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成大学奢侈品:3成人阅读量低于5本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课外阅读成大学奢侈品:3成人阅读量低于5本

首页 > 

地方

 > 黑龙江

 > 课外阅读成大学奢侈品...

课外阅读成大学奢侈品:3成人阅读量低于5本

“这个选修课把我们坑惨了。”西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李佳(化名)叹着气说。

在学校的另一头,西南大学教务处文化素质教育办公室科长欧国凡一边整理着5000余份考卷,一边皱着眉头感慨,“现在有的学生,真是令人寒心。”

让他们烦心的,是被称为“读名著拿学分”的西南大学《名著阅读》通识选修课。从3年前饱受争议到逐渐被认可,欧国凡本以为课程已步入正轨,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今年这次考试,竟变成了学生和老师间“斗智斗勇”的闹剧。

“斗智”的考试和无奈的老师

2012年9月,西南大学颁布了《西南大学本科生阅读名著考核与管理试行办法》,其中规定,选修学生需在学校专家推荐的120本(种)、11类书籍中选择10本进行精读,通过考试即可获得两个通识教育学分。

试卷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写出自己所选10本书的书名和作者;第二部分需任选其中一本写出主要内容。而真正令李佳和同学们发愁的是第三部分——每个考场会指定考生共同选择的一本书,考生需据此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李佳解释说,由于之前不知道会“被选择”哪本书,所以如果没有认真读完10本书,第三部分就可能完全动不了笔。然而直到考试前,李佳只读完了两本,身边的好友也大都没有完成课程要求的一半。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告诉记者“通关”的“秘诀”:一间考场只考一本书的读后感,意味着同考场考生的书目里肯定有共同的一本,只要在考试前找到同考场的同学,再核对各自的书目就能缩小范围。

事实上,这个“玄机”,很多同学早已发现,甚至已经研究出更为具体的应对办法。

李佳在某“前辈”的邀请下,加入了一个QQ群,群里497人清一色用考场号为名,以方便大家交换书目,甚至有“热心人”发布出自己整理的各考场可能考到的书目。最终,李佳锁定了自己的考试用书——《古文观止》。

5月23日上午,当李佳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平静地等待一场“预料之中”的考试时,剧情却发生了“神反转”。

监考老师在观察大家基本完成了第一题后,突然随机指定了一个序号,要求考场内的所有考生按照第一题中自己在该序号上所填写的书目撰写读后感。

李佳所在考场指定序号是7,她原本准备好的《古文观止》也变成了《罗马帝国兴衰史》。“当时大脑中一片空白,前十分钟硬是一个字都没憋出来。”李佳承认,自己只好乱写一通。

欧国凡告诉记者,因为考前学校获知了相关信息,所以老师们在前一天晚上紧急开会商讨出这一对策。

尽管如此,被考生“钻空子”的行为还是防不胜防。据监考老师反映,在第二场考试时,有人收到了前一场考试同学的“通风报信”,在写10本书的书名时用铅笔写,待老师宣布序号后擦掉,再替换成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书。

考试中,有学生弃考离开考场、或是坚持使用铅笔作答。欧国凡和监考老师在办公室和学生谈心,劝他们返回考场继续答题。“其一是不想影响其他考生考试,另外,本来鼓励大家读书是件好事,我不想它变成学生和学校间的对抗。”

欧国凡说他和同事们正在“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处理好这次考试引发的骚乱,二是如何将这门课程的程序和制度继续完善。“但我们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该如何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喜欢读书、爱读书,而不是当作一种任务。”

活动、考试和手机疯狂挤占读书时间

大半年过去,连10本书都没有读完,李佳也有自己的苦衷。“其实我也算个文艺青年,高中读了不少书。但刚进大学那会儿,一股脑加了好几个学生社团,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了各类活动。”久而久之,李佳发现自己的生活被分割成了碎片。“经常是拿起一本书,又碰上各种事情。”李佳有些无奈,一年来,除了教材,她一共读了5本书。

而对于在北京读书的刘欣然,让她感到无奈的事则更为现实。

刘欣然是中国地质大学科技英语(精品课)专业大三的学生。 “正面临着一个抉择”的她“根本没有心情看书。”她想考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科技类英语专业硕士,以便将来有更多更好的机会留在北京。

每天在图书馆里坐到腰疼,面对着成摞的专业书和习题,刘欣然形容自己“每天回到宿舍之后就有一种大脑被榨干的感觉”。晚上回到寝室,她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或电脑看看电影和综艺节目。“大家都累,没人愿意在读书上消耗脑力了。”

不仅考研(课程)、考试、上课填满了她的大部分时间,考证也分散了她很多的精力。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精品课)、专业四级的她正在为专业八级证书而奋斗。

“考研结束后,我还要试一试人事部的口笔译证书。”在她看来,北京的竞争很激烈,没有这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就没有底气。

除了社团、升学、求职的压力,手机也悄悄“偷走”了大学生们的时间。

接受采访时,中国传媒大学俄语系的方庆乔正在备考期末,但她坦言,即便是在期末,自己这个“手机重度依赖症患者”也会经常刷手机。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睡觉前肯定会刷手机,看看微信、微博和各种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她开玩笑地说道,“现在每晚不被手机砸两次脸都不习惯入睡了。”

不仅如此,早上醒来之后的第一反应也是拿起手机,课间会刷,遇到不喜欢的课,有时会看上几乎一节课。“感觉自从有了手机之后,都没有阅读的耐心了。”在上大学前,方庆乔曾给自己设定过每周一本书的目标,“可惜从没实现过。”

2012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芮必峰发微博称,规定研究生3年读100本书才算及格,300本则是优秀。这个规定曾在网上引起争议。有网友评论说,“这是让学生翻书还是看书?”

芮必峰则对这些质疑声不以为然,他当时回应称,他算了一下,是3.6天一本书。一天8小时睡觉、2小时吃饭,研究生上半天课4个小时,剩下10个小时刨掉两小时上网、谈恋爱的时间,还剩8小时。3.6天就有30个小时,20万字的书读下来没有问题。

大学生的理想空间不该被现实挤压

“在我们那个年代什么也没有,能够接触到的媒介只有书。”芮必峰清楚地记得,自己进入大学时,安徽大学图书馆馆藏有限,许多经典读本成了当时学生们争相借阅的宝贝。

某天晚上,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陆林从父亲的朋友手中借到了一本司汤达的名作《红与黑》,芮必峰便赶忙借来,并约定好第二天下午就要还。他算了算时间,便和其余6个室友约好,每人只能看两个小时。满两个小时后无论如何都要传给下一个人,他们晚上通宵达旦地在路灯下读完了书,一直到次日下午两点。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运峰同样感慨,1983~1987年自己在南开大学读本科,学校给每人发放4张借书证,每张借书证只能借一本图书。而只能外借4本书根本满足不了同学们的阅读需求,他们只能尽量多地在图书馆内阅读,“所以,如果不在开馆之前就排队占座,基本很难抢到位置。”

刘运峰说,那时候如果有人在寝室里待着“是一件非常让人看不起的事,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会被人认为不求上进。”

2015年6月30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525名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覆盖了27个省(区、市)。调查结果显示,从去年6月至今年6月,除去教辅书籍,37.15%的大学生阅读图书量低于5本,其中6.13%的人课外阅读量为0。

而第十二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量为7.78本。

芮必峰在采访中直言,“我有切肤之痛,现在考上来的学生,一些基本上只读教科书,课外的、真正的经典读得太少,这是现在所有学生的通病。”

芮必峰还认为,这与应试考试制度和社会环境有关,“整个机制太急功好利,只训练如何应试。”同时,他觉得,现在大学生的理想空间被现实挤压,陷入阶段性的混乱在所难免。

刘运峰则认为,大学生大可不必被就业形势绑架,即使从就业的现实角度考量,读书带给人的思辨、表达和文字功底依然会是人才市场上受人追捧的要素。现在大学生都有文凭和学历,真正可以让学生得到认可、在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的恰恰是通过读书沉淀下来的能力。

“有些事儿功在事外。”刘运峰说,广泛的阅读对专业学习也是有益的。“就像建筑学最终要掌握的是文化和审美,医学最终面对的不是疾病而是人。专业的理念和人文关怀依然需要在书中获取。”

“人为什么要读书?并非只是工具理性在起作用。”芮必峰说,他并不反对功利性的读书,因为书只要坚持读下去,自然而然地就会“达成人生的修炼”。但更重要的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高教 教育部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
      6月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海洋大学设立分会场,校长于志刚,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副校长李巍然、李华军,驻青高校有关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视频会。袁贵仁指出,深化高校...
    • 高教 学校党委中心组开展“严以修身”专题集...
      6月4日,学校党委中心组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修身”专题第一次集体学习,党委书记徐剑波对专题教育前期进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学校党委常委董新胜、车先礼、孙永华、张宪省、朱莉、高东升、嵇景涛、吴衍涛参加学习。学习成员扩大到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教授委员会主任。徐剑波回顾了...
    • 高教 发展职业教育 成就精彩人生——学院举...
      国务院决定从2015年起,把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职业教育活动周”。学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活动周工作,并将活动周拓展为“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活动月”,以“发展职业教育、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教学成果展示、校企合作育人展示,并通过教师走进企业学习,专家走进校园做讲座,大学生...
    • 高教 我校荣膺“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
      近日,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100个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我校荣列其中。本次通报表扬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起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在2014年5月27日召开的节...
    • 高教 以创新创意为媒沟通两岸共拼未来第12...
      创新创意,沟通两岸,共拼未来。5月29日,第十二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暨第五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与创意论坛在我校厦门校区举行,来自海峡两岸400余位师生与会。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陈涛,华侨大学副校长刘斌,集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赖朝晖,全国“挑战杯”评委会副主任奚广庆,台湾...
    • 高教 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强化党委核心作用党...
      5月29日,党委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学习湖北省第23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和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近期安全稳定工作的文件精神。全体校领导、正副处级干部和党支部书记参加学习。会议由党委副书记赵鹏飞主持。副校长魏文芳传达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
    • 高教 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
      5月27日,学校党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议,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省委书记姜异康的专题党课。党委书记毕宪顺主持会议,中心组成员参加了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交流...
    • 高教 陕西榆林第三届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圆满落...
      5月20日至22日,以“创意点燃梦想、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改变生活”为主题的陕西榆林第三届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榆林学院举行。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春霞、榆林市政府副市长马秀岚、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周孝德、长安大学副书记白华、延安大学副校长马勇、榆林市科技局局长谢军和我院党委书记高延龙、院长赵红星、党委...
    • 高教 挑战自我 光彩青春——第十四届“挑战...
      5月22日至24日,第十四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我校顺利举行。全省60余所高校的参赛代表队、观摩团和有关企业代表2000余人参加了这次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盛会。我校在承办此次大赛中精心设计、统筹谋划、亮点频出,赢得领导专家、参赛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注重团结协作,合力办赛。...
    • 高教 我校代表队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
      5月23至24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举行,来自全国6大赛区的42所高校的168名大学生选手同场竞技。由刘瑶、高宾宾、刘晶晶、王颖颖四名同学组成的我校代表队,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凭借娴熟的操作技能、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临床思维和人文精神,蝉联二...
    • 高教 我院顺利完成省人才培养评估工作
      2015年4月23日——26日,山东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组莅临我院检查指导工作,通过听汇报、看材料、听评课、参观实训基地、走访企业考察联合办学、深度访谈等,对我院教育、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招生就业工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评估。4月26日上午,德州科...
    • 高教 赵德馨教授: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近日,著名经济史学家、我校83岁的赵德馨教授被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全省仅有14人获此殊荣。1998年9月,时年66岁的赵先生退休。此后,他主要致力于三件事:继续学术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扶植青年,提携后进,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培养人才;依托研究心得,为政府经济工作献计献策。赵教授通过...
    • 高教 省委书记胡春华与华师学生共度五四,畅...
      今年5月4日,对于华师青年师生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赴我校调研,并与青年师生座谈,共度五四青年节。胡春华希望广大青年要胸怀理想信念、善于创新创业、勤于学习实践,不断提高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华师视察期间,...
    • 高教 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促进创新创业教育...
      5月15日下午,我校召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讨会。校长何峰,副校长索端智、马维胜、谷晓恒,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各院系主管教学领导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何峰主持。会上,与会人员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相关文章。何峰在发言中要求各单位...
    • 高教 党委书记毕宪顺在学校“三严三实”专题...
      5月18日,学校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暨工作部署会。党委书记毕宪顺作“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辅导(内容详见本版)。校长李清山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郑明珍安排部署学校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副校长王庆、李德民、刘焕阳、丁瑞忠、沈东、纪委书记单连岱出席会议。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 高教 九校联盟研讨高校拔尖学生培养C9高校...
      5月30日上午,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为主题的首届C9高校荣誉学院峰会在浙江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和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纷至沓来,省内已成立荣誉...
    • 高教 营造三个环境 助力优秀人才想干事能干...
      营造三个环境助力优秀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学校首批人才支持计划协议签署仪式举行5月28日,学校首批人才支持计划协议签署仪式举行。校党委书记刘兴云为刘培德教授颁发“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校长卓志与教师代表刘培德签署学校首批人才支持计划协议。党委副书记张东超、副校长胡文波出席仪式。刘培德代表入选教师...
    • 高教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唐豪一行莅临我院视察...
      4月28日上午,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唐豪、省侨办主任吴锐成、省政协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陈文杰、杨桐以及省政协外事侨务委员会委员一行23人莅临我院,进行视察并指导工作。学院董事长梁冠军、院长何大进、党委书记徐元平、常务副院长迟云平、副院长徐祥、副院长孙维平、党委副书记张高峰、副院长康忠理等参加了接待活动。...
    • 高教 王秘森获全国油画专业展大奖
      5月23日,由中国油画学会、江苏省文化厅、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江南如画———中国油画作品展”在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美术馆正式开幕。美术学院王秘森老师应大展组委会的邀请出席了本次大展开幕式与“颜文樑艺术奖”10位获奖者领奖仪式。这是潍坊学院教师首次获得这一全国油画专业大展的最高荣誉,是美术学院...
    • 高教 第四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召开
      5月12日,青岛理工大学第四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市北校区召开。校党委书记薛允洲作了题为《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汇聚建设教学研究型特色名校的强大力量》的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杨向荣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刘龙海宣读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新闻宣传通讯员表彰决定。党委宣传部部长陈伟宣读宣传思想政治教...
    • 高教 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凝聚共识我校启动...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后面简称“《意见》”)。从5月14日起,校务委员会、各院(系、教研部)、各党政部门、各班级,紧紧围绕《意见》精神就如何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研讨《意见》精...
    • 高教 我校隆重召开2013年度总结暨表彰大...
      2014年1月17日下午3点,我校在生活区影剧院隆重召开2013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校长戴伟教授做2013年学校工作报告,校领导姚木远、王和平、田一平、刘新祥、冯刚、黄贻培、刘鸿飞出席大会,校党委副书记张维主持大会。 戴校长做了题为《大力整改,确保质量,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2013年学校工作报告,...
    • 高教 东方学院第三届理事会举行第八次会议接...
      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三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于2015年4月23日举行。会议经讨论研究并征求未能到会的理事意见,一致决定,接受赵奇同志关于辞去黑龙江东方学院院长职务的请求。会议决定,鉴于孙和义同志已卸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政领导职务,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支持下,并征得本人同意的基础上,决定聘任孙和义同志担任黑龙江东...
    • 高教 荣 誉 榜
      ★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高教 首次以石墨烯用作空气电极南开研究“可...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周震教授课题组,在新型储能体系-可充电锂二氧化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以石墨烯用作锂二氧化碳电池的空气电极,以金属锂做负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能量。课题组把锂二氧化碳电池称为“可呼吸”电池2.0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学科三大传统顶级期刊之一《应用化学(国际版)》,...
    • 高教 我院举行2015年团学工作表彰大会
      为继承和弘扬 “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29日下午,我院在新行政楼三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2015年团学工作表彰大会。我院院长刘鸣韬,党委书记张忠迪,副书记牛玉、冀红举,副院长孟丽、张涛出席表彰大会,各系 (部)负责人、辅导员、受表彰的教师和学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冀红举副书...
    • 高教 “学院走出了一片天地”杭钢集团公司李...
      4月15日下午,杭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世中一行莅临我院指导。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教授,党委副书记、院长贺星岳教授陪同参观了我院国家级广告产业试点园和省级特色工业示范基地等。随后,李董事长一行在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召开座谈会。何向荣书记围绕学院办学以来四大转型、人才培养、5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等工...
    • 高教 汕头大学在第十三届广东省“挑战杯”竞...
      5月23日至25日,由共青 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 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 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广 东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华南师范大学 举行。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罗念潮应 邀出席了终审决赛开幕式,并到竞赛 现场观看了同学们的作品展示。在此次...
    • 高教 我院举行五四升国旗仪式
      5月5日,是“五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我院隆重举行纪念“五四”运动96周年升国旗仪式,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五四”精神。院领导关学增、张耀先、武子文、曹元民和全体师生参加。院团委副书记、学生处副处长徐帅主持。 此项活动由院团委负责组织实施。六点五十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国旗护卫队簇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
    • 高教 我校与滨州医学院、烟台渤海制药集团公...
      5月12日上午,我校与滨州医学院、烟台渤海制药集团公司(下简称渤海制药)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在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滨州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树琪、副院长吕长俊、科研处处长谢书阳、研究生处处长庞玉成、药学院院长王春华、泰山学者教授田梗、葡萄酒学院教师韩国民,渤海制药总裁迟江波、总经理刘永俊,我校党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