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才看得清皓月繁星,行万里路,方可寻摘星之路。7月18日清晨,集美大学不灭的光辉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关爱老兵第一站,龙岩市武平县。武平县是整个龙岩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多抗战老兵的地区,所以实践队选择其为三下乡的第一站。
在当地义工李伟桢的热情带领下,队员们第一天走访了6位抗战老兵。他们分别是王锦坤、程维和、刘守常、李启能、肖仁良和危德彰老兵。他们中年纪最大的九十九岁,最年轻的年龄也到达了九十岁,他们或是响应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的青年志愿军,或是黄埔军校的军官,或是远征军,但他们都有一颗为国而战的赤诚之心。老兵们都处于鲐背之年,有的身体硬朗,看上去像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有的疾病缠身,生活贫苦;有的儿孙满堂,家庭美满幸福。
在与老兵们的交谈中,队员们感触良多,老兵们以亲身经历向队员们讲述过去那段峥嵘的岁月,给队员们另一种崭新的看待历史眼光。
当时国共合作,大家都是为国而去,不分你我,都是兄弟!
在平川镇红东新村,实践队员们见到了原国民革命军青年军31军209师炮兵营2连2排的刘守常。解放战争时期,刘守常在辽阳投诚参加解放军,1952年,刘守常退伍。队员们抵达刘守常住所,刘守常的儿子见到队员们十分热情,还在门口放了鞭炮表示欢迎,这在农村是一个很隆重的接待方式。刘守常身体不太好,患有严重关节炎,但当他和队员们谈起抗战往事时,他慷慨激昂,十分激动地说:当时国共合作,大家都是为国而去,不分你我,都是兄弟!讲得停不下来,眼光坚毅肯定,像在诉说着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
谁也不愿意打仗,都想过太平日子,但是国破家亡,匹夫有责。
肖仁良住在十方镇黎明村,他原属国民革命军青年军31军209师627团2营5连2排5班,老人说当他知道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便毅然决然去参军,之后便一直在十方镇训练,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肖仁良乐观爱笑,心态很好,和队员们侃侃而谈,还十分关心实践队的生活情况,思维清晰,亲切可亲。谈起战争,老人如是说:那个时候每天训练也没打仗,谁也不愿意打仗,都想过太平日子,但是国破家亡,匹夫有责。是的,战争残酷,人人畏之,但当国家危难,身为军人,其爱国之心却是无所畏惧的!
不怕死,才不会死。
最后一站,集美大学不灭的光辉实践队来到了中山镇龙济村,走过林荫路队员们来到了危德彰家。当年,危德彰是远征军,他原属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54军198师机枪2连3排5班。队员们来到危德彰家时,被他住的屋子震惊了,老人一个人独自生活在破旧的黏土建筑的老屋里,但当队员们走进他的房间时,却发现屋子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危德彰说,当一名军人,如果不爱干净就遭了。即便退休多年,危德彰仍保持着军人处事的风格,队员们被他那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折服。谈起抗战时期,老人自述当年在腾冲与日本人拼过刺刀,还活捉过日军,在高黎贡山战斗激烈,当时还用敌军尸体做掩体架起机枪打仗,可见当时战斗之惨烈。当队员们问起危德彰当时怎么想时,朴实的老人说:就是你死我活,你不死我就要被杀死,所以就不怕死,才不会死。这一质朴、简单的回答彰显了危德彰身为军人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队员们被其坚毅与勇敢所深深感染。
我们不怕死,怕的是被人民遗忘,怕的是不被人民承认。
尽管老兵们的生活状况不尽相同,但他们都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吃了太多的苦,面临了太多的危险,但他们从没有退缩过。这对于青年一代来说,有太多的启示。少年强则国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力量,这都是当代青年应该尽力去做的事情。我们不怕死,怕的是被人民遗忘,怕的是不被人民承认。被人民承认,或许是所有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心愿。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人们开始关注被遗忘的老兵们,老兵对于实践队的到来感到十分欢喜,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承认,是一种被肯定的信念。
志愿者手记:抗战老兵们,是中国不灭的光辉,是他们开创了中国那段光辉的历史,他们理应被人民铭记,被历史铭记,被时代铭记!
我们向老兵致敬,我们向历史致敬。
我们重温历史,我们不是铭记仇恨。
我们倾听老兵,是为了更好地守护和平的来之不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