极为学生深造拓宽渠道。实行专升本(3+2)学制,即学生在第三年第二学期参加陕西省专升本统一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并为学生提供免考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本科段学习机会,深受学生欢迎。
为切实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建立了经济困难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的经济困难新生,采取贷、缓、助等多种办法,确保每位新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学院十分重视把激励机制引进学生管理工作中,设有各类国家和学院的奖、助学金,覆盖率达70%以上。
2008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计划招生1720人,实际录取2429人,报到1964人,报到率为计划数的114%;2009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计划招生2000人,实际录取2458人,报到2002人,报到率为计划数的100.1%;2010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计划招生2150人,在生源首次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依然录取2202人。2010年,学院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对学院给出“工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度评价。(李娜)
《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30日第4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