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所985高校大幅削减在职博士录取人数_考研-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1所985高校大幅削减在职博士录取人数

首页 > 

考研

 > 21所985高校大幅...

21所985高校大幅削减在职博士录取人数

一兼职博导的某部长与他指导的学生从未谋面,直到论文答辩,才算见了一面。

半个身子探入大学校园,想摘得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又因工作在身,事务多,很少如期完成课业,是在职博士目前面临的尴尬。

在山东大学法学院念了四年在职博士的朱奇盛(化名)仍然没有毕业。他现在某中央机关担任处长。10万字的毕业论文对他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015年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发布了“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该方案中的“在职博士生比例在10%以下”和“减少兼职导师数量”两条规定引起广泛关注,而方案的其他内容,几乎被舆论忽略。

朱奇盛突然发现,自己“想读书”这个简单意愿的“正义性”,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质疑。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就连我这个只管一小撮事儿的处长,想毕业都这么难了,高官(毕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嘛!”朱奇盛说。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近十年来,已有十多所高校先后开始限制在职博士招录数量。而几乎所有鼓励培养在职博士的官方政策,也都止步于20世纪。

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在职博士与兼职博导变成了遭人诟病的角色?而简单地将博士教育改革的板子打在“在职博士”与“兼职博导”的头上,真的就合适?

在职博士的“难产”

区分在职博士的关键因素,是人事档案与工资关系是否留在原单位。大多数在职博士的学习方式是非脱产的,即“边工作边学习”。从就业形式上看,在职博士属于“定向就业博士生”,即毕业后仍回到原单位工作。除此之外,在职博士与其他非定向博士无异。

半个身子探入大学校园,却想摘得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更像是不少在职博士的算盘。

1981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15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812个,博士生导师1155人。30年来,全国博士学位授予数逐年扩张。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迄今共培养五十多万名博士,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随着博士体量的增大,在职博士随之壮大,通常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的普通高校及受官员、企业老板偏爱的人文社科类专业。

据多位受访的高校博导表示,高校教师与公务员,是在职博士中最常见的两个群体。在与朱奇盛同班的15名在职博士中,一半是教师,一半是公务员。而包括朱奇盛在内的所有的“公务员学生”,都交不出论文,延期毕业了。

“能够把必修课上完,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高校要求他们用一年时间上课,其余时间完成博士论文。“10万字以上的论文,今天写明天放下,很难写完。”据称,他一位师兄的论文一拖就是八年。

而能否严格把关,导师间因人而异。河北大学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多年前也曾带过在职博士,是一个地方的科级干部。而带过这一个之后,他断然回绝了所有的官员读博请求,“不敢带了,免得麻烦”。

“官老爷难伺候。”他回忆称,当年为了照顾“官老爷”,学院将周三、四的课程特意调到了周末,自己还亲自操刀,改“官老爷”的论文,“把脸都熬得蜡黄蜡黄的”,才勉强通过了。“论文肯定是他自己写的,不是枪手,因为水平实在是……”

在这位博导看来,“带官老爷”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我虽然带着他,但他的学识、价值观方面也没有多大的提高,我带他干嘛?”

这种把关不严的现象近年来有所好转。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介绍,以其所在院系为例,目前所采取的导师组制度,一个导师已无法决定博士的命运,也因为把关正在变严,在职博士顺利毕业变得更加困难。

招生政策,从松到紧

产出低,把关难,是高校在职博士教育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最为社会所诟病的,是“官员读博士”。

许多官员的高学历以在职方式获得,已成不争的事实。多名拥有在职博士学位的高官落马,更是引发了一次次的舆论地震。

南京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党校干部班学员出身,却于2006年拿到苏州大学在职博士学位证。2008年被双规的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在北京工作的同时,两年内在位于成都的西南财经大学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

而回顾中国博士教育的三十多年历史,在职博士一度还是被提倡的、适应发展需要的“先进制度”。

“在职博士”这一概念由教育部于1982年首次正式提出。此后,对于“在职博士”,“鼓励、鼓励、再鼓励”的基调维持了十年。

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原国家教委”)再次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今年各研究生院录取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在职人员的比例应高于去年”。

直至1992年12月8日,在原国家教委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博,已被提上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方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层面上的在职博士招录政策,始终停留在它曾经辉煌的顶点,激昂的鼓励政策再也没有出现。

而就在此时,在职博士开始受到公众质疑,各高校开始逐步收紧在职博士的招生规模。

最早宣布“不再招收在职博士生”的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2003年,时任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厉以宁表示:“无论是什么地方的副市长或者企业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都要顶住压力,不招收在职博士生。”

此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相继控制在职博士比例,甚至彻底关闭了在职博士的入口。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39所985高校2015年的博士生招生章程发现,其中5所高校明确规定“不招收”或“原则上不招收”不能全脱产学习的在职博士;13所控制了在职博士比例;3所虽未明确比例,但规定了如“每位导师最多招收一名”的限制条件;其余18所既无明确比例,也无限制规定。

负责多年研究生工作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石义彬教授表示,近年来该校招收的在职博士,尤其是官员博士数量已在大幅下降,基本上一个专业仅招收两至三人,或者不招。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产出不够。”石义彬称,由于在职人员,尤其是官员、干部,没有时间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基本都“读不下去”,“十个里面有五六个都不出来”。

看守“看门人”

据多名受访者介绍,兼职博导的问题也仍然出在把关上,尤其是“官员任博导”难以免于责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一些部委与部属高校联合办学,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阶段,到高校兼职的官员也逐渐增多,并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表示,此次改革中取消兼职博导资格的,包括一些正部级和副部级官员,兼职博导已从150人左右减至100人左右。

兼职博导并不仅指“官员博导”,一位博士生导师受聘在多所高校招收博士生,在国内和国际都比较常见,也属于“兼职博导”的一种。

我国的博士生学术训练多半采取单一导师制,很大程度上,导师对博士生的学术命运有着“生杀大权”,是博士学位的“看门人”,因此也流传着“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的说法。

鉴于导师地位之重,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世界经济学学会理事王福重称,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社会兼职人士哪来的精力带学生”?

王福重曾目睹一位部长身份的兼职博导来学校“视察”,“大家就陪着,毕恭毕敬的,其实他指导的学生从来没见过”。论文答辩时,一旁的老师介绍称,“部长,这就是您指导的博士,您跟他合个影吧”,才算是认识了。

但不能排除这是“两情相悦”的双向选择结果。“现在的学生,特别是报博士的,功利性明显。”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展江表示,不少学生看中导师背后的资源。

就连“博士生导师”这一教授级别本身,也受到多名教授的质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博士生导师的遴选需要经过国务院批准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随着导师队伍的增大,至1999年,遴选权全部下放至大学。在中国,博导是一个凌驾于教授之上的,更高一级的头衔。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终身博导严文蕃在国外担任博导二十多年,他介绍称,在美国,凡是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的,从助理教授、副教授到正教授,都有可能成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的级别与博导没有直接对应关系的”。

国内高校也在逐步引进国际上的做法。2007年,北京大学取消了“博导固定资格制”,即不再限定博士生导师必须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只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讲师也能当博导”。清华大学在2012年推行了类似改革。

谁在学,谁来教

“目前国内的博士教育,入口、培养、出口三个阶段都存在把关不严,没有责任制约,社会上也很少监督。”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顾海兵称,官员博士、博导问题的背后,是博士生质量把控,以及学校治理机制的缺陷。

在季建业被双规之后,展江就曾发表过文章呼吁:“此风不刹,昔日的象牙塔斯文扫地,教育面临双重行政化。”但对于在职博士的限制,展江认为不应“封死”,在职读博对于博士生就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这部分群体完成学业任务上不存在大问题。

而身为公务员的朱奇盛感到有些委屈。“我身边有的人读在职博士是跟风,也有人想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增加一些筹码,但本能地爱好读书就真的错了吗?”

虽然未能按期毕业,但朱奇盛觉得,至少在校读书的压力能督促自己,不敢懈怠。甚至他认为自己反而能比在校园里闭门造车的学生做得更好。“我们有实务基础,更加知道哪些问题是需要研究的,也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去研究。”

对于“一刀切”的控制数量和比例的做法,也曾有过质疑声。2007年,厦门大学不再招收不能脱产的在职博士之后,《光明日报》曾发表评论称,“在职博士这种教育形式本身并没有原罪,如果为了提高博士教育的质量,而废弃了在职博士教育本身,无异于倒洗澡水把孩子也一起倒掉”。

“并不是说官员就不能读,而是应该鼓励他读。他有热情吸收新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什么要阻止他呢?”严文蕃认为,这是一个鼓励终生学习的时代,“这是学校的问题,管理的问题,而不是官员读书本身的问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2011高考福建规定以外物品带入考场...
      2011高考忘带准考证怎么办,听力考试磁带突然没声怎么办,考试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怎么办?近日,从福建省派巡视员会议上了解到,福建2011高考制定了考场偶发事件处理办法,对考生可能遇到的偶发事件该如何解决做了详细规定。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如果考生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并且已经开考,监考人员将会把
    • 地方 2011高考福建派295人巡视 18...
      “2010年高考某考点出现一位考生在高考结束铃声响后,抄袭他人答题卡……”4日,福建省今年高考省派巡视员培训会在榕召开。会上,首次制作的回放去年高考考场少数考生违纪、作弊画面光盘,被作为培训材料,提醒巡视员严加防患及时阻止作弊。据了解,今年福建省高招办按照每个考点至少配备一人以上的标准,从高校抽调了
    • 地方 宁德2011高考报名人数达23423...
      据宁德市高招办统计,2011年高考,全市报名考生23423人,是2005年以来宁德市高考生数最少的一年,比去年减少1448人。其中,文史7681人,理工12327人,艺术(文)1442人,体育(文)320人,艺术(理)180人,体育(理)306人,普高类共计22256人;高职单招1167人。全市共设
    • 地方 2011高考福建录取率有望逾九成 舞...
      工作人员在学校视监控室对每个高考教室进行检查从2011年福建省、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准备工作汇报会上获悉,今年福建省高招录取率有望逾九成,再创历史新高。今天,考生必须亲自领取本人准考证,并当场在准考证上签名;在每场考试时,还要在专门的“考生签到表”上签名。监考老师除了核对本人相片和证件外,还需要认真核
    • 地方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1年校园开放日...
      为了使广大考生、考生家长与社会各届人士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嘉庚学院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将于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9:00—17:00举办第七届“校园开放日”活动。6月19日当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学生生活园区、体育场馆等设施将向公众最大限度开放。
    • 地方 关注高考公平 教育部要求严查加分考生...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执法监察工作,将重点加强高考加分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审查加分考生的资格和身份,有效遏制弄虚作假、骗取加分资格以及超出本地区或本学校确定的加分项目和分值违规录取学生的行为。通知指出,建立健全权责明晰的招生工作责任体系。要着力加强对考试招生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
    • 地方 2011高考福州公布公交乘坐线路20...
      为方便高考期间考生乘坐公交车,福州市交通委公布了福州市五区各考点公交车乘坐线路。具体线路如下:福州三中:1路、100路、74路、88路、70路、109路、121路,停靠福州三中站。福州二中:61路、16路、121路、18路、27路、77路、105路、109路、320路,停靠省电影公司站。格致中学:8
    • 地方 福建2011高考报名人数达26719...
      据了解,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含“高职单招”)考生共267197人,比去年减少25482人。其中,报考普通高校的考生共255159人,比去年减少23226人;报考“高职单招”的考生为12038人,比去年减少2257人。虽然高考人数大幅减少,但今年福建的招生总计划却不降反升,达到239808人(含
    • 地方 莆田2011高考184部公交车加盟“...
      一年一度的高考弯弓待发。从莆田市公交公司获悉,为给高考期间营造良好的交通氛围,6月7日至8日2天,莆田全市17条公交线路共184部公交车首次加盟“免费送考”活动中,为高考学子服务。这17路公交车分别是市区1路、2路、3路、5路、7路、8路、10路、21路、22路、23路、28路、29路、36路、51
    • 地方 2011年高考报名再降3% 人数可能...
      人民网6月3日报道,教育部称,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中,往届生报名较去年减少28万名,降幅15%,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报名人数则与去年基本持平。也就是说,2011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较2010年减少了28万人左右。[各地历年高考报名人数]相关报道:920万还是933万?2011高考人数有争议2
    • 地方 泉州2011高考报名人数达59089...
      牵动千家万户的2011高考将于明日开考。从泉州市教育局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高考试卷昨日已经安全运抵泉州各县市考区,近200名省派巡视员和市派巡视员也已全部到岗。今年泉州共有59089人参加高考,全市设有57个高考考点、2430个考场。按照高考日程,7日上午9:00~11:30进行语文科考试,下午3:
    • 地方 泉州2011高招军队院校招生面试体检...
      从泉州市招考办获悉,2011年军队院校招生(含国防生)政审和面试、体检方案确定。军队院校招生对象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至当年8月31日);须参加由军队组织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且均为合格。有意报考军队院校(含国防生院校)的考生,应于6月15日
    • 地方 福建泉州高中招生分四个批次录取
      泉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于7月下旬展开,录取分四批次进行,录取工作至8月中旬结束。泉州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日程已确定,提前批为师范类五年制高职,7月21日确定面试分数线,22日至23日考生面试、体检,24日至25日学校录取考生。第一批为各县(区、市)普通高中录取,录取工作于7月24日至28日进行。第二批
    • 地方 福州2011高考考场统一信号管理 考...
      福州4万多名高考考生要携带准考证和二代身份证前往相关考点熟悉考场,进行诚信应考教育以及外语听力适应性训练。福建省市高招办提醒考生,熟悉考场一定要注意细节,认清方位及考场,选择最便捷的赴考路程,留出足够的时间,以免临考时出现慌乱。考生今日熟悉考场主要有3件事要做,包括学习《考生须知》和《国家教育考试违
    • 地方 2011高考福建将实行考场视频监控录...
      2011年福建省高招办按照每个考点至少配备一人以上的标准,从高校抽调了295名省派巡视员。这些巡视员将于6月4日集中在省里接受专门培训后,派往全省85个考区、272个考点进行监督巡视。在加大考试巡视检查的力度方面,福建省将实行考场视频监控录像审看制度。高考考场将启用网上巡视系统实行电子监控,一些考区
    • 地方 宁德2011高考人数为23423人 ...
      中国教育在线讯,从宁德市高招办获悉,福建宁德2011高考全市高考报名考生23423人,比去年减少1448人。其中,文史7681人,理工12327人,艺术(文)1442人,体育(文)320人,艺术(理)180人,体育(理)306人,普高类共计22256人;高职单招1167人。2011高考期间,宁德全市
    • 地方 福建省教育厅:幼儿园接受捐赠不得与入...
      针对个别幼儿园借六一向家长募捐,福建省教育厅明确——幼儿园接受捐赠不得与入园挂钩近日,针对个别幼儿园借六一之名发动家长捐款,福建省教育厅下发通知紧急叫停,并强调幼儿园接受捐赠不得与儿童入园挂钩,更不得违背家长意愿以“捐赠”名义实行各种名目的经费摊派,或利用六一等节假日变相要求家长捐款。福建强调,各级
    • 地方 泉州万名考生中考报名 各高中招生计划
      据泉州市招考办的统计,今年泉州市区共有10925名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其中鲤城有5036人,丰泽有4140人,洛江有1749人。今年面向泉州市区招生的公办学校有11所,共招收高中新生5694人,其中5所省一级达标中学招生3102人,占招生总计划的一半以上。各学校面向市区招收的高中新生计划如下:泉州一中
    • 地方 福建2011中考中招日程排定 中考时...
      2011年福建初中毕业生报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和初二年学科会考工作日程安排已确定,中招填报志愿和中考时间比去年提前,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从7月下旬开始。据悉,6月份组织考生填报升学志愿和参加考试。6月10日至13日考生网上填报升学志愿;18日至19日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20日举行初
    • 地方 2011年福建春季公务员面试等工作时...
      福建省2011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等工作时间安排根据福建省2011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工作安排,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对面试等工作的时间预安排如下:6月3日—6月20日,安排面试资格复核和公安系统的心理测试及人民警察职位的体能测试;7月11日—15日,全省统一时间面试;具体时间以各招录机关和各设
    • 地方 泉州2011高考报考人数59089人...
      中国教育在线讯,泉州2011高考共有59089人(含高职单招)考生参加,比去年减少1387人,减幅为2.3%,考生人数占福建全省总人数的22%以上。福建省考生总人数为267197人(含高职单招),比去年减少25482人,减幅为8.7%。今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675万人,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22万人,增长
    • 地方 福建省2011年春季考录公务员面试等...
      根据福建省2011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工作安排,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对面试等工作的时间预安排如下:6月3日—6月20日,安排面试资格复核和公安系统的心理测试及人民警察职位的体能测试;7月11日—15日,全省统一时间面试;具体时间以各招录机关和各设区市公务员主管部门的通知为准。福建省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处
    • 地方 2011高考福州设45个考点
      据悉,福建省2011年高考考点确定,福州市共设45个考点,其中普通高考考点41个、考场1537个,高职单招考点4个、考场123个。今年福州市高考考点(不包括平潭)总数和去年持平,其中高职单招考点有微调,去年的福州财金职专考点改为福州十四中。福州市区有21个考点(含高职单招考点,不含福州一中新校区),
    • 地方 2011高考福建各地考风考纪监督举报...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2011年福建省高考期间考风考纪监督举报电话。福建2011年高考期间,全省考生、家长如有遇到或发现任何问题,均可通过全省各地统一的考风考纪监督举报电话进行举报、投诉或反映。具体电话为:福建省高招办:0591-87841974;福州市:0591-83332391;莆田市:059
    • 地方 2011年福建春季公务员笔试成绩说明
      关于我省2011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有关事项的说明我省2011年度春季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公共科目成绩已经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公布,报考者可登陆该网站及时查询。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1、本成绩中公布的考生排名是以总成绩高低进行排名的,未排除单科成绩达不到笔试合格线报考者的情况,进入面试
    • 地方 福州小升初中学对口小学划片方案总表福...
      热点内容>>2011福州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名额公布>>福州民办中学小升初报名5月初开始>>2011福州小升初政策公布小升初信息汇总>>2011福州招生政策公布小升初日程安排>>2011福州小升初政策解读特殊学生入学方式>>福州小升初招生政策公布小升初政策有三变……更多查看>>福州小升初专栏>>各地小升
    • 地方 福建泉州中招6月10日起网上填报志愿
      2011年泉州市中招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于6月10日至13日自行登录泉州市招生考试信息网(网址:http://www.qzzk.cn)填报志愿,学校必须向每个考生提供填报志愿的初始密码,各县(市、区)教育局应指定窗口,为考生提供初始密码或帮助密码初始化。在泉州市区初中学校(完中初中部)就读并具有
    • 地方 2011高考考场应考指南:如何应对偶...
      准考证忘了带怎么办?试卷出现异常怎么办?突然要上厕所怎么办?高考时,考生要是碰到这些情况后,千万不用惊慌,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监考人员,听从安排。据了解,福建省高招办已出台了32类考场偶发事件处理办法,以最大限度保障考生的利益。其中,办法规定,监考人员发现考生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提前答题或考试终
    • 地方 厦门中考政治学科明日开考 比往年时间...
      28日上午,厦门中考思想品德(政治)学科将正式开考。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原设在大中考考试时间内的思想品德考试提前到5月份,并从开卷考改为闭卷考。而今年厦门的大中考考试时间,则由过去的两天半改为两天,考试时间定于6月25日、26日。据厦门市招办介绍,今年厦门中考的考生人数总共有23732人,比去年少了
    • 地方 福建省将新增四所一级达标高中
      专题推荐:2011全国中考备考&冲刺2011中考作文命题预测从省教育厅获悉,今年福建省将新增4所一级达标高中。省教育厅公示了拟审批的学校名单。据了解,这四所学校为建瓯一中、顺昌一中、南靖一中、宁化一中,如果公示期后无异议,这四所学校将审批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