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压力不减"减负令"就是空谈_地方-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升学压力不减"减负令"就是空谈

首页 > 

地方

 > 北京

 > 升学压力不减"减负令...

升学压力不减"减负令"就是空谈

3月19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北京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开始正式实施。这项措施是今年新学期开始北京市教委提出的,包括在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规范考试和评价工作、严格禁止违规补课、严格教辅用书管理、严格各类竞赛管理、严格落实工作要求八大方面。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学生升学压力增大,平时课业负担增加,在教育部门的文件中出现了“减负”这个词。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各地各校,各种“减负令”不定期出现,但往往都是刚出台时管一会儿用,很快就会反弹,然后再发新的“减负令”。

当然,北京这次的“减负令”与以往的比起来,更为具体,更易操作,并要求各区县制定工作细则,完善监督和检查办法。北京各个区县也都根据规定制定了详细的实施细则。此次“减负令”出台后,学生放学早了、作业少了。

不过,家长对此次大张旗鼓的“减负”,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在校时间短了,学生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没有减少;学校作业少了,可是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压力并没有减小。

分析一下北京市及各地中小学生的负担从何而来,就能理解家长对“减负令”漠然的原因。

学生的压力一方面来自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来自升学的压力,尤其对小学生而言,压力源于混乱的“小升初”。

目前,“小升初”在全国各大城市,越来越变成“人生大考”,受重视程度不亚于中考及高考。学生和家长面临巨大的压力,让本该快乐求学的小学生,过早地进入了赛道,并且这种竞争越来越提前,考试科目难度越来越大。在“小升初”畸形竞争中,奥数和各类英语考试成为重要“武器”。

在全国各地“小升初”乱战中,北京是重灾区。与上海、成都、南京、广州等大城市“小升初”竞争主要是进入民办中学不同,北京市小学生的竞争主要是公办名校。北京“小升初”渠道五花八门,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统计,全市各区总计有15种升学方式,除就近入学电脑派位以外,主要可以分为“拼爹”、“拼孩子”两大类。“拼爹”包含共建生、条子生、以学区房和择校费择校;“拼孩子”包含占坑、推优、特长等方式。

混乱复杂的“小升初”政策让各种校外培训和奥数竞赛在北京极为火热。其中,通过各种以奥数、英语为主的培训班、占坑班,以获得进入热门中学的机会,是“小升初”拼孩子中最为普遍的渠道,其中奥数已经成了小学升中学的一块含金量最高的敲门砖。大量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培训机构上奥数班,参加各种竞赛,到了五六年级,很多小学生频繁参加热门学校的各种考试,以期被名牌学校提前看中“点招”。这些考试大多也是以奥数、英语为主,有的考试是公开进行,但大多数则较为隐蔽,有的是以假期培训形式,有的是以夏令营形式。

可以说,“小升初”政策和渠道的混乱,与花样繁多的培训班彼此呼应相互推动,让北京的“小升初”愈发颠狂。奥数与“小升初”紧密挂钩,题目越来越难,知识点越来越深,学习进度越来越超前,有些知识已经涉及高中的内容。

当然,对于“小升初”招生现象和“奥数热”,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听之任之。去年8月,北京“重拳”整治奥数,市政府宣布四项措施,禁止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但是,就像以前几次叫停奥数班一样,北京这次只是巨大“雷声”之后的短暂“雨点”,一些培训学校发出通知,表示暂停授课,不过都很快就恢复了。先前签订了协议书,郑重向社会承诺不直接或变相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几所名牌学校,也自食其言,目前早已通过考试确定了“点招”的学生。

政策的反反复复,让家长不得不对各种措施、禁令产生质疑。一些家长在分析了奥数在北京近20年的历程后,得出结论:打压一回反弹会更剧烈。他们这样形容奥数的起起落落:就像个球,打下去再弹起来,而且弹得更高。尤其在看到许多学校仍把奥数成绩作为选拔小学生的重要参考,一些学生也因奥数成绩突出而进入一些名校的实验班、竞赛班后,家长更是对“禁奥令”产生质疑。很多家长坚信,在以选拔为核心的价值主导下,“小升初”格局不变,学生的压力不会减少。

如今,新一轮“减负令”的实行,只是向前推进了一小步,而实质性的还在于真正解决升学的压力,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本不该出现选拔性竞争的“小升初”问题。

随着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已经不是主要矛盾,家长看到的是学校和学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面对现实,承认现实,是政府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治标不治本,不仅不起作用,让问题长久搁置,还会让政府形象大打折扣。其实,一些地方采取的严格就近入学、名校名额下放、公开摇号等做法和效果已经显现,不妨制定时间表,向前迈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成都小升初:公办初中免试就近入学 不...
      针对个别学校“小升初”家长集中排队报名现象,昨日,成都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成都市2011年初中入学咨询报名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公办初中必须坚持免试就近入学、不得进行与入选挂钩的考试;民办初中须于本月底前将招生计划、办法上报教育部门审核、备案。同时,成都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建立巡视督察
    • 地方 2011四川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5...
      根据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国家部委《关于做好2011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中组部等5部门《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42号)、以及我省《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
    • 地方 成都市青羊区今年将启动建设11所学校
      本月,青羊区原红碾小学和清江小学的1600余学生将迁到实验小学红碾新校区上学。青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向成都晚报记者透露,青羊区今年将启动11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建设(含交付使用),为辖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来源:成都晚报记者杜灿)
    • 地方 成都家长QQ群开通 欢迎广大家长加入
      为更好的方便四川地区广大家长进行即时的线上互动交流,中国教育在线四川分站(四川教育在线)特成立了四川家长QQ群俱乐部。同时,我们还邀请到了一批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以及各教育部门机构的工作者、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四川家长QQ群俱乐部,与家长交流一些报考、择校经验,教育、育人理念等,
    • 地方 市教育局:全日制幼儿园一般不宜不超1...
      记者昨日获悉,市教育局已出台《成都市城区幼儿园办园基本要求(试行)》,强调幼儿园设点布局应符合建设总体规划、学前教育发展及幼儿园布局规划的要求。按规定,成都市全日制幼儿园以3—12个班为宜,一般不宜超过15个班。根据要求,幼儿园应独立设置在安全区域内,严禁在污染区、危险区、噪音大以及影响采光的区域内
    • 地方 中国教育在线四川分站招聘实习编辑
      工作职责:负责网站日常的栏目维护,信息录入、整理资料等。任职要求:1、在读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具备一定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对网络推广有一定了解,希望从事相关职业者。2、熟练掌握HTML语言和网页制作、会使用photoshop等图片处理软件进行常见图片操作;3、有BBS版主经验者优先;4、可以每周工作
    • 地方 疯狂科学走进课堂 成都小学生体验快乐...
      3月18日,“2011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科技嘉年华(成都站)”活动在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南区)举行了热烈的开营仪式。台湾元智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仲淳博士、台北市万华社区大学校长李端端、台湾力翰文教管理顾问公司执行长吴志荣,成都市台办副主任朱隆钦、市教育局副局长崔昌宏等出席了开营仪式。开营仪式上,来
    • 地方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2011小升初录取...
      经5月2日综合素质测评,现将录取分数线及奖学金等级公告如下:一、录取分数线:总分154.5分及其以上且数学不低于85分,或数学100以上。二、奖学金:1、特等奖学金:总分200分及其以上且数学不低于125分2、一等奖学金:总分196分及其以上且数学不低于118分3、二等奖学金:总分194分及其以上且
    • 地方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计划在川招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计划招生4910人,其中本科3300名,专科1610名。在川招生计划共计3887名,本科2611名,专科1276名。今年该校将面向省内考生新增中医学本科免费医学定向生100名。据成都中医药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介绍,该校今年在川的3887名计划,共分4个批次录取,其中,国家理科
    • 地方 泸州医学院与浙江大学联合招收培养博士...
      签字仪式会况3月18日上午,泸州医学院、浙江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签字仪式在泸州医学院忠山校区举行。浙江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罗建红、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赵雪珍、浙江大学医学部组织人事部主任陈晔、浙江大学医学部生理系教授夏强,泸州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跃荣、学院副院长、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所长